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收老油再销售给客人吃,老板也没有见过,只有厨师长、经理,我只是普通员工,是切菜的,我举报犯法吗
多出几个象你这样的胆大员工就好了,值得称赞。
2. 收旧衣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收旧衣服的每个城市,每个县城都不一样,电话号码是隐私无法提供。
不同的城市地区,有不同的回收旧衣服的电话。像小区里面,有的会有专门回收旧衣服的投放箱,如果自己不方便投放的话,可以看一下箱体上面一般都有电话号码的。或者也可以问小区物业。
再一个获得回收旧衣服的电话号码途径就是看本地城市论坛网,分类信息网上找一找本地区域的商家电话,这里基本上也会有很多回收旧衣物的人发布的电话号码信息。如果是找人上门收旧衣服的话,还要记得注意安全。
旧衣服不要乱丢乱扔:
如果将旧衣服直接扔进垃圾桶,它们将被视为普通垃圾并被焚化。 如果扔在旷野使其自然腐烂和分解,某些衣服中的纤维成分将比塑料花费更长的时间降解,这也对环境有害。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丢弃的衣物有2600万吨至2800万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制造纤维织物衣服的重要原料是石油原油。如果将它们全部丢弃,这相当于我国每年损失2400万吨原油。
3. 举报回收老油打什么电话,我在成都
可以向当地工商局举报,举报后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被报复
4. 我朋友是一家火锅店的小股东店里回收老油如果他举报了对他自己有什么不利
被举报了,肯定工商部门过来调查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要责令封店禁止营业而且还要罚款。
5. 收旧抽油烟机电话号码
就抽油烟机,建议直接拉到废品站就可以了。其实这个东西卖不了多少钱的。
6. 旧老板油烟机收购电话告诉我一下
旧的老板油烟机,好像没有专门回收的吧,有收破烂的收这个的
祝你好运!
7. 火锅店回收底油作为老油你们怎么看
不管你们喜欢还是不喜欢,火锅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回收油!
现在网上很多人对于回收油非常反感,认为回收的油不卫生、不安全!
但事实是回收的油,我们都会加姜葱、高度白酒,经过高温炼制。炼制时油温最高8成,基本都在200度以上,什么样的细菌杀不死?你们以为的不卫生基本上不存在的!
如果要在“味道差利润低”和“味道好利润高”两个之中做选择,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选,何况这种选择本身对人体并没有害处!
8. 请问一个火锅店员工受领导指示的,在做回收老油的工作举报火锅店回收老油我犯法吗,如举报者犯法那谁举报
回收老油不犯法,回收老油再次用于餐饮则是违法行为,如果举报这样的行为不但不犯法,而且值得提倡褒扬。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9. 火锅“老油”是什么油啊是不是回收再利用啊
红亮亮的火锅油料端上桌,看上去诱人,吃起来美味。店家通常说这种油是多少年的老油,味道好。央视《消费主张》记者在成都知名火锅店调查发现,这锅神秘的老油实则是再提炼回收的“回收油”,经过过滤、提炼、烧油、包装等程序,口水油摇身一变重新上桌,商家口中所谓的“商业秘密”竟成了挡箭牌!前厅:火锅油料不打包“重庆老堂客火锅”在成都是一家拥有几十家店面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仅锅底就有五种,价钱全部是15元,清油红锅通常是客人的首选。服务员会当着客人的面,把包装的火锅油打开倒入火锅。记者注意到,包装上印着“重庆老堂客火锅专用”字样和QS标志。服务员表示,他们家的火锅独特的味道就是来源于秘制的火锅底料,这些底料全部是一次性的。既然花了钱,能否把这些底料打包带走呢?记者的这个问题得到了否定的回答,服务员称“那个味道是公司里秘制的”。在重庆老堂客火锅店的点菜单上有这样一句话,“防止技术泄密,禁止老油出堂”。什么是“老油”呢?服务员解释说,开锅之后再用的油就是老油。后厨:脏桶装满过滤油在重庆老堂客火锅店的厨房,记者发现了三个高约50厘米、直径30厘米的不锈钢大桶,桶的四周满是污垢。一个服务员从前厅端着一锅客人吃剩下的火锅底料走进厨房,他们并没有将锅底直接倒入下水道,而是倒进了大桶中。在隔壁,一个厨师正在用铁勺来回过滤端回来的火锅油,几分钟时间内不锈钢桶里就装满了经过简单过滤的火锅油,接下来这些火锅油还要再经过一遍仔细的过滤。当确认火锅油里不会再有客人吃剩下的残羹剩饭之后,这些火锅油才能被抬上灶台,用大火熬制。记者留意到,这家店可谓是“绝不浪费每一滴油”。在厨房的一角,一个个使用过的、装过火锅油的塑料袋,悬挂在不锈钢桶的上方,这样一来,袋子里剩余的油几乎一滴不少地被收进大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火锅油基本处理完成了。油晾凉后,工作人员用封塑机进行重新包装。这些重新包装后的“口水油”,卫生状况怎么样呢?店里的员工也说不清楚。但他们似乎并不担心会被客人发现,“自己都吃不出来,客人还能吃得出来?”辩解:“不成文的行规”在重庆老堂客火锅的网站上,赫然罗列着他们获得的荣誉,包括“四川名火锅”、“绿色餐饮企业”、“成都火锅总评榜‘最佳味道奖’”等,还宣称“为了将绿色健康、崇尚自然的饮食理念发挥到极致,公司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实施了火锅底料袋装化,并取得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但实际上,该公司对回收使用火锅油的情况心知肚明。负责招商加盟的李部长表示,“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行规”。他告诉记者,不用老油的话成本太高,一锅底料成本起码达到80元,而售价仅为15元,两个人吃五六十元,以毛利50%算,赚了30元,加上15元的锅底一共才45元,所以“必须要把油收回来,节约成本”。李部长甚至告诉记者如果被执法部门查出来该如何应对。他很有经验地说,媒体来了要说“那个老油我们不用”,老油是被回收做肥皂、燃油等,风声一过,“你就用你的”。新闻观察谁给无良企业戴上炫目的光环?“最佳味道”是从回收利用、再回收、再利用火锅油而来的,“绿色健康、发挥到极致的饮食理念”是不浪费一滴哪怕是已经被吃过好多遍的火锅油,“火锅底料袋装化”装的却是顾客吃过、撇去残羹剩菜的回收油。哪位顾客在见到一锅诱人的火锅油时能联想到这么多背后的故事?但就是这么一家不靠谱的企业,却有那么多看上去很靠谱的荣誉。
尽管火锅企业被要求公示原料,但这家用“口水油”当底料的火锅店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不难猜出,除了企业,还有其他人从中受益。他们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有能力给这样一家无良企业戴上炫目的光环,有能力保护这刺眼的光芒一直在那里闪耀。而普通消费者远远看不到背后的猫儿腻。于是,没有了安全感的消费者只能被迫学会各种辨别方法来自保。想买不含瘦肉精的猪肉?好吧,先去学学什么是瘦肉精。但自保绝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相反,它只能让问题更严重。还是那句老话,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为民”还是“为利”?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否则,到了不远的将来,化学难道竟会成为最普及的学科?我们向往简单而纯净的生活,肉就是肉,奶就是奶,瓜就是瓜。对老百姓来说,这难道是奢求吗?对商家来说,这难道是障碍吗?对监管部门来说,这难道是盲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