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辨别红木家具用材
我们通常说的红木是人们对家具用材的俗称,但按照国际GB/T18107-2000标准的分类,可以确定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黄花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等8个种类,从木材颜色识别,各特征如下。
1、紫檀木(俗称小叶檀):主要产地印度,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新切面为桔红色,久则转为紫红或近黑色;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160微米;质甚重,气干密度﹥1.0g/cm3。
2、花梨木:俗称紫檀属花梨,主要产地缅甸、泰国、老挝等热带地区,木材特征散孔至半环孔材,心材红褐至紫红色,常带深色条纹;多具辛辣香气;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20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76g/cm3。
3、香枝木:俗称黄花梨,主要产地中国海南省及东南亚地区,木材特征为散孔至半环孔材;心材为红褐色至紫红褐色,常带深浅相间条纹;香气浓郁;结构甚细至细,管孔平均弦径﹤12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8g/cm3。
4、黑酸枝木:主要产地世界热带地区,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栗褐,常带深色条纹,生材锯解时或干材水湿后微具酸气;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20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85g/cm3。
5、红酸枝木:主要产地东南亚、南美及中美,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红褐至紫红色,生材锯解时或干材水湿后微具酸气;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20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85g/cm3。
6、乌木:主要产地东南亚及热带非洲,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材色乌黑;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15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90g/cm3
7、条纹乌木:主要产地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材色黑或栗褐色,间有浅色条纹;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15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90g/cm3。
8、鸡翅木:主要产地:世界热带地区,木材特征为散孔材;心材材色黑褐或栗褐色,弦切面具鸡翅状花纹;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径﹤200微米;质重,气干密度﹥0.80g/cm3。
鉴别红木家具主要看其木质结构和重量,鉴别方法如下:
一、看木质结构是否具有上述红木的特点,即木质本身是否带红色、黄红色、芝红色等多种自然色泽;木纹是否质朴美观,幽雅清新,上漆后木纹是否仍然清晰可见。而假的红木家具经过油漆以后,一般来说颜色厚实,常有白色泛出,并且无纹一可寻。
二、看重量。真的红木家具坚固结实,质地特别紧密,比一般的柞木要重。而相同造型、尺寸的假红木家具,重量要比真品明显偏轻。
三、辨别红木家具还是红木巾面家具。有些产品虽然是用红木制作,但是,经过仔细检查,则可以发现其产品是将红木劈开成薄片,贴在其他木材的表面伪装而成的,并非是真正的纯红木家具。
四、选购红木家具,最好到那些消费信誉好、资信程度高的正规家具商店去购,认真看清其商品标签上所标示的用材和漆料是否与成品一致,并仔细询问,以免因误购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贰』 怎么识别红木家具的材质
1、雕工辨伪
雕刻是明清家具的重要装饰语言。鉴别仿制家具的雕刻应留意以下几点:一、查刀法。仿造之物凝滞生硬,刻意追求形似,有时为了仿冒故意凸起某个局部,使整个布局失去均衡。线条最简朴,却最难做,稍不注意就会露出破绽。那些边缘线条、纹饰外线等,经常是露出马脚的地方。古典硬木家具的雕刻,非常讲究细部的精致,而现在仿制家具的材料较差,很难达到古典家具的精致。
2、气韵辨伪
气韵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家具的气韵渗透渗出到家具的每一根线条之中,体现在每一个造型之中。行家常说:“一件精品家具,自己会说话。”说的就是古典家具的气韵。如明代黄花梨圈椅的扶手端头,它的外撇造型如行云流水般洗练,上面常雕有简洁的线纹,给人富有弹性的感觉,这就是古典家具的气韵。现在仿制的古典家具仅仅停留在形似上,“邪”火大得很。学会辨别气韵,是鉴赏古典家具的基础,这需要珍藏者博览群器,多赏识真品,增长目力眼光。
3、打磨辨伪
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中,有“三分做工,七分打磨”的说法。在古时候,师傅做好家具后,学徒要对家具进行打磨,经常一磨就是数年,有的紫檀家具甚至是用竹片一点儿一点儿刮磨出来的。这种打磨功夫十分精细,决不遗留半点空缺,特别是那些细微之处、深凹之处,都能打磨得非常光滑柔润。而新仿家具,大多是由机械打磨,外凸与平整部位可以抛光得如镜面,但在凹槽处,机械就无能为力,必然会留下毛糙的痕迹,而人工打磨也决不会像从前那样下功夫。
4、髹漆辨伪
各种家具都有独特的髹漆工艺,这里所指髹漆辨伪,主要是指贵重硬质木材家具,即黄花梨、紫檀、红木类家具。这类家具的传统髹漆技法是“揩漆”工艺,首提高前辈行打磨,以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然后用自然漆(生漆)髹涂于器物的表面,待漆快干时,用软布擦掉表面漆膜,如斯,反复多次,直至表面呈现光亮,这就是“净水货”。而仿制家具,常采用“混水货”工艺,即用有色的漆膜,笼盖家具的表面,看不到木材的自然纹理。
5、包浆辨伪
包浆,是古玩的行话,指古器物在传世的过程中,其表面所留下的风化痕迹。因木器轻易上包浆,而且包浆层较厚,行话又称这种包浆为“皮壳”。古董家具的“皮壳”,通常是一层玻璃质状态,非常柔和,木质的纹理自里而外,光彩有一种宝石般质感,一擦就会显现出光泽。而仿制作伪的“古典”家具,常用漆、蜡等原料制出假的皮壳,有的甚至用鞋油之类材料作假。假皮壳的光泽是呆板的、浮躁的,用手触摸,真品的皮壳光滑温适,伪品则有一种腻涩之感,甚至粘手。
『叁』 名贵红木家具多为“伪实木”,该怎样辨别红木家具质量
『肆』 如何鉴别红木家具
首先看选用的红木材料是否正宗,是否为国标红木材料直接决定了家具使用寿命;然后看烘干设备,这需要到红木家具厂才能得知,烘干设备先进与否,也会影响家具的含水率,从而决定家具使用过程中会不会因为无法适应气候温差而开裂。
其次组装是不是采用全榫卯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个可以从家具的连接部分有没有胶水的痕迹,或者有没有明显的细缝,如果有说明榫卯结构不密实,不是正宗红木家具。所谓榫卯结构,就是榫头与榫槽的结合,组装而不意掉落,方便以后拆开和组装,至于雕花和打磨工艺,这个最重要的就是自然,雕花看起来要自然灵动,形神兼备;打磨后的家具要摸起来自然细腻,手感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