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运放应用电路中同相输入端电阻和反向输入端电阻的问题
你的分析基本上是对的,VP和VN的电压等于R1上的电压。但R4上电压和R1上电压也是相等的。
下面我们用”虚断“和”虚短“来分析一下由R4、R2、R1组成的回路:
由”虚短“得到 VP=VN,那么R4、R2、R1就组成了回路,利用”虚断“来分析R2中无电流所以R2上无电压(这一点你在上面已经分析到了),那么VP电压不就是R4上的电压吗?
分析运放电路,电路分析是基础,你在上面说的这些电阻的存在有没有参与分压,起什么作用,加入他们的原因是什么,大小该如何计算,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要用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来解决的。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就是电阻和电阻网络的分析计算、节点电流法、回路电压法等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当然要结合有关运放的基本分析和计算。
接下来用上面的图为例进行分析:
R4:输入电流 Ii 流经R4,在R4上产生电压,输入到运放同相输入端,R4的大小影响输入电压的高低。所以R4是取样电阻。
R2:是运放同相单的输入电阻,由于运放的输入电流极小,可以看为“虚断”,那么R2上的电压极小可以看成为零。所以R2在计算中不起作用。在实际电路中也是可以省略的。
R1、Rf :组成负反馈网络,由R1、R5、Rf 确定放大器增益。
R8、DW:组成基准电压。
R3、RW1:调整叠加电压 Vf ,通过R5输入到反相输入端,目的是偏移输入输出的关系。
R5、Rf :作用同R1、Rf ,组成负反馈网络,由R1、R5、Rf确定放大器增益。
C1:低通滤波电容,抵抗高频干扰。
R7:输出电阻,增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R7不参与计算,也不影响输出结果,主要作用是减少输出过冲,在实际电路中可以省略。
增益计算(利用叠加原理):
增益由同相输入端Vi=VN=Ii*R4、反相输入端Vf 叠加而得到输出电压Vo。
Vo=(1+Rf/R1+Rf/R5)×Vi-(Rf/R5)×Vf
=Ii×(1+Rf/R1+Rf/R5)×R4-(Rf/R5)×Vf
(原图中将第二项中的Rf/R5误为R4/R5。)
㈡ 运放电路同相放大电路公式怎么演变计算的通俗易懂
I = Vout/(R1+R2)
㈢ 同向放大电路可以放大电压,那可以缩小电压吗
当然可以,把输入信号分压后跟随就可以缩小。
㈣ 使用LM258运放做同相放大、反相放大电路,请说一下原理,最好附上电路
都知道叫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了,其构成电路还不会吗,还不明白工作原理?
好好看教材吧,然后再去看看LM258的管脚功能,就是了;
㈤ 同相放大电路正反相跟随问题
看你图上标的电阻值,这个同相放大的倍数是16,也就是24db,根据下面这个开环增益曲线
在20db的带宽就已经在100k以下了,所以带宽是绝对不够用的。需要更换运放。
㈥ 反向、同向求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反相求和放大电路与同相求和电路的差异在于输入信号分别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输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或相同。
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便于叙述,假设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为U-,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为U+),得U-=U+=0
再列出“-”端的KCL:(Ui1-U-)/R1+(Ui2-U-)/R2+(Ui3-U-)/R3=(U--Uo)/Rf
整理得到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式:Uo=-(Rf/R1*Ui1+Rf/R2*Ui2+Rf/R3*Ui3)
假设R1=R2=R3=R,则Uo=-Rf/R*(Ui1+Ui2+Ui3)
电路放大倍数Av=Rf/R,输出信号是三路输入信号之和的Av倍。“-”仅代表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或差180°。同相求和电路与此类似。
(6)同向运放电路扩展阅读:
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有时往往要画出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才能进行分析;电路往往加有负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在本级内,有时是从后级反馈到前级,所以在分析这一级时还要能“瞻前顾后”。在弄通每一级的原理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电路串通起来进行全面综合。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向放大电路内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等于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实际负载电阻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比,即Ri=Ui/Ii。对于信号源来说,输入电阻就是它的等效负载。
对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可等效为一个信号源。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受负载的影响就越小,若Ro=0,则输出电压的大小将不受RL的大小影响,称为恒压输出。当RL<<Ro时即可得到恒流输出。因此,输出电阻的大小反映了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大小。
㈦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纠正一下:々你要的做的是一个同相比例放大,但是你用的是单电源,那么在同相端就必须加一个1/2电源电压,也就是2.5V(实际上要求不一定很准,但相差也不能太大)可是如现在你的图来看,只能认为它是一个“变相”的电压比较器。同相端即没有直流信号的输入,也没有2.5V的电压
々同相比例的放大倍数不是10K/1K,而是1+10K/1K,所以理论计算输出应为1.87V
々平衡电阻在同相比例放大中是可以不要的,而在反相比例放大中是必须的。因为运放的输入端都是差动式的,但是我们一般的信号输入是:一端接“+”或“-”,另一端接地(非平衡式输入方式),平衡电阻的作用就是让输入级的差动电路正常工作。(实际上单电源运用中一般可以不用平衡电阻,双电源运用中正相端接地,使用了平衡电阻可以提高性能)
々决定电路是否能放大的不全是平衡电阻,主要是电源和电路模式以及元件的好坏,平衡电阻只与电路的放大性能有关.
如上所说,可以解释你的输出电压为什么为0.17V了,因为没有E/2(这是单电源运用中用作比例放大的前提),只能认为它的正相端为一参考电压0.17,但是你的电路不是开环的,所以又不能全说是比较器,只能说该电路工作将不正常,在者,单电源运用中很少用于直流放大(比较器除外),你的电路本质上是同相比例直流放大器(我想当初你也是这样想而设计的)。所以建议:要么把R2换成10K(提供虚地),然后再给3脚加个0.17的直流电压(可以不要耦合电容)以供放大;要么用324里的其中一个运放把单电源变成双电源后给这个放大的运放用,这个放大的运放也就不用改电路了。
所以问题就在,你是以双电源的思路来设计制作地该电路的,但是却用单电源来供电了
㈧ 最近遇上一个运放电路,好像是同相放大但是又在反相输入端串了电解电容,具体电路如下,求牛人分析下
R18是J5所接元件的供电用的,与本电路无关系。
R21,R22分压所得电压作为B的直流偏置。
C15是隔直电容,B的“-”端反馈主要由R26与R25分压而得,所以R25下端本来是接地的,但直接接地的话,会影响B的“-”端的直流电压,所以串入电容C15。当取掉C15后,反馈信号没有分压,相当于100%反馈进B的“-”端,电路增益基本上等于1了。
㈨ 同相放大电路图和反相放大电路图的区别
区别是输入端方向不一样。同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回是答从同相输入端输入 ,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加在反相输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