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这块超声波压电陶瓷换能器通过撞击后不能发电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块压电陶瓷发电,它的材料是PZT
压电陶瓷肯定是可以发电的,你只要给它压力,就会产生电信号。问题是这个电量很低,很难用来做电源。在日本,英国,我都知道有人在研究压电发电技术。比如在路面底下,铺设大量的陶瓷片,收集汽车和人经过产生的压力产生电能。
㈡ 石英式动态称重传感器与以往的传感器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
广州聚杰石英式动态称重传感器淘汰了以往由机械组合式结构,传感器个体和钢板依靠物理结构组成,电阻应变式原理,当传感器受力时产生机械形变,由机械形变量的大小来反映力的大小。静止状态下完全轮载力测量,运动状态下的传感器无法产生完全形变,运动状态精度较差,受速度影响极大。检测主梁完全形变,产生模拟信号的平板式传感器。如广州聚杰石英式动态称重传感器采用全数字压电传感器,采集速度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1000倍以上,不完全轮载力测量,分段采集单轮重量,产生纯数字电信号,能完全体现轮轴载荷的实际重量,是目前最理想的动态称重传感器。
㈢ 什么是汽车的传感器,对汽车来说它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车用传感器很多,判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时,不应只考虑传感器本身,而应考虑出现故障的整个电路。因此,在查找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之外,还要检查线束、插接件以及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有关电路。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特征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部件采用电子控制。根据传感器的作用,可以分类为测量温度、压力、流量、位置、气体浓度、速度、光亮度、干湿度、距离等功能的传感器,它们各司其职,一旦某个传感器失灵,对应的装置工作就会不正常甚至不工作。因此,传感器在汽车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汽车传感器过去单纯用于发动机上,现在巳扩展到底盘、车身和灯光电气系统上了。这些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有100多种。在种类繁多的传感器中,常见的有∶
:反映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大小的变化,是向ECU(发动机电控单元)提供计算喷油持续时间的基准信号;
: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提供给ECU作为喷油时间的基准信号;
:测量节气门打开的角度,提供给ECU作为断油、控制燃油/空气比、点火提前角修正的基准信号;
:检测曲轴及发动机转速,提供给ECU作为确定点火正时及工作顺序的基准信号;
:检测排气中的氧浓度,提供给ECU作为控制燃油/空气比在最佳值(理论值)附近的的基准信号;
:检测进气温度,提供给ECU作为计算空气密度的依据;
: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向ECU提供发动机温度信息;
:安装在缸体上专门检测发动机的爆燃状况,提供给ECU根据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
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变速器、方向器、悬架和ABS上。
变速器:有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轴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方向器有转角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液压传感器;
悬架:有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侧倾角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
下面来认识一下汽车上的主要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旋转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PREVIA旅行车)、卡门涡游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凌志LS400轿车)、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日产千里马车用VG30E发动机和国产天津三峰客车TJ6481AQ4装用的沃尔沃B230F发动机)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四种型式。前两者为体积流量型,后两者为质量流量型。目前主要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两种。
进气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和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决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国产奥迪100型轿车(V6发动机)、桑塔纳2000型轿车、北京切诺基(25L发动机)、丰田皇冠3.0轿车等均采用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导体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上,用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通过杠杆机构与节气门联动,进而反映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此传感器可把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检测后输入电控单元(ECU),从而控制不同的喷油量。它有三种型式:开关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天津三峰客车)、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北京切诺基)、综合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国产奥迪100型V6发动机)。
也称曲轴转角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能按气缸的点火顺序发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三种型式:电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北京切诺基)、光电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型式不同,其控制方式和控制精度也不同。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于曲轴皮带轮或链轮侧面,有的安装于凸轮轴前端,也有的安装于分电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随时监测发动机的爆震情况。目前采用的有共振型和非共振型两大类。
[编辑本段]【基本特性】
一、传感器特性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地说,传感器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
1)、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即将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非电量或其它量。
2)、转换元件则将上述非电量转换成电参量。
3)、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参量经过处理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以便进行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部分。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参数指标
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稳态时传感器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比,或输出量y的增量和输入量x的增量之比,用k表示为
k=dY/dX
2.分辨力
传感器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能够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分辨力。
3.测量范围和量程
在允许误差限内,被测量值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4.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
5.迟滞
迟滞是指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正行程特性与反行程特性的不一致程度。
6.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在全测量范围内连续变化多次所得特性曲线的不一致性。
7.零漂和温漂
传感器在无输入或输入为另一值时,每隔一定时间,其输入值偏离原示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为零漂。而温度每升高1℃,传感器输出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称为温漂。
二、发动机常用传感器工作机理
一)磁电效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N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或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线圈的磁通的变化率,
直线移动式磁电传感器
直线移动式磁电传感器由永久磁铁、线圈和传感器壳体等组成
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且在振动频率远大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由于弹簧较软,运动件质量相对较大,运动件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静止不动)。此时,磁铁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振动体的振动速度。
转动式磁电传感器
软铁、线圈和永久磁铁固定不动。由导磁材料制成的测量齿轮安装在被测旋转体上,每转过一个齿,测量齿轮与软铁之间构成的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也变化一次。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频率(脉冲数)等于测量齿轮上的齿数和转速的乘积。
二)霍耳式传感器
1.霍耳效应
半导体或金属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与磁场垂直的薄片平面方向)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耳效应。
2.霍耳元件
目前常用的霍耳材料锗(Ge)、硅(Si)、锑化铟(InSb)、砷化铟(InAs)等 。N型锗容易加工制造,霍耳系数、温度性能、线性度较好;P型硅的线性度最好,霍耳系数、温度性能同N型锗,但电子迁移率较低,带负载能力较差,通常不作单个霍耳元件。
三)压电式传感器
1.压电效应
对某些电介质沿着一定方向加力而使其变形时,在一定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电场去除后,变形或应力随之消失,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2.压电元件
压电式传感器是物性型的、发电式传感器。常用的压电材料有石英晶体(SiO2)和人工合成的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是石英晶体的几倍,灵敏度较高。
四)光电式传感器
1.光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物体时,可看作一串具有能量E的光子轰击物体,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够大,物质内部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摆脱内部力的约束,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1)在光线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2)在光线作用下,物体的电阻率改变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晶闸管等。
3)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特现象,如光电池(属于对感光面入射光点位置敏感的器件)等。
2.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受到光线照射时,电子迁移,产生电子—空穴对,使电阻率变小。光照越强,阻值越低。入射光线消失,电子—空穴对恢复,电阻值逐渐恢复原值。
3.光敏管
光敏管(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晶闸管等)属于半导体器件。
4.电致发光
固体发光材料在电场激发下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为电致发光。电致发光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过程。发光二极管(LED)是以特殊材料掺杂制成的半导体电致发光器件。当其PN结正向偏置时,由于电子—空穴复合时产生过剩能量,该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而发光。
五)热电式传感器
1.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导体A、B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接合点温度不相等(T0≠T),则在两导体间产生电动势,并且回路中有一定大小的电流存在,此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2.热电阻传感器
热电阻材料通常为纯金属,广泛使用的是铂、铜、镍、铁等
3.热敏电阻传感器
热敏电阻用半导体制成,与金属热电阻相比有以下特点:
1)电阻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
2)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点测量;
3)电阻率高,且适合动态测量;
4)阻值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5)稳定性较差。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在20世纪60年代,汽车上仅有机油压力传感器、油量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它们与仪表或指示灯连接。
进入70年代后,为了治理排放,又增加了一些传感器来帮助控制汽车的动力系统,因为同期出现的催化转换器、电子点火和燃油喷射装置需要这些传感器来维持一定的空燃比以控制排放。80年代,防抱死制动装置和气囊提高了汽车安全性。
今天,传感器有用来测定各种流体温度和压力(如进气温度、气道压力、冷却水温和燃油喷射压力等)的传感器;有用来确定各部分速度和位置的传感器(如车速、节气门开度、凸轮轴、曲轴、变速器的角度和速度、排气再循环阀(EGR)的位置等);还有用于测量发动机负荷、爆震、断火及废气中含氧量的传感器;确定座椅位置的传感器;在防抱死制动系统和悬架控制装置中测定车轮转速、路面高差和轮胎气压的传感器;保护前排乘员的气囊,不仅需要较多的碰撞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面对制造商提供的侧量、顶置式气囊以及更精巧的侧置头部气囊,还要增加传感器。随着研究人员用防撞传感器(测距雷达或其他测距传感器)来判断和控制汽车的侧向加速度、每个车轮的瞬时速度及所需的转矩,使制动系统成为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式的油压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是彼此独立的,由于有着明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限定,其中一些传感器的实际作用就相当于开关。随着传感器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它们的输出值将得到更多的相关利用。
[编辑本段]【市场状况】
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扩大,它们在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轮速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刹车处理器)、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和盲点探测系统(包括雷达、红外线或者光学传感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使用。
2005年,美国ABI研究公司公布了一份专门针对传感器市场的研究报告。这份名为《汽车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霍耳效应、光学、压力、雷达以及超音速传感器》的报告,对2012年前主要传感器的地区性使用前景作了预测。报告讨论了使用传感技术的许多先进安全系统,并提供了主要40家生产厂家的详细资料,以及100多家生产厂家名录。这家调查公司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认为,是主动式安全系统推动了传感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汽车业,安全系统成为传感器的最大市场。
根据“全球信息公司”的调查报告,全球轻型汽车传感器OEM市场年均增长率7.4%,到2010年将达到140亿美元的规模,其增长幅度远远超出汽车本身的年均增长率。在发达国家,随着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完善,电子传感新技术快速发展,但已经成熟的传感器产品的增长将趋缓甚至可能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基本的汽车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安全、防盗、排放控制系统,增长量十分可观。用于发展中国家汽车幕�敬�衅鞑�分饕�ü齇EM生产,以减少成本。汽车传感器供应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要扩大产能产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减低成本,这种发展趋势未来将不可能改变。
汽车发动和驱动系统仍是传感器的最大和最成熟的市场,然而与其它应用相比,增速将放缓;随着全球燃油价格的提高,“改进燃烧效率”将是汽车传感器的新的应用“亮点”领域;在汽车安全和防盗系统中的应用将是最快的增长的市场;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市场的发展则十分稳定,前景良好。按区域划分的几大应用市场是,在美国,主要用于胎压检测;在欧洲,用于汽车行人警告系统;在新兴产业国家,主要用于安全气囊和自动安全带系统。以每辆车来衡量,氧传感器用量最多,技术上不断进步。
㈣ 谁能解释一下——压力发电(公路可以利用)
以色列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利用汽车移动让街道和公路发电的方式,他们将于2009年1月开放世界上第一条可发电的公路并进行现场演示。科学家称,汽车每在柏油路上行使1英里(1.6公里)便可产生超过640千瓦电量,足以为12辆小型汽车供电。
这个具有开创性的系统工作方式与已经用于伦敦夜总会的可发电舞池类似。当在公路上行驶时,汽车会挤压微型压电晶体,使其产生少量电量。如果数千个压电晶体被植入公路表面,便可产生巨大电量。产生的电流可以被传回国家供电网或者用于照明和供热。参与此项研究的以色列公司Innowattech将在几周之后揭开世界上第一条发电公路的神秘面纱。除了锁定公路外,这家公司也正在研发用于铁路以及机场自动人行道的类似系统。
据专家们估计,如果将这种方式引入英国并在全国普及,足可以解决近3.5万辆小型汽车的用电问题。过去十年来,全世界科学家都致力于类似计划。2007年,美国科学家在都灵火车站进行了一项实验,以验证人类能量可以用于发电。他们制造了一个发电机原型,利用人的脚步移动发电。他们表示,相当数量的人的脚步移动足可以产生带动一辆火车的电量。如果将类似系统用于夜总会,在那里跳舞的人便可为供暖、照明和音响设备供电。
发电公路项目由以色列工程师和海法理工学院参与,科学家海姆·阿布拉莫维奇(Haim Abramovich)担任项目领导人。目前,他们正准备在一条长100米的路段示范这一发电系统如何工作。
这家总部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因诺瓦科技公司正在研发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将让汽车在耗能的同时也能产生新能量。在最近进行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辆货车驶过道路,路面下的发电设备便开始工作,产生的电流成功把灯泡点亮了。这一技术的奥秘就在于在路面下铺设了一种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受压变形时会产生电能,也就是说,汽车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通过它转变成电能。研究人员表示,其具体发电量取决于路面上通行车辆的数量、重量和行驶速度,理想情况下每公里路段发电量可达500度,足以供应800户人家的用电需求。并且公路发电本身并不产生任何额外污染,其成本也仅相当于传统发电方式的一半,预计设备投资在6到10年内就可收回。因诺瓦科技公司正在对其进行完善,希望今后将其应用在公路、铁路和飞机场等各种场所。
看了差不多就了解了,网文转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㈤ 道路发电的介绍
在不影响车子(包括汽车和火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运动着的车子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道路发电形式。这是以色列技术研究院下属公司的一个项目,它在普通路面的沥青中植入大量的压电晶体,通过汽车驶过时的压电转换来发电,1公里的路面能产生约100—400千瓦的电力。
㈥ 生物系统工程是干什么的
生物系统工程学(Biological systems engineering),是生物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生物系统工程学可简述为生物系统论、仿生工程与基因工程的整合,涉及医疗诊断、药物筛选、遗传育种与生物制药等产业,包括了转基因生物反应器、分子与细胞生物计算机等技术开发。 2002年,曾邦哲在德国提出细胞计算机模型(cell automatics, the bio-computer),2003年美国贝克莱大学J.Keasling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合成生物学系 - 系统生物学基础的遗传工程,采用酵母细胞表达天然植物药箐篙素分子,实现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制药。采用高通量生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人工合成全基因乃至基因组,把细胞作为计算机来重新进行人工设计,将带来细胞制药厂和细胞生物分子计算机的产业化。系统生物工程是系统生物学的工程应用,包括合成生物学。欧美科技权威机构称基因工程、转基因动物与分子生物技术时代已经转向系统生物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时代。 美国 首次以藻类生物燃料提供部分动力的飞机及氢燃料电池无人机试飞,研发出“病毒电池”,重视可燃冰的开采潜力,加大对智能电网的研发投入。 毛黎(驻美国记者)2009年1月6日,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一架以生物燃料作为部分燃料的飞机进行了试飞,这是首次以取自藻类等植物的燃料作为飞机燃料。 3月,美国联合环境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成功地开发出了经济且利于环境的、将水藻油转换成生物柴油的途径。新方法至少比现有方法减少40%的成本,且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 伊利诺斯大学利用玉米作物中的“光泽15”(Glossy15)基因及转基因技术开发出了一种理论上可以大量生产生物质的玉米作物。 在3月公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美政府宣布拨款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技术。 4月初,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病毒首次成功研制出“病毒”电池,其与用于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先进充电电池不仅在储能和动力性能上相媲美,且可以用来为众多的小型便携式电器提供电能。 5月,哥伦比亚大学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种用于开采海底可燃冰的密封调压空心钻,提高了出产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有望用于商业开发。 6月,美国迅力光能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制造大型可卷曲太阳能板的技术。它能十分方便地安装于屋顶和车辆外,预计2010年正式上市。 7月,加州大学开发出了一种通过在铝箔上生长直立的纳米柱来制作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该技术的光电转换率可达6%,生产成本可低至单晶硅太阳能板的1/10。 10月,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的氢动力燃料电池无人机“离子虎”在试验飞行中,持续飞行时间达23小时17分钟,创下燃料电池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新纪录。 俄罗斯 部署2030年前的核电发展计划,启用首个使用废物生成的生物瓦斯发电的小型热电站,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动工。 张浩(驻俄罗斯记者)2009年1月20日,俄政府总理普京批准了《2020年前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效率国家政策重点方向》。“政策重点”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宗旨和原则,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用电规模指标及其落实相关措施。 1月31日,俄罗斯首个使用废物生成的生物瓦斯发电的小型热电站在莫斯科正式启用。该热电站利用生物瓦斯领域最先进技术,能够将废水生成瓦斯并保证净化设备的功效和生态安全,是目前俄罗斯境内唯一完全使用生物瓦斯发电的热电站。 4月,俄罗斯国家核能集团公司召开会议,部署2030年前俄罗斯核电发展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俄罗斯将新建核电站装置26座,核电在国家电力总产量中的比例达到25%—30%,届时俄核电规模和核电在国家电力中所占比例将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项目于2009年上半年动工。这一低功率浮动核电站将于2012年交付使用,不仅能提供电能、热能,还能淡化海水,最低使用寿命为38年,主要应用于俄北部及远东等地区供电、气田开发等。 德国 开发出高效转化甲烷气体为甲醇燃料的新型催化剂,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装置投入使用,首座混合能源电厂开建。 顾钢(驻德国记者)2009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固体催化剂,能使甲烷气体方便高效地转化成甲醇燃料,这项成果对有效利用天然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国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装置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名为“阿尔法范土斯”的近海风力发电场计划建造的12座类似风力发电装置中的一个。“阿尔法范土斯”近海风力发电场建成后,每年生产的电力可供5万户居民使用。 4月,位于勃兰登堡州普伦茨劳的德国首座集风能、氢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于一体的混合能源电厂举行奠基仪式,到2010年,这座投资2100万欧元的电厂可以生产6兆瓦的电力。 法国 推广电动自行车,可充电混合动力车年底上路,绿色能源、核能并重发展。 李钊(驻法国记者)法国政府提供无息或优惠贷款鼓励节能。法国政府与银行、建筑业及房地产从业者签署了多项协议,为集体和个人改装房屋提供无息或优惠贷款,以鼓励他们节约更多的能源。 3月9日,巴黎市议会出台措施,对购买电动自行车的个人和企业给予补贴,以鼓励更多的人使用这种能耗低、污染小的交通工具。 3月18日,法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宣布,法国电力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联合研制的100辆新一代可充电混合动力车将于年底驶上法国街头。 6月9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说,法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也不会放弃核能开发。法国希望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至少23%。 7月30日,法国政府宣布设立“国家能源研究联盟”,以充分调动不同机构的资源,提高法国在能源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效率。 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式宣布,法国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国内征收碳税,征税标准初步定为每吨二氧化碳17欧元。后因民众反对,推迟至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英国 公布“全球气温升高4℃影响图”。 何屹(驻英国记者)200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一份“全球气温升高4℃影响图”,该图以最新的气候预测模型为基础,强调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4℃可能造成的影响。 9月初,一份名为《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评估》的报告在伦敦出炉,报告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估计遗漏了一些领域,而对另一些领域的成本估计不足,其实际成本要比《公约》估计的高出2倍到3倍。 加拿大 发现可用于寻找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嗜热菌,开发出新型水处理技术。 杜华斌(驻加拿大记者)加拿大科学家在挪威附近的北冰洋下低于零摄氏度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数目庞大、处于冬眠状态的嗜热菌。该发现有可能使科学家有机会追踪到来自海底热环境中渗出的热流,从而可能找到海底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 雷克海德大学科学家将光催化技术和电化学氧化法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该技术能更廉价、更有效地去除污水中难以清除的污染物。 韩国 成功开发环保型船舶,拟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设施,推行“绿色情报信息发展计划”。 邰举(驻韩国记者)2009年,韩国STX造船海洋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环保型船舶”,通过使用高等级燃料等一系列技术革新,大幅减少了尾气有害物质排量,并能节约一半左右的燃油费用。 韩国研究小组研发出了可使用全部可见光谱能量的全色染料感应太阳能电池技术,有望大幅提高电池效率。 韩国计划在釜山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设施,通过反渗透方式,每天生产4.5万吨自来水。 韩国将在2011年底前建造韩国规模最大的1.5兆瓦沼气发电设施。 韩国政府推行“绿色情报信息发展计划”,帮助IT产业在2012年前减少7千万吨碳排放量,每年节省20亿美元以上的碳处理费用。 日本 加大家用太阳能发电普及力度,利用废弃物进行新型生物燃料技术开发。 葛进(驻日本记者)从2009年2月开始,日本加大家用太阳能发电普及力度。对于安装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家庭不但给予补助金,而且政府还购买家庭发电所剩余的电量。 日开始新型生物燃料技术开发,该技术的研发目的是使用非食用植物作为燃料的来源,目前计划中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麦秆、稻草以及林业生产中的废弃物。 以色列 研发出智能太阳能电池板、路面发电技术、新型太阳能热电装置和空气制水机。 郑晓春(驻以色列记者)前沿太阳能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太阳能电池板,可实时监测其运行状况。使用这种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能比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多提供25%的能量,还有助于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因诺瓦太克公司利用压电晶体开发出一种路面发电技术,当汽车或行人经过时,路面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电流,可供家庭或公共设施照明使用。 奥拉太阳能公司研发出一种可兼用太阳能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太阳能热电装置。这种装置采用了太阳能热电技术,可混合使用太阳能和天然气、沼气、生物柴油等传统能源,十分适合村庄或中小型社区使用。 以色列空气制水公司研发出一种能将空气中的水分转变为饮用水的空气制水机,可用于小型社区和边远地区小范围供水,也可用于特殊环境下的供水,如发生供水恐怖袭击后的紧急救援等。 巴西 生物柴油科研突破技术瓶颈,研究第二代生物乙醇技术,兴建可避免破坏森林的水电站。 张新生(驻巴西记者)2008年—2009年度,巴西科技部投入4000万雷亚尔(1美元相当于2.15雷亚尔)开发生物柴油项目。 巴西国家技术研究院正在加紧研究利用各种生物废弃物的第二代生物乙醇技术,可大大降低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节省土地,将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1月,巴西农牧业研究院发现大面积种植的一种棕榈树可作为提炼生物柴油的油料作物。这种棕榈树耐受贫瘠的土地,可在牧场和丛林地带种植,且产油量高、种植简单、赢利明显,适合小生产者开发。 9月,巴西推进一种“革命性”的能源模式,兴建可避免对森林造成破坏的水电站。一旦水电厂中心设施建设完毕,被砍伐的植被就将恢复原貌。 南非 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发展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加快电动汽车生产步伐。 李学华(驻南非记者)2009年3月3日至6日,南非召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高峰会,为出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框架文件。根据规划,南非将在2010年底正式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2012年11月前,将其细化成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财政措施。 4月,南非能源管理局推出“可再生能源保护价格”(REFIT),对垃圾填埋沼气、小型水电、风能和集热式太阳能等4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保护价;10月,又将生物质发电、大规模光伏发电等纳入REFIT。 4月16日,最佳能源公司宣布加快电动汽车JOULE的批量生产步伐,预计2012年将达到年产5万辆的目标,其中80%将出口。JOULE的成功推出将使南非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处于世界前沿。 6月,南非能源部部长迪普奥·彼得斯在南非议会审议政府预算时表示,南非政府正在开展一项名为“工业能源公园”的概念项目,重点开发聚光太阳能发电(CSP)技术。 6月24日,南非PBMR公司发言人汤姆·费雷拉称,该公司将在2018年建成南非第一座功率为80兆瓦的基于球床燃料技术的核电及热处理厂。PBMR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满足新一代核能系统要求的堆型。 8月,南非瓦尔理工大学发明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将大大降低风力发电的成本,且更容易制造,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南非能源部表示,拟开发多种财经工具,推出一系列财政措施,如“可再生能源保护价格”、“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计划”、“可再生能源市场转化工程”、“可再生能源凭证交易”以及“南非风能工程”等,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11月,南非宣布《太阳能热水器计划》,在未来5年的时间内,在全国安装1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所占比例将达到50%。 乌克兰 研制小型无人机用于农业环保。 程刚(驻乌克兰记者)国立航空大学成功研制出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扎伊沃尔M6”系统,目的在于推广环保型的农业技术,可以加大农作物的保护力度,提高经济技术效益,获得更环保的食品。 生物系统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掌握系统的生物科学,以及机电、信息、计算机等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备与生物学家和专业工程师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在复杂的生物生产系统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从事生物加工工程、生态系统工程、食品工程、园艺工程、农业工程、动物系统工程、水产工程、人类工程、医学工程、微生物系统工程、水资源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监督、质量论证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本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核心课程《生物生产机器人》、《3S技术与精细农业》为国家精品课程。 主要课程: 生物环境工程、自动控制理论、生物生产机器人、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生物系统模拟、3S(GPS、GIS、RS)技术与精细农业、生物环境检测与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