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锂电池过电保护了咋解决
过电保护:当充电器对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为此,保护器件需监测电池电压,当其到达电池过充电压时,即激活过充电保护功能,中止充电。
方法:
过电保护了说明电池温度太高了,所以不需要人为去中止,温度降下来后自己会中止。
一、锂离子电池的保护
锂离子电池供电设备的安全性是人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对其的保护就非常重要。锂离子电池的保护主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及短路保护等。
1 、过充电保护
当充电器对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为此,保护器件需监测电池电压,当其到达电池过充电压时,即激活过充电保护功能,中止充电。
2、过放电保护
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状态,当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时,即激活过放电保护,中止放电,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
3 、过电流及短路保护
当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产生时,保护器件将激活过电流保护功能。
② 锂电池必须要电路保护板吗
锂离子获得电子后,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结晶,这与过充一样,会造成危险性。万一 电池外壳破裂,就会爆炸。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含:充电电压上限、放电电压下限、及电流上限三项。一般锂电 池组内,除了锂电池芯外,都会有一片保护板,这片保护板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但是,保护板的这三 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全球锂电池爆炸事件还是频传。要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对电池爆炸的原因, 进行更仔细的分析。常见的电池充电系统方块图如下,包含充电器及电池组两大部分。 ①充电器又包含适配器(Adaptor)及充电控制器两部分。适配器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充电控制器则限制直流 电的最大电流及最高电压。②电池组包含保护板及电池芯两大部分,以及一个 PTC 来限定最大电流。适配器交流变直流作用:电控制器限流限压。充电器作用: 保护板过充、 过放、过流等防护。电池组作用: 限流片。电池芯以手机电池系统为例,过充防护系 统利用充电器输出电压设定在 4.2V 左右,来达到第一层防护,这样就算电池组上的保护板失效,电池也不会被过充而发生危险。第二道防护是保护板上的过充防护功能,一般设定为 4.3V。
③ 关于锂电池充放电保护
锂电池单节保护板不可以串联多节使用 用单节锂电池保护板做多节串联使用时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充电:假设某一个电池先达到4.2V保护电压,例如B保护板cout充电管保护动作后,内阻为无穷大,这个时候,电流被此管分断开,一般单节锂电池保护板上的场效应管耐压非常低,因此有可能被击穿(但由于充电状态,充电电压减除所有电池电压,一般不会出现超压现象),另外B充电管保护后,充电电压会单一的加在B保护板的VDD端,有可能出现超压,导致B保护板集成块损坏。2:放电:假设某一个电池先达到2.7V保护电压,例如A保护板Dout充电管保护动作后,内阻为无穷大,这个时候,电流被此管分断开,这个时候假设电路里面有6节电池,那么此管会承受高达25V的电压,图上绿色圈内的DOUT场效应管会被软击穿,这样,即使保护动作了,也会有少许几毫安,如果完全损坏,会有很强电流通过,而失去保护作用。另外此管保护后A板V-端到A板上VSS端出现高达25V的反压,v-至VDD端也会出现21V左右反压,完全有可能导致芯片损毁。另外分析上图值得注意一点是,场效应管是双向导通器件,正常情况下即使不加驱动电压,电流也可以往图标内箭头方向流动,例如上图中dout为高电位时,电流可以反箭头反向流动,当DOUT为低电位时候,电流又只能顺着箭头流动,但反箭头方向流动被截止。因此DOUT为放电控制端。正常情况下即使不加高电位,能顺着箭头方向流动,但内部有0.3V左右压降,因此为了消除内部压降,加上高电平,那么这个顺着箭头方向的内部压降几乎会几毫伏-几十毫伏。所以说场效应管是一个双向导通控制器件。
④ 如何自制锂电池充电保护电路
锂电保护板一般由控制ic和mos开关管2大部分组成,原理比较简单
从成本方面来说,买一个才1-2元,自制保护板。。。呵呵。。。不划算
⑤ 锂电保护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 命高、高电压电池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必须考虑充电、放电时的安全性,以防止特性劣化。针对锂电池的过充、过度放电、过 电流及短路保护很重要,所以通常都会在电池包内设计保护线路用以保护锂电池。此类保护电路与芯片都较为成熟,品种丰富,下面以常规电路说明一下保护电路工作机制:
1 正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路中N1的“CO"与“DO"脚都输出高电压,两个MOSFET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可以自由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很小,通常小于30毫欧,因此其导通电阻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 此状态下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为μA级,通常小于7μA。
2 过充电保护
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4.28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C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2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过充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2自带的体二极管VD2的存在,电池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外部负载进行放电。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超过4.28V至发出关断V2信号之间,还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3 过放电保护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电池无法再对负载进行放电,起到过放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1自带的体二极管VD1的存在,充电器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在过放电保护状态下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要求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极小,此时控制IC会进入低功耗状态,整个保护电路耗电会小于0.1μA。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至发出关断V1信号之间,也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00毫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4 过电流保护
电池在对负载正常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在经过串联的2个MOSFET时,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会在其两端产生一个电压,该电压值U=I*RDS*2, RDS为单个MOSFET导通阻抗,控制IC上的“V-"脚对该电压值进行检测,若负载因某种原因导致异常,使回路电流增大,当回路电流大到使U>0.1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回路中电流为零,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
在控制IC检测到过电流发生至发出关断V1信号之间,也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为13毫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5 短路保护
电池在对负载放电过程中,若回路电流大到使U>0.9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控制IC则判断为负载短路,其“DO"脚将迅速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放电回路,起到短路保护作用。短路保护的延时时间极短,通常小于7微秒。其工作原理与过电流保护类似,只是判断方法不同,保护延时时间也不一样。
⑥ 18650的 电池有电路保护吗
18650锂电池,带电池保护板与不带保护板,区别如下:
1、不带板的电芯是65mm高度,加板的是69-71mm。
2、放电到2.0V,如果电池到了2.4V就不放电了,说明有保护板。
3、将正负级碰一下,如果持续10秒后电池无任何反映表示带有保护板,电池发烫的话就是没有保护板。
注意:第三点测试,不是专业人员,千万不能这样实验,因为可能会引起威力很大的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危害,特别是遇到那些劣质电池。
⑦ 锂电池充电和放电电路是怎么保护的吗
充电和放电均有保护电路,检测过程电流和电压再与用时间做监视判断即可内。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有容保护哩电池过充,电路设计时,由于电池充电,达到指定电压后编取程序就可以自动切断电源!
举例:数码相机带的原装充电器,是有防止过冲功能的。
这类充电器,称为智能充电器。因为这种充电器的核心是由单片机构成的,由一套充电电路,能实时监测电池温度,电压等参数,不会过热不会过冲,而且不同电压下充电电流也是不一样的,充满后还会进入浮充程序,彻底充满后会完全关闭充电器。
还有一类就是国产山寨的傻冲,这类充电器没有单片机控制,只有简单的电压转换电路,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压器,把220V转成4.2V,这种充电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会不停的输出电压,属于垃圾充电器。
⑧ 锂电池保护板的电路图与工作原理
电路图如下:
工作抄原理:
当电池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此时DW01的第1脚 、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 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此时电池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主要功能:过充保护功能,过放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过温保护功能,均衡保护功能。
接口定义:该板的充电口与放电口相互独立,两者共正极,B-为连接电池的负极,C-为充电口的负极;P-为放电口的负极;B-、P-、C-焊盘均是过孔式,焊盘孔直径均为3mm;电池各充电检测接口以DC针座形式输出。
参数说明:最大工作电流和过流保护电流值的配置,单位:A(5/8,8/15,10/20,12/25,15/30,20/40,25/35,30/50,35/60,50/80,80/100),特殊过流值可以按客户要求定制.
⑨ 锂电池,一定要保护电路才能使用吗
1,磷酸铁锂电池是有保护板的,不过多是用在串联电路,一般是3串才用的上保护板版
2,充电绝对不能依权靠保护板动作,一般保护板的过放过充设定范围是超过电池正常使用范围的,保护板的作用仅仅是防止爆炸~
3,磷酸铁锂需要专用的充电器
,不过一般好点的锂电池充电器会有磷酸铁锂的转换开关
4.lm317做的恒压电源充电是绝对不行,锂电池前段充电是恒流,直接加载3.2v电压太高了,很有可能超过电池充电电流。
5,磷酸铁锂的充电截止电压是3.6v,3.2v是额定电压,2.5v是标称放电截止电压,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要好于普通锂离子电池,过充过放一般不会爆炸,所以单节电池很少有带保护板的~
锂电池前期充电绝对不能使用恒压直接上3.6v,锂电池内阻小,直接加载3.6v电压,近似与电源断路,317的端电压肯定下降,导致无法充电,要想保证3.6v的电压就要提高电源容量,锂电池又受不了~~玩玩锂电池充电器就知道了,在恒流充电期间,电源电压与实际电池电压差距极小,一般不超过0.5v。
⑩ 锂电池充电保护电路
锂电抄池的保护电路:袭
两节锂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如图一所示。由两个场效应管和专用保护集成块S--8232组成,过充电控制管FET2和过放电控制管FET1串联于电路,由保护IC监视电池电压并进行控制,当电池电压上升至4.2V时,过充电保护管FET1截止,停止充电。为防止误动作,一般在外电路加有延时电容。当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下,电池电压降至2.55V时,过放电控制管FET1截止,停止向负载供电。过电流保护是在当负载上有较大电流流过时,控制FET1使其截止,停止向负载放电,目的是为了保护电池和场效应管。过电流检测是利用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作为检测电阻,监视它的电压降,当电压降超过设定值时就停止放电。在电路中一般还加有延时电路,以区分浪涌电流和短路电流。该电路功能完善,性能可靠,但专业性强,且专用集成块不易购买,业余爱好者不易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