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家居士可以法号姓释吗
参考一下
“在家修行人最好不要用释字为姓,以和出家众有所区别。在家众以释为姓,虽则没犯什么戒,但容易造成混乱,令人看了名字以为是出家人。晋朝道安法师倡议出家众改姓释以统一,这约定俗成之法沿用至今,在家众皈依三宝后亦有各自的法名。所以希望各位在家居士,除自己本身祖上姓释外,不要再特意改为释姓。”一常观世音师父
㈡ 在家居士法名有辈分之分吗
出家人法名才有辈分之说。在家居士无辈分之说,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
㈢ 在家居士怎么样给自己取法名
只有正式三皈依的佛弟子才是居士,自己在家皈依是不如法的。所以也就没有法名的。
㈣ 在家居士的法名可以在作功德的时候用吗
功德是心要平等无所求吧,都计较我相去了就不是功德了。
南无灭除一切有为法及种种迷幻定解威德生如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
㈤ 在家居士的法名能随便叫吗
名字是缘起,但名字最终只是名字,有些居士会有很多法号,但法号并不能意味必定成就。
㈥ 在家居士有法名,还有字号吗。
在家居士可以有法名,但不可以姓释。只有佛教出家人才一律姓释。这个“释”姓,表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不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而是始于东晋道安法师(道安大师为东晋佛教的中心人物)确定的,自此以后,后世佛弟子均以此为姓。 但没有包括在家居士。
㈦ 皈依后,法名是怎么取的
净空法师答:不可以。冠上“释”一定是出家了,没有出家,不可以。在家,纵然是受了三皈五戒,受了在家菩萨戒,也不能冠上释,这是出家跟在家差别在此地。如果你要一冠上,在家跟出家就搞乱了,所以这个不可以。
净空法师答:可以。名字就是表法的,中国人跟印度人古时候为儿女取名,很多他有他的性格,我们看到很多这些名字。另外一种,多半都是父母对儿女的期望。期望他将来长大,一生的作为要跟他的名字相应,叫名符其实,所以这个名字是父母给取的,一生不可以改变。改名字,那大不孝,把父母对你的期望完全把它忘掉了。这是错误的,名不可以改。这个字、号,本来这个字是别人送的,朋友们送的。因为你成年了,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人;女子十六岁,行髻礼,这都表示成年。成年之后,你那个名字,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你的祖父母、长辈都不叫你名,都称你字。所以那一天你的平辈,兄弟姐妹、朋友送一个字给你,以后大家都称字不称名,这在古礼上。称名就是父母,除父母之外,还有一个人,老师。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完全一样。你在政府做官,皇帝对你尊重,不称你的名,都称你的字。如果皇帝称你的名,你就有罪,你就判了刑,那称你的名,对你完全不尊重,这是中国的古礼。
自己取法名就像取号一样。号,也是自己的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真正能够做到。所以古人有名、有字、有号。像近代,我们看弘一大师,弘一大师的名字恐怕自己也记不住有多少,至少可能将近有一百个名字。他给人写字,随手底下写个名字,可能一生就用这么一次,随手拈来的,所以他那个号就太多,非常多。
㈧ 在家居士能用法师名号吗
在家居士能不用法师名号,这是非常不恭敬地。“释”为出家姓,如非出版家人,名字不能权冠以“释某某”。
除此以外,在家居士称呼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家佛弟子之间,可在姓氏后加上居士二字,称呼“某居士”,如王居士、张居士等。或统称“师兄”。
网名等别号不应使用佛菩萨或大德的名号及僧人形象。
世间称呼的“某姨”、“某哥”、“某姐”等,不宜带入佛门。
不宜称师姐、师弟、师妹等。
不宜对佛弟子称呼为“某菩萨”,更不可对鸡狗等众生称呼为菩萨,如王菩萨、鸡菩萨、小菩萨、老菩萨等。“菩萨”深具果徳法义,不可轻易呼之。
㈨ 在家的居士法号怎么来的
法名是皈依的时候师父起的。
皈依后就要学习5戒了,还要多学习佛法研究佛经。
㈩ 皈依法名怎么取
在佛法东来后很长时间,僧众都是随师姓,在苻秦间的道安法师,认为随师不如随佛 ,所以建议天下僧众共以“释”为姓,即现今之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等都是以佛为姓 。但法名可以按辈分来排,这在许多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家都见过,当然这只是指其中关于按辈分取法号的部分,又佛经中曾说,我处众生,成佛之后,共名妙音如来 ,所以也可以认为“妙音”是我等修佛者的共同法名。
法名由皈依师父或剃度师父、传法师父按照所属宗派传承的字辈取名,字则是由师父或者自己取的,法号或者说字号一般是自己取的。法名两个字,前一个字代表着宗派字派传承,后一个字则是按照个人的因缘取的。如永信法师,永字代表着曹洞宗字派传承(“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信字则是给僧人个人取的,以示区别。
(10)在家居士法名扩展阅读
出家众于剃度仪式或入观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归依三宝 、或投入三清门下时还有受戒时,或生前未归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禅师或者道长授予的名号。在中国、日本等地,以加入教团成为释子,即誓约受持戒法,因此皆另取法名。
中国古人一般名字就两个,“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是出家僧人的师傅或长辈可以称,外人只能称呼“法号”。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我国佛教界所用的法名,其中往往有一字是所有师兄弟所共同的,此即与传承辈份有关的演派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