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国家电力公司被分成了那些单位
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宗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国务院5号文件)。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中国电力新组建(改组)的11家公司宣告成立。至此,“国家电力公司”寿终正寝,其电网、电源及辅业资产相应被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所取代。
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 11家新公司宣告成立
--------------------------------------------------------------------------------
2002-12-29 16:18:11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刘东凯顾钱江)29日上午,原中国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后形成的11家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电力企业拆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原国家电力公司控制着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电力市场的绝大多数发电和输电能力。目前中国发电装机容量总共达到3.5亿千瓦。这个拆分案涉及原国家电力公司近200万职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2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集团公司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中国电力新组建(改组)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此次拆分,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在发电环节引入了竞争机制,实现了“厂网分开”。
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被直接改组或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5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公司,将逐步实行“竞价上网”,开展公平竞争。他们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5家发电集团公司在各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均不超过20%,平均可控发电容量为3200万千瓦,权益容量为2000万千瓦左右。
电网环节分别设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
此外,还成立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等4家辅业集团公司。
为了对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向区域电网公司电力交易调度中心派驻代表机构。监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市场运营规则,监管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建议;监督电力企业生产标准,颁发和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处理电力纠纷;负责监督社会普遍服务政策的实施。
曾培炎说,明年要继续组建区域电网公司及各省市电网公司,要对新组建或改组的公司逐步开展资产、财务审计工作,要加快建立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构造电力监管体系,落实电价改革方案,逐步实现竞价上网,研究制定发电排放环保折价标准。
② 国家电网啥时候拆分呢
全国联网是成功模式
笔者从1998年参与电力体制改革,在电力改革中,对厂网分开大家并无歧见,因为在电力的发、输、配、售四环节中,发电和售电侧是可以展开竞争的。但对于输电网和配电网,由于其自然垄断属性,即使拆分也是把一个大垄断变成若干个小垄断。其自然垄断的属性并不会随拆分而改变,甚至由于小垄断不能在更大的市场边界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调度和配置,可能会比大垄断还要坏。因此,在这一次电力改革中,不能搞“没有退路的一拆了之”,而是应采取较为慎重的,步步逼近更佳方向和路径更为妥当。
纵观世界各国电力改革,电网改革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模式,第一是纵向分切的模式,即按发、输、配、售纵向功能逐步分切;第二是横向分拆模式,即按区域分割电网,在每个区域中发、输、配、售一体化运行;第三是既横向分拆又纵向分切的“破碎式”改革模式。正因如此,在1998~2002年的电力改革中,在究竟选择国家发改委最初要取消国家电网公司搞一分为四的“0+4”模式还是选择国家电力公司将自身演变为国家电网公司的“1+6”模式争论中,才出台了5号文“2+5”的妥协模式,既分拆了国家电力公司又新设了国家电网公司。
从2002年至今的实践看,当时新设国家电网公司不失为正确选择。
首先,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巴西、印度等国家都发生了较大的电力事故,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电网没有发生过大的电力事故,电网安全水平较高。其次,中国的电价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过去用户抱怨的“电老虎”也基本销声匿迹。再次,电改之初,中国电网被分割为13~14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电网,而中国西部水利资源丰富,北部煤炭资源丰富,而东部和南部又是电力负荷中心的非均衡现实环境,决定了全国联网可以在一个更大的市场平台上展开竞价上网,并在全国联网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因此,打破区域电网公司各自为战、就地平衡的旧格局,保留一个能在跨省、跨大区范围内实现联网的国网公司无疑是正确的。也正是由于有全国联网的现实需求,国家电网才在特高压电网的技术上获得了令发达国家仰视的成就,形成国家竞争力。事实表明,十年来在国家电网体制下,全国联网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应该被人们看到。
电价是电改的“牛鼻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总有人说我们的电力体制改革成效不大,甚至是失败的?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其一,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摒弃发改委对电价和电力项目的审批权,电价是决定电力改革成功的“牛鼻子”;然而,这个“牛鼻子”却始终没有牵住。其二,厂网分开后,虽然发电主体多元化了,但由于发改委并未放弃审批电价,因此竞价上网成了一句空话,国家电网对发电企业统购包销的购电模式并未改变,而人们期待的大用户和厂商直接见面,国家电网仅收过网费的新模式也未能推出。
综上所述,未来电力改革的方向理应是从发改委转变职能入手、放弃行政垄断审批电价和国家电网公司改变购送电方式,而绝不是“一拆了之”的把国家电网一分为五,变大垄断为小垄断。而这一切又是在没人对拆分结果负责的情况下发生。
众所周知,垄断的实质在于通过垄断价格来攫取垄断利润。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的垄断国企,不管是电网还是石油,有哪一个能自主决定自己产品价格?决定这些企业产品价格的“有形之手”是国家发改委。分析中国的企业垄断,经济垄断只是表象,行政性垄断才是本质。以电为例,无论上网电价还是零售电价,无论是发电电价还是输电电价,都是由发改委审批之手决定的,具体竟能管到一厂一价,甚至一机一价。
因此,我国电力改革理应抓住电价这个“牛鼻子”,真正打破行政垄断,实现“放开发电和售电两边,管住输电和配电中间”的市场化模式,然而这需要中国行政垄断者勇于放弃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进行自我革命,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们总是革企业的命积极,革自己的命消极。
可惜,中国电力改革最需要进行自我革命的国家发改委偏偏又是电力改革的主导者。于是出现这样一个局面,每当改革到关键时刻,被改革者总能把改革视线成功地转移到企业头上,这就是仅搞企业改体的“拆分”,却不触动改制为核心的电价的真实原因。
最令人遗憾的是,在激进改革者和激进媒体的笔下,无论是电网还是石油企业,不仅是冥顽不化的不改革者,甚至其干部和员工也成了与一般民众对立的特殊利益集团和阶层。而像高铁、特高压电网这样最值得当今国人骄傲的技术,在他们的笔下又都成了批判中国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批臭了高铁速度,批倒了特高压技术,也就否定了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中国改革模式。
应明确电改风险和失误的责任主体
电力改革的成功在电价改革,而电价改革的成功在于国家发改委放弃行政垄断的电价审批制,实现发电厂商和大用户直接见面,国家电网公司从统购包销到收取过网费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强调指出的是,电力改革的风险也在电价,而电价改革的风险目前在电网的盲目分拆和私有化。电网改革必须谋定而后动。
客观来讲,目前盲目主张拆分国家电网的人其思路有两种,且变来变去反正是一门心思要拆分:一是从纵向功能上主张立刻对输、配电网进行分切,二是从横向区域上对国家电网搞“0+4”或“一分为五”的分拆,这两种思路合在一起就是危险的“破碎式”改革。
电力改革必须明确风险和失误的责任主体,回顾1998年以后的电力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是电力改革领导小组的“牵头人”。然而这个部门只有改革的权力,却不承担改革的风险,以至于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解体后,无论是三年电荒的发生,还是电价的上涨都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电力改革15年后的今天,某媒体再次发出所谓“新一轮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已定,国家电网有望一拆为五”的报道,笔者认为这样的报道轻言是不负责任,重说是误导电力改革方向。如此重大的报道依据何在?媒体该不该承担责任,应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
③ 电力公司 以前是事业单位吗哪年改制成为企业的
电力系统是个很复杂的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网企业,前身为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原“国家电力公司”。
2000年(庚辰年),以“厂网分离”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开始之后,从原国家电力公司中剥离出电力传输和配电等电网业务由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和经营。各发电厂由分属5大“发电集团”(大唐、中电投、国电、华电和华能)运行和经营。详情请去网络了解:http://ke..com/view/43860.htm?fromId=2595043&fr=wordsearch
④ 国电和国家电网是以个公司吗
国电和国网公司不是一个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一个发电企业,下属很多电厂和煤矿。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央企。一般来说,“国电”是国电集团的简称。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从事煤炭、发电设施、新能源、交通、高新技术、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电力业务相关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
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对国家电网的简称,一般是“国网”或者“国网公司”,不是电力行业的很多人都称国家电网为“国电”。国网公司是一个供电企业,就是之前的电业局、供电局。
(4)国家电力公司改成什么公司了扩展阅读:
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
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8088.3亿元,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
公司连续13年获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排名第30。2019年7月22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位列5位 。
⑤ 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分家
不仅仅是两家,而是分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及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公司的分家是指:厂网分开,发电和电网业务分别重组.
“厂网分开”主要指,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根据方案,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将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3到4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由国务院分别授权经营。
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国家电网公司将负责组建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的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南方电网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按各方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由控股方负责组建。各类电力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置。此外,国家将成立电力监管委员会。
⑥ 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有什么区别
国家电力公司是原来电力部撤消后成立成的,其实就是承担电力部的作用,专它是什么都属管。
但在2002年的电力改革中也被拆分成了11家公司,包括2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公司和4家辅业公司
国家电网就是其中一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直接服务客户1.45亿户,供电人口超过10亿
⑦ 原来的电网改革怎么改的叫什么电网分家还是什么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
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4月11日,国家计委公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内容。
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为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首先要实现“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发电环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直接改组或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5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公司,逐步实行“竞价上网”,开展公平竞争。电网环节分别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调度,参与跨区域电网的投资与建设;区域电网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电网,保证供电安全,规划区域电网发展,培育区域电力市场,管理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则进行电力调度。区域内的省级电力公司可改组为区域电网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⑧ 电力部什么时候变更为国家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 是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
⑨ 国家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 什么区别
国家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都是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前者是电力部内转变而来,后来又分拆为五容大发电公司和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家是南方电网公司,主管南方五省,其他省份都归国家电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