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居陈设设计
因为人们对生活品味追求越来越高了,既然花了那么大代价买了房子,如果条件允许,就一定要做好家居空间设计,毕竟,好的空间设计能让家居环境更美好、温馨,更能展现家居主人的品位、气质。 知名空间设计师范慧认为,房子不等于家,它只是一个壳,必须要用心,去经营,去布置,才形成家。房子变成家,那是里面有了人性的温暖。 范慧认为家居空间陈设艺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平时对家里的布置装饰花一点心思,把室内陈设上升为生活艺术。在优美的空间内生活,自然赏心悦目,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和家人。 家居空间设计,需要找一家有资质的设计机构合作。慧子设计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空间设计的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是知名空间设计师范慧。设计团队秉承对艺术的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内部践行“一切以结果和客户的满意度为导向”的价值观;主要为文化酒店·品牌展厅·生活馆·别墅住宅等空间提供室内+软装+产品实施落地一体化的专业全案设计服务,致力为用户定制生活美学·情感共鸣的人文空间!作品荣获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超20项国内外行业大奖。
Ⅱ 家私十大名牌分别是哪些
家私十大名牌有:曲美、宜家、华鹤、皇朝家私、全友家私、宜华、双叶、联邦、红苹果、华丰。
1、华丰
华丰家具是一家主要从事于卧室家具和办公家具等产品系列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发展至今,在国内拥有多家分公司,旗下家具产品种类丰富,质量安全可靠,是最受欢迎的中国家具十大名牌之一。
2、红苹果
红苹果公司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是消费者心中公认最为经济实用的一大家具品牌。旗下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销量,深受消费者喜爱。
7、皇朝家私
皇朝家私是一家专门生产板式家具的大型企业,旗下所生产的家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着很大的反响,获得一致好评,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家具十大品牌之一。
8、华鹤
华鹤是一家主要以生产家具、衣柜及木门产品系列为主的大型家居企业,在国内家具市场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家具品牌。
Ⅲ 给家具公司取一个名字(里面最好带一个陈字或是陈字的谐音)
诚(陈)意家具
Ⅳ 家具人的创业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建议仅做参考。
Ⅳ 陈是什么意思
陈 #chén
【释义】①摆放;排列:陈列|陈设。②述说:陈述|陈说|陈诉。③时间久的;旧的:陈旧|陈腐|新陈代谢。④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589年,由陈霸先建立。
【陈词滥调】 #chén cí làn diào 不切实际的老话。
〖例句〗这家小报经常发表一些陈词滥调的评论文章。
【陈旧】 #chénjiù 旧的;过时的。
〖例句〗这些陈旧的家具也该换换了。
【陈列】 #chénliè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欣赏。
〖例句〗博物馆里陈列着新出土的文物。
【陈述】 #chénshù 有条有理地说出。
〖例句〗我向老师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陈 <名>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
陈,宛丘,舜后妫(畧??))满之所封。――《说文》
陈,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陈朝
战阵;行列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姓
陈 <动>
陈设,陈列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
Ⅵ 我从征婚网上认识一个叫陈文华的男人,他说是在深圳做家具生意,他有一个姑娘24岁了
哪个征婚网?现在的征婚网不靠谱,给钱买个会员,什么资料都可以捏造。你问他详细的经营情况,规模有多大,在哪个工业区,如果知道他的公司名称,您可以去网上查询。另外你也可以委托附近的老邻居帮你物色对象
Ⅶ 中国古代的家具陈设体现了古人怎样的生活观念
在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空中,古典家具堪与青铜器、玉器、书画、陶瓷相媲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价值符号之一。制作古典工艺家具,本质是做文化、做艺术。本专栏将陆续讲述古典家具历史文化、行业前辈、行业书籍,仰望星空,向先达致敬的同时,也为吾等在求索中开拓。
古代文人励志,遵循的路径是《礼记•大学》所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是以,文人士子,终其一生的追求,不外乎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大夫平生最大的愿望,无非是立身、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宏大的抱负志愿,都与“家”息息相关。营造优雅和谐、舒适惬意的家居环境,对于修身养性、建功立业裨益匪浅。
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文化艺术和精致生活的追求成为时尚。有一批文人倾心研玩,著述丰富,其中如文震亨《长物志》、高濂《遵生八笺》、屠隆《考槃馀事》等,及至清初又有李渔《闲情偶寄》,皆为传世之作。书中阐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理念和精神生活,这些文化遗产,于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家居第宅的布局及室内陈设,体现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我们在重视物质需要的同时,应讲究精神需求,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和文化情趣。
古代文人的审美标准
古人对家居第宅的布局陈设是十分考究的,在诸多著述中,详细描述了对厅堂、山斋、丈室、佛堂、茶寮、琴室及庭除、楼阁等建筑形式的设计和布置,体现了很高的文化和美学修养。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自然无为”、“以少总多”的思想理念,对古人家居文化有很深刻的影响。
明代的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集传统之大成,极具文人气息。总的特点,是一派开阔疏朗、简约有致的风格。不仅居室住所结构开间疏朗有致,室内陈设也主张宁少勿滥,桌案椅凳陈设要疏朗,几案上的摆设也不宜多。总之,生活其间让人感觉舒服、清雅、洁静、明朗。
古人首先讲究居住的环境,这是人与自然沟通融合的重要条件。所以《长物志》在卷一•室庐篇中,开宗明义就提出:“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即使不能栖隐山林村野,也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奇特的翠竹)。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认为房屋墙垣出入之门,宜“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旁用板为春帖,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捆(石门槛),必须板扉。石用方厚浑朴,庶不涉俗。”台阶“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须以文石(自然美丽之石)剥成。”栏杆“石栏最古,木栏为雅。柱不可过高,亦不可雕鸟兽形。”而厅堂照壁“得文木如豆瓣楠(即雅楠)之类为之,华而复雅。”文氏认为,家居环境简洁、古朴、清雅为好。
李渔在《闲情偶寄》第四卷居室部中说到:“土木之事,最忌奢糜。匪特(不仅)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责。”李笠翁此言说得透彻,居所建筑并非富丽奢华才好,惟自然拙朴或文雅精致,才各具特色。当下可见不少豪宅,虽宏大华丽,却如会所甚或写字楼,铺陈做作,自难免俗。
屠隆《考槃馀事》山斋笺云:“宜明净,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中庭列盆景建兰之嘉者一二本,近窗处蓄金鳞五七头于盆内,傍置洗砚池一。”古人燕居之室曰斋,山斋即山中居室,多作幽居读书之用。至于茶寮(烹茶之所),则是“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事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从中可见,追求清静雅逸、闲适自在,乃是旧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文人喜爱的第宅庭院中,一般会建一茅亭,与周遭景致自然贴合,雅致逸然。高濂《遵生八笺》中描述:茅亭“以白茅覆之,四构为亭,或以棕片覆者更久。其下四柱,得山中带皮老棕木四条为之,不惟淳朴雅观,且亦耐久。外护阑竹一二条,结于苍松翠盖之下,修竹茂林之中,雅称清赏。”桧柏亭则是“植四老柏以为之,制用花匠竹索结束为顶成亭,惟一檐者为佳,圆制亦雅,若六角二檐者俗甚。”《长物志》亦说到亭台:“筑台忌六角,随地大小为之,若筑于土岗之上,四周用粗木,作朱阑亦雅。”可知古拙自然,是古代文人的审美标准。
以上摘录所见,明末清初的文人雅士,理想的家居环境很大层面上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功能与审美相一致,崇尚天然,以雅为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下不少人花费千万元打造府第宅所,以显示财富和欲望为标准,却达不到应有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
Ⅷ 人们家具的演变
伴随着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国家具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按照某些学者的观点,在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明显形成四种最重要的设计风格,即:楚式家具(周代至南北朝)、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和清式家具(清中期以后)。
楚式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中国家具是从低到高逐渐演变的,它最早
起源于"席地而坐"的席,逐渐发展到"垂足而坐" 的坐具。最早最原始的家具是坐卧铺垫用的席,人们日常生活或跪或盘腿而坐,配以低矮的家具。这时候,为了阻挡风寒,是用帷幕围起而成为室的。汉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漆木家具,漆案和漆几是普遍使用的家具。
在汉代之前,人们席地而坐。到了汉代,一种供坐卧的家具----榻,已经被广泛使用。这时候,屏风代替了帷幕,但几和案依旧盛行。
东汉时,桌子出现,形状与现代方桌类似。
汉末,胡床传入中原,两木相交叉,床面用绳索连成,开合自如,携带方便,很象后来的 交椅(见左图),又象今天的马扎(见右图),这可能就是椅子的前身。
魏晋以后,因房屋增高,居住面积加大,家具也相应加高,种类日益繁多。晋代的床已与今天相差不多了。
楚式风格实际上就是中国早期的漆家具,中国人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年代尚不能确定,但最迟在西周时已广泛使用于某些阶层。在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真正达到了普及。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史?quot;战国七雄",南方的楚国为其中的一国,因为楚国一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漆树种植地区,楚国的漆家具也最为发达。
漆器由于自身的优质耐久,防腐防潮适于装饰,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从周代至南北朝,漆家具一直是中国家具体系的主流,如果从皇家御用和上流社会的使用来看,漆家具的主流地位一直保持到清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令西方人称奇的巧夺天工的铆榫结构,在战国时代就大局初定,并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沿用至今。
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
到了隋代,凳与现在基本相同了。
而在唐代,桌子增多,椅子出现,柜已是居家必备用具。唐代是高形椅桌的起始年代,椅子和凳子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坐具。唐代的椅子已是种类繁多,除扶手椅、圈椅、宝座外,又有不同材质的竹椅、漆木椅、树根椅、锦椅等。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达到了普及,成为人们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与前代相比,宋代家具种类更多,各类高形家具基本定型,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屏风、巾架、曲足盆架、镜台等等,有的家具上面还有雕刻的饰件,从品类到形制都不断完善和演进。
宋代的家具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明代家具的各种类型,为中国古典家具在明清达到鼎盛打下了基础。
一般认为,宋代家具从以下三个方面脱颖而出:
1、开始仿效建筑梁柱木架的构造方法。
2、开始重视木质材料的造型功能,出现了硬木家具制造工艺。
3、注重椅桌成套配置与日常起居相适应。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
由于年代的久远,留存的家具实物并不多,对明代之前的家具,现代人对其的了解其实并不是知之甚详。从明代开始,人们才大量见到了各种货真价实的古典家具实物,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典家具从明代中期至清前期(15~17世纪)终于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式样被称为明式家具。当时,由于交通的发达,印度、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源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木材色泽沉着,纹理优美,兼之质地坚硬细腻,适宜于制作精密的榫卯和进行细致的雕饰(祥见 明式家具雕刻艺术),做出来的家具质朴而不俗,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实用价值。
加之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家具制作在技艺、造型上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各类家具的种类也空前发展。
明代家具按不同的用材和工艺可分为:
1、传统的漆饰家具(或叫彩绘漆家具,)。当时,雕添工艺将漆饰家具发展到了顶峰。
2、新颖的硬木家具。出现了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这种高级硬木家具在当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赞赏。
3、软木家具。以榆木等为代表的明代软木家具,在明代也达到了其高峰,在中国广远的各省乡间,现在还存在着大量的在设计水平和工艺技术两方面都不亚于硬木家具的所谓"软木家具"。
4、竹藤、山柳制作的民间家具。由于此种家具较多在民间使用,传世珍宝不多。
5、陶、石制作的家具。
清式家具(清中期以后)
清前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式家具风格,大致是从康熙年间开始,随着清王朝统治的强化,世俗民心的转变,清式家具较明式家具在数量比例上 逐渐占了优势。雍正以后,在造型艺术、用料、装饰及色彩方面则与明代形成了迥异的风格。
康雍乾时期,正值西欧古典艺术的巴罗克风格盛行。国外的传教士进入中国,也将巴罗克的艺术风格带入了中国。巴罗克家具的造型豪华奔放、雕琢细腻而形式夸张,它追求浪漫的华丽的装饰风采,家具外观是以不同的曲线和端庄的形式相结合。
当时,制作家具的工匠充分发挥了雕、嵌、描绘等方法,并吸收了外来文化艺术,在家具形式上大胆创新,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一改前代风格,出现了稳重,华丽的清式家具。
当时,在全国形成了几个家具制作中心,由于地域的辽阔,各地的家具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除了较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传统形式外,在广州等沿海一带出现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而趋向于"西化"的家具。
乾隆一代六十年,既是清帝国极盛的一代,又是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清式家具亦不例外。这一时期的清式家具,不仅也同步达到顶峰,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以及清上层社会的思想特征和气质,装饰过于繁复的清式家具,大多出自乾隆时期。
至清末,清式家具与清王朝命运一样,衰败末落,清晚期出现了不少格调低俗的拙劣家具,让人观之不免引以为憾。
中国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以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家具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释名》注:"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既在床前设榻登上床,说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又据《太平御览》记载:"灵帝好胡床。"胡床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坐时垂足。由席地坐演进为垂足坐是家具史的上一大变革。
(3)出现软垫。
《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时天子的玉几上冬天加有丝绵织物,大臣的木几上则加用橐(毛毡缝制的口袋)。这是最早出现的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玻璃、玉石等。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220年~581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产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
(589~960年)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趋流行,几、案高度皆以坐面为基准,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大致可分为:坐卧类,如凳、椅、墩、床、榻等;凭椅、承物类,如几、案、桌等;贮藏类,如柜、箱、笥等;架具类,如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1368年~1644年)明人或叶(16世纪),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成型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1644年~1911年)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清代家具作坊多汇集沿海各地,并以扬州、冀州(河北)、现惠州(广东)为主,形成全国三大制作中心,产品分别称为苏作、京作、广作。苏作大体师承明式家具特点。
家具工艺到了清代总的来看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由于繁缛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感,触感也不好。清代家具工于用榫,不求表面装饰;京作重蜡工,以弓镂空,长于用鳔;广作重在雕工,讲求雕刻装饰。装饰方法有木雕和镶嵌。木雕分为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漆雕(剔犀、剔红);镶嵌有螺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珐琅、玻璃及镶金、银,装金属饰件等。装饰图案多用象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之类的花草、人物、鸟兽等。家具构件常兼有装饰作用。如在长边短抹、直横档,肓板脚柱上加以雕饰;或用吉字花、古钱币造型的构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别是脚型变化最多,除方直腿、圆柱腿、方圆腿外,又有三弯如意腿、竹节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无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兽首;足端有兽爪、马蹄、如北京时间砂、卷叶、踏珠、内翻、外翻、镶铜套等。束腰变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鱼门洞、加线;侧腿间有透雕花牙档板等。北京故宫太和殿陈列的剔红云龙立柜,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螺钿太师椅、古币蝇纹方桌、紫檀卷书琴桌、螺钿梳妆台、五屏螺钿榻等,均为清代家具的精粹。家具种类为坐卧类家具有太师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连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家具有圆桌、半圆桌、方桌、琴桌、炕桌、书桌、梳妆桌、条几(案)、供桌(案)、花几、茶几等;贮藏类家具有博古柜架、架格、闷芦橱、书柜、箱等;其他家具还有座屏、围屏、灯架等。
二、近代时期的家具(古典家具)
在统治阶级(如宫廷、官府)的家具,他们大多追求繁锁的装饰,采用陶瓷、玉石、象牙、贝壳等做装饰,特别是宫廷家具采用工艺美术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制成漆木家具。广大的民间家具制造业追求适用、经济为主;加工方法大多是手工作业。
19世纪后半叶,它是一种保持前期传统的形式,仅在局部杂以中西混合雕饰的家具。后来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相继出现了有外商投资开办的家具厂,有从事经营中国传统家具的,有专门仿制欧洲古典形式或美式家具的。中国家具的近代家具就是在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变革。无论是品种、形式、结构和工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初以后) 20世纪初,各地相继办起家具手工业工场。至1920年,全国木器工场和作坊以及手工艺者已遍布各地,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手工业队伍,家具生产出现了中国传统家具与"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并存的局面。传统家具生产有久远的历史和广大市场,如江西赣县的彩绘皮箱、江西铅山河口镇的柳木器、上海的硬木家具、北京的雕漆家具、扬州的螺钿家具等,都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北京雕漆屏风曾于1914年获巴拿马博览会一等奖。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交流与传播,中国近代家具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到40年代,一些由民族工商业者筹办的家具工厂先后在各大城市开业。根据不同的加工手段与工艺,往往分为中式家具与西式家具两种行业。从此,中国的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就按照不同的经营方式发展着。现代家具由于采用了比较简化的榫结构易于推广应用,尤其是当胶合板(如采用纤维板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板式家具)问世后,框式嵌板的结构得到了较好程度的改善,遂成为我国广大地区乐于采用的工艺做法。但其发展是不平衡而缓慢的,内地的许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家具形式仍保留着中国传统家具的面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工艺也面临着工业化的挑战。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专业工厂的兴起和扩大以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80年代,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家具企业大量引进欧洲家具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板式家具生产线或单机配套设备;在硬件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武装”。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并未使这些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此时开始重新出现作坊式私营企业,并在90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迅速成长。中国家具接受着西方现代家具思想的洗礼,家具行业发展迅猛、朝气蓬勃。一个现代产业的雏形初步形成,家具企业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现代家具
现代家具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一种设计思想,他们提取或分解古代家具的符号或要素,揉进现代的造型与材料之中。在生产时,外观装饰的传统手工艺雕琢与现代生产工艺并存,风格体现出折中与共生的思想,加工制造方法大多是工业化。
Ⅸ 陈宝光:家具是什么
如果一个家没有家具还能叫个“家”吗?最多叫个“屋子”。人类远古穴居开始,就有了某些“具”。这么说好像“具”的出现远早于那个“家”了。但家具的确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还没有说过哪个家里没有家具。若干年前我曾看过一些最简陋的家,譬如当年彝族人的家,又譬如海南黎族人的家,都是出奇的简陋。就是这样简陋的家,里面也是有可以称作“具”的物什。从简陋到奢华,不管是什么家具,它都是家的一个部分。时间一长,这些家具就打上了一个家庭的印记,上面有你的气息,就像家族的徽标。所以家具就成为这个家的成员。如果你家里有祖上留下的家具,你看到他们保管会想起你的祖母、外婆或父母。家庭如果大了成员就多,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总有七姑八姨一大家子。现在家里地方大了,家具也就多了。一个家里总有客厅家具、餐厅家具、卧房家具、书房家具什么的,一套一套的。如果再从风格分,又有中式家具、西式家具、现代家具。从材料分又有实木家具、板式家具、金属家具、红木家具、软体家具等等,太多了!总之,家具是家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一家庭的物化,是这个家的外延。家具是一种秩序。社会需要秩序,家也需要秩序,家的秩序是靠家具来体现,靠家具来维护的。那年我搬家,许多家具还未到位,新居的地方虽然比老屋大了许多,但没有家具的约束,东西都乱放着,反而显不出宽敞来,要找的东西也找不到。这种情况只有在家具逐步后到位才得以改变。是家具使我们的生活空间、工作空间有了一定的秩序。我们按照这秩序睡觉、吃饭、起居、工作,在书桌上写画、工作,在书架上找书,在橱柜里取盐,在灶台上做菜……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要求产生这些家具,这些家具又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服务。以那种方式生活就会就决定了那种家具的使用。我们祖先席地而居的时候,最普通的家具应该是席和几;正襟危坐下的礼仪,应运而生的是圆椅,同时又维护了封建礼教的秩序。没有了家具,也就没有了生活中的这些秩序。家具是一种艺术,它虽然不如一些纯艺术那么高尚,但家具是一种使人痴迷的艺术。我认识的许多人,他们或生产、或销售、或设计家具,被其魅力弄得神魂颠倒。如王明亮——上海博华展览公司的执行董事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展览家具开始爱上家具,发展到自己搞了一个公司“艾宝”,专门经营家具,对家具的爱好总有些痴迷的成分。设计家具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朱小杰是我认识的又一个痴迷者,他的执着不在于一时或几件作品,而是体现在若干年以来一种不变的追求上。多年来“乌金木”再加上典型的个性化特征,成为朱小杰的代名词。在20世纪的家具设计中,除了包豪斯及北欧的影响外,潮流性的影响就数中国明式家具了。明式家具简洁、洗练的风格与现代潮流相吻,并受到众多大师推崇而风行。家具成为艺术品还因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不是“小康”了,吃行尚有大问题,住也只能凑乎,至于住中之具更等而次之。家具是一种艺术还体现在使用的过程。它不是一般的陈设艺术品,它的艺术性不仅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还体现了使用者本身的艺术格调。至于家具的线条、造型、色彩、款式等等更是艺术的话题了。家具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家具是一种财富。家具对于个人来说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财富。其一是收藏,特别是红木家具硬木家具。自王世襄或其他大师鉴评之后,中国明清家具的价值突升,少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一件。从民间淘金的热情也飙升。好处是挽救了一批珍贵的文物,使中国家具的价值显露出来。缺陷是产生了一批制伪者。其二是显富,对于很多使用那些描金涂银金碧辉煌光闪闪西洋家具的,我冒昧以小人之心揣测大多是读不懂其中文化含义的,也不会知道里面是什么民族的纹饰,有什么寓意,剩下是只是唯一的符号——象征。家具对于生产所有者来说是一种生产资料财富,对于制作者来说是一种技艺财富,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一种商品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财富。一个国家能够有这样一笔财富是值得骄傲的。这份财富现在是世界的出口第一、产量第一。我们在20年中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内走完的路。对于中国家具人来说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份财富,也是值得骄傲的。更多
Ⅹ 世界上最著名的五位家具设计大师是谁
1.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
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爱德华·珍妮特是他出生时的姓名。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 建筑大师 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2.陈增弼: 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
陈增弼,是老冯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在老冯的记忆中,陈教授是典型的中国大知识分子。“儒雅”、“博学”、“严谨”、“和蔼”,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陈教授是我认识的知名专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人,也是最谦虚、和蔼的一个人。
3.世界家具设计大师--艾琳.格瑞
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
4.世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5.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
对勒·柯布西耶影响很大的一个家具设计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