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DIY的音响音调(无源衰减式)电路用在前置放大前面好还是在后面好(请别说一般音箱没有前置放大所以...
衰减式无源音调控制电路只能放在前置放大器后面,因为无源衰减式音调电路本身具有20dB的插入损耗,并因此要求前置放大器具有20dB(10倍)的电压增益,这个是必须的。
❷ 功放音调电路,RC衰减的好还是负反馈的好
从电路上来看,RC无源衰减好的音质好一些,负反馈电路实际上是有源放大器和RC反馈网络的组合,其曲线和深度都要比简单的无源RC衰减网络要好,但有一点不利的是深度负反馈会带来所谓的瞬态失真对音质的影响。
目前的专业调音电路都以RC有源负反馈网络为主流,即你所说的后者。
❸ 请大神帮我具体讲解一下这个分段音调控制器电路的原理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拜托了!!!
此电路是衰减反馈式音调电路,具有失真小的优点,但安装不好会产生自激。
可变电阻连的是电阻,是低音控制电路,这是加电容就隔离了低频成分,而另外两个连的是电容,电容对高音相当于通路。
最后一个运放的反馈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其电压放大作用。
可变电阻两端分别放一个一样大小的电阻,是起隔离作用,防止本音段电路调节时不影响其它频段的调节效果。
❹ 谁能帮我讲解下这张电路图啊,功率放大器的
你好:
——★1、图中第一个运算放大器是前置级,负责小信号放大。
——★2、图中的电位器R5,是高音音调调节;与C6连接的电位器是控制低音调节的。
——★3、R4、R5、R6、C4、C5为高音调节元件,C6、C7和与之连接的电位器是调节低音的元件。
——★4、与R10相连接的运算放大器,是推动放大级。
——★5、VT1~VT3,和VT4~VT6组成OCL功率输出级。
❺ 功放调音电路原理及优劣
第一个只用RC电路虽然简单但损耗肯定很大,而且也不太准确(易受温度影响)
第二个用运放的好处就是不太容易失真,而且可以调的比RC还多低中高都可以独立调整
❻ lm1875的电路原理
LM1875采用TO-220-5封装结构,形如一只中功率管,体积小巧,外围电路简单,且输出功率较大。该集成电路内部设有过载过热及感性负载反向电势安全工作保护。
LM1875功放板由一个高低音分别控制的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和LM1875放大电路以及电源供电电路三大部分组成,音调部分采用的是高低音分别控制的衰减式音调电路,其中的R02,R03,C02,C01,W02组成低音控制电路;C03,C04,W03组成高音控制电路;R04为隔离电阻,W01为音量控制器,调节放大器的音量大小,C05为隔直电容,防止后级的LM1875直流电位对前级音调电路的影响。放大电路主要采用LM1875,由1875,R08,R09,C066等组成,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08与R09的比值决定,C06用于稳定LM1875的第4脚直流零电位的漂移,但是对音质有一定的影响,C07,R10的作用是防止放大器产生低频自激。本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为4→16Ω。为了保证功放板的音质,电源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得低于80W,输出电压为交流2*15V,滤波电容采用2个2200UF/25V电解电容并联,正负电源共用4个2200UF/25V的电容,两个104的独石电容是高频滤波电容,有利于放大器的音质。
❼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怎么设计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控制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听音者自己的听音爱好,通过对声音某部分频率信号进行提升或者衰减,使整个的声场更加符合听音者对听觉的要求。一般音响系统中通常设有低音调节和高音调节两个旋钮,用来对音频信号中的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进行提升或衰减。比较高档的音响设备中多采用多频段频率均衡方式,以达到更细致地校正频响的效果。
高低音调节的音调电路,根据其在整机电路中的位置,可分为衰减式、负反馈式以及衰减负反馈混合式音调控制电路三种。这种电路一般使用高音、低音两个调节电位器;但在少数普及型机中,也有用一个电位器兼作高低音音调控制电路的。
图4所示为负反馈式高低音调节的音调控制电路。该电路调试方便、信噪比高,目前大多数的普及型功放都采用这种电路。图中C1、C2的容量大于C3,对于低音信号C1与C2可视为开路,而对于高音信号C3可视为短路。低音调节时,当W1滑臂到左端时,C1被短路,C2对低音信号容抗很大,可视为开路;低音信号经过R1、R3直接送入运放,输入量最大;而低音输出则经过R2、W1、R3负反馈送入运放,负反馈量最小,因而低音提升最大;当W1滑臂到右端时,则刚好与上述情形相反,因而低音衰减最大。不论W1的滑臂怎样滑动,因为C1、C2对高音信号可视为是短路的,所以此时对高音信号无任何影响。高音调节时,当W2滑臂到左端时,因C3对高音信号可视为短路,高音信号经过R4、C3直接送入运放,输入量最大;而高音输出则经过R5、W2、C3负反馈送入运放,负反馈量最小,因而高音提升最大;当W2滑臂到右端时,则刚好相反,因而高音衰减最大。不论W2的滑臂怎样滑动,因为C3对中低音信号可视为是开路的,所以此时对中低音信号无任何影响。普及型功放一般都使用这种音调处理电路。使用时必须注意的是,为避免前级电路对音调调节的影响,接入的前级电路的输出阻抗必需尽可能地小,应与本级电路输入阻抗互相匹配。
图5所示为衰减式高低音调节的音调控制电路。电容C1、C2的容量大于电容C3、C4;对于高音信号C1与C2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低音信号则可视为开路;C3与C4对于高音信号可视为短路,而对于中低音信号则可视为开路,具体原理分析读者可自行参考图4的情况分析。
图6所示为衰减负反馈混合式高低音调节的音调控制电路。低音输入衰减网络由R1、R2、W1左臂、C1组成,低音负反馈网络由R6、R3、W1右臂、C2组成;高音输入衰减网络由R1、R4、W2左臂、C3组成,高音负反馈网络由R6、R5、W2右臂、C3组成;C1、C2、C3的作用与图2中的完全一样。电路原理分析读者亦可自行参考图4的情况分析。
目前,许多中高档AV功放电路中都采用了专用音调控制IC,如LM1040M62411FP、TDA7315、TDA7449等。图7所示的AV功放电路,使用了TDA7449,其内部含有高低音调节电路,它通过I2C总线由单板CPU输入控制数据来调节音调,高、低音调节范围均为±14dB,调节步进台阶为2dB每级;该电路外接元件少,控制简单、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