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宋元时期家具代表作品有哪些
宋代;
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几、巾架等高型家具。同时,产生许多新品种,太师椅、抽屉厨等。宋代家具简洁工整、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但也缺乏雄伟的气概。
桌椅,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采用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
屏风:由于几乎家家户户堂必设屏风,因此着重屏风的位置的摆放。审美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
元代时期;
元代是中国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权。由于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华的享受,反映在家具造型上,是形体厚重粗大,雕饰繁缛华丽,具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而且风格迥异:床榻尺寸较大、坐具为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宝座高24.1cm、长29.3cm、宽15.3cm,属景德镇窑,座面呈长方形;后背为三扇屏风,左右各一扇,共计五扇屏风;四足为云头转珠纹。宝座整体满饰花卉蔓草纹。釉里赭花卉纹宝座给人感觉是造型饱满,形体重厚,色彩深艳。代表着元代家具的典型风格。
家具源流;
床榻:由于蒙古族人体形硕大,床榻变得比较大。
桌子:基本继承两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并出现了抽屉桌。
罗锅枨:改桌子的直枨为罗锅枨是元朝人对中国家具舒适性和适用性的一种创造性贡献。
⑵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古代家具欣赏
中国古代家具源流概说——明清家具
明代家具
宋元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延续着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明王朝吸取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恩乱”的治国策略(《洪武实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使国家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繁华的景象。而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地域艺术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为新的时代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家具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点提出几项:
明末清初 黄花梨攒靠背活屉四出头官帽椅
一、手工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二、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满载的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缂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换回各国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由于归航时所载货物较轻,怕帆船倾斜,需要用生物体来增加船的重量,于是大批优质的木材便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而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发现并制造成家具,这些木材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做出家具结实耐用,且极具凝重感。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到的硬木。三、经济社会的改变促使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
清早期 黄花梨透棂书格
清代家具较多的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强烈,并常常采用各种工艺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多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缛的雕刻,突出地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但娴熟的传统技艺,迎合了当时夸张的审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过度的堆砌和人为的雕琢,使得许多家具显得特别繁琐;财力不济而造成的粗制滥造,更使家具走向了物质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后,将创新精神局限于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家具画上个华而不实的句号。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纹马蹄足三屏风扶手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家具进一步出现西化倾向,各种西方家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异物品。到这一时期,清代家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阅读:[明清家具部件术语] 椅子的鹅脖
⑶ 论述明清两朝代“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特色
明式家具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曲线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特色。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各种线与面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从而产生出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艺水平。在选料上十分注重木材的纹理,凡是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圆雕以及浮雕与透雕结合等多种,有人认为还有平雕(又分为阴刻和阳刻),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镶嵌方面有用木、骨、螺、瓷、玳瑁等平镶或凸镶。雕刻纹饰题材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树皮纹、竹节纹、吉祥图文、宗教图案等。刀法细腻,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围子等处,通常仅做小面积的雕刻,细致精巧的装饰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1]
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⑷ 宋元时期的内部住宅都有什么特点
宋元时期的住宅内部陈设家具之类也值得一说。我们知道,大约在两汉时期,家中还没有坐凳、坐椅,一般都席地而坐。有些不加推敲的电影(或电视剧),演到“三国”时竟有凳子、椅子。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出,两人在小亭中席地而坐,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就是你我二人时,刘备不觉大惊,故筷子落地。而由于坐得低,捡起来不需大的动作,“从容俯首拾箸”,从而掩饰过去。大约“三国”以后的魏晋时代,当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甚多(战争也是一种交往,如当时有“五胡乱华”等),因此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当然汉人的生活方式更为他们所青睐。因此,当时便出现了凳子、椅子之类,当然桌子也高了,悉如今天的尺度。还有胡床、榻等。
⑸ 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
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可见于《清明上河图》。一.人们的衣食住行衣:宋代服饰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行业特点。衣料也有较大的变化,由麻布向棉布发展,麻布还是最主要的衣料。食:宋代食品种类很丰富。南北饮食交流普遍,但总的来说,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主要吃米饭。茶和酒是常用的饮料。住:城市居民住瓦房,农民住茅屋,官僚、地主和富商住园林式住宅。各种家具种类繁多,而且高脚家具广泛使用。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为水陆两大类,主要有轿、车、马、骡、驴、牛、驮。大海船还有指南针。二.城市文化生活1.瓦舍:城内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宋代全国各地的茶肆应该数不胜数,与之相关也产生了多种社会角色和行业。茶肆是随着饮茶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遍化而出现的一种专门行业,坊肆数量众多,人流杂处,往往体现出市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征,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宋初灭熟时,后蜀宫中金银玉器书画全部都被宋军收藏,“太祖阅蜀宫画图,问其所用,曰,以奉人主尔。太祖曰,独揽孰若使众观邪?于是以赐东门外茶肆”。他认为把图画挂在茶社能与民众一起观赏,可见茶肆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平民的广泛性。而蔡绦述及宋代“遇禁烟节,至清明日则赐新火”遇执政、侍从等杂学士以上之家,而那些所谓“快行家者,昧爽多就执政、侍从之门,茶肆民舍取火爇烛,执之以烧”,举“茶肆民舍”以指称社会中的市民阶层,亦可见茶肆在市民社会生活中的代表性。茶肆除了经营茶饮,或为其他行业提供场地和多收费的由头外,还会随着时节经营一些其他物品。如《东京梦华录》卷二记汴京潘楼东街巷的“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叶梦得《石林记》:“余绍圣间春官下第,归道录壁县,世以为出奇石。余时正病中,闻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自旧夕冬孟驾回,……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说明茶肆在元宵节前亦同时经营灯市。2.瓦舍产生的原因: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3.宋代东京在城市布局、经营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与唐朝长安的异同点:①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朝长安。②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以及唐以前的坊都制度,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③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④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⑤北宋东京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其中尤以汴河水路最为重要。它不但可以通往江淮、两浙、荆湖,就是岭南、川蜀入京的货物,也大都经由此河。4.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的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都分布着店铺和作坊,城市的商业化气息极浓。〈2)经商时间长,基本上是日夜相继。(3)娱乐活动商业化。(4)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5)对外贸易活跃。三.丰富的节日生活1.宋代的节日很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2.宋代的春节叫元旦或元日,是一年中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元宵节也叫灯节。3.宋代过春节,也称元旦,最为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户,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 称“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 连妇女也出来游乐。全文
⑹ 古代有很多设计逆天的家具,你具体有哪些了解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设计经过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家具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时期,家具设计艺术以其简单的线条、简单的质感和简单精美的木雕装饰让人流连忘返。21世纪被称为全球化的新世纪,文化趋同,文化危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明家具装饰艺术,装饰部分是明末清初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简约,装饰风格清新自然,与家具结构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明代家具善于利用木架的各个部分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强化家具主体的效果。在镶嵌工艺上,明式家具多以镶嵌木和大理石装饰。嵌入注重锦上添花,不喧宾夺主。嵌入明式家具也用金属饰物装饰。这些金属饰品包括合页、脸叶脚、纽扣标签和戒指等。形式优雅,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不同的金属饰品应用于不同的家具,并与家具有机结合。金属与木材的美相结合,让普通家具表面大放异彩。
⑺ 在古代家具是如何摆设的,庭院有什么讲究
椅凳类
宝椅、玫瑰椅
交椅和圈椅
官帽椅和靠背椅
杌凳
桌案类
方桌和圆桌
条桌和条案
炕桌、炕案和炕几
琴桌和棋牌桌
茶几和套几
花几
柜橱类
圆角柜和方角柜
顶竖拒
书格
多宝格
箱匣
屏风类
曲屏凤
插屏和挂屏
台架类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http://www.zh5000.com/JS/jiju/zgjjonline.htm
http://www.bast.net.cn/dmsa/live/kichen/default.shtml
我相信这2个网站对于楼主来说很好用。
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建造的庭院样式,从庭院建筑的风格上,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其中,中国庭院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人文观念与美学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园因素,通过艺术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筑中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的相近、相亲、相融,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来,形无所牵,止无所泥”的生活乐趣。
在中国古人的认识中,庭院是有生命的空间,是最想想的建筑空间。四面围合的空间模式,是中国建筑组群构造的唯一方式。
⑻ 古代家具名称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或称“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种功能齐全的床。床下有一木制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并镶以木制围栏,使床前形成一个浅廊,中间为床的门户,两侧可放置小型家具及杂物。它造型奇特,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前沿长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放置小桌凳、灯盏等。
⑼ 明代不同时期的家居方桌都有哪些特征
关于明代方桌的特征,我认为可以从早期和中晚期来分析:
1.明早期有承袭宋元的特征。
与前期相比,明中期和晚期方桌的形制更加简练完善,局部构件上有所创新。该时期家具的创新和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发达和生产力的提高。发展至明中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货币广泛流通,海禁开放,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等因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随着水利运输条件的不断完善,使得林业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从明万历年午容编《鲁班经匠家镜》中,也可以侧面的看出,该时期家具的样式增多。这是一本流传民间的建筑与家具行业的专用工具书,内容包括行帮的规矩、制度以及仪式,是当时中国家具制作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木工往往即是建筑师也是家具设计及制造者。
⑽ 明清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有什么影响
明清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摘要: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具有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在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当今的家具设计乃至其他工艺美术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清家具 传统文化 现代家具 应用与发展
引言
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设计艺术以其简约的线条、古朴的质感、简洁而精美的木雕装饰让人流连忘返。这些艺术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思考。在科技与艺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修养、习惯意识及审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古代家具在现代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的呢?现代家具设计理念中是否也继承了中国古代家具中的某些优点呢?
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过一种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这或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抑或是受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浪漫、高洁等情操的熏陶,因而古人在制陶器、建园林、做家具、作书画的同时,其实是追求一种清静的境界、保持诚朴心态的写照。
一、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审视
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优秀的工艺艺术品之一,其发展源远流长,它既是人们生活的实用品,又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其历史是一部由木材构造的绚丽诗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古代家具有很多种类:椅凳类、床榻类、桌案类、橱柜类、屏风类和台架类。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哪种类型的家具都能完整地表现设计者的思想与气质,体现时代的特征与人文气息,富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古代家具发展到明清时期为顶峰时期,当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尤其是工商业的萌芽给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当时儒家思想的盛行,家的概念尤其重要,家就是当时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一点也无形中促进了古代家具事业的发展。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的人文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1、明清家具的特点
明代家具是我国明代匠师们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加以发明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风格。明代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结构科学,同时简练的雕刻及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图中圈椅是明代家具典型的式样,圈椅自搭脑处顺延而下成扶手,背板成“S”形,饰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设壶门券口,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征,是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清代家具与明代家具相比在造型艺术及风格上有很大区别,但在造型上没有过多的考虑与进步,只是加大了家具的整体尺寸及局部尺寸而已,不过装饰手法运用得更多了,给人一种豪华艳丽、庄重富贵的感觉。图中类似“一统碑式”的高背椅,雕刻精细,背板玲珑清秀,腰束下的花板雕刻细致,是典型的清式风格,可以看出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
2、明清家具的突出成就
明代家具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家具的比例尺度与人体各部分关系的协调上,很符合现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它是一种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而清代家具为了达到其设计目的,将多种材料以多种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也是一种成功。这种成功留给后人的是一种设计的经验。
二、现代家具的发展现状及设计特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设计艺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包豪斯为现代设计的起源,设计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家具的发展。家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风格时期:哥特式风格时期、洛可可风格时期、巴洛可风格时期和路易十四风格时期,后来随着“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家具设计在注重装饰性风格的同时也逐渐倾向于自然主义风格,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饰性越来越被艺术家们遗忘,简约主义成为现代设计的主题。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家具设计越来越注重物与人的结合。现代社会由于传播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听到远涉重洋的声音,目睹千里之外所发生事件的全过程,所有这些都使得21世纪的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变得日益忙碌,对时间与距离的观念所发生的转变也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形式,影响了现代家具设计。
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清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清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它都是世界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一方的文化都不能主宰另一方的文化,而中国家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家具艺术成就对世界家具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是珍贵的家具设计文化资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都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他们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相互贯通,设计出既适合东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创新家具。家具设计是体现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工业产品,将本土优秀文化中的民族特色纳入现代家具设计中,并吸取现代设计的创作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构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文化支点。
现代家具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是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第二是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艺术领域中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推广了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作为现代设计领军的包豪斯正是教导学生在设计时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内使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来赢得设计式样和风格的现代感。第三是消费者的大众化。现代设计的消费者是普通群众。第四是强调人性化设计。设计出来的成品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人体美学原理等。第五是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现代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用品,首先必须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通过多种手段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协调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还要妥善的处理好产品本身的结构问题,因为细节处理的好坏关系到家具设计品质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去关注家具的审美、造型的寓意等其它要素,力图达到审美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这是所有产品设计的最高目标。
三、明清家具的美学文化价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装饰是一种“附属”,但它往往承载着设计中最“文化”的部分。正因为装饰的存在才使得设计的历史没有随时间而消失,才使得我们在豪华而丰满的装饰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灿烂阳光,在班驳而又苍凉的装饰中体味着古老文明倾覆的呻吟和痛苦。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化与艺术难道真的过时了吗?答案是没有,现代设计艺术非但没有抛弃古人的经验,反而取其精华,巧妙地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家具设计中所体现的明清家具的美学原理
中国有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其中有一种观点为“致用论”,强调设计事物的实用性。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强调,制作椅子要讲究人的舒适程度,他说“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妙其说,必制理穷尽而后止哉!”。明代家具中的每一件家具制作都十分讲究,它要考虑做出来的家具是否美观又实用、简洁又舒服,工匠们在制作家具时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家居用品来设计,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来雕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注重家具尺寸比例与人体各部分关系协调性的设计思想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得到了运用,现代家具设计中强调人性化设计,所设计出来的东西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这一人体美学原理就是来源于古代家具的启发。
在米兰国际家居展中展出的提盒设计,想法就来源于明清的家居用品。过去更小一点的盒子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在这个设计中传统的美学文化理念得到了延展,这个“提盒”家具有4个小的盒子和2个更大一点的盒子,它一共有3种使用方法:可以两个人下围棋或者4人、2人坐下来喝茶。提盒收起来还可以放杂物。
2、现代家具设计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家具的优点
现代家具设计在形式上简化了许多,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但它的出现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取其精华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运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家具的现代化演变的成果。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橱柜是靠在墙边而只有一面可以使用的,但现代西方所设计的新的橱柜则可以从四边打开抽屉,看上去像中国的药匣子。一些抽屉很长,被分成了3等份,可以从一面拉到另一面,而剩余的都很短,这个设计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简单的几何造型而使空间没有剩余,人们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物品放进去,当然必须要记住它们在哪个抽屉里。
3、装饰手法的更新
装饰是一种修饰方法,在对物体的美化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看到它的踪影。传统的装饰图案给了现代设计师们更多的灵感与创造空间,现代家具的装饰只是更现代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已,是一种意识上的更新。良好的装饰是靠精湛的工艺来完成的,而只有最好的工艺才能表现出最好的设计。同时,好的设计又把精美的工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当然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更新,装饰的手法也更加繁多。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所选用的优质贵重的木料到现代家具设计所采用的所谓“智能”材料,材料的制造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创造,每种不同的材料都能创造出不同的新的装饰手法,创造新的美学观点。
4、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自人类使用家具产品伊始,人们的审美情趣就趋向于向两极伸延:求新,可使人获得幻想时的亢奋和新奇的刺激。怀旧,可引起人们对流逝年月的追忆,以品咂温馨的慰藉,所以,家具设计的许多创作原点,都无不盯准这两个方面去延伸,而优秀的家具设计又往往是准确地找到了两者间的契合点,使得家具设计既体现现代风格,又不失传统。
从世界家具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家具的设计正朝着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款式上美观、使用上安全等方向发展。在我国,当今的家具设计界越来越认同并接受一种新的设计观念,那就是:设计新家具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
(1)“文化混血”诠释东方神韵
在目前国际家具简约流行风中,一股新鲜的潮流——“中国风”兴起。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主义”便是例证。这似乎与世界十大名牌香水中的“毕扬”、“鸦片”、“夏尔美”等以具浓郁、神秘而有诱惑力的东方香味著称一脉相承。在国际潮流下,国内家具制造商纷纷推出“文化混血”的新产品。如联邦集团推出的“简·日”系列。此系列产品在舶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寻找结合点:产品的线条、结构、用材甚至是工艺都是西式的,但装饰要素和装饰节点却是中式的,产品整体风格在简约中透露东方情韵。如一组运用了仿中式古门如意门环造型的家具,用金属打制的两片半圆,与木质家具形成了方圆对比:还有一组家具沿用了两端卷沿翘头的案几样式,它脱胎自古建筑的翘檐如翼,以及中国书法“一”字口诀的蚕头燕尾。考究时下流行的这些中西合璧的产品,不难发现创作者正力图“以现代艺术诠释东方神韵”。
(2)古典风韵演变流行时尚
就像西式家具不代表时尚与现代一样,中式家具也不代表传统与陈旧。潮流总是在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家居时尚,已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避免尖锐的冲突,将现代元素与古老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e时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设计,又有传统的沉静与思考。因为人们最终还是要抛弃狂热的幻想,向往舒适的生活。尤其当人们希望摆脱那旋转着的世界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焦虑和恐惧时,古老的元素总有着神秘的力量,给我们带来宁静与平和,有时不得不承认,那种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强大,深入人心。
(3)从“物质”设计到“精神”设计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等方向发展。现代沙发让人们欣喜地发现了让家具适应人体而不是人体适应家具的好处。沙发将变得更“体贴”,它将具有按摩等功能,甚至它的形状也将随个人的不同而加以改变。传统的卧床一般都是板板正正的长方形双人床或单人床,形式上也不外乎是木制、铁制或镀铜,配以席梦思床垫。但从近几年卧房设计来看,卧床的设计改变最大,将出现圆形、心形等形状,个头也逐渐增大,床垫渐渐出现由双人床垫变为两张单人床垫。电脑的广泛普及,使家将成为办公室的延伸。因此,电脑家具将对传统的办公室家具和家庭家具形成强烈的冲击,并使得其他家具的设计风格彻底改变。在具体设计上将突出现代性、一体性、可移动性。人们追求使用时越方便越自在越好,而不用时,它占据的视觉空间越小越好。因此,任意移动、随意灵活是现代书房家具的最大特点。
四、结束语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家具走了一条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其不仅仅是家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现代设计师们应进一步挖掘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及优秀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环境下将其做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品牌,它传达着中国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是中国的标志。
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中国的家具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新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人为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中国家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探寻古代家具中更深刻的内涵,寻找其更有价值的文化,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未来的家具设计中,这是新时代的设计师们迈向成功的不二法门。现代科学已经使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手段,使我们能探幽索微,追溯传统的奥秘,而多元文化又为我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设桥梁。我们一定能够在不远的未来,构建起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
参考文献:
[1]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杨耀.明清家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4]陈鸿傻.中国工艺美术吏.中南大学出版社.
[5]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6]北京设计师.从中国文化找灵感.北京:产品设计.2006,7(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