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编码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编码电路都是时序逻辑,电路都是由is触发器,什么Jack触发器,各种触发器组成的,输入一些信号触发器,不停的触发转化成另一种信号编码,输出工作原理就是这样的。
㈡ IC的工作原理
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从而进行运算与处理的。
集成电路对于离散晶体管有两个主要优势: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组件通过照相平版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而不是在一个时间只制作一个晶体管。
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是将大量的微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形成的集成电路放在一块塑基上,做成一块芯片。IC芯片包含晶圆芯片和封装芯片,相应 IC 芯片生产线由晶圆生产线和封装生产线两部分组成。
芯片中的晶体管分两种状态:开、关,平时使用1、0 来表示,然后通过1和0来传递信号,传输数据。芯片在通电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启动指令,所有的晶体管就会开始传输数据,将特定的指令和数据输出。
(2)集成电路工作原理扩展阅读
根据一个芯片上集成的微电子器件的数量,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小型集成电路(SSI英文全名为Small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个以下或 晶体管100个以下。
2、中型集成电路(MSI英文全名为Medium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1~100个或 晶体管101~1k个。
3、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英文全名为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1~1k个或 晶体管1,001~10k个。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英文全名为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1~10k个或 晶体管10,001~100k个。
5、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英文全名为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01~1M个或 晶体管100,001~10M个。
6、GLSI(英文全名为Giga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0,001个以上或晶体管10,000,001个以上。
㈢ 集成芯片的工作原理
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从而进行运算与处理的。
集成电路对于离散晶体管有两个主要优势: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组件通过照相平版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而不是在一个时间只制作一个晶体管。
性能高是由于组件快速开关,消耗更低能量,因为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2006年,芯片面积从几平方毫米到350 mm²,每mm²可以达到一百万个晶体管。
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包含任何东西,在几平方毫米上有从几千到百万的逻辑门、触发器、多任务器和其他电路。
这些电路的小尺寸使得与板级集成相比,有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参见低功耗设计)并降低了制造成本。这些数字IC,以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控制器为代表,工作中使用二进制,处理1和0信号。
(3)集成电路工作原理扩展阅读:
集成芯片由微控制器集成,随着微控制器的小型化和廉价化,许多外部元件正在被直接集成到微控制器之中。
8位微控制器具有多种封装尺寸、RAM和ROM容量、串行通信总线以及模拟输入和输出方式,从而使得设计者能够选择一款与其设计要求和成本约束条件相匹配的微控制器。
如今,有些微控制器集成了微控制器和嵌入式设计中常见的所有相关的、模拟和数字外围电路,这种混合信号集成减少了使用的元件数量,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系统质量和可靠性,并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
㈣ LM393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不能。
lm393
是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
工作温度范围:0°c
--
+70°c
器件标号:393
通道数:2
逻辑功能号:393
工作电源电压专范围宽,属单电源、双电源均可工作,单电源:
2~
36v,
双电源:±1~±18v;
消耗电流小,
icc=0.8ma;
输入失调电压小,
vio=±2mv;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
vic=0~vcc-1.5v;
输出与ttl,dtl,mos,cmos
等兼容;
输出可以用开路集电极连接“或”门;
采用双列直插8
脚塑料封装(dip8)和微形的双列8
脚塑料封装(sop8)。
㈤ 集成电路原理及运用
1.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功能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具有下列一些功能:
(1)、它表达了集成电路各引脚外电路结构、元器件参数等,从而表示了某一集成电路的完整工作情况。
(2)、有些集成电路应用电路中,画出了集成电路的内电路方框图,这时对分析集成电路应用电路是相当方便的,但这种表示方式不多。
(3)、集成电路应用电路有典型应用电路和实用电路两种,前者在集成电路手册中可以查到,后者出现在实用电路中,这两种应用电路相差不大,根据这一特点,在没有实际应用电路图时可以用典型应用电路图作参考,这一方法修理中常常采用。
(4)、一般情况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单元电路,或一个电路系统,但有些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要用到两个或更多的集成电路。
2.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特点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1)、大部分应用电路不画出内电路方框图,这对识图不利,尤其对初学者进行电路工作分析时更为不利。
(2)、对初学者而言,分析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比分析分立元器件的电路更为困难,这是对集成电路内部电路不了解的原缘,实际上识图也好、修理也好,集成电路比分立元器件电路更为方便。
(3)、对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而言,大致了解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和详细了解各引脚作用的情况下,识图是比较方便的。这是因为同类型集成电路具有规律性,在掌握了它们的共性后,可以方便地分析许多同功能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应用电路。
3.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识图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析集成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有下列几点:
(1)、了解各引脚的作用是识图的关键
了解各引脚的作用可以查阅有关集成电路应用手册。知道了各引脚作用之后,分析各引脚外电路工作原理和元器件作用就方便了。例如:知道①脚是输入引脚,那么与①脚所串联的电容是输入端耦合电路,与①脚相连的电路是输入电路。
(2)、了解集成电路各引脚作用的三种方法
了解集成电路各引脚作用有三种方法:一是查阅有关资料;二是根据集成电路的内电路方框图分析;三是根据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中各引脚外电路特征进行分析。对第三种方法要求有比较好的电路分析基础。
(3)、电路分析步骤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分析步骤如下:
①、直流电路分析。这一步主要是进行电源和接地引脚外电路的分析。注意:电源引脚有多个时要分清这几个电源之间的关系,例如是否是前级、后级电路的电源引脚,或是左、右声道的电源引脚;对多个接地引脚也要这样分清。分清多个电源引脚和接地引脚,对修理是有用的。
②、信号传输分析。这一步主要分析信号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外电路。当集成电路有多个输入、输出引脚时,要搞清楚是前级还是后级电路的输出引脚;对于双声道电路还分清左、右声道的输入和输出引脚。
③、其他引脚外电路分析。例如找出负反馈引脚、消振引脚等,这一步的分析是最困难的,对初学者而言要借助于引脚作用资料或内电路方框图。
④、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后,要学会总结各种功能集成电路的引脚外电路规律,并要掌握这种规律,这对提高识图速度是有用的。例如,输入引脚外电路的规律是:通过一个耦合电容或一个耦合电路与前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引脚外电路的规律是:通过一个耦合电路与后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⑤、分析集成电路的内电路对信号放大、处理过程时,最好是查阅该集成电路的内电路方框图。分析内电路方框图时,可以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中的箭头指示,知道信号经过了哪些电路的放大或处理,最后信号是从哪个引脚输出。
⑥、了解集成电路的一些关键测试点、引脚直流电压规律对检修电路是十分有用的。OTL电路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等于集成电路直流工作电压的一半;OCL电路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等于0V;BTL电路两个输出端的直流电压是相等的,单电源供电时等于直流工作电压的一半,双电源供电时等于0V。当集成电路两个引脚之间接有电阻时,该电阻将影响这两个引脚上的直流电压;当两个引脚之间接有线圈时,这两个引脚的直流电压是相等的,不等时必是线圈开路了;当两个引脚之间接有电容或接RC串联电路时,这两个引脚的直流电压肯定不相等,若相等说明该电容已经击穿。
⑦、一般情况下不要去分析集成电路的内电路工作原理,这是相当复杂的。
㈥ 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定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用电阻和电容组成充放电路,当电容充满电时输出电路就会翻转,变成通电或者断电。又或者是当电容放完电时电路就会翻转,变成通电或者断电。调节电容或者电阻的参数就可以调节定时的时间。
另一种是用计数器和一个震荡电路。震荡电路每发出一个脉冲,计数器就进行加1计数,当加到某个数值时输出电路就翻转,变成通电或者断电。调节计数器的数值就可以调节定时的时间。
㈦ Sg1731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SG1731型PWM集成电路是专门针对直流电动机控制而设计的单片IC。它可以实现两个象限的脉宽调制。图示为SG1731单片PWM集成电路的功能结构图。它包含一个三角波发生器;一个用于误差电压放大的宽频带运算放大器;一个用于平行移动三角波电平的加/减网络,外部可编程的PWM比较器和具有续流二极管的且可提供±lOOmA、±32V的图腾极(totempole,推挽电路)全桥输出的驱动器;一个与TTL电平兼容的封锁端子,呈低电平时输出驱动器呈高阻状态。该电路可双电源(正、负电源)使用,也可单电源应用。
其主要功能有:
(1)允许有极宽的电源工作范围,控制电源为±3.5~±15V;驱动电源为士2.5~±22V。
(2)输出极可提供lOOmA的正、反向驱动电流。
(3)三角波频率的可调范围:100~350kHz;三角波的峰一峰调整范围为1~10V;振荡定时电容的取值范围为200pF~2.5μF。
(4)误差放大器的转换速率高,典型值为15V/μs,单位增益带宽为1MHz。
(5)具有死区调节功能,即在误差为零时,调节土UT,的大小,可在输出端得到相位相差180°的初始脉冲。
(6)关断控制功能:当管脚(15)端低电平(TTL电平兼容)作用时,输出级晶体管就瞬时地被强制到截止状态。这种功能可用来对系统提供各种保护。
㈧ 集成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简介
集成电路是在一小块 P型硅晶片衬底上, 制成多个晶体管 ( 或FET)、电阻、电容,组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在结构上的特点:
1. 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2. 为克服直接耦合方式带来的温漂现象,采用了温度补偿的手段 ----输入级是差放电路。
3. 大量采用BJT或FET构成恒流源 ,代替大阻值R ,或用于设置静态电流。
4. 采用复合管接法以改进单管性能。
集成电路分为数字和模拟两大部分。
㈨ 请问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您好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专管、属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硅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锗的集成电路)。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请参考资料:
集成电路_网络
http://ke..com/view/1355.htm
㈩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这种稳压电路的稳复压工作原理如下:制
电路的输出接在一个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和一个三极管的发射极。所以,只要三极管能够稳定工作,稳压二极管能够保持击穿,那么输出电压等于稳压二极管电压+pn结电压,是个定值。
稳压二极管,利用pn结反向击穿状态,其电流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电压基本不变的现象,制成的起稳压作用的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小的数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定,稳压二极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