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带中间继电器的星三角电路图
星三角启动电路,由三只交流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组成。
启动次数每小时不得成功、超过30次。电动机确定过程中,可通过时间继电器自动将所启动的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由星形连接转换为三角连接,切断时间可在4--16s时间范围内调整。
㈡ 中间继电器如何接法,带电路图
中间继电器线圈得接额定电压,然后用它的常开、或者常闭触点,串在控制电路里,起到接通和断开的作用。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㈢ 中间继电器控制启动停止电路图
可用这个电路图,还省下一个继电器,用一个即可完成。
㈣ 中间继电器CAD安装接线图
5和6是一对公共端子,1和2是一对常闭触点,3和4是一对常开触点。7、8不通电时,5-6和1-2接通,通电后就会断开1-2,而5-6不断,再和3-4接通。
一般中间继电器是双刀双掷开关,7-8端子接内部的线圈,使抄用时会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二极管接入时的极性和继电器端子标注相反(8+接二极管的负极,7-接二极管的正极);
达到预定值时,继电器会工作驱动电路断开,那一瞬间会因为自感电压产生很高的的电流,而这个电流会流过续流二极管,而不会经过起到电路,从而保护了电路中的元件。
(4)中间继电器应用电路图扩展阅读:
用途
中间继电器的电磁线圈所用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在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用来扩展控制触点的数量和增加触点的容量。在控制电路中,用来中间传递信号(将信号同时传给几个控制元件)和同时控制多条线路。具体来说,中间继电器有以下几种用途。
①代替小型接触器。
②增加触点数量。
③增加触点容量。
④转换接点类型。
⑤用作小容量开关。
⑥转换电压。
⑦消除电路中的干扰。
㈤ 继电器实物接线图
接线图如下:
5和6是一对公共端子,1和 2是一对常闭触点,3和4是一对常开触点。7、8不通电时,—6和1—2接通,通电后就会断开1—2,而5—6不断,再和3—4接通。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
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中间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5)中间继电器应用电路图扩展阅读: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1、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而是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3、增加接点容量
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
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转换接点类型
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触器本身所带的常闭接点已经用完,无法完成控制任务。
这时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