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复杂电路分析

复杂电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15 17:21:05

A. 如何画等效电路图,分析复杂电路

怎样画简化的等效电路? 把一个复杂的电路简化为一个易于分辨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的简化的电路,对于解决电路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简化的方法有: (1)去表法 ①电压表:若没有明确指出要考虑其内阻,就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内阻无限大),画等效电路时,可认为是断路,把它拆除,不画入等效电路中。 ②电流表:当不计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时,也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内阻为零),画等效电路时,可把它当做一根导线处理,也不画入等效电路中。 ③导线:电阻为零。画等效电路时可任意将其伸长、缩短、变形。 (2)支路法 根据电流从电源正极(电势高处)流向负极(电势低处)的特点,找出从“分流点”到“汇流点”的所有的支路,将电路简化为若干并联的支路。 (3)等势(电势)法 其要点是找出电路中电势相等的各点,例如,凡是用导线相连的各点,都是电势相等的点,然后将各用电器按原来端点所在的位置,分别跨接在对应的等势点上,这些用电器便都是并联的,其它用电器再接电势高低的顺序串联,就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电路,简化为一个易分辨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的规范的电路。

B. 初中物理节点分析法怎么分析复杂电路

分析一个复杂的电路图要画出它的等效电路图,先找等效点,从电源出来,把第一个节点作为第一个等效点,没有经过用电器的导线可把它两端的节点合并成一个等效点,一次类推,把电路图的第一个、第二个等等的等效点找出来以后,重画一个电路图,把一个等效点画成一个节点,画成一个等效电路图.
另外,分析的时候,导线当做没有电阻,可以任意拉长缩短;电流表当做导线,电压表当做断路.
接法的话,电表注意红黑接线柱、量程,变阻器注意上下接,尤其是应该接哪边的上边.

C. 复杂的电路应怎样简化

首先分析电路是串联还抄是并联,把电流表当导线,把电压表当断路,能擦的就擦,简化电路.再根据题具体分析。
电路的识别与判断包括正确电路和错误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断。判断电路的连接通常用电流路径法。既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而不分流,则用电器是串联;若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前、后分支,即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是总电流的一部分,则这些用电器是并联。在判断电路连接时,通常会出现用一根导线把电路两点间连接起来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可以忽略导线的电阻,所以可以把一根导线连接起来的两点看成一点,所以有时用“节点”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很方便的。简化混联电阻的电路图一般从电路图的末端开始简化,看是并联还是串联,将其等效后在和前一个电阻进行等效,直到等效完毕。

D. 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主要依据

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主要依据是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由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4)复杂电路分析扩展阅读: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的基本定律,是求解网络问题的基本工具,它包括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它确定了电路中结点处电流间的关系,所以也称为电流定律.该定律指出:在电路中,任意时刻流入任意一个结点的电流必定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或描述为汇合于任一结点处的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通常需要规定一个绕行回路的方向,凡电压的参考(或实际)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为正电压,否则为负电压。电源电压的参考方向为从电源的正极指向电源的负极。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广,是电压与路径无关性质的反映。

E. 怎样分析复杂电路

一、直流电路
1、简单电路的定义:不管电路有多少元件,只要在分析电路能用欧姆定律分析计算结果的电路就是简单电路.简化的方法就是利用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其简化电路.
2、复杂电路的定义:凡是不能欧姆定律分析计算结果的电路就是复杂电路.
二、交流电路
交流电路的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一样,但计算时需要用三角函数计算或用复数计算.
三、电子电路
电子电路中包含晶体管在分析时需把晶体管简化为h参数等效电路再进行分析.

F.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的步骤

1、标出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正方向
2、按节点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按网孔列出电压方程
4、解联立方程组,求出各支路电流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的步骤如下:
(1)任意假设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
(2)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如果有m 条支路n 个节点,只能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不足的(n-1)个方程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补足。
(3)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为保证方程的独立性,一般选择网孔来列方程。
(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出各支路电流。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
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G. 电工复杂电路解题方法有几种

电工复杂电路解题抄方法有袭:
1、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数,利用KCL、LVL方程求解。
2、网孔电流法,设网孔电流,以网孔电流为未知数,列KVL方程求解。
3、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数,用LCL列方程求解。
以上为接复杂电路的系统方法,其他还有:
4、电源转换法。
5、叠加原理。
6、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法。

H. 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最基本的方法

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最基本的方法: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在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分别对结点和回路列出所需要的方程组,而后解出各未知支路电流;它是计算复杂电路的方法中,最直接最直观的方法·前提是,选择好电流的参考方向。

(8)复杂电路分析扩展阅读:

对于线性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时,电路内不能含有压控元件构成的支路。因为这种支路的电压无法通过电流来表达,从而也就无法从KVL方程中消去该支路的电压。

另外,当遇到电路(不管是线性还是非线性)含仅由独立电流源构成的支路时,最好使用电源转移法将该电流源进行转移(见电路变换)以后,再用支路电流法进行计算。

I. 复杂的电路图怎么分析

把一个复杂来的电路简化为一个源易于分辨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的简化的电路,对于解决电路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简化的方法有: (1)去表法 ①电压表:若没有明确指出要考虑其内阻,就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内阻无限大),画等效电路时,可认为是断路,把它拆除,不画入等效电路中。 ②电流表:当不计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时,也把它看成是理想表(内阻为零),画等效电路时,可把它当做一根导线处理,也不画入等效电路中。 ③导线:电阻为零。画等效电路时可任意将其伸长、缩短、变形。 (2)支路法 根据电流从电源正极(电势高处)流向负极(电势低处)的特点,找出从“分流点”到“汇流点”的所有的支路,将电路简化为若干并联的支路。 (3)等势(电势)法 其要点是找出电路中电势相等的各点,例如,凡是用导线相连的各点,都是电势相等的点,然后将各用电器按原来端点所在的位置,分别跨接在对应的等势点上,这些用电器便都是并联的,其它用电器再接电势高低的顺序串联,就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电路,简化为一个易分辨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的规范的电路。

J. 计算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有哪些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总合。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环路电压的总合为零。
欧姆定律:线性组件(如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组件的阻值和流过组件的电流的乘积。
诺顿定理:任何由电压源与电阻构成的两端网络,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网络。
戴维南定理:任何由电压源与电阻构成的两端网络,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网络。
分析包含非线性器件的电路,则需要一些更复杂的定律。实际电路设计中,电路分析更多的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拟来完成。
欧姆定律,电动势e=u-ir,此式为全电路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即q=i方rt,
基尔霍夫定律,分为两条,第一条:节点电流定律:即通过任意一节点的电流,流入为正,流出为负,它们的代数和一定为00第二条:回路电压定律:即从任意一点出发,经过一个回路再回到该点后,电压的升降一定相同。像经过电源时,电压就会变化,经过电阻或用电器时电压会降低。这两条定律看似很明显,但却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核心定律,几乎大部分方程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定律建立的。

阅读全文

与复杂电路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多久可以申请维修 浏览:946
淘宝小家电优惠怎么领取 浏览:696
做防水喷火叫什么 浏览:642
金坛华为售后维修点 浏览:753
防水胶一桶用多少公斤 浏览:543
电话维修了还可以用多久 浏览:306
小电家电维修 浏览:617
旧家具翻新用什么牌子油漆 浏览:259
做国家电网的工程怎么入围 浏览:421
贵阳神舟电脑维修点 浏览:733
重庆高端家居卖场哪里有 浏览:509
陪压电路 浏览:427
手电开关电路 浏览:873
农村家电清洗怎么赚钱 浏览:379
东莞家电维修招聘 浏览:885
济宁大金中央空调售后维修 浏览:942
监控摄像头保修 浏览:325
别克4T65e自动变速器维修视频 浏览:913
关于苹果保修 浏览:299
红板电路 浏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