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道教如何在家修行
可以在家修行,道教在家修行的有两种,一种叫摘传弟子也就是在道观拜过师的,还有就是居士内居士有容拜师的也有没拜的,在家修行主要还是修心,修德,每天多读读清静经,做到少思少语少欲望,万事都可以,但是要做到适度适量,在家修行其实跟在道观里修行一样,只不过自由很多。
❷ 道教有居士(在家修行)吗
道教同样有在家居士,皈依拜师之后,可以先学习诵持北斗经或者三专官经。道教比其属他宗教注重师承,没有正统的师承甚至你连道教基本经典你也念不正确。没有一个宗教一来就乱教内炼之类的东西。基本的修持永远是从皈依、受戒、诵经开始,一段时间后,由自己师父判断应该传授什么东西。道教一切的修行都是建立在师承的基础上的。没有师承一切都市空话。
❸ 做道教居士如何安排的
做道教居士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修炼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济度他人)的目的。科教与教戒。教戒是为规范学道务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教徒皈依道经师三宝,以明确信仰;五戒,戒杀生以自娱、戒邪淫、戒偷盗、戒妄语、戒嗜酒,则都是为提高道德修养。科教则是要通过诵经斋醮,清静心神,使自我之心神与神明相亲,证悟道真。同时,也是宣扬道教教义,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太上所说,即“常道”与“可道”的关系。“常道”是生化万物,永恒常在的自然之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太上道祖是“常道”的人格形象。“可道”则为历代师真的言传身教的事迹,教戒规仪、经教义说等一切修行修持的学说,但都是不违背“常道”的,或由“常道”而演绎的。务道修真之士,要通过对“常道”的体悟,明白“道”的真谛,并使之落实到自己的修行和修持中。或是要通过循依“可道”之学说不懈修行,积累真功,回归到“常道”的境界,得道成真。
❹ 道教的居士,怎么当每天都需要做什么有什么禁忌
你问的这个问题,
道家的居士怎么当?
每天都需要做什么?
有什么禁忌?
下面的内容应该能够帮你解答。
一、如何成为居士
1、只有经过拜师仪式才算成为正式的居士。
2、居士还必须持有居士证。居士证是宫观庙宇核发的身份证明,是居士的教职身份凭证。
3、居士无需抛弃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二、居士修行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❺ 道教居士
如果办理居士证是需要介绍人或者师傅的,师傅就是和现在的老师一样,并不能说自回学就不行,但自答学容易走到误区。居士只是一个虔诚信仰弟子的总称,好像与年龄没什么关系,我19岁拿到道教证,可以入观修行,这是道观愿意接受否,入观的弟子每个人都会有工作,最前面是必不可少的苦修,顾名思义苦修的意思了,在大型道观修行都要穿统一的道服,但不是你所说的道袍,道袍太笼统了
❻ 在家修行,信佛的叫居士.那么信道教的叫什么是处士吗
同样叫居士。
请看以下资料:
“中国古代便有居士的称呼。清·赵翼〈陔余丛考〉卷36引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居士之号起於商周之际。佛教初起时是一种对抗印度的正统宗教婆罗门教的,它被后人称之为「沙门思潮」。沙门就是出家人。所以佛教开始时是实行出家制度的。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皈依佛法但不出家的人士,称为居士。比如著名的佛教理论家维摩诘,就是居士。佛教传入中国后,也渐渐出现了中国本身的居士。特别是禅宗、净土宗的传播,吸引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受到俗务绊身的人士信仰佛教,由此大大增加了佛教居士的数量。全真派起于金代。王重阳创道时抛弃家庭,他收的徒弟如马钰等七子也都出家。因此全真派一开始便实行出家制度。后来在全真教中也出现了皈依而不出家的人士,称为居士。正一派因为只要受箓,便是正式弟子,出家与否不作硬性规定,也就不需要特别指明在家出家的分别。现在一般将在家的道教徒泛称为居士。
全真派的居士,有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全真派内丹修养、教理研究,都有过重要贡献。比如近现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便是全真居士,法号圆顿,系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目前在香港地区全真龙门派弟子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居士。
执笔人 :刘仲宇”
❼ 请问道教有居士(在家修行)吗
我是个道抄士
道教有居士的,一袭般都会去道教宫观皈依、办理居士证
山东省道教协会
邮 编 250001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 319 号 213 室 电 话 0531 - 6908094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❽ 道教信士居士什么区别
1、范围不同。
居士是指居家修炼的有道之士。
信士只是相信或奉行道教的人士版。
2、修行方权式不同。
居士因为社会、家庭或个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备条件出家,而自己又愿意入道的人士,经道门同意,正式择师拜师,授以道名,传以法派,即成为居士。
信士由于各种原因,只信奉道教或信奉道教的某位神、仙,自己不能或不愿意择师叩拜、进入道教之列,这些人只称为信士。
3、师承与否不同。
居士是完全信奉并且拜师授业,是真正的修道之人。
信士只是简单的信仰,并未拜师授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施主”。
(8)道教在家居士扩展阅读
道教居士经道门同意,正式择师拜师,授以道名,传以法派,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九戒(正一)或五戒(全真)的正式道教信徒。
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
❾ 道家在家居士需要持什么戒
道家那个不来叫“居士”叫“道源士”、“道姑”。居士是佛家的!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萨戒。五戒是尽形寿(终身从受戒至命终)受持,八戒是随自己发心一日一夜的受持,受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的每月的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必须受持八戒、受了《梵网经》菩萨戒的每月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每年三长斋月(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必须要受持八戒。其他时候随自己发心也可以受持八戒。
十善戒是尽形寿受持、菩萨戒是尽未来际身(即从今身至佛身:从受戒时直至成佛,)受持,即使命终之后再受生亦不失戒!
❿ 成为道教居士的条件居士要做什么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成为居士的条件:
一: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
二:虔诚信仰道教教义,尊敬历代祖师,了解道教常识;
三:认真学习,主动维护本教利益;
四: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
五:尊师重教,团结教内。
居士要做什么:
居士是指居家依照经典修行的人士。由于社会、家庭或个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备条件出家,而自己又愿意人道的人士。经道门同意,正式择师拜师,授以道名,传以法派,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
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
所以居士主要就是认真学习,主动维护本教利益,虔诚信仰道教教义,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即可
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萨戒。五戒是尽形寿(终身从受戒至命终)受持,八戒是随自己发心一日一夜的受持,
受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的每月的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必须受持八戒、
受了《梵网经》菩萨戒的每月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每年三长斋月(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必须要受持八戒。
其他时候随自己发心也可以受持八戒。
十善戒是尽形寿受持、菩萨戒是尽未来际身(即从今身至佛身:从受戒时直至成佛,)受持,即使命终之后再受生亦不失戒!
(10)道教在家居士扩展阅读:
加入道教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出家,成为正式的出家道士;而另外一种是不用出家,也可以成为正式的道士;还有一种是加入道教,成为道教居士。
第一点,凡道法的授受,都是由师传弟子。拜师是道教信徒归依道教中常见的方式,师徒授受是道门常见的一项基本制度。只有经过拜师仪式才算成为正式的道教居士。
它所确定的是入道者与直接授予他道法的道士之间的关系。修道者都要投拜名师,以为学道进业的前提。
第二点,拜师是入道的开始,成为道教居士还必须持有居士证。居士证是道教宫观核发的身份证明,是居士的教职身份凭证。
第三点,居士无需抛弃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