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大全 > 改革开放后家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意思

改革开放后家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10-21 01:15:49

Ⅰ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额呵呵呵,这个问题很犀利,说明人类社会在进步,说明生活越变越好,说明只要努力就会有美好的生活。

Ⅱ 改革开放前后电视的变化

简单的说是: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 具体情况见下: 我国彩电业起步于70年代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的导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成长期,心脏90年代中后期的成熟期。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在大跃进热潮中,天津712厂彩国产电子管心脏一部分当时苏联的元器件生产出了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当时我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心脏政治形势的影响,70年代我国彩电定的发展缓慢,降彩电显像管等关键部件仍需要进口外,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显拉大。 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国彩电事业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方针,与国外合作,彩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彩电工业。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接着我国彩电工业摆脱了自行摸索的阶段,缩短了与国外彩电技术的差距。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也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这期间国产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跑的进步,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单班日产1500但是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80年代后期,国产彩电品牌囿于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难以满足国内日益教务长的市场需求,于是外国彩电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汇报会时机地抢滩中国彩电市场,造成国产品牌发展和产品销售执着趋弱。 为了冲破洋品牌冲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8月9日,四川老军工企业长虹决定,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全面降价,每台向消费者让利50元,同时保证国家税收一分不少。长虹这次彩电降价开创了我国彩电史上价格战的先河,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此次长虹第先降价至少产生了两个划时代的影响,首先是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真正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为我国彩电业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此外,正是由于国产品牌不断通过价格优势与外国品牌拉开了距离,为彩电最终进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条件。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彩电市场格局动荡,一些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彩电老企业由于竞争能力弱,相继停产、转产甚至破产,被无情淘汰,而长虹、康佳、TCL、创维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骨干企业。外国品牌在国产彩电技术飞跃提升和连续的大战后,市场销售势均力敌头日渐萎缩。 到90年代中期,全国已有彩电企业98家,国产品牌彩电年产量高达3500万台,从而稳居世界首位并保持至今。与此同时,国产彩电在质量和高新技术含量上的不断提高为开拓国内市场奠定了基础,而价格更是具有与外国品牌竞争的优势。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到1998年,我国彩电业进入成熟期,产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电视机产量达到3513万台,其中彩电产量2643万台,彩电产量比1980年增长了822倍。此外与实际产量相比,我国电视机的潜在生产能力更大,据电子部统计截至1997年底,我国电视机生产能力已达6507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生产能力4479万台,有近半数生产能力闲置。我国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已经超过100%,而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32.5%,电视机成为20年来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 当前在品牌经营上,市场格局已基本成型,国产品牌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组群:第一组群是80年代以熊猫、牡丹、金量等为代表的老品牌,这些品牌现在多进行区域性营销工作,在消费者心目中不具有相当的知名度。第二组群是长虹、康佳、TCL、创维等当红品牌凭自己的实力和策略控制着绝大部分市场代份额,其中长虹、康佳、TCL三家企业即占领37。82%的市场份额。而海尔、乐华、春兰、万燕、华宝等近年来利用其品牌优势进行扩张进入彩电行业而构成了新生品牌的组群。由于彩电是技术成熟品牌,生产难度和开发资金不大,所以这个组群发展很快。 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彩电业无论是生产技术、产销量、企业管理等已全面进入成熟期,彩电市场已形成综合性品牌竞争,品牌营销已成为企业经营影响力的因素,品牌特色、营销策略的成功预示企业产品的腾飞。企业间比技术、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构成家电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彩电市场的品牌效应更加集中,并且出现了主导品牌垄断市场趋势。市场销售不断地向几个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集中,而非名牌彩电的市场份额则逐渐萎缩。据对我国大型零售商场彩电销售情况的调查,1998年市场占有率前10名的彩电品牌,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可以支撑高于同类慧名牌产品价位,预计今后名优彩电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已有3亿电视用户电视机及其带动的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的产值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品总产值的43%。彩电品种已中早期的黑白进入彩色,由模拟向数字化迈进,显示器由球面到平面,以至于掌握大屏幕等离子、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创新的步伐越走越快,。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的彩电企业的产品已不仅仅单指它的有形商品,还包括它的服务、信誉、品牌、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在新的世纪里,国产彩电品牌的历史任务是塑出具有"中国籍"的国际名牌,只有当一个品牌国际化时,其品牌形象才会更加稳因,而品牌国际化的关键是技术在国际上领先。

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北京新中国成立60年经济发展数据解读 我介绍的题目是新中国60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解读背景资料,第一方面是民生改善方面。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常住人口只有420.1万人,1978年增至871.5万人,是1949年的2.1倍。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695万人,又比1978年增长近1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外来人口呈现快速增长,2008年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为46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7.4%,比1978年提高了24.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2008年北京城镇化率达到84.9%,比199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这条曲线表示为北京常住人口居住生活在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这可以认为是城市化进程。 就业规模不断扩张。1949年,北京城镇在业人员仅为43.3万人,和总人口相比,占的比重是一到二成。1978年,全市从业人员达到444.1万人,其中城镇在业人员291.6万人,比1949年增加248.3万人,占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类型的出现、发展壮大、全市从业人员增加速度很快。2008年末,北京从业人员达到980.8万人,是1978年的2.2倍,年均增长2.7%,占全市人口的近六成。和1949年的就业岗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张图表现的是1978年以来,北京市主要年份全市的从业人员数量。这个从业人员既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从业人员,也包括从事二产和三产的从业人员。

Ⅳ 改革开放30年屋内电器变化

1978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轻工业部同纺织工业部分开。为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成立了五金电器工业局。同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计委决定,由轻工业部统一归口管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家用电器工业,并将洗衣机、冰箱、电风扇、房间空调器、吸尘器、电熨斗等6个产品列入国家和部管计划,同时对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家用电器零配件和原材料(如冰箱压缩机、洗衣机定时器、ABS工程塑料等),由国家列入进口计划,轻工业部统一分配,解决了重要零部件配套问题,这对促进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国家还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

1979年4~5月,以轻工业部部长梁灵光为团长的中国轻工业代表团访问日本。在考察期间,同日本著名家电公司洽谈引进冰箱心脏部分——压缩机项目,该项目于1984年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项目。7月,轻工业部五金电器工业局在苏州召开了全国家用电器发展规划座谈会,此次会议被称为“家用电器发展誓师大会”。会上规划重点省市二轻系统集团所有制机械修配厂、五金厂、工具厂转产洗衣机、冰箱、电风扇和电饭锅等家用电器产品定点生产工作,利用集体经济资金发展家用电器生产,并对转产的家用电器生产的供产销和基建投资技术改造措施费用,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进行了综合平衡,妥善安排;会上同时制定了1979年~1981年3年发展规划。为了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制定统一标准,1979年在广州成立了中国日用电器工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

1981年,中国家用电器工业标准质量检测中心在北京成立。

1982年,家用电器工业局从五金电器工业局独立出来,主要负责洗衣机、冰箱、电风扇、房间空调器、吸尘器、电熨斗等6个产品的生产管理工作。10月,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中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出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3年,轻工业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对市场需求变化预测的指示精神,对全国421个家用电器企业、192个商店(商场)和20196户城市职工和农民家庭进行了调查,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家用电器产销调查和预测。这一年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上升到365万台,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有40多个厂家先后从洗衣机技术先进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引进技术60多项。从1983年起,中国开始引进冰箱压缩机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1984年2月,电子工业部做出了加快彩电国产化步伐的决策,开始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

1985年3月和9月,计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贸委)、轻工业部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冰箱、洗衣机专业会议。这是国家对家用电器工业发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最后形成了国务院以国发[1985]77号文件,批转计委、经贸委、轻工业部《关于加强电冰箱行业管理,控制盲目引进的报告》,确定了“七五”计划期间42个定点厂,引进规模为842万台。9月,电子工业部承建的23套卫星电视接收站全部开通,实收效果良好。年底,第一批采用国外技术设备生产的冰箱压缩机投放市场。

1986年,广州建成了从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引进年产百万台的冰箱压缩机厂。与此同时,北京也建成了从飞利浦设在意大利的“伊瑞”公司引进年产百万台的冰箱压缩机厂。这两个冰箱压缩机厂对保证发展冰箱国产化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30日,经贸委等8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落实三包的规定通知》,对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和收录机这6类家用电器(包括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家用电器)的三包办法做出了统一规定,1986年10月1日起实行包修、包退、包换。10月,国家决定把彩电国产化作为重大项目列入“七五”计划。12月底,颁发洗衣机生产许可证大会在上海召开,首推生产许可证制,当时共计43家企业和43个产品领取到生产资格证明。

1987年3月,彩电国产化的工作方针被确定为“引进、消化、开发、创新”。7月,中国彩电(北京牌8308型PS47cm彩电)首次获国际金奖。同时,为表彰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家用电动洗衣机及其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是中国家电行业首次获得国家级重大奖励。这一年,首届“全国家用电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展览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以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参展团的300多个家电制造企业参加了展览,由此拉开了中国家电业会展文化和会展经济的序幕。

1988年,第一台国产分体壁挂机空调—KF-19G1A“雪莲”在华宝空调厂诞生,开启了中国家用空调行业的一个新时代,这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空调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同年,琴岛—利勃海尔四星BCD-212升双门冰箱,上菱四星BCD-180升双门冰箱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这是家电行业首次获得国家质量最高荣誉奖。10月,第二届全国彩色电视机质量评比结果揭晓,熊猫、金星、牡丹等58种型号的18英寸彩电和海燕、金星、宇航的3种型号22英寸彩电获一等奖。这次评比结果表明,中国自己生产的彩电从整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接近或达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88年国家机构进行改革,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于12月1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12月19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1989年1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从该年2月1日起对彩色电视机实行专营管理,并开始征收彩电特别消费税和国产化发展基金。8月,机械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在京发布《彩电综合标准》,总共包括344个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73个,行业标准171个,它的贯彻实施标志着中国家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1月,北京市利用外资建成的最大合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举行开工典礼,该公司是中国第一个被认证向美国出口的显像管生产企业。

1990年1月,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录像机生产线在南京无线电厂投入试生产。5月底,“第二届全国家电产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20世纪90年代家电行业最为宏大的展览会,展示了许多名优新产品,小家电品种数量占绝对优势。7月份,广东珠海压缩机厂生产的空调压缩机成功出口,这是中国压缩机行业首次打入国际市场。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于11月在南京成立,至此,中国“七五”期间规划的陕西咸阳、北京松下、上海永新、南京华飞4个项目全面投产,中国彩电生产配套能力大大提高。11月,“全国电子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会议”和“全国第五次彩电国产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1年,众多家电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杭州冰箱厂率先研制成功替代氟利昂的新型冰箱制冷剂R500,并推出具有“除臭保鲜”功能的冰箱。截至1991年,已有23个企业的24个产品获得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认证。10月底,轻工业部召开“房间空调八五发展规划座谈会”。会议讨论和编制了中国第一个房间空调发展规划。自此之后,尤其是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年底,企业调整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北京的白兰、白菊电器公司合并,成立兰菊电器公司;同月,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

1992年1月,由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单位研究开发的集成电路CAD熊猫系统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它的研制成功对中国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CAD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联合组团参加“德国科隆家用电器及用具展”,这是中国家电行业首次参加德国科隆展,共有10个企业参加,中国展区引人注目。4月,青岛冰箱总厂经过DNV国际专家严格审核,率先在行业内通过ISO9001认证。5月,“全国集成电路设计(ICCAD)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布局,确定了集成电路定点设计单位的基本条件等。6月,青岛冰箱总厂上半年冰箱出口量达8万台,成为世界级供应商,同时成为亚洲地区出口德国市场冰箱最多的厂家;天津空调公司与土耳其合资兴建的一家空调工厂在土耳其建成,该厂技术设备全部由天津空调公司提供,这是中国空调生产企业首次在境外建厂。

1993年,电子工业部提出实施“大公司战略”,加快了彩电行业生产向大公司、大集团集中的过程,提高了彩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这一年,中国研制出氟利昂替代品CFC-11,解决了冰箱行业发泡剂替代难题。家电产品的开发也突出了科技的先导作用,许多企业在开发低氟产品、加强电脑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国际组织的支援下,万宝、海尔、长岭、华意等公司纷纷推出低氟冰箱产品。琴岛海尔集团推出变频式空调。11月初,“北京国际家用电器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首次主办的国际家电行业大展。12月初在河南新乡召开了“全国家用制冷CFC替代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中国家用制冷行业CFC替代总体思路和战略。
后面看参考资料

Ⅳ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在反对本本主义、思想僵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大旗,在党内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反对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斗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第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问题的论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事思想路线的鲜明体现。诸如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问题、改革开放问题、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问题、“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等等,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和光辉体现。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些问题就不可能提出和解决。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从实践中来,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又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最初从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在农村中推广,并在农村改革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然后,推广到城市,在城市改革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并且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四,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作了精辟地、完整的阐述和概括,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总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都离不开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坚持。离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其实改革开放说起来应该很简单,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偏要改弦易辙,“摸着石头过河”?必定是认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决心,另谋出路。
事实也正是这样。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

Ⅵ 以前和现在的家电有什么变化

现在的家电是比以前的功能多,智能化,颜色好看,体积小。但是说到质量问题,现在的家电不禁用,不像以前的家电能用很多年

Ⅶ 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那哪些巨大的变化请列举说明。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它们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及海南岛由北到南连成一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早在1957年,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授就认识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新人口论,他大事疾呼“控制人口,刻不容缓。”可是在当时,国家某些领导人却认为"人多好办事"。结果“错批一个人,多生了几个亿”。1980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7)改革开放后家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4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Ⅷ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信息传递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人们的联系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2、家电的改变

过去家家户户没有一件电器,如今太阳能路灯在村里彻夜通明,液晶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家家户户接上了宽带网络,看上了APTV。

3、衣着服饰的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高档化。


(8)改革开放后家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改革开放

Ⅸ 从衣食住行用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家里一年到头很少添置新衣服。一件外套往往是春夏单穿,秋冬罩毛衣棉袄穿,可谓“充分利用资源”了。如今不仅是过年才买新衣服,平时只要有空逛街,都可以淘到几件喜欢的衣服。无论从样式品味到质量价钱都是以往不能比的。爷爷对我讲起以前的事情,就感慨不已:“刚上班那阵,吃都吃不饱,一件衣服冬天穿完夏天穿,只有过年时才能给你爸爸和姑姑做件新衣服。而如今,冬天出门也不怕冷,他们给我买了好几件棉衣,有薄的有厚的,出门随便穿! 30年前是有钱买不到东西,30年后是东西多的没钱买啦!”
食:从填饱肚子到吃出文化和健康
近几年,每逢节假日,家里的餐桌上少了很多鸡鸭鱼肉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素食。妈妈说:“过去鸡、鸭、鱼、肉是好菜、大菜,但现在因为脂肪含量高已经被我家的餐桌逐渐淘汰了。如今讲究吃出文化和健康。你们不是常提醒我,一日三餐要讲究搭配,才能营养到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
回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7角钱一斤的肉每个星期只能吃上一回。到了凭票供应时,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拿上户口本,按家里人口限制供应。那时家里的粮食都要称好了计划着吃,否则就会青黄不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供应的丰富,票证也逐渐取消。“粮票是最后一个取消的票证。逐渐取消时,开始可以粮票换鸡蛋,我都一直没舍得换。现在家里攒下来的粮票早成了‘文物’了。”爸爸说。
现在逢年过节,大多数人的家里都不会准备太多年货,因为菜市场、超市天天有新鲜的供应。有时还会在饭店订一桌饭,即方便有省事,还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住:三次换房 越换越大
现在,我们家住在单位的家属院中。我记得自己家换过三次房子了。记得小时候住20平方米左右的一间房,后来换成5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2004年,家里更是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住上了有暖气天然气的80多平方米的二室一厅。院子环境优美,家里整洁干净,“住这种房子,心里敞亮、舒坦,心情格外高兴。”
行:回家的路这样走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爸爸用两年积蓄买了平生第一辆代步工具——永久牌28型自行车,100多元,这在当时十分时髦。爸爸说,那时结婚都讲究要“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录音机,可见自行车当时是个奢侈品。平常都是骑自行车。在初中以前,我们一家三口出门都是靠这架28自行车呢,它可是我们家的“老功臣”了。
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而现在单位同事拥有家庭小轿车是越来越多了。
用:电视机从小“黑白”变成大“液晶”
今年为了看奥运,我特意为家里更换了一台液晶电视,可爸爸心情却没有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时那么兴奋。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邻居家陆续有人买电视。“每天晚上,大家都围在他家,看着电视里新奇的画面,久久不愿离开。”爸爸说,当时为买那台二三百元的黑白电视机,考虑了一个月,花了好几年的积蓄。“那时虽然只有两三个频道,可每天晚上大家总是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家的黑白电视机罢工了,爸爸就换了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那几年,家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电从无到有,每有客人来,都会惊讶我们家的“现代化程度”。进入九十年代,家里又陆续添置了微波炉、抽油烟机、空调等新一代家电。如今我给家里购置了电脑,平常上网聊QQ看电影,教妈妈上网打麻将,连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了。
从我家生活的点滴变化,我深切感受到我国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回顾我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30年,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成长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而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的站在了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位置上,而我们也正在努力,努力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创造新的奇迹。

Ⅹ 以前的家电到现在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煤油灯
---6、70年代白炽灯
---7、80年代日光灯
---80年代开始用电视、电话、收录机、冰箱、内风扇等容
---90年代使用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
---21世纪以来电器品种数以万计,比如电脑、dvd、各式各样的厨房电器(开水壶、微波炉、电压力锅、抽油烟机、洗菜机、烤箱等)和客房电器(灭蚊机、加湿机、除湿机、自动清洗机、数码电器),还可以参考顺德的圣托电器网上的上万款的新式电器。

阅读全文

与改革开放后家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