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古代家具欣赏
中国古代家具源流概说——明清家具
明代家具
宋元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延续着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明王朝吸取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恩乱”的治国策略(《洪武实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使国家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繁华的景象。而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地域艺术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为新的时代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家具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点提出几项:
明末清初 黄花梨攒靠背活屉四出头官帽椅
一、手工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二、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满载的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缂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换回各国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由于归航时所载货物较轻,怕帆船倾斜,需要用生物体来增加船的重量,于是大批优质的木材便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而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发现并制造成家具,这些木材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做出家具结实耐用,且极具凝重感。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到的硬木。三、经济社会的改变促使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
清早期 黄花梨透棂书格
清代家具较多的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强烈,并常常采用各种工艺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多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缛的雕刻,突出地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但娴熟的传统技艺,迎合了当时夸张的审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过度的堆砌和人为的雕琢,使得许多家具显得特别繁琐;财力不济而造成的粗制滥造,更使家具走向了物质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后,将创新精神局限于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家具画上个华而不实的句号。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纹马蹄足三屏风扶手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家具进一步出现西化倾向,各种西方家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异物品。到这一时期,清代家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阅读:[明清家具部件术语] 椅子的鹅脖
⑵ 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区别
明式家具质朴简洁,豪放规整,清式家具工艺精湛,雍容典雅。明式家具结构采用小结构拼接,内使用榫卯,容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和多样性,符合人体工程学,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清式家具追求体量,厚重有余,俊秀不足,有一种沉重感,注重装饰,纹理吉祥。
⑶ 成都有没有做实木明清仿古家具的厂家
这类现在属于创意家具了,国内很少有卖,国内生产的都是外销给老外,搞笑内吧。不过这两年北上容广开始流行了,成都的家具整体还是比较落后的。
再说你提到的中式仿古家具,现在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纯复刻版的,跟电视剧里面的一样,一个是创新了的,叫新中式,主要以增加了彩绘和一些局部的创新,没有传统的那么凝重,只要摆上一件就能给空间增加不少逼格。
如果你对家具比较有讲究,推荐你个网站,里面的家具全是一线设计师推荐的,网络自己搜“品客云集” 你进家具栏目看,中式仿古的蛮多的。
⑷ 清明仿古家具有何特点
明代家具的特点:
1、以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明代仿古家具的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清仿古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清仿古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明代家具纹饰题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饰,纹饰题材的寓意大都比较雅逸,更增强了明代仿古家具的高雅气质。
清代家具的特点:
1、清代家具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注重装饰的多样性,有很多明 代没有的品种和样式。
2、从清代中期起,广式家具开始在清式扶手椅上雕西番莲纹为饰。清式家具的装饰手法是雕刻与镶嵌,雕 刻的刀工细致入微,手法上又借鉴了牙雕、 竹雕、漆雕等技巧,磨工十分讲究,能将雕 刻打磨得线脚分明、光润似玉。镶嵌更是有 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钿、嵌珐琅等。
3、清代红木家具在工艺上是以明式家具为基础的,因要在造型上刻意表现豪华与繁缛的富贵之气,家具的尺寸都比明式大;同时, 需要在家具上雕刻华丽的花纹,所用木料也要加宽放厚。但这样改动后,家具的整体造 型发生了变化,不免有些笨重,明式家具古 朴、明快之意趣荡然无存了。
4、明式家具形体造型轮廓舒展,稳定性强, 侧脚收展分明,而清式家具则失去了这种长处,以官帽椅为例,明式侧脚收展分明,而 清代家具则变成接近垂直状了。清式家具构件常兼有装饰作用。如在长 边短抹、直横档、望板脚柱上加以雕饰;或 用卡子花、古钱币造型的构件代替短柱矮老。 特别是脚型变化最多,除方直腿、圆柱腿、 方圆腿外,又有三弯如意腿、竹节腿等;腿 的中端或束腰或无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兽首,足端有兽爪、马蹄、如意头、卷叶、踏珠、内翻、外翻,镶铜套等。束腰变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鱼门洞、加线;侧腿间有透雕花牙挡板等。
5、北京故宫太和殿陈列的剔红云龙立柜,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螺钿太师椅、古币绳纹方桌、紫檀卷书琴桌,螺钿梳妆台、五屏螺钿榻等,均为清代家具的代表作。
⑸ 明式家具和宋式家具有什么不同
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简述
到了隋代,凳与现在基本相同了。
而在唐代,桌子增多,椅子出现,柜已是居家必备用具。唐代是高形椅桌的起始年代,椅子和凳子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坐具。唐代的椅子已是种类繁多,除扶手椅、圈椅、宝座外,又有不同材质的竹椅、漆木椅、树根椅、锦椅等。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达到了普及,成为人们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与前代相比,宋代家具种类更多,各类高形家具基本定型,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屏风、巾架、曲足盆架、镜台等等,有的家具上面还有雕刻的饰件,从品类到形制都不断完善和演进。
宋代的家具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明代家具的各种类型,为中国古典家具在明清达到鼎盛打下了基础。
一般认为,宋代家具从以下三个方面脱颖而出:
1,开始仿效建筑梁柱木架的构造方法。
2,开始重视木质材料的造型功能,出现了硬木家具制造工艺。
3,注重椅桌成套配置与日常起居相适应。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简介
由于年代的久远,留存的家具实物并不多,对明代之前的家具,现代人对其的了解其实并不是知之甚详。从明代开始,人们才大量见到了各种货真价实的古典家具实物,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典家具从明代中期至清前期(15~17世纪)终于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式样被称为明式家具。当时,由于交通的发达,印度、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源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木材色泽沉着,纹理优美,兼之质地坚硬细腻,适宜于制作精密的榫卯和进行细致的雕饰,做出来的家具质朴而不俗,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实用价值。
加之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家具制作在技艺、造型上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各类家具的种类也空前发展。
明代家具按不同的用材和工艺可分为:
1,传统的漆饰家具(或叫彩绘漆家具,)。当时,雕添工艺将漆饰家具发展到了顶峰。
2,新颖的硬木家具。出现了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这种高级硬木家具在当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赞赏。
3,软木家具。以榆木等为代表的明代软木家具,在明代也达到了其高峰,在中国广远的各省乡间,现在还存在着大量的在设计水平和工艺技术两方面都不亚于硬木家具的所谓"软木家具"。
4,竹藤、山柳制作的民间家具。由于此种家具较多在民间使用,传世珍宝不多。
5,陶、石制作的家具。
⑹ 能说下老榆木明清仿古家具咋鉴定吗
老榆木谈明清家具的鉴定方法, 花纹和装饰风格在古器物鉴定学上,以装饰风格和纹饰来断代是一条重要的标准,家具亦不例外。明清家具上的花纹,是鉴定家具制作年代的最好依据。家具花纹与其他工艺品的花纹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鉴定家具时,有确切年代的其他工艺品上的花纹,是很好的对比参照物。但在参照时,宜采用题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对比。这样就较容易判断年代。明清家具在装饰手法及纹饰上存在着时代的...
老旧明清家具怎么鉴定
1看包浆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新仿的包浆要么不自然。 2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 3看家具的底板和抽屉板。比如老的桌子和闷户柜等,底板和抽屉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旧气。也有涂哑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则看抽屉侧板,在侧面应该有倒角线以免伤手。还有一点很重要,看明榫,过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两头圆的,就说明是机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4看木纹。有些家具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木纹,但要看仔细了,是否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 , 5看雕刻。从风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过去家具制作时在工时上放得比较宽,工匠的心态也相当平静,精雕细刻,圆润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赶时间,在雕刻上就会露马脚,在中式家具中,圆不够顺畅,方不够坚挺,西洋家具的边框花饰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⑺ 明代家具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明式家具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发展很快。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一批手工业型、商业型、港口型市镇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城镇繁荣的基础上,社会财富急剧增长,追求享乐、竞尚奢华的风气流行。而手工业的发展又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享受。在这种情况下,使明代的各种文化风俗活动的盛况都超出前代。这就是明式家具出现的主要经济和社会背景。 从明代中期起,民居建筑和私家园林修建进入繁盛期,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大量建筑和园林需要高档次家具来陈设,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社会对家具的需求,也促进了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隆庆年进一步开放民间海外贸易,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明代中期,硬木家具流行起来,并逐渐成为时尚,进步促进了明式家具的发展。在王士性《广志绎》中讲到:“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始盛。
⑻ 中国明清仿古家具特别是福建仙游的仿古家具行业是不是要倒闭了
再等10年看看。现在不可能,只会越做越大,我自己就是仙游人,老家坝下的,7个亲戚做这个行业。
⑼ 明清仿古家具
现在的明清家具有三种出现方式
第一种,以旧做旧对于一些老旧的无法修复的家回具拆分,然后再进行重新的答组合,使用最差的木质也是鸡翅木,工艺也是以榫为唯一方式,所以这种明清家具是最结实的。
第二种,以现有的木材做纯仿制,在材料的使用上脱离了原始技术,材料的含水率稍高,气候的不同变化就容易产生开裂或者漆皮爆,但是为了达到其相应的效果还是以基本的榫工艺为基础的,使用上还算是结实。
第三种,应该是完成以利益为驱使的了,没有技术含量,一切的工艺也是钉拼,最不结实。
现在的明清家具只有河北和北京高碑店的手艺不错,还算是过关。
⑽ 明清古家具有何区别古典家具辨真伪的七种武器是哪七种
明代家具代表了汉族传统文化为基调的家具风格,以简约典雅的造型,科学严谨的结构闻名于世,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崇高的声望,被英国的家具大师托马斯在其名著家具指南中立为三大家居之首,分别是明式家居,哥特式家具,洛克可式家具。
第四看木纹的走向是否自然,如果不自然的话,是用硬钢丝刷刷出来的。第五看翻修痕迹,如果是翻修过的老旧椅子,会有密密麻麻的钉眼儿,新的就不会有了。第六要看铜活,如果是老的铜活已经被人把玩磨损了有上百年,至少是几十年了,可以发出暗暗的银光,因为好的铜活都是用白铜打造,上面会有一层厚厚的包浆,如果即便没有包浆,时间久远的话,也会有被锈蚀的痕迹。最后一个要看雕刻,古时的家具雕刻的时间限制是比较宽松的,雕工的技艺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像现在圆不够圆润,线不够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