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电路分析基础课后答案 周围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大学大一《电路分析基础》几个选择题,求答案和详细解析。
虽然我是华电的,可是无奈我是水货💔抱歉兄弟
3. 电路分析基础,第18题
解:设并联支路的电压为U1(相量)=U1∠0°,则可以画出三个元件电流的相量图如下:
因此,干路电流的有效值为:I=√[Ir²+(Ic-IL)²]=√[5²+(8-3)²]=√50=5√2(A),且由于:Ir=Ic-IL,其相位角为45°,即:I(相量)=5√2∠45°(A)。
Z=2+j2=2√2∠45°(Ω),故Z上的电压为:U2(相量)=I(相量)×Z=5√2∠45°×2√2∠45°=20∠90°=j20(V)。
Z吸收的有功功率为:P2=IU2cos(90°-45°)=5√2×20×cos(90°-45°)=100(W)。
所以电阻R吸收的有功功率为:P1=P-P2=200-100=100(W)。
电阻两端电压、即并联支路的电压为:U1=P1/I1=100/5=20(V),U1(相量)=20∠0° V。
因而电源电压为:U(相量)=U1(相量)+U2(相量)=20∠0°+20∠90°=20+j20=20√2∠45°(V)。
所以:U=20√2(V),答案选择:D。
4. 电路分析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只有(A)是正确的。
电源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与内阻串联,当内阻为零时,输出的电压恒定不变,这就是理想电压源。
电源也可以等效为电流源与内阻并联,当内阻为无穷大时,输出的电流恒定不变,这就是理想电流源。
5.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回的是功率答的知识点: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6. 电路分析基础,例如第五道。我知道首先正弦变余弦。减去90度。那变成了余弦的-30度。但是这时候余弦
针对这类习题,不但要判断负载的性质,还要求计算元件参数的大小。因此,必须要把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变换为相量值,根据Z=U(相量)/I(相量)得到阻抗的大小,不但可以判断负载的性质,还可以得到元件参数的数值。
对于第5题,电压为正弦量表达式,可以直接写出电压相量:U(相量)=3800/√2∠60°V。而对于电流表达式为余弦量,先变化为正弦量,然后写出相量表达式。
i(t)=4cos(400t+60°)=4cos(-400t-60°)=4sin[90°-(-400t-60°)]=4sin(400t+150°),因此:I(相量)=4/√2∠150° A。
因此元件A的阻抗为:Z=U(相量)/I(相量)=(3800/√2∠60°)/(4/√2∠150°)=950∠-90°(Ω)=-j950(Ω)。
电流相位超前电压相位90°,同时得到的阻抗为-j950Ω,因此,元件A必然为电容。
(注:交流电路中,电阻为R实数值,电感电抗Z=jXL,电容电抗Z=-jXc)。
因此:Xc=950Ω,ω=400rad/s,所以:C=1/(ωXc)=1/(400×950)=0.000002631(F)=2.631(μF)。
7. 电路分析基础 习题 求答案
解:求Uoc:
使用叠加定理:1、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开路。
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为: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然后和40Ω电阻并联,最后和8欧姆电阻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为:R=40∥(150+10)+8=40(Ω)。
所以电源电流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电压为: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为:7.5×8=60(V),方向上正下负。
(150+10)支路电压为240V,则支路电流为:240/160=1.5(A),因此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负。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2、3A电流源单独作用,300V电压源短路。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50∥(40∥8+10)=15(Ω),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3=15×3=45(V),方向为左正右负。而电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时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据叠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
求Req:
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ab端看进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