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单片机89c51通过uln2803驱动5V的继电器需要具体的电路图!!!
2803工作条件是输入高输出地电平,所以你要用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继电器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2803输出端,只要给2803输入端一个高电平,继电器就会闭合,2803输入低电平继电器断开。
2. 继电器模块的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摘要 继电器工作原理
3.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通过第一个信号,用一个NPN三极管来控制常开继电器动作。
用另外一个三极管控制第一个三极管的B极来关断它。
4. 请帮忙分析一个继电器驱动电路
1,当Autobox 1为低电位的时候Con 1 也为低电位,Q11基极没有偏置电流,截止。Q12由于Q11截止栅极亦没有电压故而也截止,P11接的是继电器,这时候由于Q11截止继电器没有回路电流,不工作
2,反之当Autobox 1为高电位,光耦没有电流,Q11通过R12提供基极偏置电流导通,在R13上产生电压,使之Q12导通,继电器从12V经过其线圈通过Q12 Id到地,工作。
~~~~~~~~~~~~~~~~~~~~~~~~~~~~~~~~~~~~~~~~~~~~
这颗MOSFET是逻辑电位输入控制高电位4~6V
5. 51单片机如何驱动12个继电器 求电路图
1,使用5V驱动线包的继电器,不需要三极管.线包一端接5V,一端接单片机.输出5时断开,输出0时导通.
2,使用12V或者24V驱动线包的继电器,需要三极管,用9012或者9013就行.线包一端接12/24,一端接NPN的C端(并且C端上拉到12/24).单片机的I/O接NPN的B端,NPN的E端通过小电阻接地.
3,继电器记得加续流二极管.4007就行,
图不知道怎么贴上来.
6. 继电器电路的原理 继电器电路图怎么看
继电器很简单,就是靠线圈通电,吸合衔铁,使开关动作,公共触点与常开触点短接,与常闭触点断开。
7. 时间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时间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automation-control/procts-offer/function-presentation.page?p_function_id=5008
8. 电路图中的继电器如何控制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如何控制:
1、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即继电器线圈所在的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0.86.注意所在电路的工件电压千万不能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容易烧毁。另外,有些集成电路,例如NE555电路是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电路,例如,COMS电路输出电流小,需要加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方可驱动继电器,这就应考虑晶体管输出电流应大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2、触点负载:
触点负载是指触点的承受能力。继电器的触点在转换时可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考虑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该继电器的触点负载能力。例如,有一继电器的触点负载为28V(DC)×10A,表明该继电器触点只能工作在直流电压为28V的电路上,触点电流为10A,超过28V或10A,会影响继电器正常使用,甚至烧毁触点。
3、继电器线圈电源:
这是指继电器线圈使用的是直流电(DC)还是交流电(AC)。通常,初学者在进行电子制作活动中,都是采用电子线路,而电子线路往往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必须是采用线圈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
9. 如何看懂继电器控制的电路图
【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
PLC使用与继电器电路图极为相似的梯形图语言。如果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系统,根据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梯形图是一条捷径。这是因为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考验,已经被证明能完成系统要求的控制功能,而继电器电路图又与梯形图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将继电器电路图“翻译”成梯形图,即用PLC的外部硬件接线图和梯形图有很多想似之处,继电器系统的功能。这种设计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动控制面板,保持了系统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员不用改变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
1、基本方法
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将它改为PLC控制时,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可以将PLC想象成是一个控制箱,其外部接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线路图”,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PLC控制系统。在分析梯形图时可以将输入位的触点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输入器件的触点,将输出位的线圈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负载的线圈。外部负载的线圈除了受梯形图的控制外,还右能受外部触点的控制。
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成为功能相同的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的步骤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如果用PLC的输出位来控制,它们的线圈在PLC的输出端。按钮、操作开关和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提供PLC的数字量输入信号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存储器位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位、输出位无关。
3)选择PLC的型号,根据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和规模选择CPU模块,电源模块和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对硬件进行组态,确定输入、输出模块在机架中的安装位置和它们的起始地址。
4)确定PLC各数字量输入信号与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各输入和输出在梯形图中的地址取决于它们的模块的起始地址和模块中的接线端子号。
5)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存储器和定时器、计数器的地址。
6)根据上述的对应关系画出梯形图。
2、注意事项)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梯形图不能照搬继电器电路中的某些处理方法。例如在继电器电路中,触点可以放在线圈的两侧,但是在梯形图中,线圈必须放在电路的最右边。
2)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设计继电器电路图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图中使用的触点的个数,因为这意味着成本的节约,但是这往往会使某些线圈的控制电路交织在一起。在设计梯形图时首要的问题是设计的思路要清楚,设计出的梯形图容易阅读和理解,并不是告别在意是否多用几个触点,因为这不会增加硬作的成本,只是在输入程序时需要多花一点时间。
3)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
PLC的价格与I/O点数有关,因此输入、输出信号的点数是降低硬件费用的主要措施。
在PLC的外部输入电路中,各输入端可以接常开点或是常闭点,也可以接触点组成的串并联电路。PLC不能识别外部电路的结构和触点类型,只能识别外部电路的通断。
4)时间继电器的处理
时间继电器除了有延时动作的触点外,还有在线圈通电瞬间接通的瞬动触点。在梯形图中,可以在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储器位的线圈,它的触点相当于定时器的瞬动触点。
5)设置中间单元
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以设置中间单元,即用该电路来控制某存储位,在各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其常开触点。这种中间元件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6)设立外部互锁电路
控制异步电动机正以转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故,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
7)外部负载的额定电压
PLC双向晶闸管输出模
10.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分析
利用三极管饱和导通和截止的的特性,本身就可以实现接通和断开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内带载功率有限,所容以需配继电器扩流,并且可以扩充触点的数量,该电路是PNP三极管,所以采用集电极接低电平方式输出,P37为上拉电阻,当基极没有输入脉冲或电压时,基极为高电平,因为这是反极性三极管,所以平时是截止的,只有基极输入低电平,降低基极电压,这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原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吸合,完成设备的接通与断开功能。图中二极管反向接在线圈两端,是保护线圈不受反峰电压的冲击,对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