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
你好,羊肉怎么腌制好吃,其中有很大诀窍。
1.首先羊肉买回来以后,一定不能再清洗,否则烤出来的羊肉会很硬,不嫩。也不好吃。我们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把买来的羊肉擦拭干净。这样就可以了!
2.选择羊肉,一定要选山羊肉,肉嫩味鲜。比较适合拿来做烧烤!切记要买新鲜的,不要买冰冻的。肉质鲜美程度会千差万别!把羊肉切成你需要的大小,最好是小方块。这样烤的时候也便于成熟。还有切羊肉的时候要选择肥瘦相间的,不然烤出来的羊肉会柴,不香!
3.到了关键的一步了,腌制。用最简单的调料,才能做出最美味的烤羊肉。羊肉切丁放入盆中,下去适量食盐,适量孜然粉,搅拌均匀。切适量的洋葱片,放入水中。加入适量淀粉,再打两个鸡蛋进去。搅拌均匀。把羊肉放进去腌制15分钟左右。就可以拿出来烤制了!
4.好吃的羊肉,一定是最简单的腌制方法,过多的调料,会掩盖住羊肉本身的鲜味!所以,调料只需要盐巴,和孜然,就足够了!喜欢吃辣的朋友,在羊肉烤制快好的时候,可以撒一点辣椒粉!
谢谢
最近羊肉吃得比较多,特别是鲜羊肉,我一般都是将鲜肉洗净后,放入适量白酒、姜末和葱末腌制,这样羊肉没有一点膻味,而且还有淡淡的酒香,棒极了。
烤羊肉是非常好吃的一道佳肴,外酥里嫩还爆汁,营养丰富香气浓郁,非常好吃。但是我在第一次烤羊肉的时候也同样遇到了跟大家的一样的问题,比如楼主的问题“烤之前羊肉要怎么腌制?”、“怎么烤才能让羊肉外酥里嫩?”、“烤多久合适?”、“为什么我烤的羊肉不酥软反而嚼不烂呢?”
其实要想烤出非常好吃的羊肉,步骤还真的是比较繁琐的,比较嫩的部位还比较好烤制,但是羊腿等部位的也不是腌制之后直接烤那么简单,需要提前进行处理,才能让羊肉外酥里嫩,还有足足的汁水,我通常都是不腌制的,在后面的步骤中会直接加料烤制。而且操作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电饭煲和烤箱,下面把烤羊肉的步骤分享给大家。
【食材】
羊腿肉
【配料】
盐、糖、料酒、酱油、辣椒粉、复合孜然粉、小茴香
—— 【开始制作】 ——
1、将羊肉清洗一下,切成块,放入电饭煲内煲30分钟。
2、取出羊肉,放在容器中,放入盐、孜然粉、料酒、酱油、花生油,将羊肉拌匀后,用锡纸包好,放入烤箱中,用220℃的温度烤10分钟。
3、取出羊肉打开锡纸,刷上油,撒上辣椒粉、小茴香粒、复合孜然粉、一点糖,220℃烤8分钟,取出羊肉翻一下面,再刷一次油,撒料,烤8分钟。
取出就可以吃了,外焦里嫩,非常好吃。因为羊腿更有嚼劲,我喜欢更加软烂的口感,所以先用电饭煲煲了30分钟,这就不存在嚼不烂的现象了。因为羊肉的部位不同,口感不同,需要烹饪的时间也不同,假如是烤羊排,或者烤嫩羊肉,适当的减少时间即可。
早期烤羊肉串的吃法只撒辣椒和孜然两种作料,但演变后的烧烤一般都会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消费者口味调配佐料。因此千万不要去超市买什么烧烤料,那样比不管用羊肉还是猪肉最终烤制出来的味道都是调料的味道。
1、羊肉的选择
烤羊肉串最好选择山羊的后腿肉,这个部位的肉肥瘦相间吃起来不柴
2、羊肉的处理
羊肉切丁时一定不能偷懒,羊肉切的越小越易烤制,并且烤出来的羊肉焦香四溢。如果块头切的太大容易表面烤糊内部腥膻。肉洗干净后,要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3、羊肉的腌制
羊肉的腌制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去腥一个是增香,千万不要放太多的调料掩盖了羊肉本身的香味。羊肉只需放入少量洋葱、黄酒去腥再放入盐、孜然和孜然增香即可(腌制两小时以上)。
味精5g、孜然40g、花椒25g、小茴香5g、盐20g
放入料理机打碎即可
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去市场买别人配好的干料
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
家庭版烤肉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首先选肉要好内蒙、新疆羊(只说本人吃过的)这种羊吃天然草料喝泉水长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膘肥体壮,膻味很小,无需腌制烤熟味道就很好!
如果买不到新疆或内蒙羊肉的话可以选择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山东白条羊,这种羊饲料喂养膻味较大所以需要提前腌制一下。选剔骨羊腿肉二斤最好有肥有瘦切成二厘米见方块,加洋葱(我选用紫皮的味道更浓郁一些)、鸡蛋二枚、孜然粒搅拌均匀上劲最后加入一些食用油封住水分味道腌制两小时就可以烤了。
我是陕西愣娃,爱 美食 爱生活。
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眼看着这春天就要到了,再过不了一个月,人们就会携手去踏青,去山林间赏花,去BBQ,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就像网上说的段子那样,没有什么事是吃一顿烤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每年天气转暖的时候都会和同事进山去烤肉,要说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那我们就是腌制羊肉的老手了
同事的父亲是一个小企业的老板,虽然在城市里买的房子,但是老家村子里的旧宅院还在,前几年特地回去翻新和装修了一下,也是一番气派。我们春天里去他们家,在他们家腌肉腌好之后又带着出去到附近的河岸边去烧烤,微风拂面,流水潺潺,大家喜笑畅谈,开怀畅饮,再搭上一个烧烤炉子,烤制着各种美味,仿佛这里就是会稽山,我们也推杯换盏哈啤酒曲水流觞做 游戏
想要烤出来的羊肉串好吃不能够光从腌制这里入手,从最开始的选材上就要精益求精。大家都众所周知,内蒙的羊肉宁夏盐津滩羊甘肃靖远的羊羔肉都是非常出名的,如果自己爱吃羊肉的话,选择这里的羊肉肯定是没有错的,因为它们不仅仅是肉质好,而且膻味还比较轻,经过烧烤之后,香气浓郁馋人心魄
我们在腌制羊肉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要能够抑制羊肉的膻味,另一方面是要能够很好地给羊肉入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腌制羊肉的材料时要格外的精心,一般我们腌制羊肉时都会用洋葱生姜片去抑制羊肉原有的膻味,用食盐胡椒粉去给羊肉入味,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烧烤调料去腌制
腌制的时间也要有严格的把控,不能够堂而皇之的虚晃一枪只是做做样子,而是要能够真正的将腌肉作为烧烤前奏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羊肉切的时候也要有讲究,尽量的能够切小一点,这样子能够更好的入味,在搅拌时也要很充分,由外到内由下到上将羊肉与腌制的调料搅拌均匀,静置放置上两个小时左右,这样子就能够保证羊肉肯定可以腌制好
感谢大家的回答,我分享一下我本人从事烧烤自用的一款畅销配方:
1取绵羊后腿肉1000克去除筋膜,改刀切成2厘米乘1厘米的长条,150克羊油切成1厘米小块
2腌制盆内放入嫩肉粉10克,鸡蛋一个,洋葱碎50克,腌制料5克,生抽5克,食用油15克,鸡精粉5克,耗油5克搅拌均匀放入羊肉条拌匀摔打,腌制10分钟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配方是改良自正宗新疆方法,当然也有说不用腌制的,可以理解毕竟每个地区的口味不同。
羊肉怎么腌?在两三年前,生活在乌鲁木齐的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多半是WTF,因为没有吃过腌制的烤肉啊,我们吃的烤肉就是阿达西(维语“朋友”的意思,在新疆是汉族对维吾尔族朋友的爱称)大叔一边切肉一边串,烤给我们吃的啊。这样的场景,现在在乌鲁木齐难得一见了,因为环保需求不允许市区使用明火烧烤,电炉烧烤的羊肉串总差一点香味,现在大部分店家都会提前腌制一下,所以现在乌鲁木齐的烧烤没有灵魂,想要解馋只能到乌鲁木齐以外的地州吃烤肉了,便宜且好吃。
『贰』 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
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眼看着这春天就要到了,再过不了一个月,人们就会携手去踏青,去山林间赏花,去BBQ,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就像网上说的段子那样,没有什么事是吃一顿烤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每年天气转暖的时候都会和同事进山去烤肉,要说羊肉怎么腌制烤出来才好吃?那我们就是腌制羊肉的老手了。
腌制的时间也要有严格的把控,不能够堂而皇之的虚晃一枪只是做做样子,而是要能够真正的将腌肉作为烧烤前奏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羊肉切的时候也要有讲究,尽量的能够切小一点,这样子能够更好的入味,在搅拌时也要很充分,由外到内由下到上将羊肉与腌制的调料搅拌均匀,静置放置上两个小时左右,这样子就能够保证羊肉肯定可以腌制好。
『叁』 羊肉怎么做才好吃
〔烹制方法〕字数限制,在注册个名字接着贴。
1.将羊羔肉洗净,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0 克
、盐2 克、料酒10 克搅匀。将葱切段,姜拍松。
2.锅中加植物油500 克
,烧至八成热,放入羊羔炸至深红色时捞出,将肉入在砂锅中,加水淹
没羊羔肉,放入酱油40 克
、砂仁、山奈、盐4 克、料酒20 克、葱段、生姜,用大火烧开,小火焖
烂,捞去葱、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⒂檬�矸酃窜停�芟阌图?
成。
〔工艺关键〕
羊羔肉焖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过多,成菜质地软嫩,
色泽明亮,香气扑鼻。
〔风味特点〕
“靖远焖羊羔”是甘肃名菜之一。甘肃靖远县地处黄河之滨,水草茂盛,
滩羊肉毛兼用为优良品种。其羊羔体大,肉嫩味鲜,肥而不腻,滋补效高,
是农历2~3 月时令佳品,亦是馈赠亲友的礼物。
黄焖羊羔饼
〔主料辅料〕
羊羔肉1500 克
植物油500 克
酱油50 克
(约耗50 克)
料酒30 克
生姜3 克
味精0.3 克
葱40 克
胡椒面0.2 克
红辣椒2 个
死面薄饼10 张
〔烹制方法〕
1.将羊羔肉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5 克
拌匀稍腌;锅中加油500 克,烧八成热时,放入羊羔肉炸凝固捞出。将
葱切成段,生姜切成末。
2.炒锅中加水500 克
,放入羊羔肉、酱油、料酒、胡椒面、盐、葱段、辣椒、姜末,烧开并
加盖炯烂;将薄饼一张放肉上面加盖,凝固后再放一张,如此将10 张面饼放
完,面饼中间用筷子扎几个孔,再炯几分钟,把饼取出,肉中加味精、香油,
盛在盘中,盖上饼后上桌。
〔工艺关键〕
1.若无羊羔肉,用羊腱子、羊腰肉皆可,焖制时间延长。
2.10 张饼放完,用筷子扎孔,扎透为好,使饼入味;兼可放气。
〔风味特点〕
1.甘肃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河西羊羔品优体大,肉质嫩,不腻不膻,
是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又是冬令进补和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吃羊羔肉,
壮阳补气,开胃健力,御寒法风,预防感冒,又是治疗妇女产后气血不足,
腰背酸痛的良药。
2.“黄焖羊羔饼”是甘肃张掖地区的传统名肴,主副合一,味道浓香,
特色十足。
烤羊腿
〔主料辅料〕
羊后腿1 只
芹菜200 克
番前酱1000 克
番茄250 克
精盐30 克
花椒水1000 克
桂皮5 克
八角10 克
草果2 个
姜20 克
葱头500 克
羊肉汤500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腿冲洗干净,用铁钎子均匀地遍戳小孔,置容器里,加精盐、花
椒水腌4~6 小时。
2.烤盘内加桂皮、八角、草果、姜、番茄酱和羊汤,再放人腌过的羊腿,
在羊腿上放葱头、番茄、芹菜。待烤箱升温至180~200℃左右,将烤盘推进
烤箱内,每小时翻动一次,约3~4 小时,汤汁烤干,羊腿烂熟,取出装盘,
以香菜点缀即成。
〔工艺关键〕
每小时翻动一次,将烤盘里汤汁浇在羊肉上,反复3~4 次,不但入味,
且色泽油润。
〔风味特点〕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传广远,西北各地,皆有制作。此菜以羊腿
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醇香,
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西夏石烤羊
〔主料辅料〕
去骨羊肉3000 克
丁香3.5 克
胡麻油300 克
桂皮2.5 克
花椒粉7.5 克
料酒25 克
胡椒粉2.5 克
食盐12 克
〔烹制方法〕
1.祁连山石板一块,厚约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烧热,擦油。
2.将肉洗净,片成薄片,贴在烤热的石板上,用瓦盆扣盖上面。
3.将各种调料研成碎末,加食盐和料酒搅拌均匀。当羊肉每烤7-10 分钟
时,起盆将调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黄色时,盛盘乘热食用。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上脑”,大小“三叉肉”或“磨档”肉,剔净筋膜,片成
大薄片,要求厚薄均匀,长短刷齐,对亮观看,隐约见人为妙。
2.石板必须先烧至滚烫,然后再贴羊肉片,烤的时间不能过长,以10
分钟之内为难,以保持羊肉的鲜嫩。
〔风味特点〕
1.西夏亦称“大夏,”其先祖为党项羌,姓拓拨氏,唐王朝赐姓李,宋
王朝赐姓赵,传至元吴,举兵造反,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据有十四州,
都城兴庆(即今宁夏县)。自吴至,凡12 主,196 年,起自公元1032 年,
讫止1227 年。西夏人原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当时,河西走廊广阔的草
原上,牛羊成群;祁连山麓和戈壁滩上遍布石羊、黄羊。“石烤羊”是用河
西羊肉在当地产的青石板上烤灸而食,鲜嫩酥香,风味独特,是西夏的传统
民族佳肴,流传至今。
2.在中国烹任史上,上古之时用火熟食,以“石烹法”为最古。“石烹
法”的时代当在陶器出现之前,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石器做成简单的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烧石而熟食的原始
烹饪方法。《古史考》云: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据有关
史料称,石烹法有二:一是将烧热之石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
物熟之。二是将石烧热,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
第二种方法。这种隔石而烤烙的方法传热较均匀,风味独特。五千年前的石
烹遗风,至今犹存,来西北观光者无不争食。
胡羊肉
〔主料辅料〕
羊胸脯肉800 克
食盐5 克
水发木耳15 克
生姜15 克
黄花15 克
葱节25 克
水淀粉1o 克
香菜15 克
花椒5 克
小茴香5 克
蒜苗15 克
姜片5 克
山奈5 克
香油15 克
草果1 枚
味精l 克
酱油15 克
花椒粉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漂洗干净,整块投入锅中,用旺火煮约半小时,打净血沫,然
后改微火。将花椒、小茴香、姜皮、山奈、草果用纱布打包,用水冲去尘土,
投入锅内,视肉煮至九成熟,捞出晾凉。
2.将煮熟的羊肉切成7 厘米长,0.3 厘米厚的长条,摆放在大汤碗内,
再放上葱节、姜片,加入适量原汤,调上花椒粉、食盐、味精,上笼蒸约40~
50 分钟,肉烂而调料入味,下笼翻扣在凹盘内。
3.炒勺置火上,将凹盘内的汤滗入炒勺内,投入木耳、黄花,调上酱油,
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蒜苗丝,浇在羊肉上即可。
〔工艺关键〕
1.注意刀工,羊肉条要长短一致,厚薄均匀,放码整齐,不得松散。
2.此菜用“二流芡”.要求芡汁既与主料交融,又呈流态,食之利口。
〔风味特点〕
1.“胡羊肉”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菜。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曾食过
胡羊肉,而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人和旅行家,在那悠扬的驼铃声中,就以
食胡羊肉为快。北魏贾思勰写的“胡炮羊肉”,则是用一岁羔羊,“生缕切,
著浑鼓盐,孽葱白、姜椒、革拔,令调适净洗,羊肚翻之,以切肉脂,肉于
肚中,以白满为限,缝合作浪中,坑火烧,使亦,却灭火内,肚著坑中,还
以灭火覆之于上,更燃火坑,一面米顷便熟,香美异常,非煮灸之例。”这
种方法名日“胡”,实则无异于周代“八珍”之一的“炮牂”。至清代,袁
枚《随园食单》中所载“烧羊肉”,是“羊肉切大块,重2.5~3.5 公斤者,
铁叉火上烧之”这是明灸。今之“胡羊肉”是先大块煮,然后蒸,配黑木耳、
黄花和其它佐料,已是古菜翻新。
2.南宋诗人陆游吃过“胡羊肉”后,写下著名诗句“东门彘肉更奇绝,
肥美不减胡羊酥”,称赞胡羊肉酥软浓香,宋仁宗品尝后,叹谓其“味果甘
脆”。因而时人重之,曰:“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主料辅料〕
熟羊肋条肉1000 克
红萝卜50 克
水发玉兰片50 克
淀粉40 克
面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鸡蛋清3 个
食盐2 克
白糖50 克
酱油30 克
葱末25 克
姜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将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内,加入料酒、酱油、食盐,
姜末、肉汤,上笼蒸烂取出,滗去汤待用。
2.将玉兰片,红萝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
3.将鸡蛋清打发,加入淀粉、面粉,制成“高丽糊”。
4.取盘一个,将“高丽糊”一半倒入盘内摊开,放上羊肉,再用“高丽
糊”摊匀待用。
5.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挂糊的羊肉推入油锅,视
糊凝固时,起锅滗油,再将羊肉入锅内,用小火烙酥两面。出锅后,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块,按原形摆入盘内。
6.锅内用植物油50 克
烧热,用葱段、姜末、蒜末炝锅,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汤、淀粉、
酱油调成的芡汁,加玉兰片、红萝卜丁,视汤爆起后,加入味精,淋香油,
浇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
2.打“高丽糊”的碗必须洁净,抹干生水。蛋清打至蛋白发硬,细如奶
油状,再加淀粉、面粉拌匀即成。
3.本菜名曰“稀卤”,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为佳。
〔风味特点〕
1.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捣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时把羊列
于犬豕之前,反后于牛。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为宋国宰相华元驾车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华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郑两国交战,战
前华元杀羊鼓励军官,羊斟因没有分上羊肉而怀恨在心,他狠狠地说:“分
羊你当家,交战我做主了。”他单车独放,陷入重围,致使宋军大败,华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馔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遗策”上,载有“肋”字。而北魏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两侧的肉,调之以“葱一斤,胡荽一
两,安石榴汁数合。”之后,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细,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馔的总汇,据《随园食单》所记,已有72 种之多。
3.“稀卤羊肉”是选用肋条肉,先煮,后蒸,再炸,然后挂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捣珍”和“渍”。南宋诗人陆游的“东
厨羊美聊堪绝,北面铃稀莫强愁”诗句,说的是密院羊肉很绝;“栈余羊绝
美,压近酒微浑”则是说,好几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见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见,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馔风味极佳。
手抓羊肉〔主料辅料〕
羊腰窝肉1000 克
精盐5 克
葱段25 克
味精2 克
花椒2 克
麻油5 克
醋75 克
酱油65 克
辣椒油50 克
桂皮5 克
芫葵25 克
胡椒粉2 克
姜片15 克
黄酒5 克
大茴香2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斩成约13 厘米长、2 厘米宽的条块,洗净。
2.将芫荽末、蒜末、胡椒粉、醋、盐、酱油、味精、麻油、辣椒油等放
在碗内调成芡汁。
2.将锅放火上,放入羊肉,加足水。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捞出
洗净,倒去水,换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羊肉,加大茴香、花椒、桂皮、葱段、
姜片、酒、盐,用大火烧开。然后盖上锅盖,煮到肉烂。将肉捞出,盛在盘
里,由食者用手抓着羊骨蘸料汁吃。
[工艺关键]
1.选料以羊腰窝肉为最佳,必须带骨,成菜后不必改刀,由食者抓着骨
蘸料而食,才不失“手抓”风味。
2.羊肉宜小火慢煮,以软烂为度,入口轻咀即化,始正宗风味。
[风味特点]
1.金风送爽之时,在辽阔的草原上,是羊肉最肥美的季节。应节令而食
“手抓羊肉”,一般是现宰现烧,风味尤佳。
2.蒙古族、哈萨克
族等十多个民族,每逢年节、丰收和招待客人,都喜欢吃“手抓羊肉”,
或用来庆祝和敬客,当地的汉族人民,亦奉此品为传统名菜,流传西北、内
蒙古一带,如在陕北,也被列为名菜之一,凡来大西北观光者,无不以食此
为快。
3.本品肉食软烂,酸辣鲜香,无膻气,富营养。用手抓食,古风犹存。
冻羊膏
[主料辅料〕
羊肉500 克
猪皮150 克
香菜10 克
葱20 克
姜10 克
精盐3 克
料酒50 克
酱油25 克
醋13 克
胡椒0.5 克
白糖8 克
甘草5 克
花椒4 克
大茴香1 克
香油25 克
小茵香1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洗净,剁成3 厘米块,用清水冲洗掉血液,再用沸水氽透,沥
干水分。猪皮洗净,葱、姜、香莱择洗干净,切成段和米分散。
2.将羊肉放置锅内,加猪皮、葱、姜段、甘草、大小茴香、花椒(用布
包好),放清水750 克
,先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精盐、白糖、料酒、胡椒,加盖,改
用小火,焖煮熟透。
3.将羊肉涝出(拣去猪皮、葱、姜、香料)放人搪瓷盘内,再将汤汁过
滤,倒人盘内以淹没肉块为度。冷冻凝固成膏。4.先将羊膏切成片,放人盘
内调和成汁,浇在盘上即成。
[工艺关键〕
在焖煮时,要不断撇去浮沫,保持小开,不能翻浪,以免汤汁浑浊不清。
[风味特点〕
此为西北冷菜名肴,晶莹滑润,芳香适口,夏令应时,佐酒最佳。
最后送一个大菜
烤全羊
[主料辅料]
羊羔1 只
香油l00 克
植物油1000 克
虾酱100 克
白酱油200 克
面酱100 克
大葱段250 克
花椒粉3 克
香菜100 克
胡椒粉2 克
白糖1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宰杀后,使之伏在案上,从脊背把毛分向两边,用60℃的开水浇
入,把羊毛刮洗干净。然后投入80℃的热水锅中,浸烫一下捞出,用白酱油
擦抹于皮面,再用花椒水、胡椒水抹于羊腹腔内。
2.用铁叉将羊腹撑开,用两个铁钩分别钩住两条后腿,将植物油分两次
抹于羊的表皮。俟炉膛烧热后,将羊挂入炉内,烤至金黄色,以熟为度。出
炉后装入大盘内,上桌再片成薄片,随薄饼、葱段、虾酱(烧香油拌匀)、
面酱(加白糖拌匀)、香菜而食。
[工艺关键〕
1.选料严格。羊羔宜在2 岁以下,重约15 公斤的当年羊羔为最佳。
2.烤羊是完全依靠炉内底火和炉内壁反射的高温焖烤而成。蒙古族一般
用野杏、桃、李、桦木和生长在沙漠中的扎格木等木炭作燃料。在烤的过程
中,要随时从炉壁半腰的玻璃窗口或炉下口观察,调整火力,保持文而不烈,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风味特点〕
1.“烤全羊”是内蒙、新疆、甘肃、青海等地的传统宴席名馔。蒙古族
则称之为“吐鲁几卡瓦甫。”据考证,远在10 万年前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人
已经用火烤烧猎获的野兽,可见烤全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2000
多年前周朝“八珍”之一的“炮牂”就是烤羊。《礼记·内则》载:取羊宰
杀,挖去内脏,将红枣塞于腹中,外用芦苇裹住,再糊上一层粘土,放在火
上烤。待外壳烧焦,即掰开。双手湿水,趁热摩净外壳上的灰膜,用米粉开
浆粘在羊皮上,放入灭顶的油锅中炸香。然后取出,切成长块,配好香料,
转放入小鼎中,置于大锅水中烧,开水不要浸过小鼎。三日三夜用小火炖之
不停,最后取出上碟,用酱、醋之类佐料调味而食。其技艺之高,使人瞠目。
由此观之,“烤全羊”与“炮牂”不无渊源关系。
2.本菜上品,金红油亮,外焦里嫩,又酥又香,油而不腻,随薄饼、调
料、香菜而食,别有风味。
用料:适量新鲜羊肉,孜然粒或孜然粉,盐适量,油
制作方法:
1、将羊肉切片(或薄块)
2、上油锅,待油热加入羊肉片,大火不停翻炒
3、待肉开始变色时加入孜然及盐,不断翻炒
4、待锅中肉自己流出的汁收干时,盛出上盘趁热吃
注意:
1)切记不可用冻过的羊肉,最好用带肥肉的羊肉
2)切记要不停翻炒
3)肉自己会出汁,一定要等汁收干
4)盐不可多放,孜然则可多放一些
『肆』 羊羔毛袖口怎么翻新
请先查看衣物标签,如果羊羔毛衣可以水洗,请按以下方法来清洗。
1、洗涤前先拍去灰尘,然后在冷水中浸泡10-20分钟,(羊毛织物在30度以上的水溶液中会收缩变形,宜冷水短时间浸泡);
2、再在放入蓝月亮丝毛净清洗液或蓝月亮洗衣液的水中轻轻揉搓衣物,切忌大力搓洗,如要机洗则选择轻档(洗涤温度不超过40度);
3、用清水漂洗干净,拿出后挤干。
注意:
1、毛衣建议尽量干洗;
2、毛衣不耐碱,如果水洗宜用中性不含酶洗涤剂,最好采用羊毛专用洗涤剂。如果使用洗衣机来洗,宜使用滚筒洗衣机,选择柔和程序。如手洗最好轻轻揉洗,不可使用搓衣板搓洗。
3、毛衣不可使用含氯漂渍液,可用含氧彩漂;采用挤压洗,忌拧绞,挤压除水,平摊阴干或折半悬挂阴干;湿态整形或半干时整形,能除皱纹,勿阳光下暴晒;要使用柔顺剂维护柔软手感和抗静电。深颜色一般易褪色,应单独洗涤。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点击ID咨询。
『伍』 怎么做羊肉的没有疝味
黄焖,孜然,清炖都很好吃。
孜然羊肉:
用料:适量新鲜羊肉,孜然粒或孜然粉,盐适量,油
制作方法:
1、将羊肉切片(或薄块)
2、上油锅,待油热加入羊肉片,大火不停翻炒
3、待肉开始变色时加入孜然及盐,不断翻炒
4、待锅中肉自己流出的汁收干时,盛出上盘趁热吃
注意:
1)切记不可用冻过的羊肉,最好用带肥肉的羊肉
2)切记要不停翻炒
3)肉自己会出汁,一定要等汁收干
4)盐不可多放,孜然则可多放一些
还有,
http://zhuanti.club.health.sohu.com/user_webpage/webpages/commuser/web1_4627.html
这里面有好多啊,试试看吧。
〔烹制方法〕字数限制,在注册个名字接着贴。
1.将羊羔肉洗净,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0 克
、盐2 克、料酒10 克搅匀。将葱切段,姜拍松。
2.锅中加植物油500 克
,烧至八成热,放入羊羔炸至深红色时捞出,将肉入在砂锅中,加水淹
没羊羔肉,放入酱油40 克
、砂仁、山奈、盐4 克、料酒20 克、葱段、生姜,用大火烧开,小火焖
烂,捞去葱、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⒂檬�矸酃窜停�芟阌图?
成。
〔工艺关键〕
羊羔肉焖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过多,成菜质地软嫩,
色泽明亮,香气扑鼻。
〔风味特点〕
“靖远焖羊羔”是甘肃名菜之一。甘肃靖远县地处黄河之滨,水草茂盛,
滩羊肉毛兼用为优良品种。其羊羔体大,肉嫩味鲜,肥而不腻,滋补效高,
是农历2~3 月时令佳品,亦是馈赠亲友的礼物。
黄焖羊羔饼
〔主料辅料〕
羊羔肉1500 克
植物油500 克
酱油50 克
(约耗50 克)
料酒30 克
生姜3 克
味精0.3 克
葱40 克
胡椒面0.2 克
红辣椒2 个
死面薄饼10 张
〔烹制方法〕
1.将羊羔肉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5 克
拌匀稍腌;锅中加油500 克,烧八成热时,放入羊羔肉炸凝固捞出。将
葱切成段,生姜切成末。
2.炒锅中加水500 克
,放入羊羔肉、酱油、料酒、胡椒面、盐、葱段、辣椒、姜末,烧开并
加盖炯烂;将薄饼一张放肉上面加盖,凝固后再放一张,如此将10 张面饼放
完,面饼中间用筷子扎几个孔,再炯几分钟,把饼取出,肉中加味精、香油,
盛在盘中,盖上饼后上桌。
〔工艺关键〕
1.若无羊羔肉,用羊腱子、羊腰肉皆可,焖制时间延长。
2.10 张饼放完,用筷子扎孔,扎透为好,使饼入味;兼可放气。
〔风味特点〕
1.甘肃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河西羊羔品优体大,肉质嫩,不腻不膻,
是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又是冬令进补和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吃羊羔肉,
壮阳补气,开胃健力,御寒法风,预防感冒,又是治疗妇女产后气血不足,
腰背酸痛的良药。
2.“黄焖羊羔饼”是甘肃张掖地区的传统名肴,主副合一,味道浓香,
特色十足。
烤羊腿
〔主料辅料〕
羊后腿1 只
芹菜200 克
番前酱1000 克
番茄250 克
精盐30 克
花椒水1000 克
桂皮5 克
八角10 克
草果2 个
姜20 克
葱头500 克
羊肉汤500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腿冲洗干净,用铁钎子均匀地遍戳小孔,置容器里,加精盐、花
椒水腌4~6 小时。
2.烤盘内加桂皮、八角、草果、姜、番茄酱和羊汤,再放人腌过的羊腿,
在羊腿上放葱头、番茄、芹菜。待烤箱升温至180~200℃左右,将烤盘推进
烤箱内,每小时翻动一次,约3~4 小时,汤汁烤干,羊腿烂熟,取出装盘,
以香菜点缀即成。
〔工艺关键〕
每小时翻动一次,将烤盘里汤汁浇在羊肉上,反复3~4 次,不但入味,
且色泽油润。
〔风味特点〕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传广远,西北各地,皆有制作。此菜以羊腿
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醇香,
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西夏石烤羊
〔主料辅料〕
去骨羊肉3000 克
丁香3.5 克
胡麻油300 克
桂皮2.5 克
花椒粉7.5 克
料酒25 克
胡椒粉2.5 克
食盐12 克
〔烹制方法〕
1.祁连山石板一块,厚约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烧热,擦油。
2.将肉洗净,片成薄片,贴在烤热的石板上,用瓦盆扣盖上面。
3.将各种调料研成碎末,加食盐和料酒搅拌均匀。当羊肉每烤7-10 分钟
时,起盆将调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黄色时,盛盘乘热食用。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上脑”,大小“三叉肉”或“磨档”肉,剔净筋膜,片成
大薄片,要求厚薄均匀,长短刷齐,对亮观看,隐约见人为妙。
2.石板必须先烧至滚烫,然后再贴羊肉片,烤的时间不能过长,以10
分钟之内为难,以保持羊肉的鲜嫩。
〔风味特点〕
1.西夏亦称“大夏,”其先祖为党项羌,姓拓拨氏,唐王朝赐姓李,宋
王朝赐姓赵,传至元吴,举兵造反,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据有十四州,
都城兴庆(即今宁夏县)。自吴至,凡12 主,196 年,起自公元1032 年,
讫止1227 年。西夏人原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当时,河西走廊广阔的草
原上,牛羊成群;祁连山麓和戈壁滩上遍布石羊、黄羊。“石烤羊”是用河
西羊肉在当地产的青石板上烤灸而食,鲜嫩酥香,风味独特,是西夏的传统
民族佳肴,流传至今。
2.在中国烹任史上,上古之时用火熟食,以“石烹法”为最古。“石烹
法”的时代当在陶器出现之前,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石器做成简单的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烧石而熟食的原始
烹饪方法。《古史考》云: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据有关
史料称,石烹法有二:一是将烧热之石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
物熟之。二是将石烧热,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
第二种方法。这种隔石而烤烙的方法传热较均匀,风味独特。五千年前的石
烹遗风,至今犹存,来西北观光者无不争食。
胡羊肉
〔主料辅料〕
羊胸脯肉800 克
食盐5 克
水发木耳15 克
生姜15 克
黄花15 克
葱节25 克
水淀粉1o 克
香菜15 克
花椒5 克
小茴香5 克
蒜苗15 克
姜片5 克
山奈5 克
香油15 克
草果1 枚
味精l 克
酱油15 克
花椒粉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漂洗干净,整块投入锅中,用旺火煮约半小时,打净血沫,然
后改微火。将花椒、小茴香、姜皮、山奈、草果用纱布打包,用水冲去尘土,
投入锅内,视肉煮至九成熟,捞出晾凉。
2.将煮熟的羊肉切成7 厘米长,0.3 厘米厚的长条,摆放在大汤碗内,
再放上葱节、姜片,加入适量原汤,调上花椒粉、食盐、味精,上笼蒸约40~
50 分钟,肉烂而调料入味,下笼翻扣在凹盘内。
3.炒勺置火上,将凹盘内的汤滗入炒勺内,投入木耳、黄花,调上酱油,
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蒜苗丝,浇在羊肉上即可。
〔工艺关键〕
1.注意刀工,羊肉条要长短一致,厚薄均匀,放码整齐,不得松散。
2.此菜用“二流芡”.要求芡汁既与主料交融,又呈流态,食之利口。
〔风味特点〕
1.“胡羊肉”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菜。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曾食过
胡羊肉,而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人和旅行家,在那悠扬的驼铃声中,就以
食胡羊肉为快。北魏贾思勰写的“胡炮羊肉”,则是用一岁羔羊,“生缕切,
著浑鼓盐,孽葱白、姜椒、革拔,令调适净洗,羊肚翻之,以切肉脂,肉于
肚中,以白满为限,缝合作浪中,坑火烧,使亦,却灭火内,肚著坑中,还
以灭火覆之于上,更燃火坑,一面米顷便熟,香美异常,非煮灸之例。”这
种方法名日“胡”,实则无异于周代“八珍”之一的“炮牂”。至清代,袁
枚《随园食单》中所载“烧羊肉”,是“羊肉切大块,重2.5~3.5 公斤者,
铁叉火上烧之”这是明灸。今之“胡羊肉”是先大块煮,然后蒸,配黑木耳、
黄花和其它佐料,已是古菜翻新。
2.南宋诗人陆游吃过“胡羊肉”后,写下著名诗句“东门彘肉更奇绝,
肥美不减胡羊酥”,称赞胡羊肉酥软浓香,宋仁宗品尝后,叹谓其“味果甘
脆”。因而时人重之,曰:“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主料辅料〕
熟羊肋条肉1000 克
红萝卜50 克
水发玉兰片50 克
淀粉40 克
面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鸡蛋清3 个
食盐2 克
白糖50 克
酱油30 克
葱末25 克
姜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将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内,加入料酒、酱油、食盐,
姜末、肉汤,上笼蒸烂取出,滗去汤待用。
2.将玉兰片,红萝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
3.将鸡蛋清打发,加入淀粉、面粉,制成“高丽糊”。
4.取盘一个,将“高丽糊”一半倒入盘内摊开,放上羊肉,再用“高丽
糊”摊匀待用。
5.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挂糊的羊肉推入油锅,视
糊凝固时,起锅滗油,再将羊肉入锅内,用小火烙酥两面。出锅后,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块,按原形摆入盘内。
6.锅内用植物油50 克
烧热,用葱段、姜末、蒜末炝锅,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汤、淀粉、
酱油调成的芡汁,加玉兰片、红萝卜丁,视汤爆起后,加入味精,淋香油,
浇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
2.打“高丽糊”的碗必须洁净,抹干生水。蛋清打至蛋白发硬,细如奶
油状,再加淀粉、面粉拌匀即成。
3.本菜名曰“稀卤”,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为佳。
〔风味特点〕
1.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捣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时把羊列
于犬豕之前,反后于牛。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为宋国宰相华元驾车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华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郑两国交战,战
前华元杀羊鼓励军官,羊斟因没有分上羊肉而怀恨在心,他狠狠地说:“分
羊你当家,交战我做主了。”他单车独放,陷入重围,致使宋军大败,华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馔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遗策”上,载有“肋”字。而北魏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两侧的肉,调之以“葱一斤,胡荽一
两,安石榴汁数合。”之后,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细,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馔的总汇,据《随园食单》所记,已有72 种之多。
3.“稀卤羊肉”是选用肋条肉,先煮,后蒸,再炸,然后挂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捣珍”和“渍”。南宋诗人陆游的“东
厨羊美聊堪绝,北面铃稀莫强愁”诗句,说的是密院羊肉很绝;“栈余羊绝
美,压近酒微浑”则是说,好几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见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见,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馔风味极佳。
手抓羊肉〔主料辅料〕
羊腰窝肉1000 克
精盐5 克
葱段25 克
味精2 克
花椒2 克
麻油5 克
醋75 克
酱油65 克
辣椒油50 克
桂皮5 克
芫葵25 克
胡椒粉2 克
姜片15 克
黄酒5 克
大茴香2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斩成约13 厘米长、2 厘米宽的条块,洗净。
2.将芫荽末、蒜末、胡椒粉、醋、盐、酱油、味精、麻油、辣椒油等放
在碗内调成芡汁。
2.将锅放火上,放入羊肉,加足水。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捞出
洗净,倒去水,换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羊肉,加大茴香、花椒、桂皮、葱段、
姜片、酒、盐,用大火烧开。然后盖上锅盖,煮到肉烂。将肉捞出,盛在盘
里,由食者用手抓着羊骨蘸料汁吃。
[工艺关键]
1.选料以羊腰窝肉为最佳,必须带骨,成菜后不必改刀,由食者抓着骨
蘸料而食,才不失“手抓”风味。
2.羊肉宜小火慢煮,以软烂为度,入口轻咀即化,始正宗风味。
[风味特点]
1.金风送爽之时,在辽阔的草原上,是羊肉最肥美的季节。应节令而食
“手抓羊肉”,一般是现宰现烧,风味尤佳。
2.蒙古族、哈萨克
族等十多个民族,每逢年节、丰收和招待客人,都喜欢吃“手抓羊肉”,
或用来庆祝和敬客,当地的汉族人民,亦奉此品为传统名菜,流传西北、内
蒙古一带,如在陕北,也被列为名菜之一,凡来大西北观光者,无不以食此
为快。
3.本品肉食软烂,酸辣鲜香,无膻气,富营养。用手抓食,古风犹存。
冻羊膏
[主料辅料〕
羊肉500 克
猪皮150 克
香菜10 克
葱20 克
姜10 克
精盐3 克
料酒50 克
酱油25 克
醋13 克
胡椒0.5 克
白糖8 克
甘草5 克
花椒4 克
大茴香1 克
香油25 克
小茵香1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肉洗净,剁成3 厘米块,用清水冲洗掉血液,再用沸水氽透,沥
干水分。猪皮洗净,葱、姜、香莱择洗干净,切成段和米分散。
2.将羊肉放置锅内,加猪皮、葱、姜段、甘草、大小茴香、花椒(用布
包好),放清水750 克
,先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精盐、白糖、料酒、胡椒,加盖,改
用小火,焖煮熟透。
3.将羊肉涝出(拣去猪皮、葱、姜、香料)放人搪瓷盘内,再将汤汁过
滤,倒人盘内以淹没肉块为度。冷冻凝固成膏。4.先将羊膏切成片,放人盘
内调和成汁,浇在盘上即成。
[工艺关键〕
在焖煮时,要不断撇去浮沫,保持小开,不能翻浪,以免汤汁浑浊不清。
[风味特点〕
此为西北冷菜名肴,晶莹滑润,芳香适口,夏令应时,佐酒最佳。
最后送一个大菜
烤全羊
[主料辅料]
羊羔1 只
香油l00 克
植物油1000 克
虾酱100 克
白酱油200 克
面酱100 克
大葱段250 克
花椒粉3 克
香菜100 克
胡椒粉2 克
白糖15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宰杀后,使之伏在案上,从脊背把毛分向两边,用60℃的开水浇
入,把羊毛刮洗干净。然后投入80℃的热水锅中,浸烫一下捞出,用白酱油
擦抹于皮面,再用花椒水、胡椒水抹于羊腹腔内。
2.用铁叉将羊腹撑开,用两个铁钩分别钩住两条后腿,将植物油分两次
抹于羊的表皮。俟炉膛烧热后,将羊挂入炉内,烤至金黄色,以熟为度。出
炉后装入大盘内,上桌再片成薄片,随薄饼、葱段、虾酱(烧香油拌匀)、
面酱(加白糖拌匀)、香菜而食。
[工艺关键〕
1.选料严格。羊羔宜在2 岁以下,重约15 公斤的当年羊羔为最佳。
2.烤羊是完全依靠炉内底火和炉内壁反射的高温焖烤而成。蒙古族一般
用野杏、桃、李、桦木和生长在沙漠中的扎格木等木炭作燃料。在烤的过程
中,要随时从炉壁半腰的玻璃窗口或炉下口观察,调整火力,保持文而不烈,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风味特点〕
1.“烤全羊”是内蒙、新疆、甘肃、青海等地的传统宴席名馔。蒙古族
则称之为“吐鲁几卡瓦甫。”据考证,远在10 万年前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人
已经用火烤烧猎获的野兽,可见烤全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2000
多年前周朝“八珍”之一的“炮牂”就是烤羊。《礼记·内则》载:取羊宰
杀,挖去内脏,将红枣塞于腹中,外用芦苇裹住,再糊上一层粘土,放在火
上烤。待外壳烧焦,即掰开。双手湿水,趁热摩净外壳上的灰膜,用米粉开
浆粘在羊皮上,放入灭顶的油锅中炸香。然后取出,切成长块,配好香料,
转放入小鼎中,置于大锅水中烧,开水不要浸过小鼎。三日三夜用小火炖之
不停,最后取出上碟,用酱、醋之类佐料调味而食。其技艺之高,使人瞠目。
由此观之,“烤全羊”与“炮牂”不无渊源关系。
2.本菜上品,金红油亮,外焦里嫩,又酥又香,油而不腻,随薄饼、调
料、香菜而食,别有风味。
用料:适量新鲜羊肉,孜然粒或孜然粉,盐适量,油
制作方法:
1、将羊肉切片(或薄块)
2、上油锅,待油热加入羊肉片,大火不停翻炒
3、待肉开始变色时加入孜然及盐,不断翻炒
4、待锅中肉自己流出的汁收干时,盛出上盘趁热吃
注意:
1)切记不可用冻过的羊肉,最好用带肥肉的羊肉
2)切记要不停翻炒
3)肉自己会出汁,一定要等汁收干
4)盐不可多放,孜然则可多放一些
『陆』 新买的羊皮毛一体需要用貂油膏保养吗
新买的羊皮毛一体是需要用貂油膏保养的。保养需要定时给新买的羊皮毛一体进行貂油膏涂抹,最好一个月一次,可以先用干净的布进行抛光,然后直接用手指粘少量貂油膏进行均匀的涂抹。完成后将皮具放置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日光浴。
貂油膏就像一个天然保护屏障防止高温对皮革的损伤,但最好避免中午的强光时段,选择温和的阳光也可以使表面的油脂更好地吸收。貂油膏是具有高滋润度和光泽度的养护用品,可以使用在比较昂贵稀少的动物皮具,具有良好的滋养皮具令皮具保持良好的自然性和更加的经久耐用。羊皮毛保养打理
小心雨水,虽然很多羊皮毛一体制品在制作过程中都进行了防水处理,但也仅仅是初级防水,当你的羊皮毛一体衣物或雪地靴被雨水打湿时会留下水渍,即雨斑,要去除雨斑,可将有污痕的地方相对着折叠起来,让它们互相摩擦,这样两面的污痕就相互摩擦掉了。
小心油渍,一旦沾上油渍,将是十分麻烦的事情,皮革翻新剂什么的都没法对付油渍,只能自己想办法使油渍变淡。介绍个土方法,可以尝试用肥皂或者是皂粉也可用洗洁精,在手心里面打出泡沫,然后用的牙刷沾着泡沫一点一点的刷油渍的地方,刷后用纸巾把泡沫吸走。
『柒』 羊皮军大衣如何翻新
皮衣翻新的步骤如下:
第一:先对皮衣表面进行专业清洗,即使用针对皮革的清洗剂来清洗皮衣的表面,洗干净之后先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第二:使用颜料膏对皮衣进行上色,参照皮衣完好处的色调用颜料膏调配出来然后给皮衣的表面上色。皮衣上色有两种,分别是机器与手工,在这重点讲解手工上色,用手刷把调好的色浆慢慢涂在皮衣的表层上,然后等皮衣晾干之后再上色,上色时要注意不要留死角。
第三:做好防水处理,上色完成后的皮衣必须晾干,要是受湿受潮的话会有掉色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上完色的皮衣做防水层处理。用海绵沾点防水剂均匀涂在上了颜色的皮衣表面,然后就是等待整件皮衣完全干就翻新完成了。
『捌』 羊肉火锅
羊肉火锅主治:对精亏体弱,贫血消瘦有补益作用。
材料
主料:当归30克,羊肉1500克。
调料:精制油100克,姜5克,蒜5克,葱5克,味精20克,鸡精20克,料酒20克,胡椒粉5克,白汤3000克,盐适量。
做法
(1)姜蒜切片,葱切成“马耳朵”形,当归切成4毫米厚的片。
(2)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汆水捞起。
(3)炒锅置火上,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葱,炒香,掺白汤,放羊肉,味精,鸡精,胡椒粉,料酒,当归,烧沸,放盐,除尽浮沫,倒入高压锅,压10分钟后起锅入盆,上台即可。
『玖』 万庄羊肉店的羊汤做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刁铺镇区及农村商业意识较强者,也到处挂起了自称“万庄”、“刁铺”等不同招牌,招聘科班出生的厨师,纷纷效仿万庄羊肉店经营羊肉。虽然这些厨师不具备烧羊肉的传统技术,但凭他们的烹饪技艺,充实和丰富了羊肉的内涵,也能“洋为中用”,万庄羊肉馆因此而受到挑战。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年逾6旬的万承周发动四个儿子,到各家羊肉馆以食客的名义调查品尝各家风味,取各家之长,再综合自家特点迅速进行调整,这样既顺应潮流所动,又恪守自己应保留的传统和正宗。万承周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一、遵守季节传统规律。北方人食羊肉,一年四季十分普遍。地处苏中的高港地区,地域偏南,嗜食羊肉主要在冬令。万庄羊肉店特别强调要在每年霜降过后开张。其主要原因是霜降后的山羊没有青草吃,就不存在臊气味。春天羊吃青草,羊肉有臊气味,所以不能吃。
二、严格羊肉选料。万庄羊肉店选料是极为严格的,真正做到宁缺毋滥。咸水羊肉比淡水羊肉鲜,所以万庄羊肉店选料一般以苏北大丰一带海滩散养的山羊为最佳首选。本地散养的淡水山羊其次,但也要严格挑选,绵羊肉绝对不用,至于瘦羊、病羊、老母羊,骚公羊一律拒之千里,严防因羊肉原料问题而玷污了名声,卖倒了招牌。
三、保持新鲜特色。万庄羊肉店一律坚持现宰现用,改变了一度流行的购买羊壳子的做法(即在原产地宰杀后运来),而且羊皮再贵也不用剥羊皮肉,因为无皮羊肉无论你怎样烹调总难以做出它的特色和风味。
在宰杀山羊方面,万庄羊肉店也很讲究。首先是活羊放血(血很金贵,不能有半点浪费,能派大用场),接着是去毛,在充气后的羊体上用剃须刀刮去绒毛,然后分割、漂洗,最后漂清去血污后,才把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特别的大甑子里煨煮。
四、精心烹制。煮羊肉是关键活,恰到好处的火候是很难掌握的,非老板不可。
羊肉酥烂后,从汤中提出,拆骨、装盘、冷却。新出锅的羊肉一盆盆装在绿釉的大陶盆子里,一溜儿排开,摆满了货架案头,非常诱人。再看那盆子里的羊肉,皮复于肉上细润如玉,透明如水晶;肉藏于皮下,切开一块,其色绯红,异香扑鼻,使人馋涎欲滴,极似镇江的水晶肴蹄。
拆下的羊骨,复以纯豆油反复煸炒,入甑中再以文火煎熬,待骨中骨髓等营养物质充分溶解在汤中(此称为原汁羊汤),于是汤鲜浓如乳,以后待用。
但是,盆中香气四溢的提汤羊肉,甑中鲜浓如乳的原汁羊汤还不是万庄羊肉店的全部内涵,它只是待用半成品而已;此外还有羊杂碎:如心、肝、腰(肾)、脑、耳、舌、肚、羊鞭、羊球、羊蹄、羊血等等,这些昔日烹饪中不用的杂物,如今可全是羊席中的珍品,它们的价值常常在羊肉之上。利用它们再辅以药食同源的滋补中药材,就能烹制出许多味美营养的佳肴。
五、合理搭配菜谱,创真正全羊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万庄羊肉店也在与时俱进,不仅羊肉味、形比过去更胜一筹,而且加工烹饪技法和羊肉店的硬性设施更趋先进、成熟。
现在万庄羊肉店的点菜单,上面罗列的供应品种都是分“菜类”和“主食”两大类,其中菜名不下数十种,烧、炒、蒸、煎、煮、卤……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国传统菜肴的烹饪手法。
店里最有代表性、集大成者莫过于“全羊席”了,它堪称羊肉烹调中的“满汉全席”,几十种以羊肉羊杂碎为原料的美味佳肴,使人们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其中如一盆炒羊肝,上桌前要经过五六道加工才能炒出脆、嫩、鲜、香、甜的独特风味,而且绝无一丝腥味;再如羊肚,就有冷切、生炒、红烧等做法,且风味各异;还有令人称奇的是“生爆羊肉”和“白汁羊鞭”两道菜,细滑嫩香的口感,使人食后难忘,这道滋阴壮阳的妙品,被戏称为天然的“伟哥”。
汉字中的“鲜”字为“鱼”“羊”二字的合体字,可见古人早就认定“鱼”“羊”二物是人间至鲜至美的了。万庄羊肉店把这两种至鲜至美的妙物合在一起就产生了“鳜鱼烧羊肉”(鳜鱼,当地百姓也叫桂鱼)、“鲫鱼烩羊脑”这两道全羊席中的名菜。
其中“鳜鱼烧羊肉”的做法颇有特点,从养鱼池中捞起二斤左右的野生鳜鱼,宰杀洗净,加工后在六成熟的色拉油中反复煎炸至金黄酥脆,投入原汁原味的羊肉汤中用文火焖烧,让鱼之鲜溶入汤中,浸入羊肉之中,让羊之鲜吸入回酥之鱼中,两鲜相叠,并投以香菇、冬笋、火腿、木耳等配料,再进一步用黄酒、味精、白糖、精盐、米醋、胡椒粉调味。其味形之美,令人眼馋。
1994年,泰州引江河工程沿线村庄拆迁,万庄羊肉馆正宗传人、万承洲长子万照生(小名花小)举家迁至政府指定区域刁铺镇西郊曰吾庄引江新村。新址离镇区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属城乡结合部,是城乡居民理想的羊肉就餐店址。新建羊肉馆三间楼上下,经营实用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清洁卫生,装潢考究,店前的开阔地也可停靠十数辆中巴,经营环境比原址大有天壤之别。因有声名早已在外,羊肉又花式翻新和保持了正宗烹饪方法,新址的生意很是火爆,特别是在进入霜降后的羊肉旺季,每天宾客满屋,店堂可容纳十五桌之多,厨师和服务、勤杂人员达20人左右。饭店来客多为高港地区企业的外地客户,他们均提前半天电话联系或来人预定,除此还有专程从扬州、泰州、泰兴赶来的客户,还有经宁通高速公路和省道江平路顺途慕名而来的客户,像这几种类型的外地客户约占总客的80%以上。由此本地人想吃正宗万庄羊肉有时倒成了难事,老板也无可奈何地“得罪”了不少本地客户。随着“万庄羊肉店”的声名远播,万庄羊肉店已成为泰州餐饮文化中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愈加璀璨,愈加耀眼。
如今,万庄羊肉店已正式由第三代传人万建平执掌,其经营理念先进,年富力强,手艺超群,广交豪杰,是故万庄羊肉店品牌得到很大程度的强化。
现在周边各城镇人到刁铺去吃羊肉再不是随随便便找一家,而是冲着万庄羊肉的名声而来,非要尝到正宗的万庄羊肉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