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绘制差动放大器原理图并简述提高电桥灵敏度的方法有几种
灵敏度是电桥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电桥的灵敏度可以用电桥测量臂的单位内相对变化量引出输出端容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表示,即:
Su=⊿Uo/(⊿R/R)或Si=⊿Io(⊿R/R)
分别表示电桥的电压灵敏度和电流灵敏度。
测量电桥的桥臂电阻一般都应该按最大灵敏度...
『贰』 请高手解释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
差动放大电路的原理:
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回路组成,该电路的输答入端是两个信号的输入,这两个信号的差值,为电路有效输入信号,电路的输出是对这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放大。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如果存在干扰信号,会对两个输入信号产生相同的干扰,通过二者之差,干扰信号的有效输入为零,这就达到了抗共模干扰的目的。
『叁』 差动放大器组成与原理
理想的差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功能.
『肆』 求模电差动放大器的实验数据
这个网上有呀, 给你抄了过来,参考一下
差动放大器
一、 实验目的
1、 计算差动放大器的发射极直流电流Ie,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2、 计算差动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流Ic,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3、 计算差动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压Vc,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4、 计算差动放大器的差模增益,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5、 测定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出峰值电压波形与输入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
6、 测定差动放达器双端输出峰值电压,并与单端输出峰值电压相比较。
7、 计算差动放大器的共模电压增益,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8、 测定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说明这个参数对抑制噪声的作用。
二、 实验器材
2N3904 NPN三极管 2个
直流电压源 2个
0—10mA毫安表 3个
直流电压表 2个
示波器 1台
信号发生器 1台
电阻: 100Ω 2个,2kΩ 3个
三、实验原理
在图1 所示的电路中,差动放大器的发射极总电流Ie可用发射极电阻Re两端的电压除以发射极电阻来计算。假定每个晶体管的直流基极电流可忽略,则基极电压Vb近似等于零。因此
图1 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差动放大器的直流集电极电流Ic1及Ic2近似等于直流发射极电流Ie1及Ie2。当电路对称时,两个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压都相等
差动放大器的差模电压增益Ad可通过测量一个集电极的峰值电压(Vc2p)和两个基极之间的峰值电压(Vb1p—Vb2p)来求出,所以
因b2通过100Ω电阻接地,因此
差模输入时,两个晶体管的差动放大器,计算差模电压增益的公式为
其中,rbe为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共模输入时,两个晶体管的基极输入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Vb1=Vb2
差动放大器的共模电压增益为集电极输出电压峰值与基极输入峰值电压之比
在图2 所示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中,因为长尾电阻Re对共模信号的强烈串联电流负反馈作用,所以共模电压增益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c为集电极负载电阻,Re发射极长尾电阻。
共模抑制比CMRR是衡量差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定义为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之比
如果以分贝dB为单位,则
图2 差动放大器
四、 实验步骤
1、 在EWB平台上建立如图1 所示的实验电路,单击仿真开关进行静态分析。电路稳定后,记录两管发射极总电流Ie,集电极电流Ic1、Ic2和集电极电压Vc1、Vc2。
2、 用电路元件参数计算发射极总电流Ie。
3、 计算差动放大器电路对称时的集电极电流Ic1和Ic2。
4、 计算电路对称时的集电极电压Vc1和Vc2。
5、 在EWB平台上建立如图2 所示的实验电路,仪器按图设置。单击仿真开关运行动态分析。记录峰值输出电压Vc2p和峰值输入电压Vb1p。
6、 根据步骤5的读数,计算放大器的差模电压增益Ad。
7、 根据电路元件参数及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be,计算差模电压增益。
8、 记录输出正弦电压Vc2波形与输入正弦电压Vb1波形之间的相位差。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线和示波器的探头移到晶体管T2的基极b2。单击仿真开关运行动态分析。记录输出正弦电压Vc2波形与输入正弦电压Vb2波形之间的相位差。
9、 将示波器的接地端接到晶体管T1的集电极c1,把示波器通道B的输入设为1V/Div,将通道A输入由AC改为0。单击仿真开关运行动态分析,记录两晶体管集电极之间的峰值电压。
10、 将示波器的接地端恢复接地,用导线连接基极b1和b2。将示波器通道A的输入设为原来的AC,通道B输入设为2mV/Div。单击仿真开关运行动态分析。记录峰值输出电压Vc2p及峰值输入电压Vb2p。
11、 根据步骤10的电压测量值,计算共模电压增益Ac。
12、 根据电路元件值,计算共模电压增益。
13、 根据搽模增益Ad和共模增益Ac的测量值,计算共模抑制比的分贝值。
五、思考与分析
1、 发射极总电流Ie的计算值与步骤1中的测量值比较,情况如何?
2、 差动放大器的电路对称时,发射极总电流Ie与集电极电流Ic1、Ic2有何关系?
3、 静态时Ic1=Ic2及Vc1=Vc2的条件是什么?
4、 直流集电极电流及电压的计算值于测量值比较,情况如何?
5、 差模电压增益的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两者有何差别?
6、 根据步骤8得到的数据,说明在图2 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哪个基极为反相输入端,哪个为同相输入端?
7、 在步骤9中,双端输出的峰值电压与单端输出的峰值电压比较有何差别?
8、 共模电压增益的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情况如何?
9、 共模电压增益与差模电压增益比较,情况如何?两者差值的大小对抑制差动放大器的噪声有何影响?
10、 共模抑制比CMRR这个技术指标对差动放大器的性能有何影响?
『伍』 基本差动放大器结构是什么(用文字简述)
运算放大器 ,电子系统由数字和模拟组成 。
传感器收到微弱的信号。信号调理电路用来放大,
运放用来信号调理, 通过ADC 到DSP 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或FPGA) ,
称为前向通道。
通过DAC 再变成模拟量。 马达需要的范围。
称为后向通道。
关注指标 开环带宽 BW 输入阻抗 Ri 输出阻抗 Ro 开环差摸电压增益Avd =》∞ 深入研究可以看《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德州仪器高性能模拟器件高校应用指南》
TI 模拟工程师 电子版参考书 ,TI 运放设计指导手册 ,有众多实例。还有《模拟工程师口袋参考书》
为什么理想运放会摧毁已知宇宙 ? 因为不需要加电源(不吸取电源电路) 将输入最微小的扰动,放大到无穷大的电路。
就要知道实际运放参数是如何变坏的。还有一个原则 ———————— 为了让运放两个输入端电压相等,运放会对输出做所有必须做的事! 推导所有运放电路所有应用中所有行为都可以 思考这个。
op amps for everyone 第三版 全差分型,一个输出作为另一个输出的回流通路。
Ri -》∞ 虚断。 但是工作在非线性区,没虚短
GBW 用来计算截止频率。 压摆率,也就是转换速率 S_R 已知幅值Vom 可以得出信号最高频率, 压摆率和频率确定,电压不能太高,否则会失真。正弦波变成三角波 0。2-0。5vpp 以下的小信号工作时,主要考虑GBW 的影响。 大信号带宽由压摆率计算。 直流信号,不用考虑带宽,主要考虑精度和干扰。
『陆』 请问差动放大电路在实际电路上是怎么运用的(有图)
这是一个抄直流放大器,它的第一级是差动放大,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信号是输入信号,在电阻R1输入到BG1三极管的基极,BG2三极管的基极是0电位,永远是0,所以BG1基极电位在变化而BG2基极电位不变化,这个情况就是差模。关于共模信号是两个差分对管同时感受环境温度上升时三极管内部穿透电流增大的数值,两个三极管同时上升就是共模,不改变放大器的输出和零点,就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的意思。
关于中点电压为零的实现,是由电路的结构对称实现的,并且采用对称双电源、包括差分对管选择对称
『柒』 我需要一款差分放大器,进行热电偶信号放大,求大家推荐,提供电路图纸另行追分
OP07是最经典的电复路了
如果你要制求和精度超过OP07的极限参数,那就得换AD系列的,不过,那有点小贵了,一般都是十几块以上的
电路的选择不是根据你电路来先的
是根据你所要求的参数去选择一个IC,然后再确定你所要的电路
电源,输出输入阻抗,精度,温度漂移,失调电压,这都是你自己应该有的要求,再根据你要求的去找一个IC来设计电路
电路一般都是用的典型电路,网上很多的
『捌』 差动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 将两个对称放大器件接在一起,理想情况下,输出信号版u0只与权一对输入信号uI1、uI2的差值有关的放大单元,又称差动放大器。
图中输入信号可看成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幅度和极性都相同的部分称为共模信号,记作uk(包括直流部分UIc和交流部分uic);幅度相同极性相反的部分称为差模信号,记作UId(包括直流部分UId和交流部分uid)。在电路左右侧元器件参数完全对称的情况下,对应于uIc的输出为零,而对应于UId的输出将为单管时的两倍,体现了有差别才动作的特点。实际上,元器件参数和外界的影响不能保证完全对称,共模输入也产生一定的输出。共模信号作用下的交流分量u0c和uic之比Auc,称为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信号作用下的输出交流分量u0d与输入交流分量uid之比记作Aud,称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与Auc的绝对值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KCME)。一个优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可达一百万倍(120dB)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