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电路图 的窍门
⑵ 电路的种类及功能
整流电路按组成的器件分为三类:不可控、全控和半控,不可控整流电路完全由不可控二极管组成,全控整流电路中,所有的整流元件都是可控的。
整流电路的类型及功能
一、按组成器件分类
整流电路是一种将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的电路,整流电路按组成的器件来分有三类:不可控、全控和半控。
1、不可控整流电路
不可控整流电路完全由不可控二极管组成,电路结构一定之后其直流整流电压和交流电源电压值的比是固定不变的;
2、全控整流电路
在全控整流电路中,所有的整流元件都是可控的(SCR、GTR、GTO等),其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及极性可以通过控制元件的导通状况而得到调节,在这种电路中,功率既可以由电源向负载传送,也可以由负载反馈给电源,即所谓的有源逆变;
3、半控整流电路
半控整流电路由可控元件和二极管混合组成,在这种电路中,负载电源极性不能改变,但平均值可以调节。
为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已发展了多种可控整流电路并各具特色。
如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电网相数可范围单相电路、三相电路和多相电路;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相控式电路和斩波式电路;按组成器件又可分为全控型电路和半控型电路等等。
二、整流电路的种类
整流电路常见的有四种:
1.半波整流电路:电路中使用一只整流二极管构成一组整流电路。
2.全波整流电路:电路中使用两只整流二极管构成整流电路。
3.桥式整流电路:电路中使用四只整流二极管构成一组整流电路。
4.倍压整流电路:电路中至少使用两只整流二极管构成一组整流电路。
三、整流电路的解释
整流电路(rectifyingcircuit)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
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
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
整流电路种类很多,它的分类方式也很多。
⑶ 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有什么区别
一、内容不同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的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线性电阻网络分析、版正弦稳态电路分权析、非线性电路,分布参数电路及均匀传输线等。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的内容包括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二、适用人群不同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科技人员参考。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适合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民办高等学校电类各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三、侧重点不同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主要侧重于电路原理知识的基础和实际应用背景的电路问题。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主要侧重于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应用能力。
⑷ 交流电电路问题
交流来电是指的供电交流频率自50HZ。50HZ的意思是在1秒钟内,供电电压的cos曲线变化了50个周期.也就是说1秒钟内在1根线上有50次正电..50次负电.但是电压不变.便于你理解我给你这么说吧..我们家里的电220V有2根..这里分为A和B..把1秒分为100份..当1%秒时A是正极B是负极电压是220V..当2%秒时A是负极B是正极电压是220V.为1HZ..当3%秒时A是正极B是负极电压是220V..当4%秒时A是负极B是正极电压是220V为2HZ........以此类推1秒钟内在1根线上有50次正电..50次负电.但是电压不变. 周期性地改变方向的电流叫做交流电,电流发生1个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叫做周期,每秒电流发生变化的次数做频率,单位是赫兹HZ(为了纪念赫兹的贡献..麦克斯韦发现了经典电磁理论、赫兹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添上了至关重要的一笔).所以交流电没有正负之说.也就是说2根线的电特性是一样的.所以也没有固定的方向
⑸ 电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流所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组成(图4-18a)。这是用一个灯泡由导线经过开关而连接到干电池上的照明电路。图中的电源是一节干电池。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负载也称用电器,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器件或设备。连接导线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导体,常用的导线是铜线、铝线。开关在电路中起控制作用。
图4-18 实物电路及电路模型图
在分析器件的接法和原理时,图4-18a所示是很有用的,但要用它对电路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时,则非常困难。所以通常用一些简单但却能够表征电路主要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来代替实际部件。这样一个实际电路就可以由多个理想元件的组合来模拟。这样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也称作电路原理图(图4-18b)。
(二)电源、电压、电动势及欧姆定律
1.电流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多少,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就表示流过该导体的电流越强,反之越弱。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通常规定: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作电流强度,简称电流,以字母I表示,电流I的表达式为
I=Q/t (4-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以字母A表示,还有千安(kA)、毫安(mA)等单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流表测量得到。
2.电压
电压是衡量电场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电场中,若电场力将电荷Q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为Aab,则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Uab=Aab/Q (4-2)
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简称伏,以字母V表示,还有千伏(kV)等单位。电压大小可用并联在电路中的电压表测量得到。
3.电动势
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在电源内部、外力将正电荷Q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为WE,则电动势的大小为
E=WE/Q (4-3)
图4-19 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
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图4-19)。
4.欧姆定律
在一段不包含电源的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其数字表达式为
I=U/R (4-4)
式中:I为电流(A);U为电压(V);R为电阻(Ω)。
(三)电阻的连接
1.电阻的串联电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依次相连,中间无分支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串联。图4-20a所示是3个电阻的串联。图4-20b所示是图4-20a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串联电路的特点是:
图4-20 3个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即
I=I1=I2=I3=…=In
2)串联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分电压之和,即
U=Ul+U2+U3+…+Un
3)串联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R=R1+R2+R3+…+Rn
4)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地勘钻探工:基础知识
由上述特点可知,阻值越大的电阻所分配到的电压越大,反之电压越小,这就是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原理。分压公式为(3个电阻串联):
地勘钻探工:基础知识
2.电阻的并联电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接在电路中相同的两点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并联(图4-21)。并联电路的特点:
图4-21 3个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即
U=U1=U2=U3=…=Un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电流之和,即
I=I1+I2+I3+…+In
3)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地勘钻探工:基础知识
4)流过各并联电阻中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即
地勘钻探工:基础知识
由上述特点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越大的电阻所分配到的电流越小,反之电流越大,这就是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分流公式为(2个电阻并联):
地勘钻探工:基础知识
3.电阻的混联电路
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称为电阻的混联电路(图4-22)。
图4-22 混联电路
(四)单相交流电路
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交流电的概念
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交流电又可分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两类。正弦交流电是指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图4-23a);非正弦交流电不按正弦规律变化(图4-23b)。
图4-23 交流电曲线图
由于交流电便于远距离输送,经变压器可获得不同等级交流电压,通过整流又可获得直流电。另外交流电气设备比直流电气设备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维修方便,所以交流电广泛应用于现代工农业及交通通讯事业中。
(2)正弦交流电的基本参量和要素
1)瞬时值。正弦交流电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把任意时刻正弦交流电的数值称为瞬时值。分别以小写字母e、u、i表示。
2)最大值。交流电在变化中出现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最大值(或称峰值、振幅)。分别用大写字母Em、Um、Im表示。最大值有正有负,习惯上都以绝对值表示,最大值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之一。
3)周期。交流电每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秒(s)。
4)频率。交流电在1s内变化的次数为频率,用字母f表示,单位为赫(Hz)。我国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习惯上将50Hz称为工频。
5)角频率(又称角速度)。角频率是指交流电在1s内变化的电角度,用字母ω表示,单位为弧度/秒(rad/s)。
在E=Emsina中,角度a的大小反映着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这种以电磁关系来计量交流电变化的角度称为电角度。周期、频率、角频率都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并称为正弦交流电的要素之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T=1/f
ω=2πf=2π/T
ω=a/ta=ωt
6)初相角。把线圈刚开始转动瞬时(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角,也称初相位或初相,用Ψ表示。初相角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之三。
7)相位差。相位差是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相位之差为相位差。实际即为初相位之差。
2.三相交流电路基本知识
三相交流电路是相对单相交流电路而言的,三相交流电路在生产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发电和输配电方面一般都采用三相制,在用电方面最主要的负载是交流电动机。将用电器接到交流电源上组成的电路称作交流电路,接在交流电路中的用电器可分为电阻(如电阻炉、电阻器等)、电感(如感应电炉、电感线圈等)、电容(或称电容器)3种基本情况。
(1)三相交流电源
1)三相交流电源的优点。前面所讲的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电源只有两根输出线,而且电源只有一个交变电动势。如果在交流电路中有几个电动势同时作用,每个电动势的大小相等,频率相同,只有初相角不同,那么就称这种电路为多相制电路。其中每一个电动势构成的电路称为多相制的一相。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制电路。其电源是由三相发电机产生的。和单相交流电相比,三相交流电具有以下优点:①三相发电机比尺寸相同的单相发电机输出的功率要大。②三相发电机的结构和制造不比单相发电机复杂多少,且使用、维护都较方便,运转时比单相发电机的振动要小。③在同样条件下输送同样大的功率时,特别是在远距离输电时,三相输电线比单相输电线可节约25%左右的材料。由于具有以上优点,所以三相交流电比单相交流电应用得更广泛,通常的单相交流电源多数也是从三相交流电源中获得的。
2)三相正弦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动势一般是由发电厂中的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4-24所示;它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在定子上嵌入了3个绕组,每1个绕组为一相,合称三相绕组。三相绕组的始端分别用U1、V1、W1表示,末端用U2、V2、W2表示。转子是一对磁极的电磁铁,它以匀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三相绕组的形状、尺寸、匝数均相同,则三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振幅相等,频率也相同。但三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隔开120°,所以感应电动势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各相差三分之一周期,即在相位上互差120°。若磁感应强度沿转子表面按正弦规律分布,则在三相绕组中可以分别感应出振幅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三个正弦电动势,这种三相电动势称为对称三相电动势。
图4-24 三相交流发电机示意图
3)相序。三相电动势到达最大值的先后次序叫作相序。它们的相序就是U—V—W—U,称为正序。若最大值出现的次序为U—W—V—U,恰好与正序相反,称为负序或逆序。一般三相对称电动势都是指正序,工厂的供电线有时采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分别表示U、V、W三相。
(2)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
我们知道,三相发电机具有3个电源绕组。若每个绕组各接上一个负载,就得到彼此不相关的3个独立的单相电路,构成三相六线制。用三相六线制来输电需要六根输电线,很不经济,没有实用价值。在现代供电系统中,三相发电机的三个绕组采用两种连接方式,这就是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1)三相电源绕组的星形连接。将发电机三相绕组的末端U2、V2、W2连接成一个公共点的连接方式,称为星形接法或Y形接法(图4-25)。该公共点称为电源中点,以N表示。从3个始端U1、V1、W1分别引出的3根接负载的导线,称为相线或端线。从电源中点N引出一根与负载相接的导线叫作中线或零线。
图4-25 三相四线制
有中线的三相制叫作三相四线制(图4-25)。右边是它的简画法。无中线的三相制叫作三相三线制(图4-26)。
图4-26 三相三线制
每相绕组二端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相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从始端指向末端。在有中线时,相电压就是各相线与中线之间的电压。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三相四线制可输送两种电压(线电压和相电压)。其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数量关系为: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工业三相电压(俗称动力电)是380V(U线=380V),家用单相交流电(俗称民用电)的电压为220V(U相=380V)。
2)三相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将三相发电机每一相绕组的末端和另一相绕组的始端依次相接的连接方式,称为三角形接法或△接法(图4-26)。采用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即U线=U相。
实际上,三相发电机产生的三相电动势总可能存在微小的不对称,因而会产生一点环流。当一相绕组接反时,环流将很大,以至烧坏绕组,这是不允许的。发电机绕组一般不采用三角形接法而采用星形接法。
(3)三相负载的连接
三相电路中的负载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称为一相负载。实用中三相负载组成一个整体,例如三相交流电动机;也有由彼此独立的三个单相负载组成的三相负载,例如日常见到的照明电路。三相负载有两种连接方式,即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把三相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的一根相线和中线之间的接法称为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图4-27)。图4-27中ZU、ZV、ZW为各负载的阻抗值,N'为负载的中性点。我们把负载两端的电压称作负载的相电压。在忽略输电线上的电压降时,负载的相电压就等于电源的相电压。三相负载的线电压就是电源的线电压。负载的相电压U相与负载的线电压U线的关系仍然是:
图4-27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把三相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每两根相线之间的接法称为三角形连接(图4-28)。在三角形连接中,由于各相负载是接在两根相线之间,因此负载的相电压就是电源的线电压,即
图4-28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3)中线(零线)的作用。三相电路中应力求三相负载平衡,如三相照明电路中,应注意将照明负载平衡分接在三相中,不要全部接在某一相上。因为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当中线存在时,各相负载的电压保持不变。但当中线断开后,负载的相电压就不相等了。阻抗较小的相电压减小,阻抗较大的相电压增高,将使电压增大的这相电器被烧坏。所以在三相负载不对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不允许在中线上安装熔断器,而且中线常用钢丝制成,以免中线断开发生事故。当然,另一方面要力求三相负载平衡以减少中线电流。如在三相照明电路中,就应将照明的电灯平均分接在三相上,而不要全部集中接在某一相上。
⑹ 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内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容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把它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根据一定的任务,把所需的器件,用导线相连即组成电路。电路是电力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硬件等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电能和电信号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处理和储存等作用。
最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负载),导线,开关等元器件组成。电路导通时叫做通路,断开时叫开路。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如果电路中电源正负极间没有负载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这种情况是决不允许的。另有一种短路是指某个元件的两端直接接通,此时电流从直接接通处流经而不会经过该元件,这种情况叫做该元件短路。开路(或断路)是允许的,而第一种短路决不允许,因为电源的短路会导致电源烧坏,用电器短路会导致用电器、电表等无法正常工作现象的发生。
⑺ 什么是开关电原电路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开关电源和它的构成,这样你会明白其原理,开关电源与我们传统使用的变压器相比从功能上是一致的,但传统的线圈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电动势,电力转换效率比较低,大部分电力都以
热(电阻)与
磁
的形式消耗在了转换过程上,所以线圈变压器输出的电流比较小,负载不如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说简单一点,就是将电源用开关来控制,在周期内做反复快速的
开
关
开
关
开
关
的动作,
一开一关的速度(占空比),能控制电压的高与低,由于只是开与关所以能量的损耗非常小,负载的电流可以做得很大,开关电源电路中也有一个小的线圈变压器起到隔离交流的作用。由于结构全部使用的是电子元件,所以重量非常轻、便于携带,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笨重的老式线圈变压器。
开关电源虽好但不成熟,由于基本上全部都是电子元器件,所以极其容易损坏,常见的就是家庭使用的节能灯,就是典型的开关电源。大部分节能灯灯管没坏电路先坏。相比较老式的日光灯管使用的是镇流器,虽非常笨重但因技术原理简单成熟,一般都是灯管损坏,镇流器却可使用多年。
⑻ 什么是电路
电路:由金属导复线和电气、电制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
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把它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8)的电电路扩展阅读
电路的类型及概念
1、电源电路:产生各种电子电路的所需求电源。
2、电子电路:亦称电气回路。
3、基频电路,基频,低频率,使用基频元件。
4、高频电路,高频,高频率,使用高频元件。
5、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体…等,有分基频被动元件、高频被动元件。
6、主动元件:如电晶体、微处理器…等有分基频主动元件、高频主动元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路
⑼ 数字电路电路中,同步电路和异步电路的区别
数字电路电路中,同步电路(即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异步电路(即异步时序逻辑电路)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同步电路的概述: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中有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电路中各记忆元件受它统一控制,只有在该时钟信号到来时,记忆元件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从而使时序电路的输出发生变化,而且每来一个时钟信号,记忆元件的状态和电路输出状态才能改变一次。
2、异步电路的概述:异步时序逻辑是电路的工作节奏不一致,不存在单一的主控时钟,主要是用于产生地址译码器、FIFO和异步RAM的读写控制信号脉冲。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同步电路的特点:同步逻辑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很简单。每一个电路里的运算必须要在时钟的两个脉冲之间固定的间隔内完成,称为一个 '时钟周期'。只有在这个条件满足下(不考虑其他的某些细节),电路才能保证是可靠的。
2、异步电路的特点:除可以使用带时钟的触发器外,还可以使用不带时钟的触发器和延迟元件作为存储元件;电路状态改变完全有外部输入的变化直接引起。由于异步电路没有统一的时钟,状态变化的时刻是不稳定的,通常输入信号只在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时才发生变化。
三、两者的电路分析不同:
1、同步电路的电路分析:均先依据电路图得到电路描述的三大方程,即驱动(激励)方程、状态方程(组)、输出方程,然后依据三大方程得出描述电路逻辑功能的三大图表(通常时序图为实验或仿真条件下的观察图像,分析时可略),最后依据图表描述电路的逻辑功能。
2、异步电路的电路分析: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时,还需考略各触发器的时钟信号,当某触发器时钟有效信号到来时,该触发器状态按状态方程进行改变,而无时钟有效信号到来时,该触发器状态将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
⑽ 电路的功能
1、传复输和转换电能。2、传递和处理制信号。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最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负载),导线,开关等元器件组成。电路导通时叫做通路,断开时叫开路。
电路的作用
1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变成电能。例如,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由于非电能的种类很多,转变成电能的方式也很多。
电源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两种,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压源并联,同样也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流源串联,电压源不能短路,电流源不能断路。
2、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
3、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
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是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等作用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熔断器、电流表、电压表及测量仪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