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电行业分析报告
销售规模小幅下降,线上销售占比提升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家用电器零售额为8032亿元,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销售额来自线下销售渠道。虽然目前我国家电销售额仍主要由线下销售渠道完成,但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占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渠道销售额占比为38.6%,较2018年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㈡ 觉得未来家电行业发展前景会怎样
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专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属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
㈢ 家电后服务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对于一个初入家电行业的职场人员而言,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和前景是最基本的一个过程。只有了解了这个行业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并且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才能在一个行业里展露头角。如果您现在对家电售后行业不胜了解,那么就让小编给一一分析。
对于家电售后来说,需要一个完整客户管理系统来管理:市场调查、客户回访、客户维修(安装)、客户服务配件、客户投诉、客户关怀等一些售后问题。系统还要需要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给专人来分析管理系统里保存的数据,以便生成工单、回访单、费用单等,并且以“任务”的形式发放给售后人员。
一、家电售后的现状:
当下,家电售后与维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家电售后和农村市场的矛盾;新研发的家电产品所含的科技和现在维修人员整体素质的矛盾; 销售量和售后的矛盾;服务观点和农民的消费利益的矛盾;家电市场的延伸和售后站点的配套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家电售后服务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家电售后成为整个行业竞争的一大亮点,现如今更是成为了我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并且是国内最早的同跨国的大型公司正面竞争的行业。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三十多载的发展,分别经过产品、技术、品牌的竞争,现在已经正式跨入了售后服务竞争的阶段了。家电行业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现在各个产品同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本身的差异越来越小,在想要依靠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来取得市场也越来越难。所以各企业都争相的把苗头转向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了,售后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家电行业生存战的焦点。
良好的服务能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提高售后服务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秘密武器,是积累品牌资产、打造品牌形象的必经之道。行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和新技术的不间断使用,使得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在还贷速度加快的同时,用户对产品和售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售后服务加上及时的响应可以有效缓解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并且在服务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需要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感受以及对产品不足之处的建议。 愉快的服务体验可以大大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忠诚客户,从而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家电售后服务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目前,家电生产企业在中国的家电市场肩负着三大责任:生产、销售、售后。因为我国的家电市场没有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和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所以厂家在生产的同时,为保证销售量,面对市场竞争,不得不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和售后网络,承担起这个推卸不了的、关系自身利益的社会责任。目前家电的售后服务方法主要是分为两点:一、作为纯生产质量、 技术延伸服务: 通过流通企业的售后服务代理, 提供给终端消费者,很多企业都采取这种办法。也就是厂家提供一定的技术资料、维修配件、售后服务资金 (按照销售比例提取)给销售商家,由商家通过自己的维修站对顾客提供该产品的售后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肯定更加明确,这种时限性的售后服务(只对保修期内的事件负责)就不能填补终身服务的缺陷,将会不能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 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转型、倒闭等多种因素,使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无售后的产品。二、家电厂家把售后服务作位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具有自己的售后网络,向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这种售后网络属于厂家投资,一般隶属销售管理。鉴于售后服务网点规模不断扩大和管理成本不断增加, 以及竞争的高速升级和服务体系的多重投入,各大家电生产商根本没有把服务点发展到乡镇的能力。 但是为了扩大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又不得不考虑通过其它环节节约维修费用,降低成本。
据了解, 有一定规模的厂家及商家都有一个完善的售后网络,该网络一般由内部网络管理系统支撑,链接厂家、各级代理商、各地售后服务中心及各地市特约维修网点。当总部或各服务中心接到顾客的服务热线后,可以解答的直接解答, 需要上门服务的就由该服务中心将信息通报给最近的售后网点,由该网点派遣服务人员上门提供售后服务。事后,该网点要向服务中心反馈服务情况。同时,服务中心再通过电话对客户进行回访,既能体现对客户的关照,也是对服务人员的监督。事实上,很多厂家的监督基于形式,由于受监督成本、精力、人力的限制,不可能掌握每一件产品售后服务的所有情况,很容易忽视一些小问题。
四、怎么解决农村家电难?
农村小型家电网点不能上门维修的原因:1、没有上门维修的习惯。2、没有统一的价格。3、维修完没有质量保证。4、家电更新快,维修人员专业技术跟不上家电的科技水平。
农村小型网点生成空间小的原因:1、维修技术差,得不到企业的认可。2、经销商自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中间环节,他们是企业的上帝,经销商以区域销售优势 迫使企业遵守他们的条件,不然就不卖企业的产品。至于能否达到售后服务标准,企业无从得知,甚至有时候毫无办法。
五、家电行业发展趋势
当下,家电后服务行业存在着很大难题,家电维修资源很不合理,没事做和做不完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有一部分是取决于维修人员的水平。目前家庭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并且价格越来越多,所以家电维修利润下滑,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更是加大了对家电维修行业的冲击,不诚信和技术落后的维修商将会消失。因为现在家电越来越先进,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家电维修店根本没有能力维修,对小家电维修店来说追赶不上不断更新换代的家电用器产品的技术,小家电维修店也就面对关闭的时候了。但是相对中国近20年内是家电大批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所以目前也会有一定的市场,但不久市场会有一定的改变,适应家电的变化还有不断做大,能够维持下去的家电维修业主,服务周到的店铺会生存下来。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维修格局,变成了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点或大型的家电维修公司。以最近火爆业界的家电哥为例,就是家电后服务的发展方向。生活越来越好,家电用品的增多是保障家电维修生存的一个条件,家电维修前景一定是很好的,技术雄厚,诚实信用是维修业的前途。
家电后服务的产业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以应运社会的发展全国家电020保修行业应运而生,他们整合全国各地的维修商,给他们提供精密的配件,并且针对性的对维修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增加他们的维修技能,并且因为产业化,所以大大的降低了维修成本,家电维修保养O2O企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电后服务行业跟其他许多行业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采取适当的办法对经营模式进行改良,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且不会被历史所淘汰。
(文章来源:家电哥)
家电哥是家电后服务O2O企业,中国卓越的家电后服务供应商。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及ID
㈣ 家电行业前景如何
根据抄前瞻产业研究指出:袭近几年家电市场每年以10%~14%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从市场需求量上看,欧洲平均每家有30多种小家电,而在中国平均每家仅有3种~4种小家电。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要求也随之提高,小家电快速进入消费者家庭。受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等环境下,业内人士指出,今后2年仍将是我国家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年需求量增幅在30%以上。更多资讯你可以产参照前瞻网2013-2018年家电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希望能给你帮助!
不明之处还请追问,还望采纳!谢谢
㈤ 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力分析
全球家电销售额起底回升,亚太地区市场份额较大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Statista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电(包括九类:洗衣机、滚筒式烘干机、洗碗碟机、冰箱、冰柜、炊具/烤炉、炉灶、抽油烟机、微波炉)的销售规模达到1830亿欧元(按照欧元兑美元比例为1.11),约合2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㈥ 小家电行业前景如何
出近年来,受楼市低迷及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家电业遭遇市场寒流,大市场低迷。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控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白电、黑电市场规模同比均下降15%左右,小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降5%。由此可见,在市场大环境趋于下滑的形势下,小家电抵住了市场压力,以时尚、方便、实用等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另外目前,我国小家电市场保有量较低,每户不足4件,相比欧美国家每户平均拥有10件左右的保有量,呈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空间及增长力。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中国小家电市场将持续放量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到201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小家电市场容量将达到64479.15件和11809.22件。为满足消费者对小家电产品美观和智能化需求,我国的小家电市场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创新从历史趋势来看,2006年之前国美和苏宁发展很快,对家电制造企业压榨力度逐年提升,导致家电制造企业毛利一直在下降,而家电连锁毛利一直在上涨。2006年后,家电制造行业完成整合,出现强势龙头企业,家电制造和家电连锁之间的博弈趋于平衡,使得家电制造的毛利得以回升。2013-2017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指出2011年之后,在电商的竞争压力下,渠道议价能力下降,家电连锁的毛利在2011年开始下跌。大家电行业的此种趋势对小家电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㈦ 、 家电行业市场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家电行业市场特征表现如下:
1、竞争力方面
在行业发展初期,企业之间最主要的竞争策略是并购同业企业和占领竞争对手的市场,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家电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逐渐形成寡头市场,竞争对手势力相当,竞争更加困难。
家电业各个产业都是从产品的装配起步的,通过引进国外的装配线,模仿国外的生产技术发展壮大起来的,装配工艺基本相同,而且技术含量较低,无法构成进入壁垒。
但由于家电行业属于制造型企业,其特点就是固定资产占有总资产的很大一块比重,这就使得家电行业的资产专用性很强,这就增加其转型的成本,市场的退出壁垒高,这使得家电市场的进出壁垒具有不对称性,造成转型的困难,也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2、市场方面
市场集中度高。许多小规模的厂商会不断被大企业兼并、收购和联合。目前,在彩电、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行业前三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均已超过50%,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家用电器企业已从1997年的100余家减少到2007年的10余家。
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国务院2001年11月发布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机电产品(家电)的支持力度,而且在政府“十五”规划中也提出提高生产集中度,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售卖方面
零售市场规模逐年萎缩。2019年,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政策持续收紧等因素的影响,叠加中国的大家电市场已经进入更新需求为主的存量竞争阶段,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已经出现小幅回落。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全年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8920亿元,同比下降3.88%。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本已疲软的市场雪上加霜,一季度零售下降近四成。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行业全年的零售额约在7083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1.1%,下半年需求和2019年基本相当。
家电行业的特征:
1、技术更新速度快。通常以1年为一个周期。个别产品更新速度以月为周期(如电脑)。
2、产品从研发至大规模投入生产的周期短。
3、产品以模块化组装生产为主,其技术核心都采用的是少数相同厂家产品。如液晶电视的的液晶板,电脑中的CPU等。
4、不同品牌产品的同质性高。如液晶电视、空调、DVD机等,其产品性能在同价位基本都差不多。这也是由于3项所致。
5、品牌优势与售后服务及该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有关。
6、高价格的产品需求弹性高,会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相应地提高其销售量。
7、低价格的产品其品牌忠实度较低,一般顾客购买时较之于品牌而言,更注重于外观、性能与价格。
㈧ 大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电商发展模式与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态势,产品销售量增速放缓,但家电消费升级态势良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升成为最大亮点。
纵观近几年家电产品生产情况,2014年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处在历史高水平。2014年,大家电中冰箱与洗衣机产量零增长或小幅下降;微波炉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此外,厨卫及小家电市场增长稳健,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更呈旺销态势。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4年,净水设备零售量达706万台,同比增长56.4%;零售额达160亿元,同比增长68.9%。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2014年销量为760万台,同比增长95.4%;零售额为151亿元,同比增长94.8%。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家电行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随着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家电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8%左右,实现“十二五”规划的1.5万亿元发展目标。
2015年,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会困扰家电行业运行。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新常态下的家电行业回归内生增长轨道,牢牢把握消费升级机遇,稳步向前的主基调并不会改变。
行业进入调整期
日前发布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家电行业景气度稳中略降,四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96.3点,较上季度略降0.1点;家电产业预警指数降至代表行业运行正常的“绿灯区”与代表运行偏冷的“浅蓝灯区”的临界线。根据模型预测,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值分别为
96.2和96.4,受制于下行压力,难有大幅回升。
从行业运行情况看,2014年家电内销市场低迷,大部分家电产品销量增长缓慢,大家电行业深陷负增长困境;行业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空调器的工业和商业库存合计约2500万台,高出正常年景800万台,家电产成品资金占用升至历史高点。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力图以价换量维持高增长。
“价格战不是家电行业的出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明确表示,在经历前些年刺激政策带动的产销高增长之后,家电行业进入了市场调整期。今后一段时间,产能过剩、消费透支、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家电行业需求总量预计没有变化,可能会零增长甚至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不论是降价促销或者是以旧换新,都将只是在继续透支未来市场。家电行业的主攻方向须放到加快转型升级上,努力在低增速情况下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家电行业调整有其必然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这也为家电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首先,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家电行业作为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运行还是以平稳为主。随着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作用日益突出,家电行业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其次,前期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加剧了市场和行业波动,家电行业在尽享政策红利之后也应以平常心面对当前的调整。而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意味着今后扰动市场的人为因素会减少,家电行业发展将步入内生增长轨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常态。第三,家电消费由普及期转入升级期,家电行业供给必须与时俱进,由注重量的增长转为质的提升。从竞争方式看,规模扩张与价格手段逐渐失灵,创新变革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企业须从提供创新型、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中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源泉。
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家电协会掌握的情况也表明,尽管市场处于平淡期,但消费升级势头良好。在中高端大家电销售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母婴系列产品、老年银色系列产品、厨房系列产品也显示出升级趋势。免滤豆浆机、馒头机、面条机、原汁机、智能电水壶等一大批系列化创新产品继续丰富市场,空气净化、净水器等环境类电器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面对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广大家电企业在坚持提高产品质量和精细化水平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削减低盈利产品生产,加大“两高”产品推广,效益状况继续改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四季度家电行业销售利润率为5.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创近10年以来新高。
展望2016年家电市场,家电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国内外市场动力不足问题仍将延续,多种产品高库存的局面将对家电行业产能正常释放构成不利影响,但是消费升级的大潮势不可挡,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层次推动着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家电行业只要认准转型升级的前进方向,把握发展机遇,就有希望战胜困难、站在新的高点上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㈨ 家用电器属于什么行业
如果是生产电器的应该属于电子/电气行业,如果是销售电器的就是销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