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1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有哪些
1、UIOT超级智慧家 ( 全球领先的全屋智能家居品牌,具有较大影响力品牌之一,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2、盈趣智能管家 (国内最具知名度智能家居品牌,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索博 (国际智能家居专业生产企业,十大智能家居品牌,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4、霍尼韦尔 (源于美国,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家居品牌,霍尼韦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⑵ 有人了解AMMA品牌智能家居吗
AMMAMISC Technology Corp.,2002年成立于台湾,是致力于自动化控制科技的研发制造公司。目前针对商用空间环境控制及家居智能市场,都具有独步业界的产品组合可供应用,让使用者享受下一世纪的崭新科技。其提出的家居零故障和家庭云计算以及完整的家居解决方案,使得其已在亚洲地区(除大陆地区)得到将近90%的市场占有率。
2011年联合全球第一的LED灯具制造企业飞利浦,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家居控制系统,以数字网络为平台,广泛应用于现代住宅中的安防监控、灯光窗帘、温度湿度、音乐影院等智能控制和信息传递,并能无缝接入小区网络对讲、家庭物联网。为中国高端客户提供领先一步的智能家居定制化解决方案。
⑶ 有哪些国外品牌的智能家居
美国control4科技有限公司
Control4提供一整套的有线和无线系列控制产品,先进的连接和控制方式,工程施工人员,甚至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将整套系统调试完成,并且用户可以轻松定制Control4系统,以适应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模块化的产品,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而且有助于控制预算,方便在将来进行功能扩展。
快思聪
快思聪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充分地展示出了其高效能、高品质的节能环保以及完善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以“体验智能,触控未来”为主题,快思聪的展位由四大模块组成,包括智能家居区域、IBT和Roomviewse区域、教育区域以及视频会议区域。每个区域都功能强大,各具特色,让所有入内参观的人都能亲身体验到快思聪带来的智能化生活。
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安防提供品质卓越的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智能家居产品及功能完善的系统集成,确保全球工业的未来并令人们的商业环境、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高效。
霍尼韦尔研发并整合了小区智能安防系统最全的产品线及成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出入口控制、视频监控、周界及室内防盗报警、可视对讲、智能家居等多个子系统及全系列产品,提供社区规模和单户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为业主创造安全、舒适、便利、节能的超值生活享受。家庭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霍尼韦尔居领导地位的自动化控制、安防和能源管理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产品之一, 为用户实现真正的智慧家居:完整地整合可视对讲、安全防范、空调控制、场景联动等等功能于一体,软硬件平台的可靠与稳定来源于其自动化控制领域深厚的底蕴。而在服务理念上霍尼韦尔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购买便利和系统解决方案”。
Livinglab
世界上较早投入研发及整合“生活”与“科技”的公司,总部设在台湾,由加拿大、澳洲、台湾三地200多名精英组成,公司自主研发、倾力打造的Livinglab智能家居系统,拥有多项多国世界专利,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以其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设计、优越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台湾市场Livinglab智能家居系统历经七年市场运作,四代产品升级,现已盛行于欧洲,年销售额已逾7000万元,并且与美国苹果、微软等国际巨头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全力拓展全球市场。
Livinglab生活实验来自于台湾,是一家由澳洲、加拿大、台湾三地的行销团队组成的具有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专注于智能家居软硬件研发已逾七年, 拥有多项多国技术专利,已从公司第一代产品发展到第四代产品,在海外拥有多年的行销经验和实战经验。
⑷ livinglab智能家居加盟前景什么样
很不错 智能家居市场份额很大的?你可以做?很多大的企业都在做 livinglab智能家居是台湾的企业 应该比国内的强很多
⑸ 智能家居概念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台湾彦阳科技(NICO TECHNOLOGY )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成立于新加坡,自 1995 年开始采用 LonWorks 技术开发自动化产品,将系统化、高质量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楼宇自动化 (BA) 及家庭自动化 (HA) 的解决方案中,以灯光照明控制为主,并且能整合包括门禁、安防、空调、视听等控制系统。
经过23年的努力,Nico公司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专业的智能建筑产品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是 Echelon 认证通过的LID公司和 LonMark International 的会员,是全球20多家著名LonWorks设备开发商之一,是“智能照明控制”领域的行业领头羊。公司业务从东南亚延伸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有4000多家公司使用LonWorks总线技术,使用在建筑中的设备数量超过5000万台,为目前总线之最。
Nico只专注于高档智能家居领域和智能照明领域,品牌专业度高,产品引领行业潮流,其LONWORKS®系统被很多知名别墅区和建筑区选用,如王菲等明星在北京晴翠园的别墅、上海紫园、昆明世博生态城、沙特王储的宫殿、世界最高楼迪拜塔(Burj Du)、北京奥运村等等。
科技与艺术、智能与人性的结合是Nico的成功之道。
⑹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有哪些
十大智能家居来品牌自:海尔U-home,美国Control4,美国快思聪,霍尼韦尔,安居宝,瑞讯,施耐德Schneider,GAOVISON,波创,KOTI柯帝。
⑺ 做全屋智能家居的品牌有哪些
什么是智能家居?顾名思义,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下面,小编会为您推荐2020年十大智能家居排行榜。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
1、榜1.
海尔u-home( 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海尔集团在物联网时代推出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2、榜2.
杜亚Dooya( 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门窗电机制造商,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3、榜3.
柯帝KOTI( 智能家居领域较大的企业,以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及运营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4、榜4.
京东微联( 京东智能旗下针对智能硬件产品专门推出的互联开放的智能硬件平台,其App可以控制所有智能设备/远程管理/互联互通 )
5、榜5.
河东HDL( 智能家居行业十大品牌,领先的智能照明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 )
6、榜6.
尼特Neat( 专注于智能消防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大型一体化住宅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7、榜7.
新和创bechamp( 较早推出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智能家居行业极具影响力品牌,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8、榜8.
紫光物联UIOT( 全球领先的无线智慧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先进的物联网无线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河南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9、榜9.
索博Super( 集标准智能家居协议与产品生产的高端智能家居企业,行业极具创新力企业,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10、榜10.
视得安Shidean( 隶属罗格朗集团,中国楼宇对讲行业翘楚,高新技术企业,中外合资,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 )
⑻ 台湾的互联网产业为什么落后大陆
台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队的4个原因
事实上,台湾互联网行业起步早于大陆,现在却远远落后于大陆,这种发展差距的产生并非偶然。在我看来,主要由4个原因所致:
一、制造业成为台湾IT产业转型羁绊
20世纪60年代,台湾在短短10年内实现经济腾飞,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幕后功臣是其强悍的硬件创新实力,硬件、芯片和代工是代表高新技术的三个关键词,涌现HTC、富士康、宏碁、华硕、台积电等一大批明星企业。台湾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台湾非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大量外资和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发达地区。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曾表示,台湾教育发达,硬件研发能力很强,加上又是贸易港口地区,做硬件很容易实现国际化。不难看出,台湾制造业拥有抢占国际市场的先天优势,不仅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也成为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不过,让台湾人倍感骄傲的制造业,也为台湾科技企业转型埋下两大隐患。
一是年轻人丧失狼性,施振荣、郭台铭等老一辈企业家几乎养活了一个时代的人,使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生存压力,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自然不愿去互联网领域闯荡,与60、70年代年轻人乐于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小确幸的生活观深刻影响台湾年轻人,久而久之使其逐渐丧失冒险精神,大学毕业后往往顺从家人意志去宏碁、HTC、富士康等大公司,其软件编程能力在硬件公司只起到帮衬作用。
更严峻的是,台湾年轻人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失业率正不断上升,20岁至24岁年轻人失业率为整体失业率的3倍多,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去服务生也不愿做实业,更别提去创业,更有甚者一毕业就当啃老族,临近30岁还向爸妈要生活费。不难看出,享受安逸生活的台湾年轻人几乎与狼性绝缘,战斗力可想而知。
二是投资视野变窄。制造业的大获成功,无形中影响着企业家和创投机构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更热衷于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为主,比如工厂、硬件等固定资产,而对以卖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公司则不感冒。
同时,大陆创业者拿着商业计划书说服投资人拿到一笔启动资金,然后迅速招人、做出产品,并根据市场反馈改变策略,钱烧完之前再融下一笔资金,这在台湾几乎无法想象,折射出台湾创业风险投资普及程度不高,与制造业大佬没有形成天使投资的风气密切相关,而且即便其投资,也更青睐获利较快的企业级产品,而不看好大众级产品,资本不待见互联网行业为创业者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二、台湾当局对互联网感到忧虑和警惕
政府态度无疑在互联网行业的变迁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陆互联网从细分行业进化为主流行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措施、方案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反观台湾当局不仅陷入无休止蓝绿恶斗无暇顾及,而且未能及时转变思维、加紧变革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
比如,第三方支付是电商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直到2015年初才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比支付宝整整晚了11年。猎豹移动在台湾的合作伙伴吴德威曾直言,支付宝绝对不可能在台湾出现,台湾当局对第三方支付的审批极为严格,大陆流行的网上银行直到近几年才在台湾铺开,而且功能有限,只能用于查询余额。
同时,台湾《公司法》也对互联网创业投资设置重重障碍。其中,对本地创业团队出境创业征收高额的境外税,一定程度上导致台湾互联网创业规模不大,只能偏安台湾一隅。“如果把眼光放在台湾,你的价值是1;如果放在全球,就是100倍的价值。”施振荣曾表示。
不难看出,与大陆积极鼓励互联网行业发展,更有战略规划和目标不同,台湾当局对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更多抱持忧虑、警惕的态度。当大陆已在尝试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台湾当局仍在担心网购是否会造成税收流失、实体商业是否会遭受冲击等问题。一个政策松绑,一个政策束缚,发展水平高下立见。
三、小小的台湾没有诞生BAT级企业
无论是人口数量和市场规模,台湾与大陆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直接导致台湾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难以正常运转。要知道,互联网行业三大商业模式——广告、电商、游戏,本质上都是流量变现的生意,从而限制企业规模,欠缺类似BAT的标杆企业。
台湾人口约为2300万,与北京相差无几,一个App用户突破10万已属不易,而且天花板效应明显。缺乏庞大用户量和市场,使台湾无法出现大陆动辄上亿的超级App,阻碍台湾互联网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盈利模式自然无法丰富起来,这是其与大陆玩家对比之下的先天短板。
除了市场规模受限,台湾营造的重制造业、轻互联网的社会氛围,使诞生BAT级企业的机会更加渺茫,地位不高的互联网企业往往被视为“反叛军”、“边缘人”。没有BAT级企业带来的示范效应,台湾难以形成全行业广泛性的创业创新浪潮,相关技术、思维和人才的积累显得不足,创业生态的建设自然推进不顺。
四、台湾互联网创业者目光短浅
固然台湾当局出台的政策和人口基数较小不利于扩大规模,但创业者自我设限才是台湾互联网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毫不客气地讲,他们普遍存在目光短浅的劣势,即小农思想,不少台湾年轻人将创业与开鸡排店划上等号,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台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成功的人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创业者局限于本地思维,很难脱离台湾当地环境去思考问题,创业项目带有深深的本土烙印,鲜少考虑国际化,即便国际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遥不可及。比如,大部分和App有关的校园论文课题,台湾年轻人都是围绕自己的城市而展开,“如何帮你找到花莲夜市最好吃的东西”便是其中之一。
台湾掉队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出路在哪
曾有业内人士将台湾比作互联网创业的荒漠,甚至认为台湾移动互联网已死,我并不认同,台湾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全球化浪潮迎头赶上,以人才资源辅助大陆互联网企业国际化,并依托制造业资源发力智能家居。
高素质人才、完备而庞大的供应链背景等条件,使大陆互联网公司对台湾趋之若鹜,将其视为全球化的重要桥头堡。相比大陆,台湾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在语言技能、人文底蕴还是文化习惯都更深地融入全球互联网,可以作为大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跳板。
猎豹移动CEO傅盛曾表示,如果去美国建立全球化团队,发现文化有隔阂,团队融合需要很长时间,在台湾则更容易推进,而且他认为台湾好机会实在太多。2015年1月,猎豹移动成立1亿新台币(约合1900万元人民币)创业基金,希望带来全新的思考模式,摆脱平台思维,使台湾本土拥有有活力的创业团队。
小米掌门人雷军曾直言智能家居将成为台湾未来5—10年最重要的方向,未来个人设备、工作设备、家庭设备都会智能化,而且与手机连接。“台湾有工业基础、软硬件工程师,现在关键是怎么把互联网融进来,实现软硬结合。”目前,这波浪潮已经开始,但鲜少有台湾创业公司深耕智能家居。
在施振荣看来,搭上移动浪潮并不难,但要如何长青才最难,“飞的时候靠风,但要飞得久还是要看猪本身,要学会如何做一只智慧的猪。”不可否认,在多方努力下,近两三年台湾创业热情有所回温,但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现硬件时代的辉煌,仍存在较大难度,除了上述4大因素,留给台湾补齐短板的时间也所剩不多。
⑼ 台湾LIVingLab智能家居好不好
我去看过他们,感觉还可以,但是开关面板不是特别好看,我觉得他们不用非得指定品牌还是不错的,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种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在对比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