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钢铁企业数量有多少家
大型钢铁厂家有近七八十家。
鞍本钢铁基地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位于辽宁中部工业区,东倚千山山脉,北临辽河支流太子河,两侧千里平原,南望渤海湾。鞍山与本溪两钢铁公司之间相距仅10O公里。周围资源丰富,铁矿的探明储量近百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居各大基地之首位。现有铁矿开采能力约400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铁矿基地。1990年铁矿(原矿)产量达3800多万吨,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1/5以上。鞍钢的主要铁矿基地有:东鞍山、眼前山、齐大山、大孤山等铁矿,与鞍钢相距仅10~20公里,呈弧形分布。本钢则有:南芬、歪头山,分布在本钢南、北,相距各25公里左右。辽宁中部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拥有本溪湖(彩屯)、红阳(沈南)等煤矿,与钢铁基地距离在100公里范围内。但因经长期开采,区内煤炭不敷钢铁工业的需要。
上海钢铁基地
拥有宝钢及上钢一、三、五厂3个主要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目前生产规模仅次于鞍本钢铁基地。1990年生铁产量526.9万吨,钢 894.18万吨,成品钢材609.58万吨。生铁、钢、钢材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4%、13.5%和11.8%。上海钢铁基地所在的上海市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水陆交通方便,这是本基地最有利的条件。但是上海市当地无铁、无煤、无辅助材料,每年需要从外地运入数百万吨的生铁和焦炭。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南京梅山建立了炼铁基地。现在上海钢铁基地钢材品种及利润率均居全国首位。适当利用进口矿石,生产优质、尖端产品是上海钢铁基地的主要方向。
❷ 中国电炉炼钢钢厂都有哪些
国内钢厂本来都亏本
电贵
一般大厂大炉还可以用的起电
中国煤便宜
❸ 国内有多少家钢铁企业
大型钢铁厂家七八十家,小型的就很多。
比如铁合金现货网显示,典型的国营钢铁企业: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简称鞍钢集团或鞍钢):成立于2010年5月,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山钢铁)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联合重组而成。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世界最大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已形成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布局完善、最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曾获得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是国内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2011年名列世界500强第462名。目前,鞍钢集团具备钢铁产能3860万吨。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物流、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并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
❹ 请问现在全国有多少家钢厂采用德马克电炉炼钢啊 很急,拜托各位高人~!!!
好像有五六家吧!反正不多!我们厂(苏钢集团)就有一个!
❺ 中国主要的炼钢厂有哪些所处的省市位置
2010中国钢铁厂排名|中国钢厂排名|国内钢厂排名
排名仅供参考!
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
2 首钢总公司 北京
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4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
6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四川
7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 广东
8 太原钢铁(集团)公司 山西
9 江苏沙钢集团公司 江苏
10 邯郸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11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 江苏
12 马钢(集团)公司 安徽
13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14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 湖南
15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浙江
16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公司 天津
17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 内蒙古
18 莱芜钢铁集团公司 山东
19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山东
20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公司 山东
21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河南
22 广东省韶关钢铁公司 广东
23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甘肃
24 新余钢铁公司 江西
25 昆明钢铁集团公司 云南
26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 重庆
27 建龙钢铁控股公司 北京
28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29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广西
30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公司 江苏
31 通化钢铁集团公司 吉林
32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公司 新疆
33 鄂城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
34 福建省三钢(集团)公司 福建
35 新兴铸管公司 河北
36 江苏永钢集团公司 江苏
37 河北津西钢铁公司 河北
38 辽宁特殊钢集团公司 辽宁
39 天津天钢集团公司 天津
40 山西海鑫钢铁集公司 山西
41 邢台钢铁公司 河北
42 天津钢管公司 天津
43 萍乡钢铁公司 江西
44 承德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45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 贵州
46 南昌钢铁公司 江西
47 凌源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48 石家庄钢铁公司 河北
49 长治钢铁(集团)公司 山西
❻ 中国拥有电炉的钢厂有哪些
鞍本钢铁基地 京、津、唐钢铁基地 上海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攀钢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太原钢铁基地 马鞍山钢铁基地 重庆钢铁基地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
❼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随着“三线建设”的铺开,在西南、西北建设了攀钢、酒钢、成都无缝管厂等一批新的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钢为纲”的发展指导方针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钢铁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对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过分的投入会制约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利税贡献,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而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较高比例的投入就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由于钢铁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这一阶段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占用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1978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36%,能源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消耗能源总量的12.97%。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积极性不高也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在1970~1975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1974~1976年,曾经连续三年计划生产2600万吨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人们称之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稳步快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遇到了两次重要机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除了建设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外,又对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例如鞍钢、武钢、首钢、包钢等企业。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1998年后被并入宝钢集团)、本钢、莱钢5个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一些非国有企业也进入到钢铁行业,例如,沙钢、海鑫等,并且发展迅速。同时,1992年之前,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舞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酒泉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地方改革试点。
到1998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钢铁企业均按照《公司法》实施了改组,初步明确了国家资产投资主体,理顺了出资关系,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
3、加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03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到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再到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连续实现了钢产量2亿吨、3亿吨和4亿吨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这四年年增长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钢产量同上年相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高达30.42%,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低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位,仅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十二五”钢铁工业主要成就:
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 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时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
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炼钢产能7224万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201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标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8%、52.3%和42.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❽ 中国一共有几大钢厂
1.鞍本钢铁基地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位于辽宁中部工业区,东倚千山山脉,北临辽河支流太子河,两侧千里平原,南望渤海湾。鞍山与本溪两钢铁公司之间相距仅10O公里。周围资源丰富,铁矿的探明储量近百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居各大基地之首位。现有铁矿开采能力约400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铁矿基地。1990年铁矿(原矿)产量达3800多万吨,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1/5以上。鞍钢的主要铁矿基地有:东鞍山、眼前山、齐大山、大孤山等铁矿,与鞍钢相距仅10~20公里,呈弧形分布。本钢则有:南芬、歪头山,分布在本钢南、北,相距各25公里左右。辽宁中部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拥有本溪湖(彩屯)、红阳(沈南)等煤矿,与钢铁基地距离在100公里范围内。但因经长期开采,区内煤炭不敷钢铁工业的需要。
鞍本钢铁基地经过40多年的改建、扩建,现仍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1990年生铁产量为1016.26万吨,占全国的16%多,钢产量为1008.16 万吨,占全国15%以上,成品钢材633.77万吨,占全国12%。其中,鞍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车间、焦炉以及炼铁、炼钢、轧材等冶炼设备,铸管、焦化、耐火材料、机修、动力、运输等附属生产单位,共有职工21.7万,能冶炼800多钢种,轧制600多个钢材品种。本钢的特点是:铁矿石储量大、易开采、品质优,用其冶炼铸造生铁,质量全国最优,低磷、低硫,被誉为“人参铁”。
2.京、津、唐钢铁基地
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各钢厂及唐山钢铁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其中,成品钢材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13%。京津唐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是:①基地周围资源丰富,冀东铁矿基地拥有迁安、滦县等大铁矿,储量仅次于鞍本;有开滦、京西等大煤田,其中开滦煤矿年产2000万吨以上,是我国最大的优质炼焦煤基地;②基地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扼关内外联系的必经之路,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有天津、秦皇岛等重要海港;③基地靠近消费区,技术力量雄厚。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的最大港口城市、华北的经济中心,唐山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三市互为依托,密切联系,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钢铁工业的消费大户。从基地整体看,采选、冶炼和轧钢能力大体平衡。
首钢是京、津、唐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经近十年的改建、扩建,已形成300万吨配套的生产能力,改变了过去生铁产量大于钢产量,钢产量大于钢材的不平衡状况,1990年生产生铁357万吨、钢435万吨、成品钢材374万吨,首钢技术先进,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天津市各钢厂以炼钢、轧钢为主,炼铁基地在河北南端涉县,与天津相距500多公里。每年还需要从外地调入近百万吨的生铁,供化铁炼钢;又调入大量钢坯,供轧坯成材,造成往返运输,能源浪费等不合理状况。天津市的钢材品种多样,以中小型钢材和金属制品为主。
唐钢与天津类似,以炼钢和轧钢为主,在河北宣化建立了炼铁基地。“七五”期间,唐钢新增75万吨生铁生产能力、172万吨原矿处理能力、85万吨连铸能力和35万吨轧材能力,连铸生产能力由“六五”期末的5万吨,增加到90万吨,连铸比也由4.21%提高到43.96%。
3.上海钢铁基地
拥有宝钢及上钢一、三、五厂3个主要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目前生产规模仅次于鞍本钢铁基地。1990年生铁产量526.9万吨,钢 894.18万吨,成品钢材609.58万吨。生铁、钢、钢材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4%、13.5%和11.8%。上海钢铁基地所在的上海市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水陆交通方便,这是本基地最有利的条件。但是上海市当地无铁、无煤、无辅助材料,每年需要从外地运入数百万吨的生铁和焦炭。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南京梅山建立了炼铁基地。现在上海钢铁基地钢材品种及利润率均居全国首位。适当利用进口矿石,生产优质、尖端产品是上海钢铁基地的主要方向。
宝钢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85年底第一期工程投产,1992年4月宝钢二期工程全部建成。二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铁650万吨、钢671万吨、400万吨热轧板卷、210万吨冷轧板卷、50万吨无缝钢管和260万吨商品钢坯的综合生产能力。
宝钢与我国现有其他钢铁企业相比,具有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突出优点。它拥有4063立方米的高炉、30O吨氧气顶吹转炉、450平方米的烧结机和 135O毫米的初轧机,都是目前国内钢铁工业同类设备中最大的,6米焦炉和140厘米的无缝钢管轧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宝钢建成后,有不少产品将填补我国钢铁工业的缺门或短线产品品种的空白。宝钢的厂外运输以水运为主,占运输量的80%,厂内以胶带传送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这是国内同类企业所少有的。
4.武汉钢铁基地
武钢位于武昌青山区的长江沿岸,是1949年后我国新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现已形成炼铁600万吨、炼钢500万吨、热轧400万吨、冷轧122万吨、硅钢片19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中型材、薄板、中厚板、大型材、带钢等,是我国最大的钢板生产基地。
武钢地理位置优越,水陆运输方便,厂区用地平坦、宽阔,靠近消费区。鄂东铁矿是武钢主要矿石产区,所产矿石品位较高,含铜等有益组分;但储量有限,埋藏较深,是武钢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今后可以考虑利用长江水运,适当进口部分富矿,以充分发挥一米七轧机的生产能力。
5.攀钢基地
位于四川渡口市,建于“三五”时期,是我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攀钢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区蕴藏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钒、钛储量居世界首位,与其共生的钴、镍、铜、锰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储量也十分惊人。这里还有巨大的水能和焦炭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
1974年攀钢一期工程建成,形成年产生铁170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10万吨的生产能力。1977年建成我国最大的提钒车间,在提钒综合利用工艺上已达世界先进水平。1979年建成我国第一个年产5万吨的选钛试验厂。1990年年产生铁229万吨,钢191万吨,成品钢材78万吨,主要产品有生铁、钢坯、钒渣、重轨、大型钢材、小型钢材和线材。钒渣产量由1977年的1.5万吨,增加到34万吨。目前全国85%的钒渣是由攀钢供应,并运销英、法、德、美、印度等国。
攀钢位于铁矿产区与宝鼎煤矿之间的弄弄坪,与煤、铁各相距10公里左右,有铁路相通。弄弄坪被金沙江河曲所围,三面环水,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厂区用地窄小,成为攀钢进一步扩大的重要限制因素。最近攀钢二期工程正规划兴建。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后,生铁、钢、钢材的年产量将分别达到300万吨、270万吨、220万吨,产品结构将有较大改变,产值、利润都将成倍增长。考虑到弄弄坪面积窄小,规划拟在宜宾市的李庄或其它地区建设二基地。
6.包头钢铁基地
包钢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新区昆都仑河两岸,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正式投入生产。包钢基地近铁近煤。矿石基地在白云鄂博,南距厂区仅150公里,有包白铁路及公路相遇。厂区东北约80公里处有石拐沟煤矿。包钢靠近黄河,地势平坦,用水条件好。1990年年产生铁 251万吨,钢252万吨,钢材153万吨。包头钢铁公司不仅是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稀土生产基地。包头矿具有巨大的稀土资源矿,其储量居世界首位,有“稀土之乡”的美称。
7.太原钢铁基地
太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是“二五”时期重点扩建、改建项目之一。1990年生产生铁133万吨、钢179万吨、钢材96万吨。太钢周围焦煤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这是太钢布局的突出优势。太(原)古(交)岚(县)铁矿是我国主要铁矿区之一;但矿石品位低,矿区分散。水资源不足、运输紧张及铁矿资源的缺陷是太钢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太钢也是我国特殊钢生产基地,以生产优质板材为主。
8.马鞍山钢铁基地
马钢位于安徽省东部马鞍山市内,临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资源丰富。附近的宁芜铁矿是我国主要铁矿产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产地不远。主要产品有各种铸造用生铁、用于制造铁路运输的火车轮、轮箍、各种异型断面的环形件、各种角钢及中小型钢材等。生铁产量大于钢产量,1990年年产生铁223万吨、钢204 万吨、钢材154万吨,是江南重要的生铁基地。
9.重庆钢铁基地
包括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特殊钢厂。重庆钢铁公司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境内,前身系抗日时期由原汉阳兵工厂、六河沟铁矿和上海钢铁厂的一部分设备组建而成。新中国成立后经4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综合生产能力的钢铁联合企业。1990年年产生铁100万吨、钢83万吨、钢材83万吨。重庆特殊钢厂位于沙坪坝的双碑地区,创建于1935年,是西南地区最早建设的钢铁企业。1949年后经多次扩建,成为我国精密合金钢等特殊钢的重要生产企业。
10.台湾中国钢铁公司
我国台湾省钢铁工业是在缺煤少铁条件下,靠大力发展拆船行业兴办起来的。60年代台湾利用解体旧船板生产改制钢材,用拆船所得废钢生产电炉钢,70年代台湾年拆船量曾占世界拆船总量的60%以上,一年拆船能力达200万吨。为了进一步满足台湾本岛生产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决定在高雄建一座年产钢600万吨的大型钢铁厂,并命名为中国钢铁公司。该厂的铁矿石、焦煤及主要原燃料全部经高雄大港进口。台湾省1990年年产钢299.8万吨。 河南济源钢铁、舞阳钢铁和安阳钢铁。
❾ 全国钢铁厂有哪些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河钢集团是由我国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特大型钢铁集团,总资产2638亿元,年产钢4024万吨,跻身世界500强第269位(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26位。
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位,拥有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矿业、石钢、国贸、财达、衡板、宣工、燕山大酒店等13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销售总公司、采购总公司两个分公司和钢铁技术研究总院、战略研究院,集团总部坐落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❿ 中国有大大小小有多少家炼钢厂
)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
2 首钢总公司 北京
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4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
6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四川
7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 广东
8 太原钢铁(集团)公司 山西
9 江苏沙钢集团公司 江苏
10 邯郸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11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 江苏
12 马钢(集团)公司 安徽
13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14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 湖南
15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浙江
16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公司 天津
17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 内蒙古
18 莱芜钢铁集团公司 山东
19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山东
20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公司 山东
21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河南
22 广东省韶关钢铁公司 广东
23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甘肃
24 新余钢铁公司 江西
25 昆明钢铁集团公司 云南
26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 重庆
27 建龙钢铁控股公司 北京
28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29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广西
30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公司 江苏
31 通化钢铁集团公司 吉林
32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公司 新疆
33 鄂城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
34 福建省三钢(集团)公司 福建
35 新兴铸管公司 河北
36 江苏永钢集团公司 江苏
37 河北津西钢铁公司 河北
38 辽宁特殊钢集团公司 辽宁
39 天津天钢集团公司 天津
40 山西海鑫钢铁集公司 山西
41 邢台钢铁公司 河北
42 天津钢管公司 天津
43 萍乡钢铁公司 江西
44 承德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
45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 贵州
46 南昌钢铁公司 江西
47 凌源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
48 石家庄钢铁公司 河北
49 长治钢铁(集团)公司 山西
另外日钢也在 就是没找到排行 只是知道发展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