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有哪些
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版表的优质家具,制作权年代延续到清初,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中华民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
② 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
你好,明式家具是非常有特点的,那就是大气,简练,简约。选材大多使用黄花梨,器物端庄大气。
③ 明式家具对现代家具的影响有哪些啊
明式家具前承“楚式”家具文化,后启“汉式”,远涉西欧,播传甚泛。在因其能顺应人类需求设计营构,故而但窥其形态,即已洞见其中的文化人性、心理与生活方式调和下的语意,这语意物化成的符号,携着一种特有的情态和精神之光,穿越时空,给今人之启示良多。
符号形态与生活观
明式家具,秉承了自夏、商、周、战国、汉唐以来造器情愫和形态范式的雏型;其情结顺应明王朝建立以来较为开明、平缓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一改“楚式”矮足造型的功能与审美,扩展至“汉式”高足造型。其桌、几、凳、床、橱、案等均完成了人类追求平和、自由的生存观,使人际关系渗入内涵的语意中。最终,致使明式家具以极其考究的硬木造器,呈出凝重、简约、精巧、端庄之风格著称于世。应说,明式家具证明了设计反映着时代风尚的本质与精神,以及生存方式源头既有的动力。
符号元素的内涵与外延
符号元素通常以设计物的本体元素而言,拆散各构件,其并无实际功能意义,仅释放审美的元点光芒,若将其组合到椅子中,方可尽显语意的形式外延与内涵,并具有多维自由的创造空间。明式家具,究其形式的外延而言:它以人的行为“坐”的方式(正襟危坐)为出发点,即功能形态基本固定并加以拓展:如五开光鼓凳、太师椅、圈椅、扶手椅、箱柜、八步床、架子床等,并辅以方、园造形元素的联合。以此满足人们“坐”的多样经验之需求,可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造器品格。体味明式家具内涵:自由、丰富、象征、隐喻等,是其主要形象意念,并借此使其极大地提升了内在品味,强化了符号形态的鲜明与完美。如二出头、四出头官帽椅、木梳子椅、带结扶手椅等(见图二)。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去象征或隐喻呢?其重要的因素是满足人们追求福贵、权力、美好希冀,或团圆、喜庆、崇高的境界,并巧妙融进特定历史、传统和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亦正因如此,几、桌、凳抑或一把椅子,被提升了内涵与设计文化的品质,遂竟使其超越家具其表,传递非物质气象。这一切,与现代设计符号学探索和追求的文化与人性的至高境界不谋而和。无怪乎,明式家具对西方新艺术、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思潮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引出的可塑空间
明式家具的成果虽然完美无缺,对后人启示良多,但毕竟是先人在特定时代创造的历史产物。今天观其形态语意的价值,应当不止于欣赏,更在于我们运用西方现代艺术与设计思潮及观念的优秀成果加以再造,则是非常必要和可为的。如解构主义的打散、重构、错位、倾斜、扭曲形式;后现代思潮中运用的反文脉、自律、讽喻、性感、调侃、幽默、流行、波普、批判理念;有机抽象现代主义的热情与畅想等,均可以使我们将明式家具加以引伸、重组和再造,化为新形态。当然,研究方法应以人为本,以和谐自然为前题,这将促使我们更加切实有效地创造出无限地空间天地。
结语:明式家具文化的积淀,已成一个时代的象征物,一个物质的灵魂。虽然已是永恒的经典,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可资再造的空间。这样做之必要,乃缘于我们民族的文脉与情结;这样做,是因为我们需要创造设计独特又兼具内涵的民族产品来满足时代的召唤。明式家具,囿于中国象征设计文化的传统,它可散射的空间外延形式与内涵依然广阔和丰厚。◇
④ 明式家具的魅力
明式家具,特征鲜明,魅力无穷,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所以,有设计师甚至认为,明式家具是用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使用的。
2、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明式家具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
⑤ 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的介绍
本书汇集复了作者自1988年以来发表的十制篇论文,其中六篇曾以英文在海外书刊上发表,中文稿在本书中为首次发表。这些论文涵盖了明式家具评价和鉴赏,清代宫廷家具的起源、制作和家具修复,木工工具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书中收录明清家具实物照片、效果图、复原图、线图等共计280余幅,并对原已发表的文章插图做了较多的更换和增补。书后附录的乾隆朝“活计档”中关于家具制作的条目,为研究清代家具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⑥ 什么是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优点
看到明式家具,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明代家具?我们都会将明式家具误以为明代家具,其实,这两者是有很明显的差异的,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明式家具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明清家具?
一、明式家具—什么是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汉族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汉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二、明清家具的优点
1.功能合理
一件家具的制造,首先要满足人们生活中某种使用要求,适应使用要求确定结构,在此基础上考虑尽量完美的造型式样。使用功能是每一件家具设计制作的基本控制因素。当然一件成熟的家具,可能由于高超的设计和精到的制作,功能和形式达到完美的谐和,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当作一件工艺品或文物而收藏,而鉴赏。但是最完美的家具毕竟首先是生活实用器物而不是纯工艺品,也就是说功能实用性是一切家具的基本属性,当然也应当是明式家具的基本属性。因此今天研究它们的时候,也应当以此作为评价其优劣的基本尺度。否则,离开了这一尺度,把它们作为单纯的艺术品进行品评,可能流于空泛而令人不得要领。
2.注重人体尺度
明式家具品类齐全,数量繁多,其中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别。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家具来加以考察,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注意使用功能。通过对传世的大量实物的测量,可以看到,各种明式家具的尺寸,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不少也是很科学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尺度,经过认真推敲,仔细确定的。当人们使用这些家具时,能感到舒适、惬意。明式家具的这一突出成就,是我国家具设计制作上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3.造型优美
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文化综合发民展的产物,反映着历史特点与文化传统。家具的造型问题更是如此。
一件优秀的家具之所以能被人们喜爱和欣赏,是由于它适用、结实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最恰当的形式,也就是说,是由于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探讨明式家具造型问题时,不想孤立地就形式谈形式,或赋与某件家具以某种抽象的品评。外观是内在目的的反映。我们希望把家具的造型与功能尺寸、结构构造结合起来研讨。
明式家具的优美造型,表现为:美好的比例,变化中求统一,曲线富于弹性,雕饰繁简相宜,金属饰件的功能与装饰效果的一致,髹饰的民族特色等。
⑦ 影响明式家具的发展的几点历史原因
1、明初手工艺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明代前期,从事手工业的艺人较前代有所增多,技艺亦高前代一筹。明代,总结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门书籍逐渐增多。
明代黄成所编著的《装饰录》一书,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等。这些工艺在明代漆家具上都有所体现,是一部研究漆工历史的重要著作,直到现在仍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木器家具方面的专著当推《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此书为明代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分建筑和家具两部分,其中对家具作了详尽的分类。其他如选材,卯榫结构,家具尺寸,装饰花纹及线脚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记述。《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是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对明代家具的发展和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有关家具方面的书籍还有明代文震享所编的《长物志》。书中对各类家具一一作了具体分析和研究,对家具的用材、制作、式样分别给予优劣雅俗的评价。明代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还把家具制作和养生学结合起来,提出独到的见解。这些书籍的出现指导了家具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生产工艺的提高,并丰富了家具制作的理论体系。
2、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前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手工业的繁荣,加上当时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的观测,地图的绘制及航路的勘探,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明代海外贸易主要是日本、吕宋、南洋各国和东南亚各国。
郑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同各国的关系,此后,各国亦相继派使臣赴中国朝贡(即勘合贸易),所带货物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木料。通过这些国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贸易往来,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进到中国。明式家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的材质优良。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住宅、园林的发展对家具的影响
明代前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城市建设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官府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竞相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和住宅,以供他们享受。这些园林、住宅,装修精丽,当时有不少文人、画家直接参与设计和建造。其规模庞大,有的甚至多至千余间。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制定严格的住宅等级制度加以限制。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等。不许在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达官、富商和大地主不遵守这些定制。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为了显示其富有,役使大批奴仆,加上宾客来往之多,都需要大量房屋和活动场所,需要有不同用途的使用建筑和观赏建筑,并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配备大批的与其相适应的家具。这种趋势,必然对家具事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⑧ 明式家具怎么样 有何特点
明式铁梨木家具的独特风格在于用料粗而不笨,造型简而不俗,充分展现了铁梨木独特的魅力。这种风格一目了然,只在铁梨木家具身上可以看到,紫檀、黄花梨等硬木都不可能出现。在充分了解了铁梨木之后,工匠能够将它的木质特点融入高超的工艺中,甚至达到了造型与做工的完美统一。很多铁梨木家具至今很难分清孰明敦清,原因出自铁梨木家具本身的古拙之风。 明代与清代的分界线是1644年,界限清晰;而家具由明式演变至清式则是个渐变过程,谁也无法看清其轮廓线。铁梨木家具比其他木种的家具似乎变化得更慢,抱住古拙的原则,轻易不做改变,使得铁梨木家具在入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旧制,有意无意地强调着自身风格。体会明清两式家具,细部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仔细观察明式铁梨木家具,虽然古拙气息浓重,但仍不可避免地泄露出清式符号,如罗汉床的装饰手法等等,表明这些家具都是清代以后生产的,样式虽古,本质已流露出清人重装饰的端倪。
⑨ 明式家具怎么样
说实话,你这个款式很一般。用料也看不出来,不像是高档木材。
我设计的都比这个好看!
⑩ 明式家具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的明式家具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和巅峰,经过长时期的争论,学术界一致认为明式家具不同于明代家具.明式家具是指明代至清代前期生产的,以黄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等珍贵木材制作而成的实木家具。
明清作为中国最具影响的家具时代,不仅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影响了中国室内装饰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在世界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