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人可以称自己居士吗
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虚云和尚自称指迷居士,阿袁(即陈忠远)自称药愚居士,等等。
② 什么叫居士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道家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唐寅自称六如居士,孙越自称明月居士等等。
最早出现于儒家《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印度佛教传入后,又被用翻译入佛经。
在我国古代,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在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
在印度,Grha-pati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Grha-pati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在中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中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
唐宋时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物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等等。
③ 居士是什么意思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2)称道教中人。
(3)文人雅士的自称。
(4)梵语的中文意译,梵文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3)怎么称呼在家居士扩展阅读
在佛教中,人们通常以居士称呼在家的信徒,这种风俗大概出于《维摩诘经》。
维摩诘在方便品中被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中被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中被称为居士。据罗什、智者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在家相化度众生,因此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如此称呼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
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④ 请问佛教里 在家人应该怎样称谓女居士和出家女尼!!
在家女居士可称呼师兄。出家女尼要称乎师父,知道法名的可在法号后加师字称呼。
⑤ 年长的念佛的在家的居士怎么称呼
和尚~尼姑~长老~一般有名号的话会叫做XX大事或者XX大士
⑥ 求教对于“居士”当如何称呼我知居士一般自称,可当外
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八三年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居士”:这居士也是一个称呼,这个称呼是要旁人称自己的,不是我自己称我自己为居士。我看见有一些在家人,既然不是出家了,他觉得他是个居士,居然也就印卡片印上,某某居士;对人讲话,也说我是什么什么居士。这种人,这是学问的问题,没有什么学识。称呼,这是旁人称呼你,可以的,你自己不能称自己是个什么。 我们中国最普通的就称先生,讲居士,你们或者还不懂,就讲先生吧!这个先生也是旁人称自己叫什么什么先生,没有自己称我自己。问你是谁啊?“啊!我是赵先生!”“我是李先生!”“我是钱先生!”“我是孙先生!”问你是谁啊?“我是周先生!”“我是吴先生!”“我是郑先生!”“我是王先生!”这不是自己称的,这是旁人来恭敬你,称你为先生,这可以的;你自己不能自己这样不要脸,就说是我某某先生!有这么称呼的,就是不懂得中国的语言,这是连中国的语言都不懂。这虽然是很普通的,可是这也是很有用的一种常识,所以也不能自己说成我自己是赵居士,我是钱居士,我是孙居士,我是李居士,不能这么自己称自己。 这个先生,是有学问的人,或者年高有德的人,或者世间的经历丰富,这都称先生。居士,要有十种的美德,才够个居士的称谓,你若没有十种美德,根本也就不够居士的这个名词。还有这个“法师”,这也是他人称自己,称呼为法师,不能我自己称我自己叫法师,自我陶醉,自己对我自己做皇帝,这是不对的。皇帝是旁人称呼的,说:“我主万岁”,不是我自己称我自己也叫个万岁。 这一点,我们中国人要懂得这种常识。所以这个“居士”,是旁人称的,说:“某某居士、某某居士、某某居士”是一种恭敬的意思。恭敬其他人,不是要自己恭敬自己;你自己恭敬自己也可以的,你在内心主敬存诚,那可以,不需要表露出来。所以中国的学问是无穷无尽的,你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这是社会上普通一般常识,不是什么大学问;可是这个普通常识,人就都不太清楚,很容易就忽略了。
(回答者:一个人的江)
居士有二意:一是德高望重而不愿意为官的隐士或道行高迈的修行者;二是佛法中的四众之一的优婆塞(近侍男)也称为居士。
在古印度居士和优婆塞不是通称的,但是在我国后来却把二者混称了。我们就随俗吧。
(回答者:12160)
⑦ 在家居士能用法师名号吗
在家居士能不用法师名号,这是非常不恭敬地。“释”为出家姓,如非出版家人,名字不能权冠以“释某某”。
除此以外,在家居士称呼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家佛弟子之间,可在姓氏后加上居士二字,称呼“某居士”,如王居士、张居士等。或统称“师兄”。
网名等别号不应使用佛菩萨或大德的名号及僧人形象。
世间称呼的“某姨”、“某哥”、“某姐”等,不宜带入佛门。
不宜称师姐、师弟、师妹等。
不宜对佛弟子称呼为“某菩萨”,更不可对鸡狗等众生称呼为菩萨,如王菩萨、鸡菩萨、小菩萨、老菩萨等。“菩萨”深具果徳法义,不可轻易呼之。
⑧ 在家居士常在出家人身边护持应当怎样称呼
可以称呼为师兄。非出家人的佛教居士之间都这样称呼。
如果对别人介绍,还可以称呼为护法。为世间护法。
⑨ 信佛人怎样称呼
根据身份不同可称为师父,居士,师兄,亲某师。
一、在家人对出家人的称呼:
在家人皈依三宝,对僧人可统称“师父”。对自己的皈依师,可称恩师、师父。在文字书写中,应注意不要写成“师傅”。
二、出家人对出家人的称呼:
沙弥称呼比丘,宜称呼法名加师父二字,如“亲某师父”;不宜称“某师”、“亲某师”。比丘之间,或沙弥之间,或比丘称呼沙弥,可以称呼“亲某师”。
出家男众为大僧,出家女众为二僧。比丘、比丘尼为大戒师、大众;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为小戒师、小众。
三、在家人对在家人的称呼
在家佛弟子之间,可在姓氏后加上居士二字,称呼“某居士”,如王居士、张居士等。或统称“师兄”。
四、礼节性称谓
1、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可称为法师。而汉地用起来比较滥,往往将它与居士称谓相对应,作为僧人的通称。
2、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为人讲说的僧人。如唐代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法师。
3、经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
五、职务性身份称谓
1、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2、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3、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4、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⑩ 请问佛教在家居士对自己的谦称是什么就像和尚称自己为贫僧一样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意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这是梵语“迦罗越”的意译,原指多财富乐的人士,就是居积财货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
另外,佛制出家人,不得称“贫僧”,因为,出家僧人,是人天师表,要度化众生的,不能太过卑微。“贫僧”,是,修行的出家人,激励自己的,口头语,是要提醒自己,我很穷,穷的是什么,不是钱,而是“道”,要好好学习,修行。并不是用来和别人客套才用的
皈依的在家人,也可以叫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