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pu供电电路为什么每一相供电要一组上下管要配一个电感一个电容
电感:在整个供电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是过滤高频信号,二是与MOSFET管、电容等组成直流电转换电路。电感性能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铜线粗细、绕线方式、有无磁芯有关系。一个好的电感线圈,如果采用单线绕制,那铜线应该粗大一些,同时缠绕的间隔也应该很均匀,如果采用的是多股铜线绕制,每股铜线之间要相隔均匀,同时在圆周上分布也尽量均匀。
电容的几大用途有这几种:
1、隔直流:用来阻止直流通让交流通过。
2、整流:在计划的时间内开或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3、耦合:充当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4、储能:储存电能,用于必要时释放。例如用在加热设备等。如今某些电容的储能水平已经接近锂电池的水准,一个电容储存的电能可以供手机用一天。
5、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6、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
7、滤波:这个对DIY而言很重要,显卡上的电容基本都是这个作用。
8、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电视机、手机、收音机。
9、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⑵ 怎样区分cpu供电电路中的上管和下管
上管的S极接的是下管的D极,另外下管的D极接线圈电感,电感另一极通CPU供1.75V,现在会区分了吧
⑶ 我家刚开始电路的布管,水电工师傅在卧室一处布下管时,我看到上下管交叉,请问这样有问题吗
电路?还是水路?水路加过桥弯,电路不是强弱电的话问题不大~地面会影响地坪高度~
⑷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也分上管(高端管),下管(低端管)么
没听说,也许有吧,很多名词、称谓都与行业有关,同样的应用电路及元器件,电力的叫法和常规的叫法是有不一样的。
⑸ 三相逆变主电路上下管不完全导通是什么问题
本来就是半通半关状态
⑹ 差分电路中什么是纵向管,什么事横向管
横向、纵向是集成来芯片制源造晶体管的方法,与是不是差分电路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晶体管的ebc的排列走向是沿着IC硅片的平面的称横向管,如果是深入芯片内部的方向,称纵向管。在通常的工艺下,NPN管容易采用纵向技术制成,而PNP管难度大,大多用横向技术,它的性能(主要是β)通常比纵向管差。
⑺ 场效应管怎么分上管下管
场效应管区分上管下管的方法:
上管指的是P沟道一侧的管,下管指的是N沟道一侧的管。只要把场效应管连入电路,给合理的导通电平,能够实现合理放大,那么高电平端接的就是上管。否则就是接反了,高电平接的就是下管。
场效应晶体管简称场效应管。主要有两种类型(junction FET—JFET)和金属 -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 semiconctor FET,简称MOS-FET)。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107~1015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⑻ 拆上下管能起到什么作用
原因是MOS管的G级一旦悬空,MOS管会默认导通,公共点会直接进入后级,少一大片呢,特别是3、5V芯片,所以为了防止虚焊造成上管G级悬空,每次焊接完芯片后要打上管G级的波形,以免造成短路,你不打值拆上管也可以,19V下不来,如果芯片更换后正常工作,上管的G级是5V
报名去实地吧
⑼ 电脑主板cpu供电上下管怎样区分替换
主板维修电路顺序: 分为:开机电路,供电电路包括:(CPU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芯片组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BIOS电路,接口电路,CMOS电路。这几大电路,检修流程按照:开机,供电,始终,复位,也就是说,维修一块主板,上来先看他能不能开机,如果不能开机,先判断是否是主板短路引起,所以说修主板第一步上来进行对地阻值测量,+12V +5V +3.3V +5VSB PS-ON这几组,的对地阻值,如果这几组没有对地短路,则证明主板无短路故障,可以插电源开机,插上电源以后,通过短接POWER开关针,触发主板,如果不触发,则要短接ATX电源绿线和黑线,强制主板开机,能开机的话说明故障在开机电路,则要按照开机电路检修流程检修:
开机电路检修流程:上来测量开关针供电一般为3.3V或5V,低电平触发一般开关针正极是3.3V,高电平触发开关针一般是5V电压,开关针有供电,第二步测量电池.电压低于2.5V换电池,电池正常量32.768KHZ的晶振两脚有无0.5V左右压差有的话说明晶振起振木有换晶振,3.3V开关针的供电一般是1117中间脚的3.3VSB通过电阻接开关,5V开关针供电一般是紫色5VSB通过电阻加到开关。这些都正常如果主板还是无法触发的话,通过使用蜂鸣档跑线,一般是触发电路损坏的多,比如I/O损坏,南桥待机电压偏低导致无法触发,南桥待机一般可以量外围贴片电阻。
如果能开机的话,就要检查供电电路,有供电,就要有时钟,有时钟就要有复位。如果遇到无复位的主板,则要检查供电,时钟,都要正常以后如果还是无复位的话,则要检查复位电路,如果供电时钟有一项不正常都会无复位。
CPU供电电路检修:上来先测量4Pin12V口有无对地短路正常为300-600欧姆,如果12V对地短路的话,插上12V铺助电源主板是不会触发的 ATX电源保护,一般12V对地短路,上管击穿的多,12V输入电容,12V输入电感,电源管理芯片,串口芯片,这些都是12V的供电,如果12V没有短路,开机以后,如果主板跑码00或FF说明CPU不工作,先检查CPU座有无虚焊,可以按压CPU座,没有虚焊的话,先测量上管D级电压,有无12V输入,有的话,测量上管G级,上管有控制级电压的话,那么上管S级应该有电压输出,则下管D级应该有输入电压,CPU主供电测量点,可以通过测量上管S级和下管D级来测量,一般测量我们都测量下管D级,为了防止测量上管S,引起将上管DS级短路,所以一般测量CPU主供电都是测量下管D级对地电压,正常值为1.2V-1.8VCPU主供电,如果上下管,没有控制级电压的话,首先要检查是不是 G级保险电阻烧断,排除这个,如果上下管还是无控制级电压的话,则要测量电源IC的VID信号是否为低电平,理论上来讲,不插入CPU的话,上下管都是无控制电压的,没有插入CPU,VID信号没有被接地,电源IC不会输出控制电压来控制上下管的控制级。
CPU供电电路中,上下管关系:12V接口通过输入电感接上管D级,上管G级直接进入电源管理芯片,上管S级接下管D级,下管G级直接进入电源管理芯片,下管S级直接接地,每项上下管的关系都是如此。
芯片组供电电路:一般杂牌主板,芯片组供电电路都是用运放控制MOS管产生1.5V供电电压来给南北桥供电,北桥供电见的多的,一般是 358或324控制MOS管产生1.5V 这应该比较多的了, 南桥供电,一般是1117中间脚输出3.3V给南桥外围的贴片电阻,或电感,一般南桥待机测量点。
内存供电电路:一般主板为了降低成本,内存供电电路采用431精密稳压器,控制MOS管产生2.5V,或使用运放358控制MOS管产生2.5V 有的主板使用专用IC控制一组上下管,也就是说有的主板内存供电采用上下管方式。但它的控制是由专用IC控制。 内存参考电压测量点一般在内存插槽周围的贴片电阻上都可以测量到。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要在开机电路,供电电路工作正常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时钟电路检修,首先测量时钟IC供电电压,一般为2.5V或3.3V 时钟IC周围的贴片保险电阻或贴片电感,两端的电压,供电正常,则要测量时钟IC的14.318MHZ的时钟晶振,两脚有无起振压差,如果这些都正常,那么南桥需要给时钟IC一个PG信号, PG(power good)在主板开机以后延迟输出,100-500S当主板几组供电都输出以后,则PG信号输出高电平,说明主板已经正常供电,这个是作用。PG信号正常以后,时钟IC外围的贴片电阻,都会有1.几伏的输出电压。 内存的时钟一般是由北桥给,或时钟IC直接提供,CPU时钟一般也是时钟IC直接给。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要在供电,时钟都正常才会产生复位电路,复位电路检修,主要是,先测量复位开关针有无3.3V电压,无的话,通过开关跑线,跑到相应元件更换,其次就是如果CPU无复位或复位电压低,则要检查的对象是北桥,因为主板上所有复位都是南桥提供的,南桥要像把复位给CPU要经过北桥,所以说如果PCI复位正常,CPU复位不正常,则说明故障在北桥。
电路检修一般也就这么多,没有具体写。
⑽ 新手问题:上管 下管如何区分,各起什么作用
PWM供电电路中所谓的上下管就是输出接供电电感的管子,在电路相当于高速电子开关,一般接主供电或高电压的管子叫上管,接地或接低电压或负电压的管子叫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