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显示器的主要参数有那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你好
主要有几个参数要注意
1 面板类型。目前IPS效果最佳,其次是MVA,再是TN
2 分辨率 越高越清晰
3 响应时间 越短越好
4 功能 ,当然是越多越好
B. 液晶显示器有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又是如何
液晶显示器整体分为电路控制和图文显示输出两个部分。电路控制主版要包括电源接入转换即权电源板,一般集成在主控板上的,它的作用是将市电转换成显示器工作需要的正常电压,经主控板分配到高压板控制电路,产生输送给显示灯管需要的工作电压,点亮显示器。图文显示输出部分是由主机输送过来的图文信号,由主控板调节信号源的输出,我们就能看到图象了。整个显示器的电路控制都是有主控板来管理的,很重要。显示则是由液晶屏加灯管共同调节,缺一不可。至于高压板,显示工作的重点中转站,它一坏,就没显示了。整个流程如下:接入220V市电----》经电源板转换-----》主控板开始工作 分配各部分需要的工作电压----》高压板得到工作电压----》高压转换输送到灯管,点亮显示器-----》主控板收到显示信号源-----》驱动电路控制显示信号由输出数据线同步传送到液晶屏----》点亮显示器的同时就有图象了。
C.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构成和结构是什么
站在“视”界的巅峰——浅析液晶显示器技术
液晶显示器市场从2001年伊始就沸沸扬扬,先是三星推出了24英寸大屏幕液晶显示器,飞利浦则推出流线型液晶显示器,紧接着EMC一次性推出六款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器市场上刮起一股LCD旋风。总的看来,由于先天的技术优势,LCD显示器正在悄然升温,大有取代CRT显示器之势,那么,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优势究竟何在呢?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优势
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传统的CRT显示器由于利用显像管技术成像,需要内藏真空显像管,再在尾端配以电子枪,使其长度一般均超过了30厘米,那整个显示器的体积当然就更大。而液晶显示器选用液晶材料,再利用相应成像技术实现显示目的,不用在显示器内部安装显像管,体积当然较小。
相对显示面积更大 传统的CRT显示器由于受到显示技术的限制,其所标示的尺寸要比荧光屏的显示面积要小,一般一台15英寸的CRT显示器,虽然其标明的尺寸为15英寸,但其真正的可视范围可能只有14.1英寸左右,而17英寸的显示器可能只余下15至16英寸的显示面积。但液晶显示器由于成像原理的不同,其所标示的尺寸即是实际的显示面积,如三星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就是完完全全的15英寸,相当于一台17英寸CRT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如果两者价钱相差不多的话,当然是买台液晶显示器划算得多。
零辐射,无闪烁 CRT显示器采用阴极显像管成像,其内含的电子光束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多静电与幅射,并且电子束的运转速度越快,其辐射越大,人体长期使用,会对眼睛及皮肤造成损害,造成眼睛近视、皮肤过敏等问题。而液晶显示器由于采用液晶材料,工作时无须使用电子光束,因此没有静电与幅射这两种影响视力的问题存在。另外,CRT显示器一幅画面的形成是经过扫描而形成的,只有在扫描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才没有闪烁现象,而液晶显示器不需要扫描过程,一幅画面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即使刷新频率很低,也不会出现丝毫闪烁现象。
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 CRT显示器除了电路及显像管功耗之外,还有显示屏的功耗,而液晶显示器主要是背光源和电路功耗,其显示屏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由于液晶显示器不像CRT显示器那样采用显像管及电子枪成像,不用考虑因为提高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而带来的高辐射影响,而只是通过荧光管发射的背光来获得亮度,因此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是在光线比较集中的环境中,也会收到不错的显示效果。
画面质量更高 传统的CRT显示器多采用模拟显示方式,显示的信号输出采用模拟输出方式,在传送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图像的损失,导致画面质量的下降,而液晶显示器的信号传送采用数字方式,由显卡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不会造成信号的损失,但目前多数液晶显示器仍然采用面向模拟显示器的VGA接口,只有少数如Acer、EMC、三星等厂商设置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使用功能更为智能化 由于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材料和技术的不同,它的一些参数搭配一般比较固定,这就要求显示器的性能调节更为智能化,在这方面各家厂商均有自己成熟的技术。
应用材料的飞跃
液晶显示器之所以具备如此多的优势,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采用液晶作为主要的成像材料。传统的CRT显示器采用的是超厚玻璃显示屏,虽然外表面与液晶显示器一样实现了纯平,但是内表面却有些弯曲,看起来有一种内凹的现象,图像会产生轻微程度的扭曲。而液晶显示器采用的基本材料是液晶——一种同时具备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规则排列特性的物质。液晶受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透明状液体,冷却后会呈现出晶体的特征,正由于液晶特性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的光学特性,还具有了液态的流动特性,液晶显示器正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达到了成像的目的。
因为液晶既有固态的光学特性,又有液态的流动特性,所以当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象。而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又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改变排列方式,也就相应改变了光线的行进方式。Acer、EMC、三星等厂商的液晶显示器产品,就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通过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旋转能力来控制亮暗状态(或者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从而达到显像的目的。
液晶显示器成像原理
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大多以TN、STN、TFT三种技术为主,在此就从这三种技术来探讨一下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原理。
TN型液晶显示技术是液晶显示器中最基本的,其他种类的液晶显示器皆以TN型为基础来加以改进,所以它的工作原理也较其他技术来得简单。它主要包括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光板、配向膜、液晶材料以及导电的玻璃基板。其显像原理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透明导电玻璃间,液晶分子会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如果电场未形成,光线会顺利地从偏光板射入,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从另一边射出。如果在两片导电玻璃通电之后,两片玻璃间会形成电场,进而影响其间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其分子棒进行扭转,光线便无法穿透,进而遮住光源。这样所得到亮暗对比的现象,叫做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简称TNFE(Twisted Nematic Field Effect)。在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用扭转式向列场效应原理所制成。但因为单纯的TN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所以只能形成黑白两种颜色,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
STN型的显示原理与TN相类似,不同的是TN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90度,而STN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射光旋转180~270度。这一区别导致了光线的干涉现象,实现了一定程度色彩的变化,使STN型液晶显示器具备了一些淡绿色与橘色的色调。如果再加上一个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何一个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
一般TFT液晶显示屏的主要构成包括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这种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而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它与前两者的区别是把TN上部夹层的电极改为FET晶体管,而下层改为共同电极。
液晶分子驱动技术
三种液晶显示器所采用驱动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前两者采用的是单纯矩阵驱动方式,而后者采用的是主动式驱动方式。
单纯矩阵驱动方式是由垂直与水平方向的电极所构成,选择要驱动的部份由水平方向电压来控制,垂直方向的电极则负责驱动液晶分子。在TN与STN型的液晶显示器中,采用一种由玻璃基板、ITO膜、配向膜、偏光板等制成的夹层,共上下两层。每个夹层都包含电极和配向膜上形成的沟槽,上下夹层中的是液晶分子,在接近上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沟槽的方向来排列,而下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沟槽的方向排列。上下沟槽呈十字交错,即上层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横向的,下层的液晶分子排列是纵向的,而位于上下之间的液晶分子接近上层的就呈横向排列,接近下层的则呈纵向排列。整体看起来,液晶分子的排列就像螺旋形的扭转排。但这一技术的缺陷在于显示部分不能太大,如果显示部份过大的话,那么中间部份的电极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比较长,而为了让屏幕显示一致,整体速度上就会变慢。讲的简单一点,就好像是CRT显示器的屏幕更新频率不够快,那时使用者就会感到屏幕闪烁、跳动; 或者是当需要快速3D动画显示时,但显示器的显示速度却无法跟上,显示出来可能就会有延迟的现象。所以,早期的液晶显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并不适合拿来看电影、或是玩3D游戏。
主动式矩阵驱动方式是让每个像素都对应一组电极,它的构造有点像DRAM的回路方式,电压以扫描的(或称作一定时间充电)方式,来改变每个像素的状态。这种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做成的硅晶体管电极,利用扫描法来选择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其实是利用薄膜式晶体管的非线性功能来控制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线性功能。在EMC的BM-568中,导电玻璃上画上网状的细小线路,电极由薄膜晶体管排列而成的矩阵开关,在每个线路相交的地方则形成一个控制匣,虽然驱动信号快速地在各显示点扫描而过,但只有电极上晶体管矩阵中被选择的显示点得到足以驱动液晶分子的电压,使液晶分子轴转向而呈亮的状态,不被选择的显示点自然就是暗的状态,也因此避免了显示功能对液晶电场效应能力的依靠。
TN、STN及TFT型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之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高低层次之差别。其中TFT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需求较高,对制造厂商的要求很高,而TN及STN所需的技术及资金需求则相对较低。
D. 液晶显示器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液晶显示器分四个大的部分:
1.电源部分:该部分的维修最简单,也很常见,维修方法普版通,元件普通。权
2.高压板:其实就是一个电子整流器,麻烦的是专用的升压变压器和控制集成电路。一般是电源输入12V直接供电,另外一个5V来自主板,还有一个亮度控制电压,一部分机器有省电控制,来自CPU,就是一个高低电平控制。
3.信号转换板——主板:主要有3个部分,CPU、电源转换、输入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维修方法和VCD的主板基本一样的(我觉得),易损件是贴片元件——电容易漏电、板子易漏电等,少见的是存储器数据丢失、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损坏等。
4.最有价值的维修部分就是它了——液晶屏,当然,难度最大,也相当危险。对维修技术要求很高的。
我记得网上有关于液晶屏的拆卸,大家可以去看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亮、暗线等问题,建议各位不要修了,风险太大,问题一般是驱动集成电路局部损坏、连接排线接触不良等等。
可以维修的故障是——白屏(如果修过液晶显示器的朋友,应该知道的,这种问题不是主板就是屏的问题),而且,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E. 液晶显示器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液晶显示器分四个大的部分:
1.电源部分:该部分的维修最简单,也很常见,回维修方法普答通,元件普通。
2.高压板:其实就是一个电子整流器,麻烦的是专用的升压变压器和控制集成电路。一般是电源输入12V直接供电,另外一个5V来自主板,还有一个亮度控制电压,一部分机器有省电控制,来自CPU,就是一个高低电平控制。
3.信号转换板——主板:主要有3个部分,CPU、电源转换、输入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维修方法和VCD的主板基本一样的(我觉得),易损件是贴片元件——电容易漏电、板子易漏电等,少见的是存储器数据丢失、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损坏等。
4.最有价值的维修部分就是它了——液晶屏,当然,难度最大,也相当危险。对维修技术要求很高的。
我记得网上有关于液晶屏的拆卸,大家可以去看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亮、暗线等问题,建议各位不要修了,风险太大,问题一般是驱动集成电路局部损坏、连接排线接触不良等等。
可以维修的故障是——白屏(如果修过液晶显示器的朋友,应该知道的,这种问题不是主板就是屏的问题),而且,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F. 液晶显示器的接口叫什么
液晶显示器接口是指显示器和主机之间的接口,通常有DVI、HDMI和15针D-Sub三种:
DVI数字输入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显示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显示接口。普通的模拟RGB接口在显示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
HDMI数字输入接口: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对消费者而言,HDMI技术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画质,而且由于音频/视频采用同一电缆 ,大大简化了家庭影院系统的安装。HDMI接口支持HDCP协议,为看有版权的高清电影电视打下基础。
15针D-Sub输入接口:也叫VGA接口,CRT彩显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不管以何种类型的接口接入,其信号中至少包含以上这5个分量。大多数PC机显卡最普遍的接口为D-15,即D形三排15针插口,其中有一些是无用的,连接使用的信号线上也是空缺的。除了这5个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后的彩显中还增加入DDC数据分量,用于读取显示器EPROM中记载的有关彩显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指标参数等信息内容,以实现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
G. lcd显示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
显示器有:主复板(驱动板)、电制源板、背光板+液晶模组组成。当然还有些其他零碎配件,比如按键板+屏线这些,不赘述。有些是主板+电源板+背光板全部集成在一个板子上面。说说没集成的每部分作用。液晶主板(驱动板),负责处理各部分信号,比如信号输入,处理过后就负责输出到液晶模组上显现出来,还负责开机关机(有些支持音频);背光板,背光板顾名思义,液晶模组有信号跟背光两部分组成,背光其一,没背光是黑的,显示出来你也看不到,背光也是主板在控制的;电源板,也顾名思义,显示器介入电源后,电源板负责输送电路到主板、到背光板上面;液晶模组,也就是你看到显示器能显示的这个区域。
H. 请问液晶显示器由哪几部分构成,详细点
我做抄显示器的 我给你说吧
液晶屏 也叫面板 液晶显示器的最贵的东西占了成本的80-90%
全球第一个是夏普做的 日本 韩国 台湾 中国大陆 有厂家
主板 也叫驱动板 是吧液晶显示屏的接口转化为VGA或者DVI和其他的
我们控制菜单的界面和设置都在这个板子的MCU里面
高压板 高压条 逆变器 一般分单灯 双灯 四灯 6 12等等看屏的尺寸就是吧低压变高压的装置 一般12v变900v左右的交流电的装置 是给液晶屏里面灯管供电的
按键板 功能不用说了
电源 一般式220v转12v的
外壳
有的也会有喇叭 (带功放或者带电视功能的)
I. 电脑显示器零件都有什么组成的
以液晶显示抄器为例:
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驱动板(也叫主板):主要是用以接收、处理从外部送进来的模拟(VGA)或者数字(DVI)视频信号,并通过屏线送出信号去控制液晶屏(PANEL)正常工作。驱动板上含有 MCU单元,它是液晶显示器的检测控制中心和大脑。
2、电源板:用于将 90~24OV 的交流电压转变为 12V、5V、3V 等的直流电供给显示器工作。
3、背光板 (也叫高压板):用于将主板或电源板输出的 12V 的直流电压转变为 PANEL 需要的高频的 1500~ 1800V的高压交流电,用于点亮PANEL的背光灯。电源板和背光板有时会做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电源背光二合一板。
4、液晶屏:液晶显示用模块,它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其包含液晶板和驱动电路。其中,液晶屏是液晶显示器内部最为关键的部件,它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和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J. 显示器有哪些电子元件组成
唉
真受不了
去看看常用的电阻,电容,电解,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都长什么样
还有
显示器里面常用的
硅堆,高压包之类的
我没学过CRT
但是我代你去回答的话,你们的老师也没可能难得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