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再生电路的综述
在长距离有线电话通信的发展过程中,电子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次重大改进的电子管,还直接导致了无线电话的发展。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问世后,西方军事家曾预言,未来的战争将在海、陆、空和信号的“四军”协同下作战。无线电话,特别是机载无线电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证实了这些军事家的预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信号军团在法国战区敷设了1 340千米的电报和电话线路;所用的通信电缆和导线总长达4.8万千米。这些导线从5个重要海港向四周辐射,星罗棋布地覆盖整个法国战区。
无线电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9年,美国的柯林斯用他本人发明的弧光无线电话。建造了第一个电波无线电话系统。
1903年,丹麦的波尔森发明出一种电弧式无线电话机。
最早实现无线电话通信的科学家,是费森登。1906年,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兰特·罗克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无线电话发射台。在当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首次用发射的无线电话信号来传送音乐与讲演,一个海上接收站和几个陆上接收站,都收到了这个信号,传送距离达350千米。
无线电话的另一位开拓者,就是三极管的发明者德·福雷斯特。
1912年,德·福雷斯特、阿姆斯特朗、兰茂尔发明了再生式电路,该电路利用正反馈技术使音频信号放大到可以接收的程度。从此,三极管开始用于无线电话机。
1914年8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人员监听到美国政府通过设在长岛塞维叶的德国电台向德国船只发布的撤离美国的命令。当时,他们的发射机配备了载波发生器,并以2千瓦功率的亚里山德逊射频发电机为电源,所用的接收机使用了电子管再生放大电路。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的设备,才使他们最先得到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的消息。
在马可尼实现无线电报飞越北大西洋传送之后的第13年即1915年,无线电电话信号也越过了北大西洋。同年9月30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林顿,与旧金山和夏威夷通话,10月21日又与法国巴黎之间成功地进行了军用无线电话通信,所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都采用了电子管再生电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拥有稠密的通信线路,但仅供陆军使用,处于移动状态的空军、海军只能另辟蹊径。于是,机载无线电话应运而生了。
美国空军对机载无线电话的研究,在大战爆发几年前就开始了。
1910年8月,美国空军在长岛基地首次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报信号。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空战中,很少有飞行员能熟练地使用莫尔斯电码进行通信联络,使用空军专用电码就更加困难了。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装在飞机上使用的无线电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斯奎厄将军率美国信号军团抵达法国,他以能纯熟运用有线电信技术而声名卓著。这位卓越的工程师决心把无线电话机安装到协约国的飞机上。
1917年5月22日,斯奎厄召集军方技术人员开会,要求尽快设计出机载无线电话。在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里,美国工程师就试制出了样机,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朗格雷空军基地进行飞机协同作战的演习。随后,美军成功地在门罗进行了使用机载无线电话指挥炮兵轰击目标的演习。
1918年2月,美国生产出两种型号的机载无线电话机:SCR-7、SCR-8。从此以后,协约国的空战方式,便从空中单机作战发展为群机作战和空一地协同作战。相互联络的法宝,就是机载无线电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创了“四军”协同作战的新局面,其中作为“第四军”的“信号军”崭露头角,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1927年,英国伦敦与美国纽约间的无线电话正式开通。 超再生电路
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具体工作原理,只知道大概,值此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之际,写点小小的分析心得,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普通的再生式电路,是利用正反馈来加强输入信号,而超再生电路确实用输入信号来影响本地振荡信号,因此得名。
拿最经典的超再生电路来说吧,如下图所示:
超再生电路本质上是一个电容三点振荡器,我们先来分析它。电路是典型的共基电路,晶体管的B和C之间通过交流连接L3和C12,电容C9和BE之间的结电容构成分压反馈,形成三点式。。。振荡器。 L4用来隔绝振荡频率与地之间的连通。振荡器工作时,随着振荡幅度增加,晶体管电流Ice增加,这个Ice流过R12,会使R12两端电压成增长趋势,而C11两端电压已经建立(静态工作点建立时建立的),无法突变,因此该电流对C11充电,使其两端电压升高,晶体管BE电压下降,工作点开始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电路开始停振,Ice随振荡逐渐停止而减小,这使得R12两端电压呈减小趋势,C11开始通过R12放电,C11两端电压降低,晶体管工作电提升,振荡幅度开始回升,重复前面的过程,因此振荡器工作在一个间歇振荡状态,振荡的波形类似有三角波或类似方波包络线的调幅信号,间歇频率由C11和R12决定,约为它们乘积的倒数。C11和R12两端的电压为类似类似方波或三角波(这个与原始静态工作点有关,原始静态工作点高,振荡建立快,C11很快冲点饱和,此时电路为平衡状态,振幅不便,一段时间后振幅开始跌落,如果振荡建立慢,则未到最大振幅就开始跌落,此时为三角波形),经过后面的电感电容网络滤波后,理论上为直流电压(为什么是理论上,后面讲),以下简称R12、C11为RC,L3、C12为LC。此电路为自熄式,间歇频率由自身提供,与振荡频率牵连比较大,较难调整,如果间歇频率由外部输入,则称他熄式,这种电路的间歇频率波形可以用标准方波,效果更好。
好了,基本电路工作原理清楚了,现在看看电路是怎么接收信号的,先从调幅信号来说。
LC构成的回路有选频作用,当天线输入的信号频率与电路振荡频率相同时,对电路的振荡幅度有加强作用,类似于正反馈,此时电路正式进入超再生状态。通过前面的分析知道,电路振荡建立的速度与工作点有关,而振荡幅度受到改变时工作点也会相应变化,因此外部调幅信号使晶体管工作点随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而变化,而工作点的变化,又影响振荡的建立时间。因此就形成了这样的现象,输入信号幅度大,间歇振荡建立快,间歇振荡能达到的最大振幅就大(或越早达到最大振幅),反之同理。因此高频间歇振荡在每个间隙之间能达到的最大振荡幅度(或持续最大幅度的时间)是随外部输入信号的幅度而变化的,而间歇振荡的包络线就是RC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中包含一个直流分量,这个直流分量就是随外部信号幅度而变化的(类似PWM原理),也就是输入信号的包络线,因此达到解调制的目的。
上面说的是调幅信号接收,那么调频信号接收是怎么样的呢,先看一个概念,斜率鉴频,如下图
这是一个LC谐振曲线,fo为谐振频率,fs为输入信号频率,fs偏离fo,在LC谐振曲线一边的中间点部位,当输入中心频率为fs的调频信号时,由于频率-幅度曲线的斜率,在LC上感应到的电压幅度会随频率变化而变化,此时调频信号变成了调幅信号,这就是斜率鉴频。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知道了,超再生电路解调调频信号时,用的正是斜率鉴频原理。我们只需要把LC回路的谐振频率调到偏离fs的位置,就能把调频信号转换成调幅信号,按照上面的原理进行接收。
超再生电路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方式,灵敏度很高,但是其选频手段单一,选择性极差,只相当于单回路的直放机水平,甚至不如。尤其在接受调频信号时,由于采用了斜率鉴频原理,在很宽的范围内都可以收到同一频率的调频信号,选择性更差。而采用斜率鉴频也使调频接收的抗干扰能力变得很低(无法抑制幅度噪声),一般在单频点接收机中用的比较多,比如遥控电路,频点单一就可以用多极LC选频放大来提高选择性(频带接收下这种做法是超级麻烦的)。在没有信号时,理论上RC两端电压的直流分量是不变化的,但是电路本身的分布参数变化和电噪声使得每次间歇振荡所达到的幅度都不是完全相同,从而产生内部噪声,这种噪声被电路超高的灵敏度放大后,形成难听的超噪声,当有信号时,振荡是受信号控制的,超噪声自然消失。
超再生电路结构很简单,调试也不难,但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不考虑元件限制的因素,比超外差电路的制作还要费劲。简单的调整方法如下:
先断开C11,调整电路工作点和元件参数,使三点振荡电路正常工作,R12的值由初始工作点决定。然后选取一个间歇频率(一般100k到500k之间),计算C11,然后接上C11,此时如果正常,用示波器观察应该有间歇振荡产生,RC两端有间歇波形,没有示波器也可以接音频放大器在后面,如果有超噪声则正常。如果不正常,重新断开C11,调整工作电,再重复一次。间歇频率高,则间歇周期短,间歇振荡很难达到高幅值,灵敏度低,间歇频率低,则相反,灵敏度高,但是抗干扰能力也差。
(以上内容转载自矿石收音机论坛或上海奔腾电器集团颜利军)
以下是一些关于超再电路的解释.
一类:
L2,C3组成并联谐振选频,C2正反馈,R1,C4与Q1的发射结电容产生间歇振荡.C5滤高频并提供交流通路后输出,听说是当天线接收到所谐振频率的信号后,本振就会受到接收信号的控制,由C5滤掉高频后就有低频输出,只是不知道原理是什么,还有间歇振荡的产生原理.
原理大概是这样:由于加了正反馈,射频信号会越来越强,同时由于发射结的肩膊作用,产生了低频信号,这个低频信号使三机关的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三极管因此逐渐进入截止而导致不再放大射频,然后R1放电时工作点再次恢复正常,三机关又能放大了,如此循环,便出现了间歇方式工作.4.7uF电容用来使基极短路到地,这是一个共基极电路.射极的电杆用来阻高频通低频.输出端电容和基极4.7u电容作用一样,但它是将射频短路到地,低频则不短路.
具体原理记不大清了,好象是利用适量的正反馈,使电路处于刚要振荡而又还未振荡的状态.
二类:
超再生无线电遥控电路由无线电发射器和超再生检波式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无线电发射器:它是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一般用30—450MHz)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的。用来产生载频振动和调制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谐振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波。如果是多路控制,则可以采用每一路宽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波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己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组成一组组的己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
超再生检波接收器:超再生检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间歇振荡控制的高频振荡器,这个高频振荡器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一致。而间歇振荡(又称淬装饰振荡)又是在高频振荡的振荡过程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控制着高频振荡器的振荡和间歇。而间歇(淬熄)振荡的频率是由电路的参数决定的(一般为1百~几百千赫)。这个频率选低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但接收灵敏度较低:反之,频率选高了,接收灵敏度较好,但抗干扰性能变差。应根据实际情况二者兼顾。
超再生检波电路有很高的增益,在未收到控制信号时,由于受外界杂散信号的干扰和电路自身的热搔动,产生一种特有的噪声,叫超噪声,这个噪声的频率范围为0.3~5kHz之间,听起来像流水似的“沙沙”声。在无信号时,超噪声电平很高,经滤波放大后输出噪声电压,该电压作为电路一种状态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吸合或断开(由设计的状态而定)。
当有控制信号到来时,电路谐振,超噪声被抑制,高频振荡器开始产生振荡。而振荡过程建立的快慢和间歇时间的长短,受接收信号的振幅控制。接收信号振幅大时,起始电平高,振荡过程建立快,每次振荡间歇时间也短,得到的控制电压也高;反之,当接收到的信号的振幅小时,得到的控制电压也低。这样,在电路的负载上便得到了与控制信号一致的低频电压,这个电压便是电路状态的另一种控制电压。
如果是多通道遥控电路,经超再生检波和低频放大后的信号,还需经选频回路选频,然后分别去控制相应的控制回路。
三类:
关于距离短的说法:
1、距离太近不能接收的问题:这是普遍现象,原因是晶体管的特性,应选放大倍数较小的,同时把偏置调低一点。
2、方向性问题:这是环形天线固有的特点,应改为鞭状天线。
3、解码不对:解调输出的幅度小、波形失真太大或噪声严重,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对证下药。
没有详细的计算方法,变频部分就是:接收频率和本振频率之差等于超再生的工作频率。我的试验用的本振频率比接收频率低45MHz。
“中周变压器”是用高频磁芯支架自己绕制的,次级绕组调谐在工作频率上,匝数比视变频输出电路情况而定,可以通过试验决定。
“变频”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借用,我想,叫“混频”更不合适,是不是应该在“贬频”或“浑频”中选一个
② 两层升降机的控制电路图。
JWM系列蜗轮丝杆升降机
JWM系列升降机是机械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专,在众多起重设备中属有着独特的地位。主要部件采用高精度蜗轮蜗杆副和精密梯形丝杆副,使产品在性能和工作寿命上都不逊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具有提升、下降以及借助其他设备从而推进、拉回、翻转、支撑等多种功能。且因为JWM系列升降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小,所以产品价格经济、操作容易、方便保养。
升降机特点:
1、工作运转低速、低频率,适合在大负荷、低频率工作的场所。
2、自动锁定功能:JWM升降机具有自锁功能既使没有制动装置也可保持载重。在受到较大振动冲击载荷时,可能会使自锁功能失效,此时请外加制动装置。
3、操作方便:可单台使用也可和其它设备组合使用。可使用电动机或其他动力直接带动,亦可手动。
4、多种结构形式和装配型式,同时可以一定的程序准确地控制调节提
鲁德传动
③ 电是谁发明的
1、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2、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3、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3)德升电路扩展阅读:
1、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2、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3、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④ 德国电控柜电路图怎么看
看图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控制原理图再加一个原则,一个回路一个回路的看。
⑤ 泰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泰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8-15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社区同富裕工业区德升电子厂宿舍楼A栋105。
泰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MA5DJ79N6C,企业法人崔正一,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泰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是:线路板设备的研发与销售;PCB设备的软件技术的开发与销售及上门维修;PCB设备的五金配件及周边材料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线路板,电脑软硬件的研发与销售;电路板、人造板、电子元件的技术测试;线路板设备整机的销售;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禁止和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许可经营项目是:线路板设备的生产、飞针测试代加工。
通过爱企查查看泰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⑥ 德系电路图中B B M 30 15 31 5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不太清楚,来可以问问厂家源咨询咨询。
电路图[1]是指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电路图是人们为研究、工程规划的需要,用物理电学标准化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各元器件组成及器件关系的原理布局图。由电路图可以得知组件间的工作原理,为分析性能、安装电子、电器产品提供规划方案。
⑦ 德国电路图和中国电路图有什么区别啊
德国的电路图中需要注释的地方会用德文注释,中文电路图一般是用中文或是英文
⑧ 人一定要结婚吗
不一定非要结婚而且国家也没有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结婚,因为人是个体是自由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就可以。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单身贵族而且据说有一些人拥有单身基因所以一直单着,先天性单身狗
不过从人性角度出发,人还是要结婚的,特别是家里长辈,可能会让自己子女尽快找对象成婚,然后生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个体是自由的,所以也要跟随自己心意,看有没有结婚的打算,如果目前没有,那么也不要强人所难,在我国婚姻法里面有规定,如果要结婚领取结婚证,必须要遵循自愿原则。
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代表着爱情的延续,这是自然规律,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为自己家族传宗接代,传递家里的香火。如果不结婚那就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话对整个家族来说就可能断了,特别是父母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等你老了,过年看人家热热闹闹,子孙满堂。自己在哪里吃着速效救生丸,独守空房,惨字无法形容。
⑨ 重庆恒大城小学的校领导
刘玉霞:女,中共党员,校长,新加坡南洋理大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研修班学员。曾赴英国Nwecastle大学接受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有数十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励或在有关刊物发表;曾获巴南区文明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女职工素质达标先进个人和重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让每个孩子都绽放精彩
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以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着力打造“五大课程空间”和“一个开放性大舞台”,并以此为依托,创造性地开设了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真正落实“减负提质”,实施素质教育。 指导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学校生活馆里,孩子们能学习洗衣、叠被、做饭、擦皮鞋、插花等简单的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零一四级(1)班的张婧彤同学自豪地说:“我在生活馆学会了包饺子,而且我包的饺子足以‘以假乱真’,能偷偷卖给妈妈面馆里的客人,他们都说好吃呢!”巧手坊开设了缝纫课程,教孩子们钉扣子、缝衣服,以及简单的服装和家居用品设计制作。
二零一四级(1)班的万雨萱同学就十分擅长缝纫各种沙包、袖套、手机套,她的作品看起来丝毫不比外面卖的差呢。
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是开心农场和种植园,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每个班级在这里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它是孩子们学习种植技术的实践基地。另外,学校还将全校树木和绿地分到各个班级,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和孩子的成长相连,让爱心和责任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种子。 熏陶孩子的艺术天分
走进鱼洞二小的艺术空间,让人不自觉地惊叹这群孩子的多才多艺。而艺术空间里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厅及民间艺术展和书画展区,就是培养孩子们卓越才艺的摇篮。
恒大城校区二零一六级(1)班的郭笑从4岁开始学习舞蹈,已经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舞蹈明星了。别看她的年纪小,她荣获过巴南区少儿组舞蹈大赛一等奖和香港紫荆花青少年儿童舞蹈比赛金奖。位于教学楼五楼的舞蹈厅就是郭笑同学每天放学后必去的地方,在那里她能找到跳舞的乐趣,感受艺术的氛围。
和郭笑一样,很多孩子都将在艺术空间里学习声乐、舞蹈和书法,领略艺术的魅力。并且学校“两展区”还力图“让每一壁墙都说话”,通过对千变万化的剪纸、山水花鸟的中国画、栩栩如生的脸谱画等中国民间艺术的展示,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的艺术天分。 启迪孩子的创新能力
湛蓝深邃的夜空里,翱翔着各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奇妙的外太空。这就是学校科技空间的科技长廊,它以“飞的梦想”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和世界航天的发展历史和从纸飞机到宇宙飞船的人类飞行梦想。在科技活动室里,陈列着一件件设计巧妙、做工精致的小制作、小发明,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汗水,彰显着孩子们的智慧。
四驱车比赛可是男孩子们最热爱的科技活动之一。
二零一六级(1)班的丁立同学告诉我们:“以前我很羡慕电视上能玩四驱车的小朋友,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每天玩四驱车了,我很开心。”学校专门建造了一个约百平米的四驱车环形跑道,让孩子们可以在此自由玩耍、比赛追逐。丁立的队友李中友同学还创下了四驱车全程11秒的最佳成绩。 丰富孩子的知识贮备
余秋雨曾说,“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毋庸置疑,书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阅读则给孩子提供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
为了便于孩子们的阅读,学校在教学楼开放区域设立了五个不同风格的开放式书吧。在课间、午休时、放学后,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孩子们阅读图书、如饥似渴的身影。同时,书吧还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在这里可以听到美丽的童话故事、奇妙的科学原理、还有声情并茂的演讲,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一张偌大的桌子上,堆满了大量废旧手机、相机、收录机、电脑,这就是学校独具匠心的数码体验区。自主、开放的数码体验区不仅对数码产品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直观的展示,还能让孩子亲手拆卸、组装这些物品,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原理,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生根、发芽。
来自二零一四级(1)班的傅德升同学是学校电子百拼科技模型小组的风云人物。才十岁的他竟然懂得不少物理知识,他能根据电路图自己动手组装结构非常复杂的调频收音机。
他曾说过:“科学的探究精神在于实践——第一次拼装收音机我很仔细,多一个或少一个零件都不行。没想到,我装好的收音机还能收听调频电台……听到声音从机器出来的那一刻,我心里真是激动万分。” 鼓励孩子展示自我
这是一个备受孩子喜爱的舞台,它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个性特长,获得成就感的自由空间。这里承载了孩子们无数的梦想和期待,他们从这里起步,走向人生更为宽阔的大舞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路上,鱼洞二小将振奋精神、推陈出新,以人文底蕴滋教育之根,以个性发展铸教育之魂,开创学校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