⑴ 家电行业好干吗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1、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二元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未来的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足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基于农民收入在短期内仍无法迅速提升的现实,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00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团队以及不断丰富的产品组合,一举在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家电行业内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 家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及早进行有力的兼并重组并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家电行业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行业。 3、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生产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网络中传统的百货商场数量逐渐减少,家电专卖和超级市场则异军突起。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家电专卖店在全部家电销售网点中所占比例高达65%,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家电经销网点的绝对主体。家电专卖店发展如此迅速,许多业内人士也颇感震惊。在家电专卖店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分公司和超级市场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传统家电经销主力的百货商场数量比例却在不断缩减,有的百货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了家电经营。调研数据还表明,目前多数家电经销网点经营状况平平,能维持正常经营的网点只占到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几年来家电销售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特别是经营彩电、影碟机等价格竞争较激烈的品种的销售网点,基本上处在薄利经营的境况中。 另一方面,随着国美、苏宁、三联等为代表的家电零售巨头的崛起,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家电零售商销货能力日益增大并具备了一定垄断实力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已不再由制造商自己说了算了,在零售商规模普遍较大的中心城市,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已经开始由制造商单独制定向制造商和销售商协议制定转变。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网上销售、会员直销等先进销售方式的逐步开展,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仍将不断改变。 4、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家电行业大举扩张的时期,国产品牌以价格和营销为武器,曾经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场一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家电企业一度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来自国际品牌的威胁。 然而从1999年末开始,这一趋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伴随着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国内市场的反扑。2000年中,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彩电市场上,平均零售价格几乎是国产同型彩电一倍的索尼彩电其零售额份额连续数月位居国内市场首位,其中索尼纯平彩电在最初上市的几个月中市场份额一度占了纯平彩电全部市
⑵ 家电行业到底怎么样呢
2019年家电市场新政落地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后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1月29日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中称,拉动家电消费是促进商品消费的一个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为扩大内需的救市政策,这轮家电市场新政绝不是十年前“家电下乡”政策的卷土重来。而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靠政策吃饭显然也并非长久之计。
节能、智能和超高清成为这轮家电市场刺激政策的关键词。
方案指出,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明显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销售,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抽油烟机、热水器、灶具、计算机)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推动高质量新产品销售。
行业人士分析,据测算若该政策在全国推广,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预计就可以增加1.5亿台高效节能智能家电的销售,拉动消费约7000亿元,全生命周期节电大概是800亿千瓦时。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时,上述方案还提到要加快推进超高清视频产品消费。加大对中央和地方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支持力度,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支持广电网络和电信网络升级改造,提升超高清视频传输保障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对超高清电视、机顶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等产品推广应用予以补贴,扩大超高清视频终端消费。
事实上,节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电行业目前的发力方向,国美方面表示,目前彩电品类中智能彩电占比可达到95%。冰箱和洗衣机高能效商品占比也达到95%。而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曲晓杰此前在中国智能显示与创新应用产业大会上的发言中也称,2019年将推进用5G技术传播4K内容的工作,4K超高清视频用户预期到2022年能够达到2亿户。
在将刺激家电市场做为拉动内需增长抓手的背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发言中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与贸易国。刘宇南也在发布会中援引数据称,根据统计来看2018年家电消费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位列第五位。总量上看,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和销售的大国,2017年,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的内销量大概是2.3亿台,销售额接近8000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四大家电产量除了洗衣机出现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类电器均同比增长,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彩电产量为20381.5万台,同比增长14.6%。空调产量为20486万台,同比增长10%。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为7150.7万台,同比下降0.4%。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为7876.7万台,同比增长2.5%。
2018年全年全国四大家电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十年轮回 2019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全国试点推广
十年一个轮回。同样采取补贴模式的家电下乡政策也正是于2009年前后从试点推向全国。
2007年12月,家电下乡政策在山东、河南、四川以及青岛展开试点工作。按照相关规定,非城镇户口居民购买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将按售价给予13%的财政补贴。2008年12月家电下乡政策在14个省区市落地。2009年2月,家电下乡政策推广到全国。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各地家电下乡政策均以四年为期。2013年1月31日,“家电下乡”政策正式结束。
而作为家电下乡的后续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始实施。政策规定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家电产品,给予消费者不同金额的节能补贴。
相隔十年的新旧家电补贴政策,扩大内需救市的意味同样明显。据记者了解,家电下乡政策是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消费电子企业面临的外销急速下滑危机。而眼下据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创2003年来新低。其中,作为以往的消费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8.1%和8.2%,位于全年低点。
但与上一轮家电补贴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补贴比例相比,这轮新政更具弹性,强调“有条件的地方”与“适当”。而与家电下乡聚焦农村市场不同,这轮新政提到的“着力引导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则意味着更大市场。
从家电下乡政策的历史统计数据来看,补贴政策对家电市场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据上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3亿台,实现销售额7071亿元。但家电下乡政策的相关后遗症也很快凸显。失去政策刺激的家电市场,陷入长期疲软状态。
家电业内人士表示,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在激发出农村市场巨大消费潜力的同时,也提前透支了市场的购买力。而空冰洗等家电产品的更换周期一般都长达十年。同时,电商近几年的轮番大促也已经让家电市场的购买力充分释放。同时,作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行业目前也增长乏力。
而对家电企业来说,补贴也并不好拿。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电厂商相继发布公告称宣布公司将退回高效节能家电推广财政补贴资金。
1月16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回应家电新政相关问题时则称,有人听到新政很高兴,但我并没有很高兴,过去的家电下乡补贴,让很多企业弄虚作假,推动这个补贴政策时,反而格力电器比较吃亏的。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寻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长动力显然更为重要。
⑶ 如何看待中国家电行业近三十年营销发展历程
30年来,中国家电行业的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到推销观,再到营销观,经历了极大的变革版。营权销手段和理念的变化是和家电的生产制造技术工艺的更新换代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国产的家电品牌和数量很少,家电行业的主流是进口的家电设备,尤其以日本进口的家电为多,在那个时代,营销热词就是国外原装进口,这也成了质量高的标志。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的家电企业迅速成长,在国内家电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民族品牌的诉求成了这一时代的营销热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产家电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一
⑷ 为什么现在的家电普遍没有前几年的质量好
现在的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项功能越来越全。集成化线路复杂专要远远高于过去,而数字属化含量越高,出错故障率就越高,并且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等挂钩,面向大众中等价位,同时又要满足很多功能追求。所以不是质量越来越不好,应当是质量好的越来越贵。您如果去大商场看一下日本原装进口的产品,在质量还是款式上都是无可挑剔的。 您所说的过去十几年都不坏掉,是因为过去对很多技术都不要求,比如我们过去不挑剔无霜制冷,不挑剔除异味,不挑剔永不拆洗,还有数字化控制,节能环保等。但是现在要您买一台这样的冰箱,估计谁都不情愿。
新的永远都比旧的好,只不过现在要买好的得舍得下本了
⑸ 国产家电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中,中国品牌已位居首位。这意味着国产家电不仅在国内被认可,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青睐。
二三十年前的国内市场上,外资家电品牌相较于国产家电更具有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外资品牌的家电更高端化、更品质化。家电作为家庭耐用产品,集中展示着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审美特征、生活习惯等,因此人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选择品质更优的家电。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不断调整上升的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家电品类增多,产品功能丰富、质量提升,技术实力整体增强。以家用空调产品为例,世纪初,国内家用空调还没有能效等级,而近几年国产家用空调在节能性上的优势十分突出,格力1赫兹技术最低运行仅需15W,格力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只开一间房时,用电可省一半……这些兼具节能与舒适的产品十分受欢迎。加之国产家电产品更适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产品服务更便捷,因此国产家电也越来越受欢迎。
⑹ 中国现在的电器行业为什么这么乱
恶性竞争和技术革新所致。
竞争:象日本几家著名的大型的家电企业,近回年来收到韩国,台湾答,中国品牌的挤压,连生存都成问题了。降价就成了最短平快的救命工具了。如果不能实现技术突破提高创新降低成本,只有关门一条路了。而降价的一部分压力也会转嫁给分销商和零售商。
技术革新:象液晶显示器几年前的成品率较低,生产厂商少,所以液晶类产品价格也较高。随着技术能力提高,成品率降低,为了竞争,价格下降也就合情合理了。
昨天,三星最火爆的S4手机,直降600大圆,苹果5还hold的住吗?
创新才是出路。
⑺ 为什么今年家电行业强势
因为年底马上要炒作年报业绩行情了,家电类股票因今年受国家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优惠补贴的政策影响,今年的业绩估计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家电类股票拒绝跟随大盘调整,提前开始了业绩炒作行情。
⑻ 今年家电行业为何下滑如此严重
抛砖引玉哦,对这个行业不算特别了解,仅表达个人观点。
从相关行业来说,家电行业最内相关的行容业是房地产,即便买了房不住也很多人先装修了,装修了就要家电;
从供需来看,大学刚扩招后的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了就自然想安家,这两年的毕业生相比是在降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家电厂商越来越多,产品供给几近饱和;
从本行业来说,家电一般都是耐用品,如果没有比较大的创新,自然更迭的速度慢,也就是说不像手机年年加新功能年年买,(PS:毕竟家里的东西不像手机到哪里都好显摆)
所以呢,家电厂商都在求新求变。目前家电行业最热的是“智能家电”概念,电器与手机端的联系将更紧密。特搞笑一件事就是某米和某的弄智能家电,之前和其打赌的某力的董女士气不过,自己也来做手机了。
具体搜我名字可以了解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