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木家具店湿度多少合适
红木家具店湿度,一般要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② 我需要一份关于红木家具知识
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33个主要品种。
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
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
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33种分别为:檀香紫檀、越束紫檀、妄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鸟足紫檀、绛香黄檀、刀状黑黄檀、黑黄檀、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巴西黑黄檀、亚马逊黄檀、伯利兹黄檀、巴西黄檀、塞州黄檀、交跖黄檀、绒毛黄檀、中美洲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铁刀木、乌木、厚瓣乌木、毛药乌木、蓬塞乌木、苏拉威西乌木、菲律宾乌木。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的特点为:
优点:
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
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
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
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
2)纹路与年轮不清晰,视觉效果不够清新。
3)材质较重,不容易搬运。
4)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而且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5)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容易返油。
③ 红木家具的所有资料
是家具用材的一种。为热带地区所产,豆科,紫檀属(pterocarpus)的木材。多产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东、云南有引种栽培。木材心边材区别显明,边材狭,灰白色;心材淡黄红色至赤色,曝露于空气中时久变为紫红色。木材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用材。海南檀、格木亦属此类。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材料学上的红木 所谓“红木”,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 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为中国特有珍稀树种。原仅产于海南岛,有东西部之分,近十年广东一带也有人工引进种植。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文理斜而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檀香紫檀(小叶紫檀):仅产于印度,主要在迈索尔邦,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木材有光泽,稀少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文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香枝木(越南黄花梨):主产于越南与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Giai Nui Truong Son)东西两侧。自古以来,人们观念中的黄花梨只特指产于中国海南省的黄花梨,而现在市场上的所谓黄花梨则大多是产于与海南一海之隔、纬度相同的越南以及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花梨木也就是香枝木,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纹理、层次较乱。 花梨木: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中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材色较均匀,由浅黄至暗红褐色,可见深色条纹,有光泽,具轻微或显著轻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强、硬重、强度高,通常浮于水。东南亚产的花梨木中是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酸枝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非洲,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不清晰,颜色突兀,木材本无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
综上所述:“红木”家具的特点为: 优点: 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 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 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 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 2)纹路与年轮不清晰,视觉效果不够清新。 3)材质较重,不容易搬运。 4)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而且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5)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容易返油。
老红木,顾名思义就是经历时间很长的红木,《国标》中称为酸枝,主要产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在清末民初之前,广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国以后已完全绝迹了。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老红木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 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为被砍伐而终止,其内部细微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只是人们很难察觉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变形能力也愈强。 而新红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达到使用要求,但人为的技术性的处理并不能动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影响收藏价值和品质。 近些年来,还有所谓巴西红木、泰国红木、缅甸红木、老挝花梨、越南花梨等等。由于红木家具的用材有这许多种不同的名称和类别,因此一般谓之红木的家具在用材上体现的品质和价值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区别。故而,无论是对以前流传下来的红木家具作鉴赏或收藏,还是对现代红木家具进行选购,均需首先正确识别家具采用是什么材质的红木。 一、酸枝(老红木)酸枝即孙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红木家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几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润泽,依旧焕然若新。可见酸枝木质之优良,早为世人瞩目。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产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原先在中国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出产。酸枝木色有深红色和浅红色两种,一般,有油脂的质量上乘,结构细密,性坚质重,可沉于水。特别明显之处是在深红色中还常常夹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条纹,纹理既清晰又富有变化。酸枝家具经打磨髹漆,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含蓄的美。酸枝北方称红木,江浙地区称老红木,故酸枝家具除广东地区外几乎都称红木家具或老红木家具。清代的红木家具很多是酸枝家具,即老红木家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仅数量多,而且木材质量比较好,制造工艺也多精美。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它是真正的红木家具。 二、花梨木花梨又称花榈。史籍记载至少可分两种,一种是明中叶王佐《新增格古要论》中所讲的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琼州府志》物产木类中所称的花梨木,红紫色,与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黄花梨的花梨木,还曾有过海南檀等名称。这显然已不在红木的观念范围。据多方面材料介绍,黄花梨主要产于中国的海南岛和南海诸地,数量并不很多,是明式家具最主要的用材之一。另外一种则是北方称为老花梨,实则是新花梨的花梨木,这种花梨木台湾就称红木。它是一种高干乔木,高可达30米以上,直径也可达1米左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泰国、缅甸和南洋群岛等地均有出产。过去在中国海南和广东、广西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花梨木。这种花梨木在《博物要览》中记载说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诸器。陈氏《分类学》中也说花梨木为红豆树属,高可达一丈八尺至三丈……浙江及福建、广东、云南均有之。闽省泉、漳尤多野生……木材坚重美丽,为上等家具用材。清代不少红木家具实质是这些花梨木制造的。现代从海外进口的花梨木大多也是这类品种,已成为红木家具最主要的用材。但据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中的记载,早就认为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中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南檀即黄花梨,故明代除黄花梨家具以外,应当也早有明代花梨木家具,即今天我们所称的红木家具。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明代若有上述两种花梨木和花梨木家具,为什么除黄花梨家具以外,几乎未见有花梨木家具的介绍?清代除红木家具以外,也极少专门介绍花梨木家具。如果说是因为混淆了用材品种的识别,花梨木家具在明代已确有生产,又有遗物传世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对红木家具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过程,将会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三、香红木(新红木)花梨木的一种,北方称新红木。色泽比一般花梨木红,但较酸枝浅,重量也不如酸枝,不沉水。纹理粗直,少髓线,木质纯,观感好。20世纪六十年代大批进口,当时常用来制作出口家具。四、红豆木(红木)红豆木系豆科,古时也称相思树,王维诗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古时,红豆木主要生长于中国广西、江苏和中部地区,木材坚重,呈红色,花纹自然美丽§豆木家具见于清朝雍正年所制家具的有关档案材料,有紫檀木牙红豆木案二张,红豆木转木桌、红豆木条桌、红豆木袖床各一张,红豆木矮宝座二张。朱家先生注明红豆木即红木。1982年我在浙东地区进行明清家具考察,发现过一件小书桌,似红木,但物主却告诉说小桌系祖传,是用红豆木做的。可见在民间流传的红木家具中,还有红豆木制五、巴西红木巴西红木因产于巴西,材色又为红色或红紫色而名。中国用它来制造家具只是在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巴西红木的品种较多,其中有巴西一号木,深色心材,结构均与花梨木同,且比花梨木略硬,但性燥易裂,尚浮于水;巴西三号木,结构细密,心材为紫色,材重质硬,强度大,能沉于水;三号木与老红木有时相似,但做成家具后,容易变形开裂。六、其他品种的红木近年来,根据产地不同,有所谓泰国红木、缅甸红木、老挝红木等各种新的名称。所谓泰国红木,其实就是香红木或花梨木;缅甸红木简称缅甸红,广东地区称缅甸花梨;老挝红木广东地区称老挝花梨。这些品种多以产地命名,尤其是后者,常常树种混杂,质地差别很大,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色泽呈灰黄和浅灰白色,质地松,重量轻,其中有些已无法与红木相提并论,也说不上属优质硬木,更不能归属于贵重木材。自古以来,有关木质材料优劣的判断和识别,惯以木材的大小和曲直,木质的硬度和重量,木色的品相和纹理,木性的坚韧和细密,纤维的粗细或松紧以及是否防腐、防蛀,有列香味等为标准,因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各种木材已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古籍中关于讼木的经典,现代著述的科学介绍,都为我们识别家具用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依据。我们在鉴别红木家具的木材时,可以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酸枝与花梨木是传统红木家具的两大主要用材,它们好似制造红木家具的一对孪生姐妹。许多纹理交织、条纹清晰美丽的花梨木,虽与黄花梨有差别,但构造与酸枝十分相近,若对两者作更深入比较的话,可进一步从木质肌理的变化中加以判别。一般来说,酸枝肌理的变化清而显,花梨木肌理的变化稍文且平。肌理是物质通过视觉或触觉等使人产生的一种审美感受,它常常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了解物体的本质属性。因此,从木材材质的肌理中去获得某些特殊的直感,往往可以更直接地认识和区别它们的差异。
④ 红木家具的优点有哪些
红木家具属于实木类的家具的一种,目前在家具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红木家具属于比较昂贵的家具,其市场销售价也相对较高,因而很多商家会以次充好,往往使得消费者很难选购到真正的红木家具。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一下红木家具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一般指的是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的红木制作而成的家具,红木家具始于明清时期,其外形简单而纹理非常的漂亮,有着很强的民族风格,被人称为人文家具与艺术家具。其中的东阳木雕在全国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现在也有很多的专业红木家具红木家具制作厂,其制作出来的红木家具非常的精致耐用。
红木家具的优点
一、功能合理:红木家具在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推敲、改进,使得生产的红木家具符合于人体工程学原理,有着很高的科学性,其中最为经典的红木家具椅子,其中的弯背椅和圈椅都在使用过程中符合于人体的需求,并且非常的舒适。
二、造型优美:红木家具往往表现的庄重而又典雅,并且在其统一中求变化,其雕刻过程中线条流畅,显得非常的精致,并且其雕刻的图案非常丰富,有雕龙画凤,也有仿清式的,适合于不同人群的审美观。
三、结构严谨:红木家具采用的都是榫卯结合,非常的牢固耐用,并且从整体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用料讲究:其所采用的红木,都属于是珍贵的硬木,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制作出来的产品美观大方,坚硬耐用。
五、增值性:对于实用与观赏集一体的红木家具,随着年代的增长,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有着非常高的增值空间。
红木家具的选购方法
在选购时我们要选择有品牌的厂家,不仅产品质量有保证,而且其售后的服务也不错,同时对于同一品牌的商品,要从服务、价格、质量上作一一对比,真正的红木家具在价格上不会相差很多,如果特别偏宜,就要考虑是否是劣质的红木家具了。再者,全红木家具常常都是采用了纯榫卯,不会采用胶水或者是铁钉,否则将会造成红木家具的开裂。
⑤ 什么是红木
红木
红木的类别
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崖豆属及铁力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在媒体上时常会看到不法厂商用新红木充当老红木蒙骗消费者的报道,很多消费者都会发问:红木就是红木,还有什么新老之说?其实,红木不仅有新老之分,而且新老红木价值相差悬殊,在使用中也会发现品质差距也是相 当大的。那么,什么是老红木?新老红木又有那些差别呢?
老红木和其它红木的区别
老红木,顾名思义就是经历时间很长的红木,《国标》中称为酸枝,主要产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我国在清末民初之前,广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国以后已完全绝迹了。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老红木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
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为被砍伐而终止,其内部细微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只是人们很难察觉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变形能力也愈强。
而新红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达到使用要求,但人为的技术性的处理并不能动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影响收藏价值和品质。
什么是老红木
“红木”一开始与某一树种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明清以来对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呈红色的优质硬木的统称,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们不同程度呈现黄红色或紫红色。人们无意去辨别它们是什么树种时,便以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称呼它们为红木。赵氏《古玩指南》一书中则强调红木为专门的树种,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即可证明,书中的木之一种,指得就是老红木。老红木产于中南半岛,我国云南一带也有生长,其叶长椭圆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红。“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
老红木与红酸枝也不能混为一谈。红酸枝泛指一大类木材,其包括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等等十几种木材。老红木只是红酸枝木类的一种,即奥氏黄檀。虽然同归为黄檀属类,但老红木色泽紫红,清晰富于变化的纹理和细密的结构是同类红酸枝木无法与之比较的。
用老红木制作家俱的后道工序采用紫檀一样的做法—擦蜡,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红酸枝类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正因为老红木的许多性能,如富含蜡质、紫红色泽,近似于紫檀。因此老红木和黄花梨、紫檀并列为明清时期宫廷的三种专用木材。
⑥ 红木家具的知识,哪位前辈给个详细点的!谢谢![email protected]
照通常的说法,红木家具与红木文化从明代至今,已经有600年余年的传承历史。然而,在600年后的今天,红木变成了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为了廓清红木概念,相关部门采用了出台权威标准的方法试图将问题解决掉,然而,实际局面却被演绎得越来越复杂。
红木标准是怎么来的
红木概念的登场,是在紫檀与黄花梨这样珍贵木材稀缺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古代,红木是特指,即现在我们已经做出分类的酸枝木。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中国民间口碑力量的强大。随着明清硬木家具的盛名流传,红木逐渐变成了一种泛称。
民间一提红木家具,那就是指我国明清至今的高档硬木家具,无论你是紫檀,还是黄花梨,你都是红木家具。这一点为民间语言交流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你看,谁家有钱,用的是红木家具”,但却为今天的市场埋下了隐患。
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新兴富裕阶级出现,购买或收藏红木家具成为一种需求,国内红木家具市场就此启动。
由于历史断层的原因,对于再次与红木家具相遇的初级消费与收藏者而言,红木的概念也是模糊的。最基础的认识仅仅是红木值钱,红木可以保值升值,可以作为收藏品,仅此而已。这样的认识对于黄金消费足够了,因为黄金就是黄金,别无他指,只要知道镀金、足金等含量问题,在正规商场购买,你几乎很难买错。
可是,到了红木领域,初级买家顿时一头雾水,一个个材料特征并不相同的家具怎么都叫红木啊?一打听,红木居然是一种泛称。说别人家买了红木可以用用泛称,自己买红木,买“泛称”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为什么,因为不同红木种类之间价值差距太大了。
应该说,红木家具值钱只是民间并不准确的描述,而在市场经济当中,一旦有不准确以及认识模糊的情况存在,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混水摸鱼——打着红木的旗号卖吧,反正你的认识就是红木值钱,反正红木只是一个泛称,我反正说红木又不能算骗人……
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之路上,这样的局面并不会维持多久。规范市场,不能让混水摸鱼的行为坑人——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之下,1998年,中国林业研究院接受国家委托开始起草《红木国家标准》。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就是今天被称为“中国红木标准第一人”的中国林业研究院专家杨家驹。
“想拿出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标准很难,从那时起,我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杨家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说。
红木标准制定的难度到底在哪里呢?
应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度大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既然要确立一个标准,那就必然要解决红木定义的问题——红木到底是什么,究竟哪些木材才叫红木,这就不能是泛称了,必须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我国制作红木家具历史悠久,所采用的木材种类众多,无论是“广做”、“苏做”、还是“京做”,各地所用材质和工艺都各有不同。你翻开今天的标准就可以看到,仅仅一个红木之一的紫檀属下面挂有紫檀名号的就有8个门类,也就是说,在红木泛称下面的紫檀也一样被泛称了。在古代,材质名称是工匠们用的,彼此差不多明白也就够了——能使用这样材质的能有几人呢?可是到了今天,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商品概念所要面对的是不可限量的巨大人群,这样一群人要用可以诉诸法律的标准来对待这些概念。将心领神会的泛称回归到物理与科学的属性上,变成一种标准,这是怎样艰巨的一种工作啊!
更要命的是,在杨家驹看来,红木标准还不完全是一个用物理属性解决明确分类的问题,它还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红木标准要尊重并延续中国红木传统,要能准确反映传统,因此,我们古代认可的红木范畴有多大,这个标准的范畴就应该有多大。我们古代不认可的木材,就不能够随意添加扩大到这一范畴当中。
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正式出台,第一次明文规定了中国红木种类为5属8类33个树种。而在这个标准出台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对这个标准表现出了迫不及待。规范的商业运作当然需要规范的东西来支撑,而这一国标直到今天仍在执行,5属8类33个树种的分类也为行业所熟知。
“一个庙里的三个和尚”
看起来,红木国标这一艰巨的工作功德无量,对于规范红木市场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令人称道。然而,从标准诞生的那一天起,关于这一标准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首先是传统的收藏界,很多藏家对这一标准并不感兴趣,不少藏家认为多此一举——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著名藏家马未都就公开表示,收藏家本来对于传统的红木材质是清楚的,也有传统的叫法。如国标里的香枝木传统叫黄花梨,一说黄花梨,大家都知道,现在一说红木,香枝木大家都糊涂了,标准制造了麻烦。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家具委员会主任、红木收藏家黄大钊也认为,红木标准的变动其实与红木收藏的关系不大,它影响到的不是真正的收藏家的利益。对真正的红木收藏家来讲,值得收藏的红木种类其实并不多,至少不像红木国标里规定的那么多。
传统家具的一些行家里手,也对于分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应该说,在传统家具行家眼中实际上早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这一标准彼此认同,大家心领神会,只不过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文字。由于国标的针对对象与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收藏家的视野是有区别的,因此,虽然这些藏家对于国家标准并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是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接下来出现的另一个标准,就让各方想相安无事也不可能了。这一标准的出现引爆了今天高档家具领域更深层次的问题。
2008年9月1日,由中国轻工行业制定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正式实施,规定包括红木国标中33个树种在内的101个树种为“深色名贵硬木”。
从33到101,这一树种范围的扩张是超过3倍的概念。
从关系上看,2008年《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属于行业标准,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属于国家标准。按理说,行业标准要服从于国家标准,这一点《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行文中也是这么体现的。但是,轻工行业制定标准的初衷显然与国标存在严重分歧,“深色名贵硬木”是一个另立门户的概念。
实际上,“深色名贵硬木”就是一个“新红木”概念,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深色名贵硬木”扩展到了101种,而是未来的“新红木”概念可能至少是目前公布的101个树种。很多人因此直接就把这个标准称为“新红木标准”,以至于中国林业研究院不得不在网站上声明指出,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制订至今从未改变,也仍在执行。
而参加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制定的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朱长岭对于国标之外还要另立标准的解释是:“随着对外经济合作的深入和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可利用和已利用的材料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进口。这些木材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好木材没有得到更好的认同,不好的木材却在以次充好,行业标准是为了规范生产。这是《深色名贵硬木标准》出台的背景。”
在朱长岭看来,《深色名贵硬木标准》用来指导家具生产和销售的,它与重点阐释红木概念的红木国标截然不同。虽然一直以来红木国标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行业标准的指导意义,但是由林业部门制定标准,来指导家具行业生产,而今甚至限制了家具行业的发展,这是不合适的。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家具协会正在酝酿一个新的国家标准,这一“新国标”的底色正是《深色名贵硬木标准》。耐人寻味的是,家具协会本来考虑是在申请新国标当中使用“深色名贵硬木”概念,这样就从红木概念当中解脱出来。然而,从目前来看,家具协会也清楚“深色名贵硬木”概念与红木概念的不同分量,因此在申请当中,仍然采用了红木,而没有采用“深色名贵硬木”。
朱长岭并没有详细透露“新国标”中对红木的界定到底如何,但是“树种有所增加”是肯定的。
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是轻工协会标准的支持者,他说:“我们公司成立时,名字就起用了硬木,而非红木,这就是因为预想到红木这个范畴比较小,几种传统材质没有可持续性。”
他认为,就目前原料资源的稀缺状况而言,红木国标已经不适合市场,红木标准有增加树种的必要。
一方是收藏家,一方是中国林业研究院,另一方是轻工协会和家具协会,有人说,这就仿佛是同一座庙里的三个和尚,都做着同一件事情,却又自行其是,各说各话。
家具业管理营销专家张屹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所谓标准,其实就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声音,他们自然以集团利益为优先考虑。”
在他看来,家具行业要求增加红木树种是必然,而逐利也无可厚非,利益驱动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只是,关乎多方权益的标准如何制定,由谁来制定,则是一个需要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卢氏黑黄檀事件”
红木国标是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出发来界定红木,即从含水率、心材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标准。科学的界定是其成为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红木国标又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的含义。这就给新木材的纳入设置了巨大障碍。
新发现的树种到底应不应该纳入红木范畴呢?杨家驹的回答是“不”,而家具行业却做着“是”的努力,至于收藏家,则只是在冷眼旁观。
那么,红木国标当真是铁板一块,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变化吗?答案是,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却开过唯一的口子。
杨家驹对于开的这个口子可谓印象深刻,这就是当年唯一例外进入红木国标的“卢氏黑黄檀事件”。
就在红木国标制定的当口儿,卢氏黑黄檀在当时已被国有企业开发经营,被宣传为紫檀。企业为宣传这种木材,在故宫、上海博物馆都进行了大规模展览,而且签订了十几个产品订单合同。
然而,根据杨家驹等标准制定者的研究,卢氏黑黄檀并非紫檀,而且在历史上也没有被广泛应用。为此,杨家驹找到马达加斯加林业部门,对方出示了证明,称马国境内不产紫檀,卢氏黑黄檀也不是紫檀。
这一结果对于企业来讲不啻为晴天霹雳。是时,卢氏黑黄檀的宣传推广范围已经很大,产生了相当的社会联动。如果此时宣布它不是紫檀,其带来的影响将极其复杂。迫于形势,且在检测它材质属性确实不错的基础上,国标最终将其归为了黑酸枝,加入了红木行列。但即便如此,也给该国企造成了上百万元的损失。
“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例外。”杨家驹说,“现在仍然面对着要求扩充国标的声音和压力,但是增加了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所以我制定的国标不会再增加。红木国标是对历史上贵重木材的总结,是历史的选择、要对历史负责。”
“卢氏黑黄檀事件”并不是一个中国人惯常理解的“前有车,后有辙”的问题。恰恰相反,他是杨家驹坚持标准应严格封口的自白。那么,红木国标应如何承载历史责任,标准终究应该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呢?
至少朱长岭的答案是:与时俱进,开放标准。他认为,任何标准的制定要具备两点:首先要有科学性,第二就要有先进性,标准不能是后退的,应该是可持续性的。
至于藏家,黄大钊的看法也许更具有代表意义。
他指出,实际上,标准所针对的问题主要出在专业人士和收藏家以外。由于更多消费者和初级藏家过于迷信“红木”两个字,就容易被这两个字所利用,因此,上当受骗在所难免。红木标准的变化,其实很少能影响到真正的收藏家判断,它影响的是对红木了解不多的人。因此,要提醒初级收藏者,选择当代红木进行收藏,一定首先要了解红木的品类。
对于新增树种,它们与传统红木600余年的历程不同,进入国内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没有经过历史的验证,这些树种的品性还并没有被完全认识。新树种是否能够保值、能否成为收藏品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一般认为,值得收藏的红木主要是从明清时代开始运用、经过历史验证、具有保值升值空间,又能传世的几种,如黄花梨、紫檀等。古红木家具因其材质、工艺和附着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当代红木家具中,那些大量半机械化生产的,在工艺上和文化上较弱的东西,往往缺少收藏基础。
黄大钊说:“红木家具的工艺、稀缺和保值,是它最主要的标识,也是使它成为收藏品的特质。一旦这些特质丧失,就不得不被剔除在收藏品序列之外。红木标准也许可能作为红木收藏和购买提供一个参考,但是绝对不是决定因素。”
⑦ 据说红木木材种类繁多,有五属八类,那么红木家具如何辨认其材质例如小叶紫檀、大红酸枝….
是的,根据红木国标规定,红木分为5个属8大类,一共有33个树种。在选购红木家具之前,需要了解红木的相关属性,如颜色、纹理、气味、密度等,学会他们的辨别方法。在选购红木家具时,从“型、艺、材、韵”方面去入手,采用“望、闻、问、切、抬”等方法去辨别,多关注下细节。当然,在选购红木家具,多关注下大品牌的红木家具。
⑧ 红木家具有哪几种
你好,来红木家具的分类:源
1、紫檀
产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有少量出产。木材有光泽,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文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2、黄花梨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文理斜而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3、酸枝木
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纹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4、花梨木
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我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材色较均匀,由浅黄至暗红褐色,可见深色条纹,有光泽,具轻微或显著轻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强、硬重、强度高,通常浮于水。东南亚产的花梨木中是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5、鸡翅木
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不清晰,颜色突兀,木材本无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祝您购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