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欧姆定律比例题计算的方法
巧解物理比例题
近几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中,时常出现比例题,怎样才能既迅速又准确解好比例题呢?本文想通过举例介绍几个解比例题的小窍门.
[例一]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3: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甲:Q乙=1:2,质量之比为m甲:m乙=1:2,则甲乙物体的温度变化之比Δt甲: Δt乙=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物理比例题,下面介绍一个简便求解的小窍门,具体作法是:求什么物理量的比,就把这个物理量的表达式写出来,表达式分子物理量的比不变,分母的比前后换位,然后竖向相乘并约分即可,如本题解题:
1. 写出温度变化量Δt的表达式: Δt=Q/cm
2. 写出比值:分子的比: Q甲:Q乙 =1:2 比值不变 1 : 2
分母的比: C甲:C乙=3:1 比值换位 1 : 3
m甲:m乙=1:2 比值换位 2 : 1
3.计算: 竖向相乘 2 : 6
约 分 1 : 3
[解]: Δt甲: Δt乙=1:3
[例二]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一半,且ρ甲=3ρ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分析]在解比例题时,有些物理量的比值并不是明确给出来的,需按题意确定比值, 这里介绍确定比值的小窍门:先明确物理量的大小关系,大的占大份,小的占小份,即可写出比值.若两量相等则比值为1:1,本题中,甲的体积是乙的1/2,说明乙的体积大,故乙占2份甲占1份,V甲:V乙=1:2, ρ甲=3ρ乙,说明甲的密度比乙大,甲占3份,乙占1份, ρ甲:ρ乙=3:1,其解题过程是:
<1>写出质量的表达式: m=ρV
<2>确定比值,
本题没有分母,故ρ甲 :ρ乙=3:1 比值不变: 3:1
V甲:V乙=1:2 比值不变: 1:2
<3>计算 竖向相乘 3:2
[解] m甲:m乙=3:2
[例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为2:3,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可能是( )
A. 2:1 2:3 B.1:2 1:3
C. 1:1 2:3 D.2:1 3:1
[分析]对于备选项中出现两个比例的题,应将其中一个比值做为已知条件,(如把前一个比例做已知条件用)求出结论与另一个比值比较,便可求出结果,此题的解法是:
1.写出表达式: Δt=Q/cm
2.明确比值: 吸收热量的比Q甲:Q乙 =2:3 比值不变 2: 3
质量的比 m甲:m乙=4:1 比值换位 1:4
选项A中比热容的比 C甲:C乙=2:1 比值换位 1:2
3.计算: 竖向相乘并约分 1:12
即Δt甲: Δt乙=1:12,可见A选项不正确,依次逐一计算后, 此题可确定B选项是正确的
[解]正确选项: B
[例四]额定电压相同的A,B两灯,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上.耗电功率之比为PA:PB=2:3则UA:UB= ;若将两灯串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两灯的电流之比IA:IB= ;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
[分析]这是一道求电路中比值的比例题,不能套用前面的方法,因为电路中的比例与电路的连接形式有关,在串联电路中I1:I2=1:1,U1:U2=R1:R2,P1:P2=R1:R2,而在并联电路中I1:I2=R2:R1,U1:U2=1:1,P1:P2=R2:R1,在求比例前一定要分清电路的连接形式,本题中,两灯先是并联,故PA:PB= RB:RA=2:3
既RA:RB=3:2并联电路中UA:UB=1:1,然后改为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 PA:PB=RA:RB=3:2,IA:IB=1:1
[解]UA:UB=1:1, IA:IB=1:1, PA:PB=3:2
[例五]如图1示,当A,B是电压表且S闭合时,表A和表B的示数之比UA:UB=1:3,若A和B改为电流表,并将S断开时, IA:IB= 两灯的功率之比P1:P2=
[分析]这道比例题涉及到了总值与分值的比,不少同学在求解些类题时容易混淆关系,造成解题错误,巧妙的处理总值与分值的比,可以采用设份数为“1”法,具体做法是:先根据电路特点确定两个分值的比,两个分值的份数之和即为总分数,总值与分值的比也就求出来了.
本题中,A和B为电压表S断开时电路为串联如图2示,VA测得的是L2的电压U2,而VB测得的是总电压U,由UA:UB=1:3知U2:U=1:3,也就是L2电压U2的份数为1,总电压的份数为3,进而推出L1电压U1的份数为2,于是得到U1:U2= R1:R2=2:1,当A,B为电流表且S断开时为并联如图3示.由于在并联电路中I1:I2= R2:R1=1:2,可知总电流份数为3,从图中可知,AA测得是总电流I,AB测得的是R2中的电流,由前面分析可知, IA:IB=I:I2=3:1由并联电路特点知P1:P2=R1:R2=1:2
以上我们通过例题介绍了解比例题的几个窍门,只要同学们多加练习,就会迅速准确的解出比例题
⑵ 大学电路的题,这个比例是怎么来的啊
这个比例是根据线性电路的比例性来的。也就是当输入为Va'时,输出为Vd';当输入为Va时,输出为Vd,它们是成比例的,即Va/Va'=Vd/Vd',于是就有了那个比例。不过这个例题算错了,应该是:Vb'=3V,Va'=4.5V,Va/Va'=10/4.5=20/9。因此,Vd=Vd'*Va/Va'=1*10/4.5=2.22V。其实用分压公式就能直接算出:Vb=2/3Va,Vc=2/3Vb,Vd=1/(2V)c,因此Vd=(2/3)*(2/3)*(1/2)*Va=2.22V.。
⑶ 初中电学的比例式有哪些,该如何理解。
串联电路:
电压跟电阻成正比:U1:U2=R1:R2
电功跟电阻成正比:W1:W2=R1:R2
电功率跟电阻成正比:P1:P2=R1:R2
串联电路电流则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I1:I2=R2:R1
电功跟电阻成反比:W1:W2=R2:R1
电功率跟电阻成反比:P1:P2=R2:R1
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初中电学,用电器仅限二个,题目中若有三个用电器,其中一个用电器实际不起作用。另外,电学比较抽象,应当多做实验多思考。
⑷ 电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
电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
(1)计算两道题的第一问、第二问一定要做;(2)实在不会做,写出公式或画出等效电路图;
(3)能写什么写什么,不留白空;
(4)注意审题,解题过程中应有必要文字叙述;
(5)格式:必要文字+公式依据+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6)计算题的空白处不大时,合理设计书写格式。
综合题解题:
(1)首先要根据电路状态画出等效电路,
(2)根据串、并 联电路的特点写出串联分流、并联分压的比例式。
然后将比例式中的物理量恰当的表示出来,建立关系式:主要从“同一电阻上的各物理量在不同状态中的比例关系”和“各物理量在不同电路中的规律”两个规律进行分析,建立等式。
(3)最后综合题中告诉的已知条件和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求解。
⑸ 一道比例运算电路的题,为什么我的答案是对的,但列式不一样
感觉你学习这类电路的方法不对。
应该在搞懂运放闭环工作的原理的基础上,对类似的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推导、计算,得出结论做到理解,然后再去记住结论套用。
先不说你的结果对不对,参考答案肯定不对。因为R3的阻值没有意义,计算过程中有R3的身影,肯定是胡扯。
分析计算过程如下:(点击图片放大看)
可见,你的结果是正确的。不晓得你是不是单纯的根据现成的公式写出了结果,有没有尝试上述理论分析过程?
⑹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比例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²/r
p=i²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⑺ 电压电流电阻的比例题怎么算 没分了 抱歉
用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
在交流下,电压=电流×阻抗。这里,电压、电流、阻抗都是有相位的,电压、电流、阻抗都用复数来计算的。
电学公式及基本规律
一、串联、并联(两路)的特点:
1 .串联:① 电流处处相等。I = I 1 =I2
②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U= U1 +U2
③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R总 =R1 + R2
④ 电压分配规律:
⑤电功率(电功)分配规律:
2 .并联: ①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 U = U1 = U2
②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 I 1 +I2
③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④ 电流分配规律:
⑤ 电功率(电功)分配规律:
二、两定律:
1. 欧姆定律:I= 两个变形公式 : (测电阻原理)
* 电流强度的定义:I= (Q:电量)
2. 焦耳定律:Q= I2 Rt (Q:热量)
三、电功、电功率:
1. 电功: 2. 电功率
注:凡公式中含有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