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 战略
1、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
再过三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三年是决胜的三年、攻关的三年,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或者说是重要的标志。
十九大报告明确这“三大攻坚战”,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难点重点、主攻方向,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
2020年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
两步走战略的意义:
1、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的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良品格和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完整地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2、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中央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归根结底旨在着力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展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自信”。
一个政党敢于旗帜鲜明地提出短期和长远的目标,实可谓凤毛麟角。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因为党的责任担当背后支撑的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高度自信。也就是说,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建立在“四个自信”基础上的理性预期。
㈡ 我国的两步走奋斗目标分别指哪两个阶段
我国的两步走奋斗目标分别指哪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且,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奋斗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最后,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并重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内容看,“两步走”战略安排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形式看,“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百年”跨越的“路线图”,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升级版”。
㈢ 国家电网战略重点有哪些内容
思格教育2016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备考知识如下:
㈣ 两步走战略安排是指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什么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㈤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两个转变具体指的是什么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发展方式。
㈥ 党的19大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它是指什么
新的“两步走”战略是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具体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解析: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两个阶段”)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什么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㈨ “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提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设想。即:第一个10年,全面建设小康;第二个10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蕴含着“战略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从根本、全局、长远上把握各种本质关系,并制定战略策略。这种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有着本质的天然联系。
习近平既注重从战略上思考和把握治国理政,又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来处理和化解治国理政中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战略辩证法在治国理政中的根本体现,就是确定好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
这种战略目标,既包括新一届中央任内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包括更为长远的奋斗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了“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建党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建国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在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9)国家电网战略阶段两步走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从2012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该阶段,从时间上看,已不足5年,时间紧迫;从地位和作用上看,它承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是中国社会从小康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总根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全面深化改革”,一手抓“全面依法治国”,逐渐形成了新时期“四个全面”的战略总布局。
这一布局,从逻辑上,有目标,有根基,有抓手,层次清晰。从实践上,针对问题,切中要害,抓住根本,既系统全面又聚焦重点,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治国理政所做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