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芬奇家具的事件经过
7月10日,央视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据报道,达芬奇家具是家具高端品牌,以价格昂贵著称。一张单人床能卖到10多万元,一套沙发能卖到30多万。对如此天价家具,达芬奇销售人员说,这是因为他们所售家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国际超级品牌”,使用的原料是没有污染的“天然的高品质原料”。
然而,经记者调查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相当一部分不是产自意大利而是广东东莞,所用原料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达芬奇家具假冒“洋品牌”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性质极其恶劣,不仅使公司失去信誉,更失去消费者的心。难怪事发后,出现消费者退货堵门的事情。达芬奇家具事件确实令人发指! 2011年7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介入调查并发布公告:初步发现并认定达芬奇家居公司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涉嫌虚假宣传。达芬奇公司在宣传时使用了诸如最大、顶级品牌、最高等绝对用语。二是部分家具产品被判定不合格。三是大部分家具产品标志不规范,没有标明出产地和材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应该标明具体使用什么材质。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封存达芬奇仓库,在抽检中发现 “卡布丽缇”两件床头柜“甲醛释放量”、“抽屉滑道强度”两项指标合格,但“木工要求”及“漆膜耐香烟灼烧”两项指标不合格,故该局综合判定床头柜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对于达芬奇事件,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针对此事接受了媒体的专访。朱长岭分析到,达芬奇事件涉及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是否为意大利本地生产。二是产品质量究竟有无问题。三是没有告知消费者家具的产地,欺骗消费者。 达芬奇家居2011年7月18日晚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达芬奇家居在道歉信中称,今日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2011年7月22日,再次发布《公开信》声明如任何产品被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和意大利生产厂家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和销售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承担换货或退货的法律责任,并接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
2. 达芬奇造假事件究竟来龙去脉如何
10日·央视爆出抄《达芬奇天价家具洋袭品牌身份被指造假 》
13日·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情况介绍会 承认与国内家具厂有合作
15日·中国家具协会针对达芬奇事件发布诚信经营倡议书
18日·达芬奇发公开道歉信 未提及退换货问题
20日·达芬奇事件余震不断 官网隐藏着公共关系邮箱
22日·达芬奇承认部分家具“一日游” 不合格产品可退换
23日·达芬奇微博新动作:先删道歉信 再发诉屈报道
23日·达芬奇家居微博开放评论 昨天回复网友九大问题
25日·达芬奇公司开通热线受理投诉 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建议你可以去湖南外贸网看他们做的相关专题,叫“‘达芬奇’挂羊头卖狗肉欺顾客”,内容挺充实的,再那里能够详细了解到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3. 我想知道2011年的‘达芬奇事件’是关于家具的。请哪位高手给我提供帮助
媒体曝光
7月10日,央视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据报道,达芬奇家具是家具高端品牌,以价格昂贵著称。一张单人床能卖到10多万元,一套沙发能卖到30多万。对如此天价家具,达芬奇销售人员说,这是因为他们所售家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国际超级品牌”,使用的原料是没有污染的“天然的高品质原料”。然而,经记者调查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相当一部分不是产自意大利而是广东东莞,所用原料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家具假冒“洋品牌”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性质极其恶劣,不仅使公司失去信誉,更失去消费者的心。难怪事发后,出现消费者退货堵门的事情。达芬奇家具事件确实令人发指!
达芬奇家具质检报告
2011年7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介入调查并发布公告:初步发现并认定达芬奇家居公司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涉嫌虚假宣传。达芬奇公司在宣传时使用了诸如最大、顶级品牌、最高等绝对用语。二是部分家具产品被判定不合格。三是大部分家具产品标志不规范,没有标明出产地和材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应该标明具体使用什么材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封存达芬奇仓库,在抽检中发现 “卡布丽缇”两件床头柜“甲醛释放量”、“抽屉滑道强度”两项指标合格,但“木工要求”及“漆膜耐香烟灼烧”两项指标不合格,故该局综合判定床头柜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对于达芬奇事件,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针对此事接受了媒体的专访。朱长岭分析到,达芬奇事件涉及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是否为意大利本地生产。二是产品质量究竟有无问题。三是没有告知消费者家具的产地,欺骗消费者。
产商回应
2011年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承认其与东莞长丰家具公司有过合作,声泪俱下,哭诉创业辛苦,却逃避回答关键问题。并没有给媒体安排采访环节,亦未对央视所曝光的内容进行回应。
达芬奇家具公开道歉
达芬奇家居2011年7月18日晚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达芬奇家居在道歉信中称,今日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2011年7月22日,再次发布《公开信》声明如任何产品被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和意大利生产厂家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和销售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承担换货或退货的法律责任,并接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
4. 达芬奇家具的事件经过是怎样的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据了解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并不像它们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家具方面通过微博表示,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上海工商部门于7月10日对达芬奇位于上海的母公司、两家分公司、三个展示厅以及两个仓库进行了紧急检查,对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产品进行调查取证。执法人员在位于上海市青浦的仓库内查获了部分涉嫌伪造产地的家具产品,所有证据均进行了登记、保存。7月13日,因未取得消防安全许可证,达芬奇家居杭州店被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责令停业。7月14日起,该店关门停业并贴上了消防部门的封条。达芬奇家居18日晚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达芬奇家居在道歉信中称,今日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在让我们看看那达芬奇是如何运作的呢?
我现在引述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杰的话,从2006年开始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便为达芬奇生产家具,并贴上卡布丽缇、好莱坞和瑞瓦等国际家具品牌商标,“每年的交易额在5000万左右。”达芬奇公司为了掩盖从长丰公司购进家具,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流程,对双方的交易过程严格保密,不但专门设定了专用电话、传真,还同时指派专人进行沟通和联络。
据彭杰透露,他们把生产的家具交付给达芬奇公司之后,达芬奇公司将这些家具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从上海报关进港回到国内。透过这种“二进二出”技巧,这些东莞产家具就有了全套的进口手续,成为达芬奇公司所说的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家具。7月11日,东莞市委宣传部通报,“长丰家具有限公司至今尚未获得出口木家具注册登记的资格,也没办理过货物进出口业务。”目前该工厂已经停产。
个人感觉这次达芬奇时间并不是偶然,也不是个例,谁也说不准有多少大企业看到达芬奇倒下的身躯的时候在瑟瑟发抖。首先国内一些企业确实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再就是有关部门或者是有些制度不完善,还有就是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媚外。
家具不是暴利行业,暴利的是品牌,尤其是高端的品牌。所以说有人愿意去打造一个品牌,这本身没什么,但是造假就不对了。但是对于高端品牌的造假,利润更大,这催生了一批不法商家在冒险。家具市场虚假标注乱象由来已久,今年初浙江相关部门市场抽检发现,标称“实木家具”的家具检测合格率为零。今年1月,浙江省消保委、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实木家具市场调查组,从杭州7大知名家居市场购买了13件“实木家具”,包括衣柜、餐桌餐椅、电视柜、茶几等,被调查品牌涉及联邦家具、巨桑家具、列维士等12个品牌。最后经浙江省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破坏性检测,结果显示,这13件样品不同程度使用了人造板假冒实木,不属于实木类家具,合格率为零。打造一个消费者认可的高端品牌很不容易,尤其是家具行业,但是打造一个国外的高端家具品牌相对容易得很了。让我们用达芬奇来做案例说说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后两点了。首先我们的制度不见得那么完善,“为什么这么快查出的问题以前就没发现呢?”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指出,达芬奇事件暴露出洋品牌家具在入境、生产、销售几个环节都面临监管缺失。据了解,达芬奇家具1998年进入中国,13年间一直没有“遭遇”执法部门的质量抽检。13年!足够建立一个品牌了。还有我们的部分消费者,盲目迷信品牌,并且崇洋媚外!“达芬奇事件”再次扒开了崇洋媚外的虚荣,市场有需要,制造商自然有办法,这引发了网民对于一些崇洋媚外的消费理念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制造”自身的不足。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国有品牌整体实力的不足,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也正是这种消费心理给了“假洋货”很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已成为高端家具一个新兴消费大国。2010年高端家具在中国实现40多亿元销售额。而据达芬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07年一年,达芬奇在上海的营业额就高达1。5亿元,占整个集团营业收入的70%。为此,达芬奇更在去年向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上海市工商局已对达芬奇的总部、两家分公司、3个展示厅以及两个仓库进行了紧急检查。由于涉嫌欺诈,达芬奇可能面临上市无望。
5. 达芬奇家具事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10日·央视曝光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
13日·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情况介绍会 承认回与国内家答具厂有合作
15日·中国家具协会针对达芬奇事件发布诚信经营倡议书
18日·达芬奇发公开道歉信 未提及退换货问题
20日·达芬奇事件余震不断 官网隐藏着公共关系邮箱
22日·达芬奇承认部分家具“一日游” 不合格产品可退换
23日·达芬奇微博新动作:先删道歉信 再发诉屈报道
23日·达芬奇家居微博开放评论 昨天回复网友九大问题
25日·达芬奇公司开通热线受理投诉 将在24小时内回复
短短的几天达芬奇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我认为一个达芬奇还不足以让整个社会如此关心
达芬奇的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暗箱操作,想整垮行业老大。
6.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探讨领导决策和用人等相关内容
浅析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的危机决策
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危机决策是指一种决策情势,在这个情势中,组织决策者所认定的基本利益和核心价值面临着严重威胁或挑战,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前景造成高度的紧张与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内,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应对措施。
一、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危机决策的过程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节目中曝光了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达芬奇家居)销售的天价家具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家居宣称的名贵实木。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中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则含泪讲述与长丰的“冤缘”关系与创业经历,多次声称自己压力大,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并因情绪失控中途离场。最后导致品牌遭到巨大负面影响。然后达芬奇家居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在道歉信中称,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等到事发后两个月广东卫视《广东早晨》栏目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称众多名牌家具其实产自顺德某无牌家具厂,成本低廉,而且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劣质化学物质。对此,达芬奇家居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广东卫视以“虚假新闻”对其进行诬陷。达芬奇家居表示,该公司从未在广东顺德设立分支机构,而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与其没有任何关系,并表示要追究该公司的侵权责任。再次重申,达芬奇家居从未从事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指控的造假行为,期待行政机关做出“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二、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危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在事件一开始,达芬奇家居是就矢口否认自身有问题,用逃避的态度去面对媒体的监督。对于产品存在问题,达芬奇家居始终没有正面面对,依然通过搪塞的方式回应,不能直面危机,不敢承担责任,而是采取鸵鸟般的回避策略,是达芬奇家居危机公关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次达芬奇家居在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潘庄秀华一厢情愿地讲起自己的创业史,更召集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所谓意大利等国的家具生产商,企图以此证明其所销售具在原产地这一问题上的清白,发布会期间潘庄秀华不接受记者提问,对消费者关心的质量问题及赔偿问题只字不提,最后哭啼离席,使得发布会最终以闹剧收场。难怪一位网友评论到:“你跟她讲欺诈.她跟你讲创业;你跟她讲赔偿,她跟你讲慈善;你跟她吹胡子,她跟你飘眼泪。”达芬奇的新闻发布会本应以真诚沟通的方式去赢得公众的了解,但却以闹剧收场,可谓达芬奇家居危机公关的又一大败笔。
最后达芬奇家居又以新闻媒体发布不是消息委托律师向广东卫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纠正该虚假报道,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投诉,追究当事记者的责任。并且期待行政机关做出“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三、提升危机决策有效性的思考
本文认为一开始达芬奇家居就不该否认,并且顾左右而言他,既然有关部门已经查出问题,就要勇于承认,而不是逃避。然后达芬奇家居总经理在面对记者媒体和广大群众的时候也不正面回答问题,对记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作解释,最后竟然哭啼离席。本文认为这场记者见面会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既然达芬奇召开记者招待会,那说明是要解决问题的,可是总经理的表现却让人感到费解和不认同,当场哭泣的行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重要的问题避而不谈,这是没有诚意的表现。既然站出来了就应该加以面对正面回答问题并有效提出改正的措施。要不然会引起更大的麻烦,最后达芬奇家居又因为广东卫视、央视所谓的“不实”报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公正评判并且不服工商处罚,而明显反映出其公关体系建设的落后和危机传播管理的缺失。本文认为达芬奇家居不应该在事后那么久才站出来否认并且歪曲新闻媒体的意图,而是应针对媒体的报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危机的解决的措施,把损失减少。
7. 谁知道球探篮球的特色是什么
想看直播!就上这个应用,信息更新及时!
8. 达芬奇家具事件谁能详细的说下么这是是不是有人幕后操作的 我听别人说事有人幕后操作
有没有人操作就不太清楚了,但是来龙去脉,还是了解:
10日·央视曝光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
13日·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情况介绍会 承认与国内家具厂有合作
15日·中国家具协会针对达芬奇事件发布诚信经营倡议书
18日·达芬奇发公开道歉信 未提及退换货问题
20日·达芬奇事件余震不断 官网隐藏着公共关系邮箱
22日·达芬奇承认部分家具“一日游” 不合格产品可退换
23日·达芬奇微博新动作:先删道歉信 再发诉屈报道
23日·达芬奇家居微博开放评论 昨天回复网友九大问题
25日·达芬奇公司开通热线受理投诉 将在24小时内回复
这也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查看湖南外贸网的相关专题了解的,这个事件还波及到食品、皮革等行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