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大全 > 家电行业受哪些法律限制

家电行业受哪些法律限制

发布时间:2021-10-23 09:44:43

① 请问家用电器(如咖啡机)出口有哪些法律法规文件

1.建立快速反应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应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及时了解各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进展,并向企业进行全面的引导和宣传,帮助企业按照新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家电行业协会应发挥协调自律作用,积极做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对本行业出口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出口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测,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保护及时进行准确的预警。同时,出口企业也应加强与国外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进口方的最新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家电出口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

2.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出口生产企业应把开发生产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的家电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同时,出口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电器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企业是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出口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外客商和市场的需求。

3.严格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出口生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提高家电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家电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能力,保证出口家电产品符合国外安全、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我国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和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经营管理水平。对此,出口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和进口国实际要求组织生产,并加强家电出口风险的科学分析,针对不同出口市场、不同产品的风险,采取分别对待的灵活措施,不断增强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

4.科学打造绿色生产链条。生产企业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外能效等级新标准的要求,从设计、研发环节着手,将关注点从仅注重家电产品安全、外观等方面,转移到更多关注能效问题上来,抓好技术创新,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优化整个生产流程,寻求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能效环保材料,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技术措施,不断减少低效产品的生产,创造节能高质量产品。同时,企业应根据进口国要求,规范产品节能管理,制定统一的产品目录、统一的实施规则、统一的能效标识式样和规格。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国外能效等级新标准的限定,获得长期出口国外市场的机会。

5.尽早开展家电产品认证。认证已成为家电进入国际市场的强制性要求,而不同市场对不同的家电产品有着不同的认证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我国企业了解更多信息,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认证中。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可以通过与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及时了解国际认证的最新信息,对本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完成产品认证,从而有效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6.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出口企业应尽快改变出口过分依靠美国、欧盟市场的格局,积极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鼓励并协助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以减少和分散贸易壁垒的影响。

② 关于供电有哪些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法》、《合同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回、《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答》、《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和《电力监管条例》。

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了《电力法》。

(2)家电行业受哪些法律限制扩展阅读

电力供应与使用:

第二十四条国家对电力供应和使用,实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计划用电的管理原则。

电力供应与使用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制定。

第二十五条供电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

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应当考虑电网的结构和供电合理性等因素。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供电企业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

③ 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家电业发展产生影响

政治因素
1、通过政府法规造成产业政策和销售政策的倾斜——家电下乡政策
2、通过国际关系来影响国内外家电在中国的发展——对外:若是两国交好,可以给对应国家相对关税优惠(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后,这一条就不大起作用了,因为都要对组织内国家实行最惠国待遇,若是单独对某国使用则会受国际制裁),此时外国家电就可以占领一定的中国市场;若是两国关系紧张,则会通过政治影响制造障碍,例如在国内进行政治宣传或舆论控制,此时国内民众就会对外国家电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利用软手段减少外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对内:若是外国家电涌进较多则会影响中国国内家电品牌的发展,若是限制进口则会促进国内品牌的发展。但在这里我们不能一味的对外国家电制造障碍,虽说这样会给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这样不利于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创新,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
3、政府自身选购行为带来的影响——某一政府在一个时期内大规模购置某一品牌的家电会对民众的购买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体家电产业的发展。
法律因素
1、立法完善有利于家电产业的发展——有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产权、专利,能激发创新;有完善的法律能减少甚至杜绝政府设租寻租活动(腐败),从而为家电产业的发展创造相对纯净的发展环境。
2、贸易立法利于保护国内家电产业发展——通过在立法中说明征收关税的合法性,政府就可以通过征收关税来对国际市场上的家电进入中国市场制造一定障碍,形成限制,从而保护国内家电产业发展。

④ 请问有关家电保修的法律有哪些

并没有专门针对家电保修的法律规定,家电产品也是属于产品,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专门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包括保修、退、换等)而进行规定的法律。

⑤ 我国家电行业都哪些法律法规

我国家电行业的法律法规很多,如《产品质量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⑥ 请问家电行业有哪些法律法规

你好

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⑦ 我国针对家电行业在2016年颁布了哪些新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市场风云变幻,当时间来到2016年,随着一系列国家直接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政策后遗症的显现,家电市场笼罩在了挥之不去的寒意之中。很多家电业内人士也开始随时关注新政策出台的动向、目标,希望能抓住利相关好政策,实现逆境突围。那么2016年,到底有哪些政策呢?又将怎样影响行业和市场呢?
1.家电能效领跑者制度出台
2014年年底发布的家电能效“领跑者”制度,相关细则也早已上报国家部委审定。终于在2015年11月正式亮相。公布的《家电能效领跑者实施细则》首批涉及平板电视、家用电冰箱和空调三大类家电产品,将对高能效的节能产品予以奖励。不过,此次家电能效领跑者计划对于相关的企业产品给予的是政策性鼓励,并没有像前几次家电激励政策那样“明码实价”的标出国家补贴金额。
解读:可以看出,政府对于高能效家电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已经层层加码,但是其对于类似产业政策的支持手段也开始从过去的“普惠”调整为“奖优”。政府采取有重点,有核心的扶持优秀企业的节能家电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而不会再给一些家电市场投机者们提供空间。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家还将会推出一系列刺激家电产业,甚至产品的政策,但将不会采取任何的直接补贴,而是通过对政策实施结果的考核和效果的评估,最终再决定是否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这也标志着政府对于家电产业治理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对于家电产业,特别是大企业坚持的技术创新迭代和产业升级路线来说,将是一次正向肯定。
2.北京版节能家电激励政策落地
在国家版节能家电激励政策出台后,11月北京版的节能激励政策率先落地。不但进行政策性鼓励,更是明确了将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车等9类产品进行节能减排财政补贴。其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的能效标识须为中国能效标识一级或二级标准。最高补贴额度每台800元。相对于国家能效领跑者制度仅涉及政策性优惠来说,北京版推出了更为实际的举措,直接进行财政补贴,并且一直实施3年时间到2018年底结束。
解读:作为地方政府的北京,面对家电这个能耗大户通过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家电。这不仅是对行业节能升级的推动,也为全国其它省市出台类似节能补贴政策,以及家电企业未来发展转型方向,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要充分推动和肯定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普及。未来,各个地方政府可能会对“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家电企业给予后期奖励。但问题在于,北京这一政策是否会获得其它地方政府的认同和借鉴。同时,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是否会鼓励各个地方政策进行差异化政策的实施?这些有待继续观察。
3.冰箱能效标准再次升级
传统冰箱行业将迎来全新能效标准的升级,新修订的《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已经发布,新版电冰箱能效标准1级能效要求耗电量大幅降低,新1级比老1级耗电量需下降40%左右,新规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解读: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绿色节能将成为未来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必要条件,也使得政策向更高能效产业结构倾斜。作为整个大家电阵营中的“节能明星”,过去几年来冰箱节能水平一直走到其它家电企业的前列。此次冰箱能效的再度升级表明,接下来整个家电产业都将迎来一轮系统性的能效再升级。那么对于冰箱企业和商家来说,这次的能效再升级能否成为改变冰箱产业竞争格局和品牌对垒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拐点,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围绕冰箱节能技术的升级迭代,相关企业早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展开明争暗斗,结果显然会有预料之中。
4.废弃电器处理基金补贴标准
2015年11月,财政部、环保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四部委发布新版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新补贴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补贴标准对废弃电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基金补贴标准略有下调,而对废弃空调补贴标准则有较大幅度提高,具体补贴标准为:电视最高70元/台;电脑最高70元/台;洗衣机最高45元/台;电冰箱最高80元/台;空调最高130元/台。
解读:当前家电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增量转而存量,而如何从存量市场竞争中找增量,成为不少家电企业的一门必修课。当前,家电市场很大一部分的增长空间在于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此次废异电器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的修改,顺应了当前中国家电的家庭保有量,以及不同产品的回收处理价值变化。截至2011年底,我国“四机一脑”的社会保有量已达17.7亿台,其中电视机约为5.2亿台、电冰箱约为3亿台、洗衣机约为3.2亿台、空调器约为3.3亿台、计算机约为3亿台,而我国每年“四机一脑”的废弃量达数千万台。对于家电企业和经销商来说,这可谓是一座有待重点开发和挖掘的“金矿”,也意味着接下来将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利润蛋糕。能否在这次政策下获利,也将考验企业的经营智慧。
5.电器经营者将被纳入召回责任链条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经通报WTO后正式颁布,并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该《管理办法》对消费品召回实施目录管理:拟首先从儿童用品和家用电子电器产品共计20类产品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家电。
解读:很多家电厂商对于缺陷家电召回制度并不陌生。就在过去长达四年时间里,关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和落地传言颇多,如今正式落地实施和执行,对于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能力不得不说是一种全新的考验。至少这将会全面倒逼家电企业的精品战略有效可持续实施,同时推动中国家电制造去除顽疾、重塑形象和信心的重要拐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政策中,除了规定生产者是召回第一责任人,更是将经营者、零部件生产供应商等纳入到“责任链条”中,实现了产业链全程监控,更好地推动品质提升。
6.燃气热水器新国标六月将实施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新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将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燃气热水器新标准的三个等级能效提高1%~2%,各个级别的最低允许能效指标,热效率的单一限值变为两个热效率值的较大值下限和较小值下限,即一级能效热效率值较大值为98%,较小值为94%,二级能效为89%和85%,三级能效为86%和82%。
解读:对于热水器产来而言,新国标主要参照欧标,对燃气热水器材料的要求更严格,对实验的要求更精细。将是燃气水器这一传统产品在市场上焕发新活力的重要拐点。可以看到的是,新国标的出台对于整个热水器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不仅促进企业升级技术,还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新国标对于市场份额较大的燃气热水器企业影响不大,相反小企业会因为行业壁垒的提高而遭受淘汰,预计未来会有两至三成的燃气热水器品牌因无法达标而退市。
通过盘点家电行业最新政策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家电市场来说,相关政策绝不会像之前“家电下乡”“节能补贴”那样进行单纯财政补贴以拉动市场,而是着重于推动行业向产品绿色高效政策引领上和市场规范化方面。对企业来说,直接抓住政策利好机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而是要把精力更加集中在产业结构升级上,才能更好的享受政策的红利。

⑧ 请问大神,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整体风险是什么又有什么法律法规呢

家电行业抄的法律法规有:家电袭以旧换新拆解处理补贴办法,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家电下乡操作细则》,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规范发展家电维修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啊,具体的你可以到政策网络中进行查询,在政策网络中的行业规约,通知公告,政策解读中都有这一行业法规的详细阐述。

⑨ 求家电、小家电的行业标准、政策法规等资料,越全越好!

目前我国工业行业共有5.48万个标准,其中1万多个国家标准,3万多个行业标准。在创新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庞大的家电工业标准立项数量迅速增加。然而30多年来国务院部委的撤并、复设的变迁,使得包括家用电器在内的电子行业的行业标准的批准发布单位先后从电子部(四机部)、机械电子部、电子部到信息产业部。按照国家标准化法,现在究竟是谁有资格掌控家电行业标准呢?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拥有最大的市场,家用电器行业已成为世界家用电器制造基地,标准化工作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李一主任表示,因为家电行业与消费者联系比较密切,随着国家对标准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标准制定部门也抓住这个机会,推动标准在立项数量上大幅度提高,仅去年就制定国家标准大约有167项。

标准的归口及发布单位

如此庞大的标准数目体系,到底哪些机构有制定标准的权力与资格?李一主任解释,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全国开展标准化工作,下面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才有资格和权力制定标准。而国家标准是必须要通过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组织制定。

家电行业的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批准发布的官方单位正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家电的国家标准编号起始是“GB”或“GB/T”。也就是说,国标委授权的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才有权力制定家电行业的国家标准。

而家电行业的行业标准则随着几十年国务院等部委的机构改革而不断变迁,批准发布的官方单位先后经历了从电子部(四机部)、机械电子部、电子部、信息产业部等的变迁。而在工业和信息产业部挂牌之前,家电行业标准的批准主管部门一直由国家发改委在管。与国家标准的标准化组合架构类似,发改委负责行业标准的批准和发布,明确各行业的标准化直管单位机构,指定家电行业标准技术的归口单位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自工信部正式挂牌之后,家电行业的行业标准发布和批准单位就由国家发改委转到了工信部。尽管如此,家电行业的标准编号在主管部门辗转变动中却一直没有变,一直沿用“SJ”和“SJ/T”。从流程方面看,无论是家电行业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的制定,都需经历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执行效力互补

“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差别,国家标准比行业标准级别高一些,其实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必要的补充,不是说什么标准都能按国家标准立项,一般是涉及人身安全,采用国际标准的才能立国家标准项目。其他的项目,比如性能标准或一些小标准,都以行业标准形式出现,行业标准也是在整个行业内执行的标准。”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师吴蒙表示,比如说快速式电热水器,它在国家标准中是有安全标准的,可它没有性能标准,但是有行业标准的性能标准。作为快速式电热水器,在安全方面是要执行国家标准的,而在性能方面就要执行行业标准。就是说在找不到国家标准的时候就要执行行业标准。同时他认为从执行情况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实就像是班长和副班长,班长不在,副班长就是最大的。如果长期班长空缺,那么副班长就行使班长的职权。企业总得有标准来执行、约束,所以找不到国家标准的时候就启用行业标准。

加入世贸为中国家用电器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呼吁,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家用电器标准新体系,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产品,而对高新技术标准的竞争,实质上是未来产品和国家利益的竞争,同时也是中国家电行业标准化的机遇和挑战。

家电标准化的机遇和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中表示,我国将用两年完成标龄超过五年的行业标准复审,扭转标准落后局面。现已全面清理了4.2万项工业和通信业行业标准,启动了标龄十年以上2.4万项行业标准复审工作,并下达了221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闻库预计今年我国将完成近3000项与产品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客观上让家电企业迎头赶上了一个行业标准化划时代机遇。据了解,WTO/TBT协议中对标准划分为技术法规和标准。目前世贸组织已基本承认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国际通用的技术法规范畴,但由于强制性并不能完全涵盖技术法规,因此行业标准成为国际接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时机已经来临。

然而由于长期标准滞后及部分行业多头主管等原因,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存在重复和矛盾,使执法监督部门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时处于较为被动、艰难的局面,企业对此无所适从。比如助力车与电动自行车实际为同一产品,只是称谓上的不同,而助力车标准属原机械部发布的标准,电动自行车标准则为原轻工部发布的标准,两个标准同时有效,均为强制性标准,在行业标准中对这一产品的技术要求却不尽一致,这造成了生产企业在适用标准上的困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产企业在将自己的企业标准上升到行业标准的过程中试图走捷径,在适用行业标准中另辟蹊径,不将家电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走行业标准,转而以国内贸易行业的标准范本出现。这又是以另一种形式冲击我国原有的标准体系。这对我们家电行业标准化的完善和发展发出了挑战。

还有一个挑战来自企业的心态,有的企业认为,如果我的企业标准成了行业标准,我就是行业的老大。而这与国家标准化法制定标准的原则正好是背道而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九条指出,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我们一直反对把企业标准变成一个行业或国家标准。如果说只是一个企业或是企业一种产品就能做得到,那么就要一个企业标准就足够了,为什么要制定国家标准呢,因为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尺度而非一家或一个企业。”

李一表示,就因产品的一个附加功能,一个性能去制定一个标准,这种方式是不够科学的,这么多的性能标准会扰乱整个标准体系的制定。它应该纳入一个大标准体系。

有关专家认为,作为标准,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能只因某一企业行动就直接去实行,还要经过严格把关,代表大多企业意见。最后要有科学性,合理性。建议家电行业的标准应该由国家家用电器标准委员会归口,无论哪个部门制定标准(国标、行标),起码是要经过国家家用电器标准委员立项,参与标准的报批等工作。

只有跨越这些标准化的屏障,家电行业标准化的机遇才能真正遇见曙光。

标准知识:谁有资格制定家电行业标准?
09年08月19日 11:25:26 来源:科技日报 何丹蝉 我要评论( 0)
相关资料

国际标准制定程序: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使用共同的技术工作导则,遵循共同的技术工作程序。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模式的不同。ISO的工作模式是分散型的,技术工作主要由各国承担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管理,ISO中央秘书处负责协商,只有到了国际标准草案阶段ISO才予以介入。而IEC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即所有的文件从一开始就由IEC中央办公室负责管理。

ISO与IEC的标准制定过程大致分为6个阶段,即提案阶段、准备阶段、技术委员会阶段、询问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

1.提案阶段,即确定新工作项目阶段。

2.准备阶段,即工作组起草工作草案阶段。

3.技术委员会阶段,即TC或SC讨论阶段。

4.询问阶段,即询问草案须由ISO中央秘书处在4个星期内发到所有的国家团体进行为期5个月的投票。

5.批准阶段,即ISO中央秘书处将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发送给所有成员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投票。

6.出版阶段,一旦最终国际标准草案被批准,中央秘书处须在两个月内更正TC/SC秘书处指出的任何错误,并印刷和分发国际标准。

一项国际标准从提出文稿到批准为标准至少需要两年,往后的3—5年需要对它进行不断的维护和完善。被批准为国际标准需要得到189个国家和600多个工业组织及众多厂商的认可。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GB/T16733-1997),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阶段划分为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预阶段:是标准计划项目建议的提出阶段。(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立项阶段: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上报的国家标准新工作项目建议统一汇总、审查、协调、确认。立项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起草阶段:技术委员会落实计划,组织项目的实施,至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止。起草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10个月。(负责起草单位应对所订国家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全面负责)

征求意见阶段:起草工作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起,经过收集、整理回函意见,提出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至完成标准送审稿止。征求意见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为完成标准送审稿。

审查阶段:自技术委员会收到起草工作组完成的标准送审稿起,经过会审或函审,至工作组最终完成标准报批稿止。

批准阶段:自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标准报批稿起,至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止。

出版阶段:自国家标准出版单位收到国家标准出版社稿起,至国家标准正式出版止。出版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为提供标准出版物。

复审阶段: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废止阶段:已无存在必要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废止。

行业标准制定程序:

行业标准制定程序是: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公布、出版、复审、修订修改等工作。

立项:申请人提出制定行业标准立项申请,并填写《行业标准项目任务书》报行业标准立项申请归口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化技术归口院所受理,归口单位报送的行业标准立项申请进行审核协调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行业标准由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组织起草,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应按申请人立项要求组织科研、生产、用户等方面人员成立工作组共同起草。

审查:行业标准送审稿由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审查,审查形式分为会议审查和函审。

报批:行业标准送审稿审查通过后,由起草单位整理成报批稿及有关附件,由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报送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

批准公布:行业标准由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按规定进行编号,行业标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和公布。行业标准批准后,由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

出版:行业标准出版由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负责。行业标准出版单位必须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正式出版机构。行业标准出版后,出版机构或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应将标准样书两份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复审:行业标准实施后,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定期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修订修改:行业标准执行中需要修订的,按照标准制定程序列入年度计划或补充计划。

阅读全文

与家电行业受哪些法律限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虹桥家电怎么样 浏览:591
老家居用品 浏览:349
光放电路 浏览:191
家具人是什么 浏览:579
遥控挖掘机怎么维修 浏览:511
什么家电必不可少 浏览:513
格力e2维修视频 浏览:388
家具用什么管理系统好 浏览:845
佳能mp259怎么进维修模式 浏览:711
室内防水用什么颜料好 浏览:655
车内操控台褪色怎么翻新 浏览:75
跃进货车电路图 浏览:881
清溪镇家具厂在什么位置 浏览:565
电风扇的电路 浏览:464
济源市北官桥一站式维修服务中心 浏览:466
什么牌子车维修便宜 浏览:209
研究维修生意怎么样 浏览:125
中式家具要搭配什么沙发背景画 浏览:586
如何维修贴片LED灯盘 浏览:36
雷蛇如何看是否翻新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