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容滤波的原理
电容滤波电路的原理分析
图1
图1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分析电容滤波电路时,要特别注意电容器两端电压vC对整流元件导电的影响,整流元件只有受正向电压作用时才导通,否则便截止。
负载RL未接入(开关S断开)时的情况:设电容器两端初始电压为零,接入交流电源后,当v2为正半周时,v2通过D1、D3向电容器C充电;v2为负半周时,经D2、D4向电容器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
其中Rint包括变压器副绕组的直流电阻和二极管D的正向电阻。由于Rint一般很小,电容器很快就充电到交流电压v2的最大值
,极性如图1所示。由于电容器无放电回路,故输出电压(即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vC)保持在
,输出为一个恒定的直流,如图2中wt<0(即纵坐标左边)部分所示。
图2
接入负载RL(开关S合上)的情况:设变压器副边电压v2从0开始上升(即正半周开始)时接入负载RL,由于电容器在负载未接入前充了电,故刚接入负载时v2
<
vC,二极管受反向电压作用而截止,电容器C经RL放电,放电的时间常数为
因τd一般较大,故电容两端的电压vC按指数规律慢慢下降,其输出电压vL
=
vC,如图2的ab段所示。与此同时,交流电压v2按正弦规律上升。当v2>vC时,二极管D1、D3受正向电压作用而导通,此时v2经二极管D1、D3一方面向负载RL提供电流,另一方面向电容器C充电(接入负载时的充电时间常数tc
=(
RL
||
Rint)C≈Rint
C很小),vC将如图2中的bc段,图中bc段上的阴影部分为电路中的电流在整流电路内阻Rint上产生的压降。vC随着交流电压v2升高到接近最大值
。然后,v2又按正弦规律下降。当v2
<
vC时,二极管受反向电压作用而截止,电容器C又经RL放电,vC波形如图2中的cd段。电容器C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充放电,负载上便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个近似锯齿波的电压vL
=
vC,使负载电压的波动大为减小。
2. 画出桥式整流电路图(含变压器,电容滤波)
看下图。
3. 如下两图,RC滤波电路中,电阻R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就并一电容同样可以滤波)
RC滤波只在小电流电路中使用,一般电源是不会用的,都是直接电容滤波。
串联电阻与负载电阻分压,交流分量也一样衰减了,同时提高了交流电源的内阻,减小了电源电压波动对 C2 电压的影响,使输出电压稳定。
RC 滤波效果比单独电容滤波好,代价是 R 要消耗功率。高质量、高效率滤波是采用 LC 滤波。
4. pcb电路板上的电容标识(滤波电容),图1和图2,正负极怎么接呢
红箭头和阴影部分是负极。说不定是滤波电路有问题。一般情况,是在变压器的次级,经整流后,将滤波小电容更换,并且在电解电容上各并联一个优质电容,容量为104,耐压要大于电压的2倍以上。在整流器上,也并联同样的电容,对于降低噪声有很好的效果。
5. 图中两种电路一样吗,滤波电容位置
电路是一样的图2的C6电容正负极接反了。
6. 电容的滤波作用 这个图是什么意思
滤波:多用于直流电路中,引入滤波电容的原因是要获得平滑稳定的电压,因为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它能抑制电压的波动,使电压变得平稳光滑。 去耦:也叫退耦,主要作用有两个:
1、去除器件之间的交流射频耦合。它能将器件的电源端上瞬间的尖峰、毛刺对地短路掉。理论上,频率越高,需要的去耦电容越小。
2、旁路:旁路电容的作用是将回路中不需要的交流信号对地短路掉。
7.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的电路原理图
8. 电容的滤波原理
电容滤波电路的原理分析
图1 图1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分析电容滤波电路时,要特别注意电容器两端电压vC对整流元件导电的影响,整流元件只有受正向电压作用时才导通,否则便截止。
负载RL未接入(开关S断开)时的情况:设电容器两端初始电压为零,接入交流电源后,当v2为正半周时,v2通过D1、D3向电容器C充电;v2为负半周时,经D2、D4向电容器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
其中Rint包括变压器副绕组的直流电阻和二极管D的正向电阻。由于Rint一般很小,电容器很快就充电到交流电压v2的最大值 ,极性如图1所示。由于电容器无放电回路,故输出电压(即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vC)保持在 ,输出为一个恒定的直流,如图2中wt<0(即纵坐标左边)部分所示。
图2
接入负载RL(开关S合上)的情况:设变压器副边电压v2从0开始上升(即正半周开始)时接入负载RL,由于电容器在负载未接入前充了电,故刚接入负载时v2 < vC,二极管受反向电压作用而截止,电容器C经RL放电,放电的时间常数为
因τd一般较大,故电容两端的电压vC按指数规律慢慢下降,其输出电压vL = vC,如图2的ab段所示。与此同时,交流电压v2按正弦规律上升。当v2>vC时,二极管D1、D3受正向电压作用而导通,此时v2经二极管D1、D3一方面向负载RL提供电流,另一方面向电容器C充电(接入负载时的充电时间常数tc =( RL || Rint)C≈Rint C很小),vC将如图2中的bc段,图中bc段上的阴影部分为电路中的电流在整流电路内阻Rint上产生的压降。vC随着交流电压v2升高到接近最大值 。然后,v2又按正弦规律下降。当v2 < vC时,二极管受反向电压作用而截止,电容器C又经RL放电,vC波形如图2中的cd段。电容器C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充放电,负载上便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个近似锯齿波的电压vL = vC,使负载电压的波动大为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