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冰箱外壳带电怎么处理
冰箱外壳漏电的处理
电冰箱外壳带电有外壳正常带电(感应电)和非正常带电(漏电)两种情况。感应电流强度小,通常不会危害人身安全,而漏电则会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电冰箱带电外壳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不能小于2兆欧(用500/V兆欧表测量)。
2、测量电冰箱外壳的对地电压。外壳对地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减去带电部件对地电压,应越小越好。
3、测量电冰箱外壳对地之泄漏电流。可用一只灯泡,一端接在电冰箱金属外壳上,别一端接在地线上。通电后,若灯泡亮则说明外壳为不正常带电,否则是感应电引起的。
电冰箱不管哪种带电都是有害的,必须处理。通常可采用接地保护并按规定配上电源保险丝。接地保护是将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连接于三芯插头中的接地插脚,再与专门的保护地线相接。采用这种保护方式时要注意:首先,三孔插座的保护接地插孔不能与中性线插孔连在一起;其次,电源保险丝必须按电冰箱所用的电机容量大小选配,不得随便加粗,更不能用铁丝、铜丝等代替。
Ⅱ 电脑外壳带电怎么处理
1.静电和漏电的区别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
从静电和漏电的本质说起。静电是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定的物体由于摩擦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初中学到的用皮毛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产生静电。人们衣服在摩擦中也容易产生静电,甚至空气和物体摩擦也能产生静电。而漏电是用电器外壳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产生的。区分漏电和静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电笔接触带电体,如果氖泡亮一下立刻就熄灭,证明带电体带的就是静电;如果长亮定是漏电无疑。因为静电不可能提供持续的电流供氖泡长时间发光。
2.漏电产生的原因
漏电产生的原因有二:1.有些用电器采用的电路板自身有问题(电路板低压电路没和220V的交流电隔离,本身就带有市电),采用开关电源的电器多属这一种情况。如有些老式彩电,人一摸到天线就会有手麻的感觉,这就是天线和电路板相连产生的漏电。不过这些电对人没多大危险,因为电路板和市电间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产生的电流很小。2.即便是用电器的电路板本身没问题,但由于某些元件漏电(尤其是电容)或是由于电路板受潮、灰尘太多,也会出现漏电的现象,如有一些用电器外壳一开始不带电,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又带电了,多属这种情况。
3.如何防范漏电
静电电压虽高,但电流很小,人触到它后一般情况下没什么感觉。用手摸显示器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显示器表面静电很大,用手触摸甚至有“啪啪”的微小放电声,手却没感觉。所以,如果出现外壳带电,摸到有明显的刺痛感,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属于漏电了,可以用我们前面介绍的办法进行检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防范漏电入手。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①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交换火线和零线的位置(如将两相插头转180度后再插入插座),这种方法一般很有效。因为有些用电器必须遵循“左零右火”的原则,插反后就会出现外壳漏电的现象。尤其是电脑及打印机等更要严格遵循这个原则。笔者就曾遇到了这种情况,插头插反后电脑主机和打印机都带了电,手不敢碰金属外壳,用电笔测试, 氖泡很亮,用万用表测它与地的电压竟达到160多伏,交换火线和零线的位置后就一点电也不带了。
②清扫电路板的灰尘,尤其是电源主板的灰尘。因为如果灰尘多了有时就会导电(特别是受潮时),把高压和低压部分连通后外壳就可能带电。这种情况应清理电路板上的灰尘,如果受潮后的灰尘不易除去,则用无水酒精清洗,完了以后用电吹风吹干驱除潮气。
③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外壳接地。把这些电引到地,人就不会被“电”了。
实际上,我们电脑在日常应用中通常是和多个外设连起来的,如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甚至还有局域网,只要有一个设备漏电,那么通过数据线或网线就会把电串到每一个设备上。所以,我们有时摸到电脑主机箱有电,但不一定是电脑主机漏的电,我们在检查时应断开连接,逐个检查,找到“漏电元凶”。
漏电和静电一样,不但给我们自身带来不便,同时也会给我们的机器带来一定的损坏。不过也要区别对待,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Ⅲ 电器外壳带电怎么办
朋友你看下我这个答案方法给你怎么样?
电器外壳带电原因及手麻感觉:
1.电器带电内部分和外壳之间的绝缘容被击穿或严重损坏。人体碰到壳体有强烈的电击感,往往不能自我控制脱离它。
2.电器的绝缘性能不良。这种情况下,人体触及壳体有“麻手”感觉,但能自我控制摆脱它。
3.电器本身的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引起的对地电压。这时人体碰到金属壳时有轻微的“麻手”感,当手紧压在壳体上时又感觉不到了。
防止电器外壳带电的办法,是将电器外壳接上可靠的接地线。这样,属于后两种带电情况,其泄漏的电流会通过接地线,自动流入大地;如果是由于电器损坏而漏电,电路中保险丝会自动熔断,切断电源而保证安全。
Ⅳ 家里几样金属外壳的电器都带电是咋回事
有两种可能
一是静电产生的电压,这时需要将带金属外壳的设备全加上地线。
二是因为漏电导致,需要从根源找到漏电故障点,应该是有火线接触外壳了,需要处理后才能继续使用。
Ⅳ 电器有静电怎么处理
产生原因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兹层、喷射起电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电。
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产生静电。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静电是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于电荷的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
消除静电的方法
1.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2.穿全棉的内衣。
3.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触碰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
5.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化纤的衣服。
6.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
“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
Ⅵ 家电外壳带电怎样办
家电外壳带电,说明电器的保护地线没有连接。一是检查你家电源是否有保护地线,没有就用一条线将电器外壳连接到水管或者暖气管上。有的话,就检查电器插头是否保护地线掉了。
Ⅶ 家里没有地线,电器外壳带电怎么办
家里没有地线,电器外壳带电解决办法:1、电器受潮,烘干受潮电器。2、电器绝缘强度低,对带电部位接线加大绝缘隔离和处理。3、两相插头接线,电器受电部分火线与零线接线位置反了,将两孔插头换位180°后再插入插座。如上述检查未排除,可根据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一、现在很多电力线路在进户前已经设置了接地保护,采用保护接零的方法进行接地,因而,进户线只有火线和零线。一些用户不知道这个情况,以为电力公司没有设接地线,再擅自在进户端设置接地点,排布接地线,或是把电器金属外壳接地,这些做法很危险的,一旦电器等的金属外壳漏电,还是会触电,且电击可能更严重。因此,如果不清楚电网公司的线路铺设情况,可以先到电力公司营业网点咨询,万不可随便乱接线。需要注意,这种保护接零的设置,虽然不需要在进户后布设地线,但需要把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到零线上,三角插座的零线和地线的接线柱要短接。
Ⅷ 家电有静电怎么处理
在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的情况下,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存在“带电”现象,绝大部分为静电,属于正常带电。此时用测电笔检测,测电笔也能发光,但实际上电
流非常小,一般都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如果家用电器的绝缘性能严重下降或带电部门直接碰到金属外壳,这时用测电笔检测,测电笔也会发光,这种现象属于漏
电,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准确地判断出家用电器外壳的带电现象是静电还是漏电,对漏电的家用电器,只有将漏电故障排除后,才能重新使用。
判断时,可取一只灯头,接好两根绝缘导线,在灯头上装上一只白炽灯泡,用作指示灯。然后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把灯头上的一根导线接到家用电器的金属外
壳 上,另一根导线接电源零线,然后接通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果白炽灯灯泡一点都不亮,则属于带静电;若灯泡有点亮,则说明家用电器外壳漏电
Ⅸ 家用电器外壳带电的原因是什么
你说的是静电吗?如是静电的话,产生是这样的,
物质都由原子回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答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贺相等,正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比如用直尺摩擦头发,然后直尺就可以吸引小纸片,因为直尺带电了,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一般来说,家用电器外壳是不带电的,如果带电的话,可能像冰箱等是金属外壳上带电,原因是插座可能漏电,一般来说家里都有漏电保护装置。建议请电工过来看看,查明最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