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销商如何学到厂家销售经验
首先,我想和诸位经销商朋友谈的是,目前的酒类市场,竞争加剧,厂家和终端市场对我们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经销商进入一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时代,在此背景下,经销商销售管理能力的大小显得尤其重要,而厂家做企业早于经销商,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综合实力也相对较强,在销售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多于经销商。从而,在厂商合作过程中,经销商向厂家学习销售管理经验就不失为一个最直接、最经济、最可行的提升自身的方法。那么,我们需要向厂家学习哪些销售管理?厂家会向我们提供什么销售管理经验呢?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呢?就这个问题我想在此和经销商朋友作以交流,不妥之处还望经销商朋友指正。
关于这个问题,各位朋友可能也有不少想法,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和厂家合作中,厂家如下几方面的销售管理经验对我们更好地操作市场是有学习借鉴意义的:第一,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比如渠道的发展趋势、终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作用和演变等营销预测,以及实用的营销方法等。第二,人员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何建设稳定的销售队伍、如何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如何管理促销员队伍等,毕竟厂家的实力比我们强,管理也比较正规。第三,费用控制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在产品销售以及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厂家在这方面都有基于自身需要的一套比较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如经营费用的投入比例、货物管理费用的优化、回款周期、宣传投入费用预算等。第四,促销活动的预算与执行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促销在酒类市场销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促销就是等死”已是行内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厂家在促销方法、促销技巧、促销管理等方面不仅可利用资源多,而且经验丰富。
坦率地说,学习厂家的销售管理经验固然对我们有用,不过,并非其所有销售管理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如下三点可能对我们的作用更大一些。
一是市场信息搜集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厂家虽然对某一区域市场的了解远远不如我们,但他们坐拥众多的区域市场
,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搜集到各个市场的销售信息,并分析汇总出该产品在各地市场的销售管理经验,包括区域市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市场开拓手法的可复制性和延展性等。而我们在这方面显然不及厂家。
二是营销管理培训。一般来讲,厂家为了尽快地提高其产品的渗透力,代理初期他们都会派专门人员对我们及下属人员进行铺市、陈列、存货管理和推销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例如在推销产品时遇到客户刁难该怎样解决、如何使自己的产品的陈列效果得到最佳、存货管理如何实现经济化等。新的销售年度开始时,厂家为提高其营销方案的执行力,都会把自己一定时间内的市场开发计划、媒体选择和广告投放力度提供给我们,并对我们进行指导和管理,希望我们给予配合,使厂家投入与区域市场运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促销、宣传的效果。
三是终端管理经验。我们知道,零售终端是销售管理经验的策源地,经验是从销售终端反映到渠道中的领导层,经过综合整理之后的阶段性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学习指导、政策规范运用到渠道以及终端上去,实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跨越,以指导实际销售中的经营运作。现在,大多数厂家都知道零售终端在市场销售中的重要性,重视终端,做终端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如此,在我们与他们的密切合作中,我们就有可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应该承认,学习是一个过程,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尤其对于我们做销售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向厂家学到销售管理经验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我们要通过合同的方式保证厂家给我们提供销售指导、培训承诺、营销支持,从而保证我们拥有向厂家学习销售管理经验的机会。其次,我们要保证自己的铺货率、促销以及回款等以达到合同规定的厂家要求,诚信经营,让厂家看到市场前景和与我们长期合作的希望,这样,它就会重视我们,兑现传授销售管理经验方面的承诺,主动给我们及下属提供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再次,我们可以通过地参与厂家的营销推广和促销活动,了解其中费用核算和控制的要点,以及一些实用的方法。最后,我们要与厂家派驻的业务代表处理好关系,因为他们是厂家销售管理经验最直接的传授者,也最有可能把厂家的销售管理经验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厂家的销售管理经验是终端市场信息的汇总整合,在我们自身升级过程中意义重大,而我们从合作厂家学习无疑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⑵ 电话销售发报价后再怎么联系
千万别发报价·!
你联系过去,无非就是问价格是否合适,人家说不合适或者说还要考虑。你就等着吧!
⑶ 怎么打电话上门推销自己产品斗齿
你没有激发客户滴兴趣 就是你没让客户知到你滴产品能代给他多大好处多大利润 以及客户在经营你们产品的时候会遇到的销路问题 就是要说客户想听的 还有就是能不能帮助客户把产品销掉 以及宣传 跟你客户谈他的竞争对手 要了解他对哪些事或话题感兴趣就这样慢慢来嘎!。
⑷ 我的经销商的客户.刚才打电话给我、要从我这里拿货(我是厂家)、卖过经销商.这样不好吧。我该怎样回答
告诉他,拿货额度仍然计入经销商的销售量,并且发的货质量一样,到货时间一样。
若客户竖持,那么你应该把额度计入销售商。
⑸ 如何推销我们的产品,让经销商认可我们的产品
能否让经销商认可产品 首先得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厂家销售代表与经销商业务人员打交道的工作流程,供市场同仁交流。 第一步:了解经销商内部关系 对经销商内部组织结构、人脉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是厂家做好销售必走的一步。 1、经销商的企业组织结构 2、经销商团队人脉关系: 注意:许多厂家销售代表习惯于通过与经销商人员交往了解人脉关系,而实际情况往往与当初了解的大相径庭。因为经销商人员能知道的也只是表面的信息。所以,从这个途径得到的信息仅供参考,真实的人脉状况必须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获得。一方面,可以向其他厂家打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平时工作的安排和做事方式判断其人脉关系。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经销商应构建产品组合结构,一般可分为名牌形象产品、利润产品、提升人气产品和打压竞争对手产品。 1、名牌形象产品: 经销商对该类产品的态度:做形象、利润不高,不主推。经销商业务人员的对该类产品的态度:知名度高容易接受,可以冲量,销售难度小,主推。 2、利润产品; 经销商对该类产品的态度:主推产品,做大销售量,扩大利润率。经销商业务人员的对该类产品的态度:知名度不高,销售有难度,不喜欢推广 3、提升人气产品: 经销商对该类产品的态度:主推,赚一把就收手。经销商业务人员的对该类产品的态度:时尚、有新意,容易吸引消费者和商家,容易做大销售量,主推。 4、打压竞争对手: 经销商对该类产品的态度:利润不高,不主推。经销商业务人员的对该类产品的态度:价格低,销售难度小,主推。 厂家销售代表要知道产品在经销商品类中的位置:如果经销商和经销商业务人员都主推、那厂家销售代表与经销商业务代表打交道的难度小;如果经销商主推,经销商业务人员不主推,那厂家销售代表与经销商业务代表打交道的难度大;如果经销商不主推,经销商业务人员主推,那厂家销售代表与经销商业务人员打交道的难度小,要煽动经销商去主推; 要注意的是:这些经验和案例不一定是自己所经历的,可以竞争对手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其他区域的销售代表经历的案例、甚至可以是一些营销类杂志上的案例。只要把他与自己的产品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达到提高经销商业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 市场走势:市场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彩电行业是竞争最激烈的,也是经过了品质差异品牌战广告战价格战平板电视(个性化消费)。家电,甚至其他的行业都会遇到相似的情况,那厂家销售代表可以推理出这个行业的市场走势,供经销商业务人员去参考。 行业发展趋势:经销商业务人员是流通领域的,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不是很敏感,也是他们的短处,厂家销售代表可以在这方面收集一些信息,与他们一起探讨。如彩电行业以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屏幕、平板型的,厂家业务代表就要收集液晶和等离子方面的技术、生产、工艺、供应商等方面信息。既可以坚定他们的信心,同时也是推广自己的好时机。 最后,对营销理念的深刻理解 作为一个专业的销售代表,要对营销理念有深刻的理解,主要包括4P、定位、深度营销、市场细分等。第三步:充分借用公司资源,巩固人际关系一、厂家销售代表可以邀请公司的高层领导来该区域考察,并把一些对公司产品做出贡献的经销商业务人员当面介绍给公司领导认识;也可以每年选销售业绩好的经销商业务人员到公司参观,现场感受企业的发展与实力,并与企业领导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 二、厂家销售代表与经销商业务人员把一些的成功经验写案例,发表在企业的内刊上,供其他区域学习,更重要的是经销商业务人员感到莫大的荣耀。 三、厂家一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厂家业务人员可以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的培训、交流和学习。
⑹ 厂家代表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
经销商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作为厂家的代表,营销人员对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一直感到困惑乃至心有余悸,笔者根据多年营销工作经验,总结出与经销商打交道的三条法则。 直捣经销商的核心:利润、风险、资金流 一个同行请教于我,他所负责的一个饮料品牌在当地属于弱势品牌,缺少总部的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支持,当地主流经销商对其品牌不屑一顾,他询问我该如何打开经销商的大门?我给他讲述了经销商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利润、风险和资金流(有时也称为现金流)。 所有经销商(包括各级代理商)对利润都是看得非常重的,“无利不图”就是很贴切的一种形容,而我们营销人员对这一点更要有深刻认识。一些弱势品牌和新进品牌在进入市场初期,大多采用高返利、高回报的优惠措施吸引经销商,从而能够迅速开拓市场,最终经销商得到丰厚的利润,厂家也赚个金银满钵,双方都感到非常欢愉。在这儿,厂家无疑就是抓住了经销商“逐利”的本质。像上述的案例,尽管是弱势品牌,但只要把握住经销商“逐利”心理,制定具有诱惑力的政策,经销商不会不动心的。毕竟在市场上,经销商“做大品牌是赚知名度和形象,做小品牌才是真正赚大钱”的,只要政策和服务工作做好,经销商是不会放弃眼前赚钱的机会的。 只有利润保证是远远不够的,经销商时刻关注着经营风险,尤其是现在大部分经销商是私人老板,他们对自己的切身利益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这时,作为厂家代表的我们应该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降低他经营我们产品的风险。比如,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的条件,对部分优秀的、信誉好、实力强的经销商给予一定额度的铺货,承诺可以认库补差(即在一定时间段内,厂家同意经销商将滞销产品退回;因厂家产品调价,厂家给经销商一定差价补偿),另外营销人员经常到经销商处走动,主动解决经销商的疑难,做好服务工作,最低限度降低经销商的经营风险。营销人员如能做到这些,则绝大部分经销商将从内心开始接受该厂家了。 最后是从经销商的资金流方面来考虑。我们知道,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即可直接用于支付各项费用和用于清偿各种债务,也可立即投入流通,随时随地用以购买商品,其诱惑力最大,安全完整性也最重要;而且,现金流动得是否合理,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即使是资产总额非常庞大和利润额非常高的企业,也可能会在短期内因货币资金资产拮据而发生偿债困难,以致引发财务危机,所以每个经销商都特别重视现金的管理和现金流的状况。出于这层考虑,我们营销人员应该时刻掌握产品的进销存状况,关心市场变化,不让滞销产品积压在经销商库房,挤占经销商货款,对经销商的奖励政策和优惠措施一定要落到实处,而且是尽快落实。把握住经销商的利润、风险和资金流三大核心问题,则营销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了经销商也是人:用感情打动人 常看到电视里的皇帝和武侠小说中的和尚这样说,“皇帝(和尚)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经销商是“惟利是图”,但同时经销商也是人,是人就可以用感情打动的。 一个朋友做家电,当地一个经销商脾气特别大,前后四个业务员都没能“打动”该经销商。后来,这个朋友请经销商泡澡,在澡堂里,两个人海阔天空的聊起来,我这个朋友虽然其貌不扬,但阅历丰富,妙语成珠,常以不经意间中夸奖该经销商,“点到为止”。谈得兴起,我这个朋友说,“你是我到**(当地城市名)后,最佩服的两个人。一个是王**(当地最重要的一个经销商,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一个就是你。但是你和他(王**)又不同,他生意做得很大,能力也很强,但是胆识和魄力都不如你;而你虽然现在生意没他大,但是你的见识高人一筹”。这番话一说出,该经销商嘴上连说“哪里,哪里”,内心兴奋之情不要言表,反正当天晚上该经销商连自己儿子的生日都说了,还关掉了好几个商业客户的电话,最后还是我的朋友耐不住睡意,他连“恋恋不舍”的离开澡堂。从此后,不用厂家催款,该经销商就主动将货款打来,而该厂家产品在该经销商处直线上升,不多久就占据销售排行榜榜首。 我最初从事销售工作时,在大年三十分公司其他人都已经出去旅游或者回家时,我自己亲自跑到所负责的各个卖场,一方面视察市场情况,另一方面给各经销商拜年;至于没有去的经销商,我则一个个打电话拜年。当天晚上9点多,我才回到自己的宿处。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很高兴。而各经销商也投桃报李,第二年我的销售业绩较上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后因工作需要调离,经销商均送行。而直到今天,我还和其中的大部分人保持联系。 与经销商打交道,其实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服务”好经销商。以感情服人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厂商之间:永远的利益关系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营销领域也一样,厂商之间只存在永远的利益关系!即便是私下关系再好,那也只是私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厂商之间的关系。一个营销人员代表的是厂家,而不是个人,这点每个营销人员必须牢记。 我初入营销界的“领路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营销人。他属于那种特别有魅力、有魄力的营销人,做事果断,反应敏锐。当时我和他一起从事公司一种高档新品的推广,因为公司产品以前一直定位为中低档次,所以和我们合作多年的主流经销商都是主销中低档次产品,对高档新品销售没有经验,也没有那个资金实力;相反,当地主销高档次产品的经销商长期以来都是我们的打击对象。公司领导从经验出发,决定继续和长期经销商合作,力推高档新品;我的“领路人”则大胆决策,主动与我们的打击对象联系,给予极其优惠的政策和价格支持,而把长期经销商放弃了。虽然当时公司内部非议甚多,长期经销商以停销来抵制,但他始终没有松口,坚持让打击对象从事高档新品的销售。一年过去,公司高档新品在当地销售火爆,市场前景一片看好;低档产品虽有经销商抵制,却因为高档新品的带动在年终翻身,销量超过往年;与此相对应的是,附近地区因为仍沿用过去的经销商,高档新品几乎没有走动。那位“领路人”后来指点我:“市场中没有所谓经验,一切以实际环境为基准;谁能销售我们的产品,为公司创收,我们就支持谁;市场中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情义,一切以利益为重”。他的话听来似乎过激,仔细一想,却又确实是这么回事。 我在营销工作中,曾碰见过许多阅历丰富的老营销人,他们就是因为太迷信经验、太相信以前的经销商,而不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已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关注现今的市场变革,不找新的有实力的经销商,顽固不化,固步自封,最终产品销售下滑,而自己也被逼离开营销领域。他们就是因为忘记了厂商之间只存在永远的利益关系这一点。 关注市场,服务好经销商,以个人魅力征服经销商,这其实就是与经销商打交道的真谛。
⑺ 在电话销售中,如何区分客户是经销商(贸易商)或者是终端客户
可以采用聊天式的方式,先咨询一下意向客户是在哪里工作的,对仪器仪表是否有过了解,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再次进入深入的询问,比如目前对这方面有没有过考虑呀,是否对我们产品有所了解,我们的仪器仪表有哪些优惠等等~~
有意可加:413008676
⑻ 我是电机厂家,亲们有做电机销售行业的嘛给点意见怎样向经销商电话营销比较好
电机有好多种如:同步电机、不进电机、串激电机、直流电机等等.........不知道贵公司生产什么电机
⑼ 我有渠道从厂家拿货,然后推销给经销商帮我销售。请问需要走什么程序,要不要上什么税。大家觉得可不可行
可行。需要走什么程序我也不知道。应该属于合法的吧?如果做的好,应该没人会查。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