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解答数字电路寄存器
每一个JK触发器这样接,在每一个CP下降沿触发下,将J端的数据移入触发器输出,即Qn+1=J。所以在4个CP之后,4个触发器的状态是0101。
B. 数字电路里面,SR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两个基本RS,与非门RS和或非门RS,,就是输出反馈会输入,不定状态是门传输延时造成的!四个状态置0,置1,保持,不定
C. 简述存储器和寄存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
存储来器是能存储大量二值信自息的半导体器件,它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输入/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每个存储单元不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采用公共输入/输出总线结构。
寄存器是用于寄存一组二值代码(信息),由时钟触发器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
D. 求n位寄存器的逻辑电路
n位寄存器可以用N个D
触发器实现。
每个D触发器就是一位寄存器
E. 单片机的寄存器是什么,在电路图上看的到吗
寄存器抄就是用来存储电路袭状态的。你从单片机的管脚图里是看不见的。要深入到每一个功能模块,才会有详细的讲解。
你看一下经典的80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电路图:
当然单片机的寄存器大概分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等。
F. 数字电路中寄存器是由什么组成的
寄存器传输语言(RTL)
算术运算操作
基本的算术操作是加、减、取反和移位。
表14.4.1
算术操作
符号表示法
说明
F←A+B
A与B之和传输给F
F←A-B
A与B之差传输给F
B←B+1
求寄存器B存数的补码
B←B
求寄存器B存数的反码
F←A+B+1
A加B的补码传输给F
A←A+1
加1
A←A-1
减1
逻辑操作
逻辑操作是两个寄存器对应之间的操作,包括与、或、非,为了区别于算术运算符号,这里的与、或、非分别用符号∧、
∨和字母上方加一横表示。
移位操作
移位操作分为左移和右移两种。
(1)左移操作语句:A←shlA,A[0]←0
(2)右移操作语句:A←shrA,A[3]←0
(3)循环左移操作语句:
A←shlA,A[0]←A[3]
(4)循环右移操作语句:
A←shrA,A[3]←A[0]
输入和输出操作
寄存器传输语言还可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操作,如果将输入线X的数据传送到A寄存器,则表示为
A←X
把寄存器A的各位传送到输出线时,则采用符号"="表示
Z=A
该语句意味着寄存器输入与输出线Z直接相连。
无条件转移和条件转移
无条件转移语句
→(S)
表示下一步转向编号为S的语句继续执行。
条件转移语句
(f1,f2,fn)/(S1,S2,Sn)
其中f是系统变量的函数,取值为0或1,当fi=1时,执行Si标号的语句,当所有的fi均为0时,顺序执行语句。
空操作语句
表示不进行任何操作,而是利用它得到一个时钟的延时时间,然后顺序执行下一条语句。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错
G. 简述存储器和寄存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
存储器是能存储大量二值信息的半导体器件,它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输入/输出电路三版部分组成;每权个存储单元不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采用公共输入/输出总线结构。
寄存器是用于寄存一组二值代码(信息),由时钟触发器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
H. 寄存器物理电路图
就是个总线的问题。timer就是个计数器,通过选择开关选择时钟源。然后将初值通过总线译码写入计数器,或者将计数器数据读出
I. 为什么接口电路中控制寄存器和状态控制器可共用一个端口
一个高一个低,然后还有一个高阻(挂起)。 总线只允许同时只有一个使内用者。容通常在数据总线上接有多个器件,每个器件通过OE/CE之类的信号选通。如器件没有选通的话它就处于高阻态,相当于没有接在总线上,不影响其它器件的工作。 如果你的设备端口要挂在一个总线上, 必须通过三态缓冲器. 因为在一个总线上同时只能有一个端口作输出, 这时其他端口必须在高阻态, 同时可以输入这个输出端口的数据. 所以你还需要有总线控制管理, 访问到哪个端口, 那个端口的三态缓冲器才可以转入输出状态. 这是典型的三态门应用, 如果在线上没有两个以上的输出设备, 当然用不到三态门, 而线或逻辑又另当别论了.
J. 触发器和寄存器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一个是逻辑电路一个是时序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其任一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而且还与过回去各时刻答的输入有关。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有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由于时序逻辑电路具有存储或记忆的功能,检修起来就比较复杂。
所以选c、译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