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路理论
U0=12+3X6V=30V,输出阻抗复:制R0=R3//R1=8/3W
I1=1-3A=-2A(即与箭头方向相反)
I3-1=I2,(I2+I1)6=I3X12,解出:I2=-4A,I3=-3A
这题不太方便画,具体思路是先将US和R变成电流源,再和IS2进行并联计算,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电流源串联就可以得到变换后的等效电流源。最终得到的电流源:IS0=3.75A,R0=11W
I=2.0625
Ⅱ 电路理论。
选取最下面的为参考结点。 上面左边的为结点1,右边为结点2. ...左边那个电阻少了用R1 表示 最上面的那个看不清用R2表示。
(1/R1 +1/3+1/6+1/(5+R2))U1-(1/6+1/(5+R2))U2=10/R1+6/(5+R2)-4
-(1/6+1/(5+R2))U1 +(1/6+1/(R2+5)+1/4)U2=4-8/4
联立可解得 结点电压法还是很基础的方法 多看看书 就能把握的
Ⅲ 电路理论中jω表示什么
jω中 j是虚数 ω是角速度
拉普拉斯变换式F(s)中的s=σ+jω
V0(jω)应该是电压的频域函数(见电路第五版P345)
Ⅳ 电路理论基础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压:从数学角度看,电压是电场强度沿两点之间连线对路径的线积分。由于静电场是保守场,故此积分与路径无关。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电压是把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功率:瞬时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当电压、电流为周期量时,瞬时功率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式中第一项在一个周期上的积分恒为非负值,表示负载消耗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
第二项在一个周期上的积分为零,其瞬时值表示电源和储能元件交换能量的功率,将其最大值称为无功功率, 。
可以用一个复数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统一起来。定义复功率为 。
当 时, 达到最大值 ,亦即电源需要提供给负载的最大功率瞬时值,用电压、电流的有效值表示,称为视在功率(容量), 。视在功率也是复功率的模。
功率因数: ,表示有功占容量的比例。
电阻: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电阻。
在一定温度下,若R保持不变, 则称为线性电阻。
电阻元件是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的元件。
线性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原因在于,根据经典的金属导电理论,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漂移速度正比于导体中的电场,即
将上式积分,并定义 ,从而得到
电感:将电流产生的磁链与该电流的比值定义为电感。
这样定义是因为在没有铁磁物质存在时,磁链与电流成正比。因此将比例系数定义为电感,反映了电流产生磁通和磁场能量的储存。
电容:设有两个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导体,将导体上电荷和两导体间的电压的比值定义为两导体间的电容。
电容反映了电荷产生电场和电场能量的储存。
相量:相量是一个复数,它的模是正弦量的有效值,它的辐角是正弦量的初相。(适用于正弦稳态)
阻抗:一个端口的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的比值定义为该端口的阻抗, 。阻抗的代数形式为 ,其中R为电阻分量,X为电抗分量。
导纳:阻抗的倒数称为导纳。
二、电路定律及定理
基尔霍夫定律:
KCL:在集总电路中,对任意结点,流出结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KVL:在集总电路中,对任意回路,沿回路电压降落的代数和为零。
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各处电压或电流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该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还有好多,慢慢学,一下子不行的
Ⅳ 关于电路理论
短路线两端压差=0,亦即12v电源的负极,所以12v流出电流经3Ω(或3s)再经短路线後回路。当12v和3s看成一整体时,对右边部份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被短路。
Ⅵ 电路理论。。。。
Uo=40/27 ≈ 1.48V
Ⅶ 电路理论。。
这个图有错误,u4到地之间有接有一个电阻,图中电阻的文字符号标出来了,但图形没画出来。
最右边的集成运放:
up=un
ip=in=0
u4=[R/(R+R)]*u2=(1/2)*u2
很简单
Ⅷ 基本电路理论
Ⅸ 电路理论中,ωl表示什么
ωL是电感感抗。
Ⅹ 什么叫电路理论
电路理论就是指你分得清那根是零线和火线,知道什么是并和电路和一些电阻器变压器的安装位置等等之类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