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闭合电路故障分析总结
以两灯串联为例:V1并在L1上;V2并在L2上。
短路故障:
L1短:V1示数为0,L2亮,版V2有示数(电源电权压),A有示数;
L2短:V2示数为0,L1亮,V1有示数(电源电压),A有示数。
断路故障:
L1断:V2示数为0,L2灭,V1有示数(电源电压),A示数为0;
L2断:V1示数为0,L1灭,V2有示数(电源电压),A示数为0。
即:
电流表:
有示数,一灯亮,短路故障;无示数,两灯灭,断路故障;
电压表:
有示数:里断或外短;
无示数:外断或里短。
❷ 求初三物理电学关于的电路故障判断的总结梳理
电路故障分析总结归纳
如果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电源两极间连接良好,并且电压表没被短路,如果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所在电路是通路,电路故障很可能是某处短路.
一、开路的判断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方式:
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
则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开路(电源除外);
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电流表有电流,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适用于多用电器串联电路)
二、短路的判断
1、串联电路或者串联部分中一部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分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则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短路.
2、把电压表分别和各部分并联,导线部分的电压为零表示导线正常,如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则此用电器短路.
※根据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总结几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的主要判断方法:
“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
诊断:
(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
“症状”2:电压表示数为零.
诊断:
(1)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的电路断路;
(2)电压表的两接线柱间被短路.
“症状”3:电流表示数为零.
诊断:
(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的回路上有断路.
(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电路中).
(3)电流表被短路.
“症状”4:电流表被烧坏.
诊断:
(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间直接构成了回路,即发生了短路.
(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不当.
三、归纳:
串联电路中,断路部位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其它完好部位两端电压为0V
串联电路中,短路部位的电压等于0V,其它完好部位两端有电压,且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不管“短路、断路”成因是多么复杂,其实质却很简单,我们可以认为“短路”的用电器实质就是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断路”的用电器实质就是电流无法通过相当于断开的电键.在分析中用导线代替“短路”的用电器,用断开的电键代替“断路”的用电器,往往会收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形成故障的原因很多,比如“短路”有可能是用电器两个接线柱碰线造成,也可能是电流过大导致某些用电器内部击穿,电阻为零;“断路”有可能是导线与用电器接触不良造成,也可能是电流过大将用电器某些部分烧断造成.
❸ 电路故障如何排解
人们将电源用电器、电键和导线连接成电流的通路统称为电路。当电路中有用电器或电表发生断路或短路、导线连接不牢时,电路都可能出现故障。此时,故障分析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问题,它要求从看到的现象去分析发生这个故障的原因。下面的故障可能是你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请你先自己分析一下,然后再对照答案。
某同学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L1和L2做串联电路实验,他把两灯泡串联后接在6伏的电池组两极。闭合电键K后若发现下述各种故障,问题出在哪儿?
(1)两灯泡一样亮,而伏特表的显示数为4伏。
因为两灯泡串联,又一样亮,说明它们的电功率和电流强度都相同,可知,两灯泡的电压应相同。而电源电压为6伏,伏特表的示数为4伏,那么,两灯电压之和为8伏,大于电源电压,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惟一的结论是灯泡K两端只有2伏的电压,而两灯一样亮和电压不等又是矛盾的。这一矛盾的出现就是电路故障造成的。
从两灯一样亮可以判断,真正加在L1灯上的工作电压一定也是2伏,那么伏特表多出来的数值是因为L1和L2连接处、或L1和伏特表、电键的连接处有很大的接触电阻,只要对这两处进行检查,就可排除这一故障。
(2)若伏特表的示数为零,电路故障可能在哪里?
伏特表和灯L1并联,由欧姆定律可知,U=IR,伏特表示数为零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是,电路中电流强度为零,即电路断路,那么可能是灯泡L2、安培表或导线连接处断路所致。只要用一根完好的导线,依次和上述各处并联一下,在哪儿并联时伏特表有了示数,问题就出在哪儿。
其二是灯泡L1的电阻为零,即L1被短路。即使电路中有电流,伏特表的示数也为零。但这时灯泡L2一定工作、安培表的示数一定不为零,从这两点能对电路故障是否是这一类型迅速作出判断。
(3)若安培表没有示数,伏特表有较大示数,电路故障又在哪儿?
伏特表有较大示数,说明有电流从伏特表通过。这时干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则电源、电键、伏特表、灯泡L2、安培表组成了闭合电路。由于伏特表本身电阻极大,因而通过这一闭路的电流极小,安培表无法显示,灯泡L2的灯丝不能炽热发光。这只能是灯L1断路所造成的故障。
电流表
电流表,又称“安培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工具,主要采用磁电系电表的测量机构。电流表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而制成的。电流表内部有一永磁体,在极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线圈,线圈两端各有一个游丝弹簧,弹簧各连接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在弹簧与线圈间由一个转轴连接,在转轴相对于电流表的前端,有一个指针。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沿弹簧、转轴通过磁场,电流切割磁感线,所以受磁场力的作用,使线圈发生偏转,带动转轴、指针偏转。由于磁场力的大小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过指针的偏转程度来观察电流的大小。这叫磁电式电流表,就是我们平时实验室里用的那种。
❹ 简述发现线路故障应报告的内容
各方面有所提高,你通过实习学到了什么,比如实际操作能力啊!很简单的!存在的问题就是你在工作中有哪些不会的或是不熟练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学习、团队合作啊、提高啊、人际交往啊就写你实习单位工作主要干什么
❺ 请帮我归纳一下用分别电压表,电流表,导线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和结论
导线查找电路故障:1.不能并联在电池两端,除此之外无要求,只要多接线尝版试.
电流表查找电路故障权:a.每个元件用两点隔开并标字母 b确认电池是否有电 c
.导线顺次连接相邻两点,逐段排查 d.其它用电器工作则两点间开路,电流表有示数,不工作则两点之间正常,电流表无示数(初中故障分析仅有一处)
电压表查找电路故障:1.若电压表有示数,两点之间是开路,并且两点之外是通路
2.若电压表无示数,两点之内是短路,或两点之外是开路.
+_+~~网上怎么连这都没有,累死我哩!
❻ 总结一下电路故障分析
电路故障简单说有“开路”“短路”“断路”几种.
电流表是串在电路中的,因此当电路开路或专断路也就是不能形成闭属合电路时电流表也就没有电流流过因而也就没有指示了;当电路短路时会产生强大的短路电流,由于电流表串在电路中有可能将表计烧毁.
电压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因此当电路开路和断路时只要在电压表两端仍有压差则表计会显示电压的;当电路短路相当于两端等电位不存在压差,所以电压表也就没有显示了.
上述现象只是极其简单的电路中的表象,实际上由于电路的复杂存在多样的变化,因此表计的变化要综合判断,不可单纯的说明.
电路简单说就是有许多的分支电路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元件、支路的串联和并联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情况,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明白了吗?
❼ 电路故障怎么分析
按照电气装置的构成特点,从查找电气故障的观点出发,常见的电气故障可分为三类:
1.电源故障:缺电源、电压、频率偏差、极性接反、相线和中性线接反、缺一相电源、相序改变、交直流混淆。
2.电路故障:断线、短路、短接,接地、接线错误。
3.设备和元件故障:过热烧毁、不能运行、电气击穿、性能变劣。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查找电气故障的关键。分析的基础是电工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装置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与故障实际的结合。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众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并运用方法去排除故障。例如,某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出现了不能运转的故障,不论是什么情况,最集中的表现是电动机不能工作,但故障不一定是在电动机,而可能是电源故障,也可能是电路故障或者是设备和元件故障等。也就是说,同一种故障形式,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这些原因中,到底是哪个方面的原因使电动机不能运转,还要经过更深入、更详细的分析。再例如:如果电动机是第一次使用,就应从电源、电路、电动机和负载多方面进行检查分析;如果电动机是经修理后第一次使用,就应着手于电动机本身的检查分析;如果电动机运转一段时间突然不能运转,就应从电源及控制元件方面进行检查分折。经过以上过程,进而确定电动机故障的具体原因。
二、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骤
排除故障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异。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排除故障时,所采用的步骤大致可分为:症状分析一设备检查一确定故障点一故障排除一排除后性能观察。
(一)症状分析
症状分析是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有关故障原始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判断的过程。在故障迹象受到干扰以前,对所有信息都应进行仔细分析。这些原始信息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1.向操作者详细询问设备故障现象。通过询问以获得设备使用及变化过程、损坏或失灵前后情况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到一些过去类似的故障现象、原因以及曾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况。有时操作人员也许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或不能把全部情节讲清楚。维修人员应有分析辨别能力和足够的耐心,以尽可能多地获得真实的原始信息。
2.观察和初步检查。通过看听闻摸等,检查是否发生如破裂、杂声、异味、过热等特殊现象。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观察往往会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初步检查的内容包括检测装置(操作台指示灯、显示器报警信息等)、检查操作开关的位置以及控制机构、调整装置及连锁信号装置等。
3.确定无危险情况下,通电试车。一般情况下应要求操作人员按正常操作程序启动设备。如果故障不是整机性的致使电气控制系统瘫痪,可以采用试运转的方法启动设备,帮助维修人员对故障的原始状态有个综合的印象。有些电气故障可以通过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采用看听闻摸等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设备异常的温升、振动、气味、响声等,确定设备的故障部位。
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对现有实际情况作分析,并从中推导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区域的线索,作为下一步设备检查的参考。但注意不要根据不确切的迹象或不充分的信息过早地作出判断。
(二)设备检查
根据症状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和疑问,对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要注意这个阶段应尽量避免对设备作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引起更多的故障。不要轻易对控制装置进行调整,因为一般情况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调整参数会掩盖症状,而且会随着故障的发展而使症状重新出现,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故障。所以,必须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使故障复杂化,避免造成症状混乱反而延长排除故障的时间。
(三)确定故障点
根据故障现象,结合设备的原理及控制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发生在什么范围,是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是直流回路还是交流回路、是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或辅助电路、是电源部分还是参数调整不合适造成的、是人为造成还是随机性的等等,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至找到故障点。如果缺少系统的诊断资料,就需要维修人员正确地将整个设备或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小部分,然后检查这些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是否正常。在确定某一部分时,再去关注该部分内部的问题,找出故障点。在确保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试探的方法确定故障部位。例如,通电试探或强行使某继电器动作等,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部位。
(四)故障排除
在确定故障点以后,无论是修复还是更换,排除故障相对电气维修人员来说,一般比查找故障要简单得多。但在排除故障中一般不可能只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1.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应先动脑、后动手,正确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遵循先外部后内部、先机械后电气、先静后动、先公用后专用、先简单后复杂、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测,拿起工具就拆。要养成良好的分析、判断习惯,要做到每次测量均有明确的目的,即测量的结果能说明什么。在找出有故障点的组件后,应该进一步确定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当电路板内的一只晶体管被烧坏,单纯地更换一个晶体管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烧坏的原因,并采取补救和预防的措施。
2.一般情况下,以设备的动作顺序为排除时分析、检测的次序。以此为前提,先检查电源,再检查线路和负载;先检查公共回路再检查各分支回路; 先检查主电路再检查控制电路;先检查容易检测的部分(如各控制柜),再检查不易检测的部分(如某一设备的控制器件)。如在电气保护线路中,如果检查发现热继电器动作,不但要使热继电器触头复位,而且要查出过载的原因,对熔体熔断,不但要换新的熔体,而且要查明熔体熔断的原因并处理,应向有关人员说明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五)修后性能观察
故障排除完以后,维修人员在送电前还应作进一步的检查,通过检查证实故障确实已经排除,然后由操作人员来试运行操作,以确认设备是否已正常运转,同时还应向有关人员说明应注意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修复后再作检查时,要尽量使电气控制系统或电气设备恢复原样,并清理现场,保持设备的干净、卫生。另外,维修人员所使用的工具、线缆等一定不要忘记在所修设备的电气柜内,以免造成短路或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掌握电气故障排除的方法
故障的排除是维修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彻底排除故障,必须清楚故障发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从理论上分析、解决故障发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一)电阻测试法
电阻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通常是指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电机、线路、触头等是否符合使用标称值以及是否通断的一种方法,或用兆欧表测量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等。测量时,注意选择所使用的量程与校对表的准确性,一般使用电阻法测量时通用做法是先选用低档,同时要注意被测线路是否有回路,并严禁带电测量。
(二)电压测试法
电压测试法是指利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电压值的一种方法。通常测量时,有时测量电源、负载的电压,有时也测量开路电压,以判断线路是否正常。测量时应注意表的档位,选择合适的量程,一般测量未知交流或开路电压时通常选用电压的最高档,以确保不至于在高电压低量程下进行操作,以免把表损坏;同时测量直流时,要注意正负极性。
(三)电流测试法
电流测试法是通常测量线路中的电流是否符合正常值,以判断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对弱电回路,常采用将电流表或万用表电流档串接在电路中进行测量;对强电回路,常采用钳形电流表检测。
(四)仪器测试法
借助各种仪器仪表测量各种参数,如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及参数的变化,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多用于弱电线路中。
(五)常规检查法
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如:有的电气设备在使用中有烧焦的糊味,打火、放电的现象等)并借助于~些简单的仪器(如:万用表)来寻找故障原因。这种方法在维修中最常用,也是首先采用的。
(六)更换原配件法
即在怀疑某个器件或电路板有故障,但不能确定,且有代用件时,可替换试验,看故障是否消失,恢复正常。
(七)直接检查法
对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据经验,判断出现故障的位置,可以直接检查所怀疑的故障点。
(八)逐步排除法
如有短路故障出现时,可逐步切除部分线路以确定故障范围和故障点。
(九)调整参数法
有些情况,出现故障时,线路中元器件不一定坏,线路接触也良好,只是由于某些物理量调整得不合适或运行时间长了,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致使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或不能自动修正系统值,从而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十)原理分析法
根据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图,通过追踪与故障相关联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故障点,并查出故障原因。使用本方法要求维修人员对整个系统和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理解。
(十一)比较、分析、判断法
它是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故障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减少测量与检查环节,并迅速判断故障范围。
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实际的电气故障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是同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会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但是,故障现象是查找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查找电气故障的起点,因此要对故障现象仔细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很多电气故障的排除,必须依靠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弄懂弄通。电气维修人员与其他工种维修人员比较而言,理论性更强,有时候没有理论的指导很多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因此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维修人员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维修水平,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当发生电气故障时,能够准确地查找其故障所在,从而排除故障使电气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
❽ 电路故障分析短路断路,如下图,
分析:首先看图为电路开关没闭合状态,所以灯灭为正常,但不能说明是否有故障回。只有把开关答闭合后,根据所列4种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两灯灭,电压表示数,说明电路电源有电,电流表无示数,说明可能是电流表坏了或没接通,属于电流表断路 两灯坏损
2两灯灭,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示数说明电源没电或短路造成电路不通属于电路故障或短路所至。
3一灯灭,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属正常状态,灭掉的灯坏损
4.一灯灭,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应判定电压表没接通或已坏损 属于电压表断路,灭掉的灯坏损
❾ 怎样判断电路图中出现各种故障的原因
电路的识别包括正确电路和错误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断。错误电路包括缺少电路中必有的元件(必有的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不能形成电流通路、电路出现开路或短路。
判断电路的连接通常用电流流向法。
既若电流顺序通过每个用电器而不分流,则用电器是串联;
若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前、后分岔,即,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是总电流的一部分,则这些用电器是并联。
在判断电路连接时,通常会出现用一根导线把电路两点间连接起来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可以忽略导线的电阻,所以可以把一根导线连接起来的两点看成一点,所以有时用“节点”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很方便的。
常见问题2: 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问题: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解答:电路连接的方法为:
1.连接电路前,先要画好电路图。
2.把电路元件按电路图相应的位置摆好。
3.电路的连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4.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先干后支”的顺序进行,即先连好干路,再接好各支路,然后把各支路并列到电路共同的两个端点上,或按“先支后干”的顺序连接。
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路连接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2.每处接线必须接牢,防止虚接。
3.先接好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最后接电源。
4.连接后要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
5.闭合开关后,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断开电路,仔细检查,排除故障。电路动态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专题
如果看不到试题中的图,请下载附件试题
http://www.bfjjw.com/shijuan/543.html
电路动态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这两类题目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是电路动态分析的载体,因此我们将这两类分析题整合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在编排顺序中,我们以电路动态分析作为主线,而将电路故障作为电路动态变化的一个原因。
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1]如图1,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分析:本题中,为了分析表达的简洁,我们约定一套符号:“→”表示引起电路变化;“↑”表示物理量增大或电表示数增大;“↓”表示物理量减小或电表示数减小。
P右移→R2↑→R总↑→I↓→A表↓。
R1不变→IR1↓→U1↓→V表↓。
(判断V表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来分析:R2↑→U2↑→U1↓→V表↓。)
扩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 U2 将 ↑。推论:如果滑动变阻器R2 足够大,当滑片P向右一直滑动时,电阻将不断增大,那么U2 将不断增大,U1 将不断减小,I将不断减小。假设 R2 无限大,这时U2 将增大到电源电压,U1 将变为0,I也将变为0,这时的电路就相当于断路。这就是用电压表来判断电路断路和短路的道理。
[变式训练题]参考上图,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请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图1 图2 图3
[例2]如图2,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首先要确定电路的类型,此电路属于串联电路呢还是并联电路。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简化成导线,将电压表简化成断开的电键或干脆拿掉。此时可以容易地看出,这是一个串联电路。而且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经悬空,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所以A表示数不变。
电压表在本电路中,是测量R1和R2部分电阻之和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被跨接在电压表内的电阻随着变小,根据分压原理:V表示数减小。
[变式训练题] 如图3,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例3]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D)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分析:将电流表等效为一根导线,可以看到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因此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不会变化;而电阻R的阻值变大,小灯的电阻RL大小不变(注意:在初中阶段,小灯的电阻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往往忽略不计),因此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从串联电路的分压角度分析,小灯两端的电压也将变小,小灯的功率P=ULI也将变小,所以小灯的发光将变暗。本题正确答案为D。
[变式训练题] 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A)伏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伏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D)安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图4 图5 图6 图7
2.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4]如图6,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1表、A2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V示数不变。
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R1这条支路没有影响,所以电流表A1示数不变。
滑片P右移,R2变大,两端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小,干路中电流也随之变小,所以A2示数也会变小。
[变式训练题] 如图7,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1表、A2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二、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5]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键K闭合,则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伏特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在电键尚未闭合前,两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键K闭合后,电阻R2被局部短路,电压表变成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了,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在电键尚未闭合前,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值,由于此时电阻较大,故电流较小;电键K闭合后,电阻R2被局部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只有R1了,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变式训练题]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断开时,电阻R1与R2是________联连接的。电键K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8 图9 图10
2.并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6] 在图10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联连接的。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分析:本题的难度首先在电路的识别,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看作导线,将电压表拿去,就容易看出这个电路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是串联在小灯L1的支路中的,所以电键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从0变到有读数,应该选填“增大”。电压表是测量电源电压,而且不受电键控制,所以示数“不变”。
[变式训练题] 在图11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联连接的。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11 图12 图13
三、电路的故障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及故障原因分析
[例7]在图12中,当电键 K闭合后,两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示数为4伏。过了2分钟,电压表示数为0,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电压表示数为0,其原因有三:1.电压表没有接好或电压表损坏;2.小灯L2短路;3.小灯L1断路。起先,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不存在原因1的情况。那么还有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答案为:小灯L2短路;小灯L1断路。
[变式训练题] 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6伏,合上电键后电压表示数为6伏。经分析得出,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 在如图1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变式训练题] 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
(A)灯L可能变亮。(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
图14 图15 图16
[例9] 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后,灯L1、L2都发光,—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灯L1断路。 (B)灯Ll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专题练习
1. 图17中,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若将A、C分别与图中电路的导线头M、N相连接,闭合电键后,当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D与N相连接,接线柱______与M相连接,则闭合电键后,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伏特表的示数增大。
图17 图18 图19
2. 在如图18所示的电路图中,当电键K闭合时 ( )
(A) 整个电路发生短路。(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不变化。(D)电流表示数变大。
3. 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4. 如图20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R2为40欧,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1安,则电源电压为______伏。若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___安。
图20 图21 图22
5. 在图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当电键K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6. 如图22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7. 如图23所示,闭合电键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23 图24
8. 在电路中,发生了如图24所示的现象,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除两个灯泡外其余部分均完好,现有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挑选合适的器材判断电路的故障,写出两种判断方法,包括所用器材、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