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的家电行业是怎样的一个前景
前景不错,参考《中国家电行业电商发展模式与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专,目前我国家电属行业种类丰富,且市场表现不一,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小家电销量增长较快,厨电次之,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类别销量下滑,对于经营者来说,还需要在经营上好好开发。
从15年开始,空调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而大多数业内经营者也受到了库存效应的影响,认为家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从眼下来看,家电行业有了拐头向上的势头。
2. 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
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二元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
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
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
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
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未来的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
,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足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基于农
民收入在短期内仍无法迅速提升的现实,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
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
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
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
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
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00
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
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
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
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
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团队以及不断
丰富的产品组合,一举在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家电行
业内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
笔者认为,家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及早进行有力的兼
并重组并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家电行业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行业。
3、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生产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
网络中传统的百货商场数量逐渐减少,家电专卖和超级市场则异军突起。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家电专卖店在全部家电销售网点中所占比例高达65%,
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家电经销网点的绝对主体。家电专卖店发展如此迅速,许多业
内人士也颇感震惊。在家电专卖店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分公司和超级市场
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传统家电经销主力的百货商场数量比例却在不断缩减
,有的百货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了家电经营。调研数据还表明,目前多数家电经销网
点经营状况平平,能维持正常经营的网点只占到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几年来
家电销售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特别是经营彩电、影碟机等价格竞争较激烈的品种的
销售网点,基本上处在薄利经营的境况中。
另一方面,随着国美、苏宁、三联等为代表的家电零售巨头的崛起,家电产品
的价格决定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家电零售商销货能力日益增大并具备
了一定垄断实力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已不再由制造商自己说了算了,在零售商规模
普遍较大的中心城市,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已经开始由制造商单独制定向制造
商和销售商协议制定转变。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网上销售、会员直销等先进销售方
式的逐步开展,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仍将不断改变。
4、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家电行业大举扩张的时期,国产品牌以价格和营销为武器,曾经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场一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家电企业一度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来自国际品牌的
威胁。
然而从1999年末开始,这一趋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伴随着家电产品升级
换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国内市场的反扑。
2000年中,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彩电市场上,平均零售价格几乎是国产同型彩
电一倍的索尼彩电其零售额份额连续数月位居国内市场首位,其中索尼纯平彩电在
最初上市的几个月中市场份额一度占了纯平彩电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难怪
业内人士急呼狼来了。
彩电市场如此,其他家电产品市场也如此。2000年中,伊莱克斯在冰箱市
场的月度零售份额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机市场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炉市场也逐渐崛起,这些事实都向我们明确无误地表明了国际品牌已经
开始大举反扑的严峻现实,我国家电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正在不断增
大。
3. 信息家电的国内发展现状是什么样子的
目前
4. 求家电的总体发展趋势
2012年以来复,日本三大家电厂商索制尼、夏普、松下的销售额均同比下降,前三季度三家合计亏损接近200亿美元。因此我国家电企业应抓住全球白电大转移的机会,完善我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即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扩大,欧美经济体首当其冲受到极大冲击,传统的白电产业面临大转移的战略机遇。凡是市场单一、依存度高的品牌,尤其是对欧美市场依存度较大的品牌,势必要做出决策和调整,否则将难以维继。反观中国的龙头家电企业,市场分布较为广泛,品牌经营投入不高,同时经营业绩较好。2013年,国内龙头企业应抓住机遇合作或并购世界家电品牌,通过合作,完成产品的互补和研发的合作。完善企业在全球家电竞争中的合理布局,使出口产品的结构更加多元化,增加自有品牌的出口份额。参考:http://www.chinairr.org/view/V07/201211/29-113862.html
5. 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重的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重
欧盟25国重新修订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重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要害部件仍需要从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 现良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回升的缺乏足够的支持,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面临适度调整,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家电产品出口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行业增长的拉动力量也会因此减弱。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温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从2005年空调市场的发展来看,家装市场已成为中国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国空调行业总产能突破了86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3%。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中为新房装修而购买空调的比例高达36.7。
3、农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
新一届中心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不断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几年农民收入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这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家用电器将是农民收入增加后重要的消费支出领域,农村家电市场将会逐渐升温,未来家电产品在一二级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级市场渗透成为可能。
4、家电产品技术升级趋势将加快
价格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已经促进了家电企业不断增强技术研发,以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技术结构的日益升级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家电产品结构的技术升级趋势将不断加快,为行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提供动力。同时,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需要家电行业提供更多新兴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节能、环保、智能、安全等特点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新的要求,消费升级和家电产品的结构升级将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家电行业不断以结构升级获得增长动力。
在电子电器领域,我国明年将发布关于数字电视产业的产业政策。目前数字电视技术的地面无线传输标准还未确定,收发端相关的系统型标准已经出台,产品标准将于春节前出台。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时间表,2006年中国将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满足看不到有线电视的全国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将正式推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县级城市基本完成向数字化的过渡,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全面终止模拟电视广播。这一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将极大的促进新的市场需求的扩张,为家用电子产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家用电子电器行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家电产品的技术升级趋势会得以加快。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家电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应用环境上的智能化、网络化、物联网化将会得到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
6. 家用电器发展前景怎么样
家电发展前景
很快,一场以规模来支撑、创新来驱动、品牌来制胜、直击用户的多维的竞争大战早就开始了。实际上,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打响了这场战争。当然,也不是规模化还有低价战失效了,而是,相关的家电业的主导者出现了更迭了。不仅仅是在中国,即便是世界范围里面,家电产业也都是在持续的变化的。同时,根据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变化为相关的标志,倒逼很多家电的厂商的市场竞争、产品的创新还有供应链的整合,这些都在发生变化,才可以顺应这个时代的变革。
无论是一些大规模、还是低成本的发展,都是依赖中国特有的人口方面的红利、产业链集群等相关的地缘和环境的优势。特别是一些劳动力的成本也是非常低廉的,也会成就中国的家电的制造的优势,同时,庞大又空白的家庭家电的拥有量也会成为本土的家电企业低价竞争的重要的沃土。同时,如果说还在彩电、空调、冰箱以及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等相关的多个大小的家电领域,很快也会成就一批年销量在1000万台以上的专业型的巨头企业。像低成本的大规模化的崛起,也成就了中国家电产业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也很快就成为了中国的家电企业突破外资的洋品牌、技术还有产品封锁的重要的利器。像这一系列的现象都充分表明了,低价制胜以及规模的崛起早就不是主导的家电产业的竞争要素了。
当然了,不是规模化对于相关的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已经不再重要了。只是,目前,随着产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整个的家电产业巨头之间的竞争,也很快就从单一的规模化的扩张,升级到了多维度的技术化、品牌化还有品质化以及高端化的最新的战役。像过去的中国家庭,对于家电的需求也仅仅是“从无到有”,追求的也是普及、快速的拥有;但是,当前的中国家庭对于相关的家电的需求变成了“从有到好”,追求的也就是享受和体验生活;像这种需求心理的差异,带来的就是整个的家电产业的相关的企业,竞争的手段以及商业的模式也必须要发生转变。
目前,去低成本还有大规模化,都会关于整个的中国家电核心竞争力的再造和重构。同时,也会关系到另一个发展的最新的选择:也就是先做大,还是要先做强,这也是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中国的家电企业一直在进行选择的重要的出路。这样的话,也是会带来规模化做大的情况。
7. 家用电器的发展前景是怎样
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我个人比较看好海信电器~~~首要的就是他的自主研发技术~~~然后是周厚健的管理团队,我也比较信得过~~
8. 智能家电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催化剂。资本市场对智能家电高度关注。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价就升。 虽然智能家电来势汹汹,但价格偏贵、缺乏杀手级应用、互联互通困难,成为智能家电“落地”的拦路虎。
先有格力和小米掌门人的“10亿豪赌”,后有长虹控股美菱电器抛出的“豪言壮语”,称传统功能型冰箱将在未来10年彻底消失,白电的“智能机时代”将终结“功能机时代”。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正相互逐鹿智能家电市场,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用户交互、粉丝经济、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思维,正席卷家电业。有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从之前的50亿元飙升至1万亿元,智能终端将增至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更有望实现“10年20倍”的几何式增长。智能家电要“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一看价格是否为普罗大众接受;二看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让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功能买单。但是,传统企业背负着庞大的历史包袱,在商业模式上很难做出大的改变。
智能家电在商业模式上,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用户数据是值钱的,即使家电企业硬件产品微利,甚至不赚钱,也可以通过数据运营创造新价值。比如,把顾客冰箱缺什么菜、多长时间买一次的信息,分享给超市。但在智能家电仍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下,可谓“智能易得、数据难求”,通向未来的路还很长。
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白电在联网、智能化进程方面显得“老态龙钟”。
相比于已经能够跟手机等智能设备联网的黑色家电—彩电而言,空调、冰箱、洗衣机整体上的智能程度还比较低。如果消费者整套换新升级,成本自然不菲,更远非换一部智能手机那么简单。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在用家电都还称得上半新品、远未到寿终正寝之时,到底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忍痛“换新”、为其“埋单”呢?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智能家电”的概念开始兴起。中国家电网发布的《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已经有40.7%的用户选择了“智能化”这一属性,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据会上涨到60%。
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电视、手机、PAD、电脑“四屏合一”,使得空间压缩、时间延伸,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后,冰箱、电灯、空调、电视、DVD、音响、微波炉、洗衣机等所有电器都将进入智能时代。通过手机或其他集成设备即可方便地控制所有家电,从而为家电产品互联互通和产品升级带来发展空间。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发布智能家电产品,更是加速了中国智能家电产品的市场步伐,这将带来又一次行业的洗牌。
对于未来智能家电的产品演变,《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物联网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用户认识度比较高,智能家电产品将得到厂商的大力研发。相信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电和智能住宅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智能家电的市场前景将广泛看好。赵文重预测,未来家电发展将以智能化为趋势,实现“人机对话、智能控制、自动运行”,对现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也将会全面改写家电市场现状和行业格局。信息设备的互联互通是未来家电智能化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