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乐毅家居

乐毅家居

发布时间:2022-07-16 09:52:05

①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翻译。

贴吧上有的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汉)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2006-10-1 12:06 回复
221.239.190.* 2楼

论盛孝章书 〔东汉〕孔融 译文 【作者小传】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县)人。历任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为人秉性刚直,先后触犯何进、董卓等权臣,受到他们的排挤。后因屡次讥讽曹操,被杀害。他好学博览,是汉末有名文士,为“建安七子”之一。其散文议论尖锐,富有气势,表现出鲜明个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有《孔少府集》。

【题解】这是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岁月不居〔1〕,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2〕,融又过二〔3〕。海内知识,零落殆尽〔4〕,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5〕,妻孥湮没〔6〕,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7〕!
《春秋传》曰〔8〕:“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9〕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10〕,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11〕,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12〕,而朱穆所以绝交也〔13〕。公诚能驰一介之使〔14〕,加咫尺之书〔15〕,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称叹〔17〕。燕君市骏马之骨〔18〕,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19〕。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20〕,又能正之〔21〕。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22〕,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23〕,隗虽小才,而逢大遇〔24〕,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王〔25〕,剧辛自赵往〔26〕,邹衍自齐往〔27〕。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28〕,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29〕。凡所称引〔30〕,自公所知〔31〕,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32〕。因表不悉〔33〕。

——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末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末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2006-12-8 15:01 回复
221.239.190.* 3楼

(徐鹏)

【注释】
〔1〕居:停留。〔2〕公:指曹操。始满:刚满。这里指刚满五十岁。〔3〕过二:超过两岁。〔4〕零落:凋落。这里指死亡。〔5〕其人:指盛孝章。孙氏:指东吴孙氏政权。孙策平吴后,对英豪多所杀戳,孝章为当时名士,孙策亦深忌之。但孙策死于建安五年,此书作于建安九年,则杀孝章者当为孙权。〔6〕妻孥(nú奴):妻子儿女。湮(yān烟)没:埋没。指丧亡。〔7〕永年:长寿。〔8〕《春秋传》:阐明《春秋》经义的书。这里指《公羊传》。〔9〕“诸侯”三句:见《公羊传·僖公元年》。僖公元年(前659),狄人出兵灭邢。齐桓公当时居霸主地位,未能发兵救援,自己感到羞耻。所以《春秋》作者有意为他隐讳,于这一年只写上“邢亡”两字,而不写亡于谁手。文章引用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以曹操比齐桓公,暗示他拯救孝章是义不容辞的事。〔10〕谈士:善于言谈议论的人。〔11〕幽执:指被囚禁。〔12〕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后裔,故称。论损益之友:《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3〕朱穆:字公叔,东汉时人。他有感于当时不讲交友之道的衰败风俗,写了《崇厚论》、《绝交论》两篇文章,表示对世风的不满。〔14〕介,一个。〔15〕咫(zhǐ止):古以八寸为咫。〔16〕要:总要,总括来说。〔17〕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长称牧伯,所以称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18〕“燕君”句:《战国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马死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市:买。〔19〕绝足:绝尘之足。指奔驰时足不沾尘的千里马。孔融引用燕君市骏马骨的故事,是要曹操招致盛孝章。以为纵然孝章不是绝顶贤才,但把他招来可以得到好贤的名声,天下贤才必能接踵而来。〔20〕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政权。“宗庙”是皇帝祭祖宗的地方,“社稷”是皇帝祭天地的地方。绝:断绝。祭祀断绝即意味政权覆灭。〔21〕正:扶正,安定。〔22〕“珠玉”二句:语本《韩诗外传》卷六:“盖胥谓晋平公曰:‘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胫(jìng敬):小腿。这里指脚。〔23〕昭王:燕昭王姬职(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渴望贤者,以报齐国破燕之仇,请谋臣郭隗推荐,郭隗说:“只要你尊重国内贤人,天下贤士必会闻风而来。”昭王说:“那么我该从谁开始呢?”郭隗说:“请从我开始。我尚且受到尊重,何况比我更高明的贤士呢?”于是昭王就为他修建宫室,并以师礼相待。又相传昭王在易水东南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招纳天下贤士。〔24〕大遇:隆重的待遇。〔25〕乐(yuè月)毅:魏国人,燕昭王任为上将军,曾为燕伐齐,破齐七十余城。〔26〕剧辛:赵国人,有贤才,跟乐毅一起合谋破齐。〔27〕邹衍:齐国人,主张大九州说,燕昭王以师礼相待。〔28〕向:从前。倒悬:倒挂着。比喻困苦危急。〔29〕首:向。〔30〕称引:指信中论说、引述的事情。〔31〕自:本来。〔32〕崇笃:推崇重视。斯义:指交友、招纳贤才的道理。〔33〕不悉:不能详尽。旧时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

② 有没有历史名人的姓名及资料(中国)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之——管仲

[管仲]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隆中的时候,经常自比管乐。“管”是管仲,齐国名相;“乐”是乐毅,燕国名将。他们都辅佐国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管仲(?—公元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亦称敬仲安徽颖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辅佐齐国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民富”“民安”;改进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采取外交的主动权。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管仲所以有所作为,除了自身的才干外,同鲍叔牙能够知人并无私地举贤荐能有关。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诤友。两人共同经商,分配盈利时,管仲私自多拿了一倍于鲍叔牙的财物。别人不平,鲍说,这不是他贪财,是因为他家里贫穷。两人一起领兵打仗,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管却冲锋在后,退却在前。别人议论,鲍说,这不是他怕死,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鲍叔牙这种宽以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后来,鲍克服重重困难,把管仲引荐给齐桓公,筑坛拜相,自己却甘愿位居其下。司马迁感慨地说:天下人不推重管仲之贤,而推重鲍叔能知人。管仲所以有所作为,又同齐桓公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紧密联系的。管仲原来辅佐小白的哥哥子纠。纠、白争位时,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诈死始得脱。后来子纠死后,小白为齐国之主,他尊贤礼士,不计旧怨,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毅然授相与管仲。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

③ 战国有哪些人物

魏斯(?-前396) 战国初魏国建立者。前445-前396年在位。

魏文侯 即魏斯。

乐(yuè)羊 战国初魏国将领。一作乐阳。乐毅即其后裔。

李悝(kuī)(前455-前395) 战国初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魏国人。著《法经》六篇,第一次用成言把封建法权固定下来。

李克 即李悝。

西门豹 战国初政治家、朴素的无神论者。魏国人。曾投巫于水,废止河伯娶妇陋习。

姬显(?-前376) 战国初鲁国国君,前407-前376年在位。

鲁穆公 即姬显。

孔伋(jí)(前483-前402) 战国初思想家,鲁国人,孔鲤之子,孔丘之孙,字子思。其思想见于《礼记》中。

墨翟(约前468-前376)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者。宋公族目夷氏(墨台氏)之后。其思想学说见于《墨子》。

墨子 即墨翟。

杨朱 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又称杨子、阳生、阳子居。

跖(zhí) 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一作跖。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盗跖”和“桀跖”。

聂政(?-前397) 战国时韩国轵人,有侠名。刺杀韩相侠累。

熊疑 战国时楚国国君,前401-前381年在位。

楚悼王 即熊疑。

吴起(?-前381) 战国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初为鲁将,后遭谗赴魏。武侯时受旧旧势力排挤,出奔楚国。

韩昭侯(?-前333) 战国时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

申不害(约前385-前337) 战国时思想家。韩昭侯时任相十五年。

嬴渠梁(前381-前338) 战国时秦国国君,献公之子,前361-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 即嬴渠梁。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 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卫国公族,后在秦国主持变法改革达二十年之久。

商鞅 即公孙鞅。

卫鞅 即公孙鞅。

尸佼(约前390-前330) 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一说鲁国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

田因齐(?-前320) 战国时齐国国君,桓公之子。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田忌、孙膑,开展“百家争鸣”。

齐威王 即田因齐。

邹忌 战国时齐国大臣。自荐为齐国相,曾献计围魏救赵。

孙膑 战国时军事家。齐国人,孙武后裔。著有《孙膑兵法》,亦称《齐武子》。

田婴 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封于薛,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匡章 战国时齐将。又称匡子、章子。

淳于髡(音kūn) 战国时齐国大臣。

魏罃(前400-前319) 战国时魏国国君,武侯之子。前369-前319年在位。

魏惠王 即魏罃。

梁惠王 即魏罃。

庞涓(?-前342) 战国时魏国将领。曾对孙膑施以毒刑,后兵败自杀。

惠施(约前370-前310) 战国时名辩思想家。宋国人,曾任魏惠王相。在名辩思想上,其基本思想是“合同异”。

张仪(?-前310) 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游说入秦,首创连横。惠王以为相,封武信君。

公孙衍 战国时纵横家。阴晋人。一称犀首。提倡合纵抗秦,曾身佩楚、韩、赵、魏、燕五国相印。

陈轸 战国时纵横家。

白丹 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字圭。东周洛阳人,一说魏人。修建闻名后世的白渠(白公渠)。

田辟疆(?-前301) 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前319-前301年在位。

齐宣王 即田辟疆。

田文 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田婴之子,袭封于薛,称薛公,“战国四君”之一。

孟尝君 即田文。

燕王哙(?-前314) 战国时燕国国君。前320-前318年在位。曾让君位于燕相子之。

子之(?-前314) 战国时燕王哙相。办事果断,擅刑名之术。代燕王执政,引起内乱。

赵雍(?-前295) 战国时赵国国君。肃侯之子,前325-前299年在位。提倡胡服骑射。后让位少子何,自号主父,引起内讧。

赵武灵王 即赵雍。

李兑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武灵王让位少子何,引起内乱,他发兵杀太子章,逼死主父(赵武灵王)。独专国政,号奉阳君。

滕文公 战国时滕国国君,定公之子。

慎到(约前395-前315) 战国时思想家,赵国人。

田骈 战国时思想家。又称陈骈,齐国人。

宋銒(jiān) 战国时思想家。又称宋荣、宋荣子,宋国人。

孟轲(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字子舆,邹人。受业于子思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 即孟轲。

许行 战国时思想家。楚国人,与孟轲同时,农家代表人物。

告子 战国时思想家。善口辩,讲仁义。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环渊 战国时思想家。楚国人。一作娟环、便娟,又称娟子、涓子。

庄周(约前369-前280) 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人。

庄子 即庄周。

鬼谷子 战国时思想家。因隐于鬼谷得名。

甘德 战国时天文占星家。齐国人,一说楚国人。著有《天文星占》,早佚。后人与石申《天文》合为《甘石星经》,为世界上最早之恒星表。

石申 战国时天文占星家。魏国人。与甘德同时,所著《天文》早佚,后人辑与甘德《星占》合为《甘石星经》。

嬴驷(?-前311) 战国时秦国国君,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 即嬴驷。

樗(chū)里疾(?-前300) 战国时秦国大臣。惠文王异母弟。名疾,因家居渭南樗里,以里为氏。秦封圬里子,号曰严君,又称严君疾。秦人谚:“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甘茂 战国时秦国大臣。楚下蔡人。

李冰 战国时水利家。在儿子二郎和王叕等协助下,完成都江堰工程。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真名为秦越人。齐国渤海鄚人。

乌获 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名。孟轲说他力能举百钧(三千斤)。

孟贲 战国时大力士。卫国人,与夏育、乌获齐名。

嬴稷(前325-前251) 战国时秦国国君。一作嬴侧,武王之异母弟,前306-前251年在位。

秦昭襄王 即嬴稷。

秦昭王 即嬴稷。

芈(mǐ)八子(?-前265) 秦惠文王妃,昭襄王母。

宣太后 即芈八子。

魏冉 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人,秦昭襄王舅,宣太后异父弟。

穰侯 即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

白起(?-前257) 战国时秦国大将。郿人。曾坑杀赵卒四十余万。

范雎(?-前255) 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人,字叔,一作范且。

应侯 即范雎。食邑于应,故号应侯。

蔡泽 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燕国人。封纲成君。

姬职(?-前279) 战国时燕国国君。燕王哙庶子,前311-前279年在位。

燕昭王 即姬职。

乐毅 战国时燕国将领。灵寿人。魏将乐羊之后。以功封于昌国,号昌国君。后出奔赵国,受封于观津,号望诸君。

郭隗(wéi) 战国时燕国大臣。

秦开 战国时燕将。率军击败东胡,扩地千余里。

剧辛 战国时燕将。原居于赵。

田地(?-前284) 战国时齐国国君。前300-前284年在位。

齐愍王 即田地。

苏秦(?-前284) 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字季子。赵曾封其为武安君。

苏代 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

戴偃(?-前286) 战国时宋国国君。即宋康王,又称宋献王。

宋王偃 即戴偃。

田单 战国时齐国将领。临淄人。曾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以功封安平君。后入赵为相,封平都君。

芈槐(?-前296) 战国时楚国国君。威王之子。前328-前299年在位。

楚怀王 即芈槐。

昭雎 战国时楚贵族大臣。

唐昧(?-前301) 战国时楚国将领。一作唐蔑。

庄蹻 战国时楚国人民起义领袖。一作企足。与跖齐名。

屈平(约前340-前278) 战国时楚国大臣、文学家。字原(《离骚》中称灵均)。曾任楚国左徒,后自投汩罗江而死。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

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

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赵胜。

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君。

赵括(?-前260) 战国时赵国将领。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只知纸上谈兵。统兵败于秦军白起,四十万人被坑杀。

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320-前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305-前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魏无忌(?-前243) 战国时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战国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无忌。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以重诺守信名传后世。

朱亥(?-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有勇力。曾刺杀魏将晋鄙,解邯郸之围。

黄歇(?-前238) 战国时楚国大臣。“战国四君”之一。

春申君 即黄歇。

荀况(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提出“行贵于知”的观点。

荀子 即荀况。

姬延(?-前256) 东周末代国王。慎靓王之子。前314-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 即姬延。

吕不韦(?-前235) 战国末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人。所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为杂家代表作。

甘罗 战国时秦国大臣。甘茂之孙。十二岁时因功而任秦国上卿。

嫪毐(lǎo aǐ)(?-前238) 战国时秦国人。由吕不韦推荐为宦,受太后宠幸,受封为长信侯。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人。所筑郑国渠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子》(《韩非子》)五十五篇。

尉缭 战国末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人。入秦为国尉,因称尉缭。今存《尉僚子》二十四篇。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

王翦 战国末秦国将领。频阳人。长于用兵,以功封武成侯。

燕太子丹(?-前226) 战国末燕王喜太子。曾派荆轲刺秦王不遂,被燕王喜斩首。

荆轲(?-前227) 战国末卫国人。先世为齐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游历至燕后,被称为“荆卿”(或“荆叔”)。刺秦王未遂被杀。

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擅长击筑。曾于筑内暗放铅丸,扑击秦始皇未中被杀。

樊于期(?-前227) 战国末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后自刎献头于荆轲,以刺秦王。

项燕(?-前233) 战国末楚国将领。下相人。勇而有谋。

田光(?-前227) 战国末燕国人。以“节侠”自许。荐荆轲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壮其志。

猗顿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河东盐池起家,而成巨富。

郭纵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赵国邯郸人。以经营铁冶成业致富。

卓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赵国人。以铁冶致富。
孔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魏国人。以铁冶为业。
差不多算上人物的都在这

④ 襄樊市第六届校园书信大赛的格式与范文 我写的是向老师父母邮寄心生有范文吗

书信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
例文
(“_”表示空格) 敬爱的××(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祝福语) __此致 敬礼 ! ———————————————————————(单位、学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书信的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基本常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编辑本段书信定义
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有什么话要说,就可以直接了当地写出来,寄给对方。它迅速、灵活、方便。远隔两地的人,都可以用邮寄书信的方法对话、谈心、商量事情。 书信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广泛使用的应用文书。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中越来越密切。人们除了通过面谈、电话、电子邮件联系外,以文字为依托的日常书信。 (相关内容见《应用写作》杂志1991年第1期《论毛泽东书信写作风范》和2005年第4期《从一则函的修改看函与常用书信的区别》。)
编辑本段书信的构成
书信由笺文及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俱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封好付寄的。
编辑本段书信的分类与格式
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一般书信由信封和信瓤两部分组成。信封是显示于外的东西,信瓤则是信的正文。
(一)信封的书写格式
信封分为竖式信封与横式信封两种。现在所通用的则是横式信封。 信封上应准确填写下列内容: 邮政编码 中国国内,除台湾省外,已经开始使用统一的邮政编码。邮政编码是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用来表示邮局和它的投递区域的专用代号。目前的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例如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的邮编是130061。书写邮政编码时要注意,信封正面左上方空格内应填写收信人所在地邮政编码,而右下方的空格则是发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收信人的详细地址 寄往城市家庭的,要具体写上收信人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城区、路、街(弄)和门牌号码,如果是高层建筑,还应写上室号。寄往农村家庭的,则要写出省、县、乡、村甚至街。寄往收信人工作单位的,不仅要写上收信人详细地址,还应写明单位全称和具体部门。书写地址时,可在一行内写完,也可分两行写出。在大地名和小地名、地名和号码之间,都应空开一个字的位置。 收信人姓名 姓名要写完,不能省略。常见的错误写法如:“老王”、“小杨”、“董事长”。在收信人姓名后面空两个字的距离,写上“同志”、“先生”、“小姐”等字样,也可以不写。千万注意的是,信封上不要使用写信人对收信人的亲属称谓,这是因为信封主要是给投递员看的,如写上“×××伯父收”、“××爷爷收”等就有可能引起投递员的不悦。 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必须写在信封上,因为当由于某种原因这封信不能寄达收信人时,邮局必须以此点信息退还所寄信件。“本市王寄”、“内详”之类做法绝不可取。 上述情况,主要针对邮政信件。如是托人捎带的信件,则应该在信封上方偏左的地方,视具体情况,写上“请交”“面交”“烦交”等字样。如捎信人熟悉收信人的地址,则不必写出收信人的地址。写信人的地址一般也省略,只写“××托”、“×××拜托”即可。有时,为了表示对捎信人的尊重与信任,或信件的内容一般,不涉及公私秘密者,信封以不封口为好。
(二)信瓤的书写格式
信瓤是书信的内页,一般分为开头、正文、结尾、署名、附信等几部分。 1.开头。开头写收信人的称呼,要单独成行,顶格书写,表示尊重和礼貌。称呼之后加上冒号,以示领起下文。 平时对收信人如何称呼,信上也如何称呼。写给长辈的,按长辈称呼,如“祖父”、“伯父”、“伯母”等;写给平辈的,比自己年长的称“哥哥”、“姐姐”等,比自己年幼的,称“弟弟”、“妹妹”等,也可以直接称呼名字;写给晚辈的,可以直接写名字。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寄信人要向收信人询问、回答,叙述的内容,都在这里表述。 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顶格。根据内容可适当分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单独成行,空两格写起。向收信人表示问候。 (2)另起一段,空两格写起。说明何时收到对方来信,表示谢意;或者询问对方情况,表示关怀。总之,应首先谈对方的事情。 (3)谈自己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要分段写,使对方一目了然。回答对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4) 可写有何希望、要求或希望再联系的事项。 3.结尾。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普通的信多用“祝你健康” 、“此致”、“敬礼”之类的话。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 在写完正文之后,紧接着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 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安好”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是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朋友的,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妹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名字后边,或在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以便于收信人查考。 5.附言。有四种情况: (1)附告详细地址。初次通信或写信人的地址有变动,应把通讯处或详细地址通知对方。 (2)托带问候的话。如“请代问婶子好”。有的是别人托写信人代向收信人问候,如“姐姐附笔问安”。 (3)附件说明。信中附有照片、票据等,要加以说明。 (4)附加的话。信写完以后,发现还有内容要补充,可以加在后面。为醒目起见,常见“另”、“又”或“还有”开头。或先写附加内容,最后注明“又及”或“某某(写信人的名字)又及”作为结束。
编辑本段书信写作基本要求
由于书信是人类借助文字交流思想感情、互通信息或联系各种事务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撰写书信时,态度要诚恳,意想要鲜明,叙述要清楚,内容要具体,语言要得体,书写要工整。这样才能使实现交际的目的。 书信要用毛笔黑、或蓝色水笔、圆珠笔写。不能用铅笔,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红笔写,这会让对方以为是绝交信。信纸要用专门信纸或稿纸。 (1)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词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 (2)要考虑收信人的文化水平及经历,使收信人看得懂信。 (3)要抓住重点,力求写的充实、圆满、简短。
编辑本段书信的5个主要部分
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
(1)称呼。
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平时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如给爸爸写信,称呼就写“爸爸”;写信给老师、同学的信,称呼就写“*老师”、“**同学”。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
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先写问候的话。如果是回信,先要写明来信收到,并对来信中提及的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情作出回答。如果写的事情较多,可以分段写,一件事情写一段。每段起行空两格,转折顶格。
(3)结尾。
结尾可根据写信人跟随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写上表示祝愿,勉励或敬意的祝颂语。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等等。祝愿语一般分两行写。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正文之后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则一定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
在结尾的再下一行的后半行写自己的名字,署名的前面也可以写上跟随对方相应的称呼,如“儿”、“弟”、“学生”等等。
(5)日期。
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最报写清年月日,以便查考。 此外,如果信已经写完,又发现内容有遗漏,或某件事叙述不够全面时,在信的后面还可以补写。但是在补写的话前面要加上“还有”、“另外”、“再”;或在后面加上“又及”等字样。

⑤ 给工商局的感谢信怎么写

书信格式
开放分类: 格式、书信、注意、要点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
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
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
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
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
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
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
,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
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
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feng88812

⑥ 从古至今口才好的著名人物

晏(yàn)婴
(?—前500)。即晏子。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当任期间,其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都信于他,甚是睿智,爱民;为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虽生来身材矮小(约合今一米四左右),但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对内辅弼国政,屡谏齐君。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子当政期间。力倡节俭,礼贤下士,以智慧超人、辩才卓越名满天下,以致同时的孔子愿以完事。他曾奉命出使楚国,楚人为羞辱他,让他从大门旁边的小门进城,他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楚人只好开门请他。见到楚王后,楚王说:“齐国缺少人才吗?怎么派你来当使者?”晏婴回答:“临淄人张袂成阴,挥汗成雨,人才多得是,但齐王规定,其贤者出使贤明的君主,不肖者出使不肖的君主。我最不肖,所以出使楚国。”楚王自取其辱,无言以对。接着,楚王款待晏婴,至酒酣耳热时,两个此士兵绑着一个人从席前走过,楚王问:“他犯了什么罪?”答:“偷盗。”又问:“哪里人?”答:“齐人。”楚王故意问晏婴:“是不是齐人本性善偷呢?”晏婴从容回答:“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积。虽然叶相似,其果实味道却不同,帜的味道和桔差远了。这是因为水土不同之故。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则盗,说明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偷盗。”楚王连忙大笑说:“对圣人是不能轻侮的,寡人这是自作自受。”晏子利用他的智慧和辩才为齐国赢得了荣誉。在国内,他直言敢谏,为政清廉,多施德政,深为后人仰慕,司马迁表示愿为之“执鞭”。到战国中叶,后人集其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邹忌
战国时齐国大臣。以善辩、英俊而闻名。当时,齐威王在位,立志改革。因为威王受好音乐,他鼓琴自荐,以其超人的音乐才能引起威王注意,乘机就国事提出出色建议,受到威王器重,三个月后便被任为国相。他任相后,为了齐国的强盛,劝威王招才纳谏。他对威王说:“我虽然很美,但自知不如城北徐公美。可我的夫人、侍妾、客人异口同声说我比徐公美。这是因为夫人偏爱我,侍妾惧怕我,客人有求于我。现在齐国方圆千里,城市百余,宫里人偏爱陛下,大臣畏惧陛下,国内之人有求于陛下,陛下受蒙蔽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齐威王听后,茅塞顿开,下令悬赏招谏,诏令下达,进谏者:“门庭若市”。威王采纳了各种良好的建议,改革协政,使政治修明,人才辈出。一年之后,国政已相当完善,已经没有什么可建议的了。邹忌还建议威王整饬军纪,厉行法治,使齐国面貌为之一新,国力日强,致使当时的强国燕、赵、韩、魏“皆朝于齐”,齐国成为霸主。
淳于髡
战国时齐国大臣。略晚于邹忌。师承晏婴、邹忌,以“滑稽多智”知名于时。他跻身政界时,齐国威王当国。威王好酒,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委政事于大臣,致使朝政荒乱,国势衰弱,诸国乘机发兵侵齐,齐国发发可危。但众臣惧怕威王,莫敢进谏。淳于髡和威王喜好暗示之语,便以隐语讽谏:“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思而答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即召见72名地方长官,赏一人,杀一人,全国震动,奋斗图强,国力强盛。遂发兵出击,夺回被诸侯侵占的土地,使诸侯畏服,称霸达36年之久。威王八年,楚国大举攻齐,威王派淳于髡使赵求救。淳于髡以其三寸之舌,说动赵王,赵王派精兵十万,兵车千乘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齐国免除了一场战乱。此后,由于国家强盛,威王故态复萌,又兴长夜之饮,并召淳于髡相陪。威王问他酒量,他说:“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古制一石十斗)威王不解,他乘机向威王阐明“酒极则乱,乐极生悲”的道理,劝威王居安思危,威王猛省,从此痛改旧习。即使宗室饮酒,也命淳于无监酒,使饮酒不误政事。淳于无以其卓越的辩才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作出了重大贡献。
鲁仲连
(约前305~前245) 战国时名士。亦称鲁连。今茌平人。善于出谋划策,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纷。赵孝王九年(前257),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一一推辞,退而隐
张仪
(?一前 310)。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贵族后代。早年与苏秦一同师事鬼谷先生,苏秦自谓不及张仪。后游说诸侯,到楚国与楚相饮酒,楚相丢失壁玉,其门人怀疑张仪偷玉,大加拷打,张仪不服,被释放。因此事,妻子劝他停止游说,他说:“只要我三寸之舌在,就足以雪耻扬名。”这时,受赵王倚重的苏秦请他到赵国会面,他到邯郸,苏秦拒不见面,让他吃奴仆的饭,给以羞辱。同时,暗中助以车马,他愤而西上见秦惠文君,指陈天下大势,惠文王大喜,任为客卿。他以“连横”的战略,联合韩、魏,共击齐、楚,蚕食诸侯土地,使秦国疆域不断扩大。秦惠文君十年(328),被任为相,封武信君。四年后,秦国愈益强盛,他助惠文君称秦惠王,迫使魏国献上郡土地给秦国。张仪到楚国,劝楚怀王与齐绝交,秦即送还楚商淤土地六百里。楚果与齐绝交,又任张仪为楚相,派人随张仪接受返还的土地。这时,秦国危机已解除,张仪却说:“我说的只是六里。”怀王大怒。于前312 年发兵攻秦,但因与齐国绝交,秦军强大,楚军大败,死兵七八万,失汉中郡。前310年,惠王死,太子继位为武王。武王做太子时就厌恶张仪的为人,这时众臣都说张仪反复无常,秦国重用见笑天下。张仪离秦至魏,被任为相,不久死于魏。他著有《张子》十篇,今佚。
苏秦
。战国时纵横家,生卒年不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早年与张仪一同就学于鬼谷先生。后游说诸侯,毫无所成而归,受到家人人讥笑,使他大感羞渐。从此发愤读书,读书发困时,以锥刺股,继续苦读,钻研姜太公《阴符》达一年之久,自感深有心得,离家复出。游说周、秦、赵均未能如愿。至燕,受到燕昭王赏识,昭王助其车马金帛赴赵,新即位的赵肃侯深信苏秦六国合纵共同抗秦的战略,以大量黄金、白壁、锦锈,资助苏秦游说齐、楚、韩、魏诸国,向诸国国君分析天下大势,他说:强秦崛起,乃“虎狼之国”,只有六国合纵,才能抵抗秦国的东侵,否则则会被强秦各个击破。诸国信服,推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并相六国。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东向。并相六国后,苏秦车驾过洛阳,仪仗前呼后拥,全城轰动,他的妻子,嫂嫂见苏秦时,都匍匐于地,不敢仰视,苏秦散千金赐宗族朋友,志得意满,备极荣耀。后来,他与赵奉阳君李兑合谋,使韩、赵、魏、齐、燕五国联合攻秦,迫使秦国废去帝号,归还魏、韩的地,因功被赵国封为武安君。此后,他入齐离间齐、秦关系,乐毅率兵攻齐,谋泄,苏秦遭车裂而死。他著有《苏子》31篇,今佚。他是与张仪齐名的战国著名辩士。他的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也是战国时有名的辩士。
郦食其
(?—前203)。秦汉之际辩士。生年不详。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出身贫家,好读书,为解衣食之忧,作了里监门吏。然性格狂傲,县内豪门都不敢役使,被称为狂生。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将兵过高阳的农军首领数十人,郦食其见他们心胸狭小,隐而不出。后,刘邦率军攻陈留,驻守城郊。他听说刘邦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便通过给刘邦当骑兵的同乡求见刘邦。当时,刘邦对儒生有偏见,在郦食其求见时,让两婢女为自己洗脚,态度轻慢。食其长揖不拜,不卑不亢,责其这样“倨见长者”,等于帮助秦朝攻击诸侯,食其义正词严,刘邦敬服,立停洗足,优礼相待。他献计帮刘邦攻下陈留,抢占敖仓,使刘邦有了雄厚的军需,为以后东征西战打下了基础,被刘邦封为广野君。此后,郦食其以其口辩之才,常出使诸侯。前203年,他自请使齐,游说齐王田广,他说:刘邦礼贤下士,“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今又据陈仓之粟,塞成皋之险,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天下后服者先亡矣。”齐王欲保社稷,只有先降刘邦。田广畏眼,撤去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不久,韩信率大军攻齐,田广怀疑他与韩信通谋,将他烹杀。刘邦统一天下后,念郦食其之功,封其子为高梁侯
蒯通
秦汉之际辩士。本名蒯彻,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故称蒯通。范阳(今河北故城镇)人。秦末,陈胜揭竿起义,自立为王,派部将武臣攻取赵地。蒯通闻知,见范阳令徐公,向其分析自身利害,指出秦亡势在必然,拒守不如投降,晚降不如早降,早降可得富贵,徐公同意。然后,又说动武臣以车百乘、马二百骑迎接徐公,封之为侯。燕赵之地官吏知道后,纷纷仿效,使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其后,项羽、刘邦逐鹿中原,韩信作为刘邦的大将,战功卓著,被封为齐王。所部雄兵数十万,举足轻重。蒯通自称相士,拜见韩信,说韩信之相“贵不可言”;他说:“将军戴震王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劝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鼎足而居”。韩信因刘邦待其甚厚而犹豫,他指出春秋时越国文种、范蠡“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韩信自以有功于汉,不听其言,蒯通佯狂而去。刘邦统一天下后,韩信果然遭忌,先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诛杀,临死对天而叹:“悔不用蒯通之计!”刘邦下令搜捕,蒯通被捕,刘邦下令烹杀,蒯通大叫冤枉。刘邦问他何冤之有?他说:“当时只知韩信,不知陛下。陛下总不能把不投陛下的天下英雄都烹杀吧!”刘邦遂免其罪。后来,他被曹参请为宾客,劝曹参任用贤能,被采纳。他著有《隽永》81篇,今佚。
陆贾
西汉初辩士。生卒年不详。楚人。以宾客从刘邦平定天下,以其几辩之才受到信用,常奉命出使,均能不辱使命。刘邦统一全国不久,南越尉赵伦平定南越,自立为越王。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赐赵伦越王印。赵伦自以雄居一方。见陆贾时态度傲慢。陆贾不卑不亢,责其失礼,对比双方实力后指出,南越不过汉之一郡,皇帝派一偏将率十万兵足可灭亡南越,令赵伦敬服,留居饮酒数月,向汉称臣。出使归来,拜为太中大夫。他向刘邦讲说诗书,刘邦不悦,他说:“陛下马上得天下,可马上不能治天下,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刘邦悦服,令他著《新语》12篇,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认真吸取。刘邦死后,吕后当政,为诸吕封五做准备。陆贾遭忌,称病家居。接着,诸吕封王,专擅朝政,更欲夺刘氏自立。陆贾劝右相陈平以五百金为太尉周勃上寿,又劝周勃回报陈平,将相和协,诸吕欲篡权而无能为力。接着,陈平助以巨资,陆贾往来于大臣问,为平定诸吕做准备。吕后死,诸吕叛乱,周勃率禁军将诸吕铲除,迎刘邦之子代王刘桓,立为文帝,为汉朝转危为安立了大功。吕后当政时,赵伦风闻先人坟墓被掘,派兵进攻长沙,自称南越武帝。文帝即位后,又选人出使南越,他受陈平推荐,再度出使,赵伦一见而惊恐,立去帝号,向汉称臣。陆贾归来,文帝大悦。后寿终于家

⑦ 书信文化的作文怎么写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
——此致
敬礼!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
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
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
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
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
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
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
,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
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
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⑧ 写信,怎样才能写得好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
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
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
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
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
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
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
,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
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
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阅读全文

与乐毅家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锁机手机售后保修吗 浏览:648
苹果还剩300天保修吗 浏览:303
htc手机济南售后服务网点查询 浏览:749
张家港360售后服务在哪里 浏览:528
投诉售后客服电话多少 浏览:739
卫生间直接建在楼面上如何做防水 浏览:338
家具城平台 浏览:329
家具漆脱色怎么修补 浏览:64
都市美居家具怎么样 浏览:767
南阳哪里学清洗家电抽油烟 浏览:35
高端家具销售技巧 浏览:288
滨江花月家电维修 浏览:76
物业门窗保修通知 浏览:156
维修基金属于什么钱 浏览:697
汕头市音响维修点 浏览:787
家居水晶板 浏览:330
海尔空调保修期查询 浏览:203
太和县格力空调售后电话 浏览:74
防水墙纸叫什么 浏览:873
对讲机不开机怎么维修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