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蔡氏电路的理论模型
通过电磁学定来律的应用,源蔡氏电路可以被准确的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变量x(t), y(t),和z(t)的一个三个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系统,分别是在电容C1和C2上的电压,和在电感L1上的电流强度。这些方程有:
函数 f(x) 描述了非线性电阻的电子响应,并且它的形状是依赖于它的元件的特定配置。参数 α 和 β 是由电路元件的特定值来决定的。
被称为双涡旋The Double Scroll的一个混沌吸引子,是因为它在(x,y,z)空间的形状, 被首次观察到在电子线路中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元件的f(x)是一个三段的线性函数。
作为一个最简单的实验实现的电路,并且存在一种简单而准确的理论模型相结合,使蔡氏电路成为一个研究混沌理论的许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问题的实用系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是许多研究的对象,并广泛被人们在文献中引用。
B. 蔡氏电路的混沌标准
在表现出混沌行为之前,一个由标准部件(电阻,电容,电感)制作的自激电路必须版满足三个标准权[来源请求]。它必须包含有:
一个或者多个的非线性元件
一个或者多个的本地有源电阻
三个或者更多个能量存储元件
蔡氏电路是满足这些标准的最简单的电子线路[来源请求]。如图所示,能量存储元件是两个电容(标有C1和C2)和一个电感(标有L1)。有一个有源电阻(标有R)。有用两个二极管制作的一个非线性电阻。在图的最右边是一个负阻抗转换器,它是由三个线性电阻和一个运算放大器构成。右侧部分仿真了蔡氏二极管,是一个现在没有被商业化销售的元件。
容易程度使它成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的混沌系统的例子,导致一些人声明它是一个“混沌系统的典范”。
C. 什么是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
线性电路是指完全由线性元件、独立源或线性受控源构成的电路,线性就是指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表示,齐次,非齐次是指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即所有激励同时乘以常数k时,所有响应也将乘以k。
非线性电路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这里的非线性元件不包括独立电源。
(3)蔡氏电路图扩展阅读:
判断线性和非线性:非线性电路是含有除独立电源之外的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电工中常利用某些元器件的非线性。例如,避雷器的非线性特性表现为高电压下电阻值变小,这可用于保护雷电下的电工设备。
非线性电路有2个特点:①稳态不唯一。用刀开关断开直流电路时,由于电弧的非线性使这时的电路出现由不同起始条件决定的两个稳态——一个有电弧,因而电路中有电流;另一个电弧熄灭,因而电路中无电流。
②自激振荡。在有些非线性电路里,独立电源虽然是直流电源,电路的稳态电压(或电流)却可以有周期变化的分量,电路里出现了自激振荡。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自激振荡电路中因有放大器这一非线性元件,可产生其波形接近正弦的周期振荡。
在众多的非线性电路中,蔡氏电路因其结构简单、现象明晰,成为教学实验 中让学生接触、了解混沌现象的最佳选择,大量基于蔡氏电路的实验仪器被 广泛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 蔡氏电路 的主要元件有可调电阻R (电 路方程中以电导 G=1/R 做参数,以下方程求解过程都用 G 来表示,而涉及实验 的内容采用 R 表示) 、电容 C1 和 C2、电感 L 以及非线性负阻 Nr。
D. 蔡氏电路的蔡氏电路简介
蔡氏电路(英语:Chua's circuit),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电子电路设计,它可以表现出标准回的混沌理论行为答。在1983年,由蔡少棠教授发表,当时他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这个电路的制作容易程度使它成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的混沌系统的例子,导致一些人声明它是一个“混沌系统的典范”。
E. 有人用过multisim10仿真蔡氏电路吗为什么按图连接,波形什么都没有啊急求啊!
第一个运放输出没连接
F. 蔡氏电路包括哪三部分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电子电路设计,它可以表现出标准的混沌理论行为。在1983年,由蔡少棠教授发表,当时他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G. 蔡氏电路中非线性电阻工作原理 是什么
小弟初学混沌电路。哪位大侠帮帮忙,告诉我
蔡氏电路
中非线性电阻是这样实现的啊。
H. 蔡氏有哪些历史名人
有:蔡邕、蔡伦、蔡襄、蔡文姬、蔡京等。
1、蔡邕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
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2、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3、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
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4、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5、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