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脑光驱故障的刻录机故障维修
之所以说是读盘困难就是能够读盘,但存在挑盘现象。通常是读到某处就出现蓝屏错误或某些只有轻微擦花的盘根本就读不出来,对于这样的故障通常只要用干脱脂棉棒(1元钱一袋)轻轻将激光头的物镜擦拭干净也就能将故障排除了,有些污染严重的激光头您可用嘴哈几下气将物镜弄潮后再擦(注:是潮而不是湿!)——注意擦的方向为中心向外半径方向轻轻擦拭!
如果您将物镜已擦得非常清亮了但仍然存在故障的话,那就可能是光头内部的光路通道也已经被灰尘污染了,这时您可对激光头进行泡洗处理,具体方法是:先将激光头拆下,然后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容器(容器大小以能将光头全部浸入为宜)内倒入纯净水(勿用矿泉水或自来水)并滴一滴洗涤灵(也可不滴),之后将激光头浸入水中并静置4个小时以上(物镜要朝上面),然后将光头拿出(手不要接触物镜)并用新注射器注入纯净水对光头进行几次冲洗,最后放到阴凉处背干(此处灰尘要尽量少),时间要在12个小时以上(千万不要用电吹风吹干),等凉干后装到刻录机上试机,十之八九的故障都会因此而被排除。 排线通常都是折断性损坏,因它损坏而造成的故障在普通品牌的刻录机中是比较常见的,这个故障通常都是由于设计不是非常合理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其损坏后的故障现象通常有三种:
①、放入光盘后没有任何反映(报告无盘);
②、偶尔能读盘,但偶尔却不能读盘;
③、无论什么盘只要读到某一位置就会失去反应并报告无盘。
通常排线损坏只要用放大镜仔细一查看就能发现,有的甚至直接就能看出来,所以如果您遇到了上面的现象的话,您就不妨检查一下排线,如果真是排线损坏的话,我们可采用三种方法进行修复:
①、如果您的焊功非常好的话就可用软导线进行搭焊修复(要先刮去绝缘层),当然,这种排线不是十分好焊,所以要用一些松香辅助焊接;
②、如果您能找到新的或旧的同型号的无故障排线的话只要做换新处理就行了(可到电子市场上找一找);
③、有时排线并没有折断而只是插头处氧化造成的接触不良,您只要用橡皮擦将氧化层擦掉就OK了(最好不要用金属小刀)。
无论您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维修,都有一些注意事项要注意:排线都是用固定夹来连接的,所以要先松开固定夹后后再拉出排线,千万不要在不松开固定夹的情况下强行硬拉排线,如果把固定夹再损坏了的话那就完蛋了。在安装修复的排线时要先轻轻把排线的金属部分全部插入到固定夹中以后再合紧固定夹,而且方向不要弄反。
注:通常激光二极管是非常不易老化的,而且一旦老化后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了,所以您最好不要去调激光二极管的功率电位器(APC),您要先用笔者上面两点和下面的第5点中的方法维修一下,如果不见成效再调整也为时不晚(要微调且边调边试直到正常为止),但通常调好后也用不了几个月了,而且也非常不易调至合适位置,故笔者建议您还是换光头吧! 由此造成的故障现象通常是有激光射出但就是读不出盘,该故障点通常有三种:
① 线圈变形;
② 引线折断;
③ 线圈烧坏。
这三种故障只有前两种有办法在业余条件下进行维修,而且前一种要求动手能力非常强且不同型号的维修方法也各有不同,所以在此笔者不再多说了,对于第二种故障只要把折断的线焊上就行了,当然,有很多是无法修复的,第三种您只能更换光头了。另外,有时驱动电路损坏也会造成聚焦、循迹线圈故障,只是极为少见罢了。
注:如果您能买到同型号的光头的话,笔者强烈建议您在遇到此类故障时更换光头。 这个故障不是在什么环境下都会发生的,通常都是在比较潮湿的地区或季节中才会发生,如果当地的环境污染又比较严重的话,那发生此类故障的几率就更大了。
其实刻录机中的接插件并不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光头组件用的排线外,主要就是机械机心和电路板之间连有一些导线的接插件(有的使用排线)了,这些导线主要是用来控制各个电机的,所以如果电机的控制部分出现电路性接触不良就会导致类似激光头读盘困难和上面第2点故障的现象。另外有些人反映说刻录机的电源D型插头也会被氧化而造成接触不良,笔者也的确遇到过,不过通常这样的情况只是发生在质量较差的D型电源插头上。所以说在检修一些无规律的故障时一定不要忘记检查接插件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注:有时光头组件上的APC电位器也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故障,所以在检修无规律读盘困难故障时可给该电位器加一滴液体润滑油试试。
有些偶尔不认刻录机的故障,您可检查一下IDE数据线和相应的接插部分,虽然此类故障不常见,但如果出现了,我们也要知道要从何处下手才行。
Ⅱ 求:外置刻录机用12V电源电路图(可自制的)
开关电源的话用3842配个变压器,不难。工频变压器加线性稳压就更简单了。
Ⅲ 刻录光盘时断电对刻录机有没伤害
对光头没影响,但考虑到工作模式,并口光驱可能引起刻录机内部电路损坏,SATA不会有问题。
Ⅳ 刻录机的安装方法
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顺利安装刻录机,我们需要一把十字螺丝刀;同时,因为机箱内有许多易遭受静电而损坏的集成电路,所以安装前必须切断电源。然后用手触摸一下机箱的金属外壳,把身上的静电全部释放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静电释放时对主机电路的伤害。
在动手安装刻录机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要对刻录机的主从跳线设置进行修改,以保证安装的刻录机能被系统正确识别,并获得更好的刻录效果。
1、IDE接口的刻录机
如果你的刻录机与其他设备共用一个IDE接口,则必须调整驱动器的主从位置(Master/Slave)。这个调整相对较为简单,只需将跳线帽插在相应位置,以保证通过跳线设置使设备为一主一从即可。如果单独使用一个IDE接口,则跳线不用修改。
注意:为了保证IDE接口的刻录机的工作稳定,最好让刻录机独占一个IDE接口,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最好将刻录机的跳线设为主设置。
硬件安装
1、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的插头,打开电脑机箱的外壳。
2、选择一个空闲的5英寸插槽,卸下挡板,然后将设置好的刻录机置于空闲的5英寸插槽位置内。
3、将刻录机与主板连接。
(1)IDE接口的刻录机:
如果主板上第2个IDE连接口未连接任何设备,则可将刻录机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并将刚才连到刻录机后部的数据线直接连接到主板上第2个IDE连接口就可以了。
如果CD-ROM已连接到主板上的第2个IDE连接口,则可将CD-ROM的跳线设置为Slave,刻录机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并将该CD-ROM连接到主板上,而再把数据线的另一个连接口与刻录机相连。应注意需确保数据线带红色标记的一边连接到刻录机的Pin1。
如果想用刻录机播放音乐或其他音频,则需要断开CD-ROM驱动器的音频数据线的连接,因为多数声卡仅有一个用于连接音频线的位置,然后将刻录机的音频数据线连接到声卡的相应位置。不过,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刻录机的主要功能是刻录,而不是听音乐。
4、将刻录机置于合适位置后,用螺丝紧固,找到可用的电源连接口并将它插入刻录机的电源连接口。
5、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系统就可自动识别所连接的刻录机的型号。简单吧,刻录机的硬件安装工作到此已经结束,最后要做的就是安装相应的刻录软件了。
Ⅳ 光盘刻录的原理是什么
光盘记录原理是通过激光束在光盘记录表面留下储存信息,
光盘记录信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利用特殊介质在光盘刻录过程中形成物理或化学反应,在光盘表面留下不可消除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光盘表现形式为物理变化,即不可还原的,此类方法刻录的光盘称为只读光盘,用户无法擦除上面的信息重新刻录。
正常用户看到的光盘表面是非常光滑的,但是在光盘的反光层上,则是凹凸不平的坑,像月球表面一样,肉眼看是光亮的表面,但实际上却充满陨石坑。当碟机在读取光盘时,碰到的这些坑坑洼洼就会反射回不同的信息。
第二种、利用激光在光盘的磁性薄膜上形成热磁效应,在读取光盘信息时,碟机通过反射强弱来识别光盘的信息,此类光盘因没有在光盘表面留下物理痕迹,因此可以利用光盘刻录软件重新更改或删除光盘上的热磁效应,这类光盘称之为可读写光盘。
可读写光盘不会像只读光盘一样有凹凸不平的坑,因为读写光盘的信息读取是在反射层上,通过反射层读取不同的信息。
无论是只读光盘还是读写光盘,在计算机原理中都是通过介质读取光盘上记录的“0”和“1”,因为计算机只能读懂0跟1。计算机实际上是由数字电路组成的,而在数字电路中,0跟1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状态,因此计算机只能识别0跟1。所以,光盘上面记录的信息其实都是大量的0跟1而已。
Ⅵ 怎么用刻录机
刻录机产品专业用途就是备份资料和制作光盘,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普通的电脑配件如显示器,光驱等的使用频率都比它高的多,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选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以免花了冤枉钱。
相信看本文的各位应该对刻录机都有个基本的了解,至于“什么是刻录机?”、“刻录机有什么用”这里我们就都免了,闲话少说,直接切入正题介绍一些基本的选购技术才是各位最关心的!
接口设置
CDRW刻录机按外观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产品,内置的产品较为多见,这里重点介绍也推荐购买,而外置的多为专业便携机,除非钱多否则不推荐购买。而刻录机的接口主要分为两种,老大是SCSI接口,其性能稳定,CPU占用率低,数据传输效果平稳,刻录成功率高,但其价格高,安装时需要专门的SCSI扩展卡,使用不太方便.而便宜的ISA接口SCSI卡还极容易出现因能源节能而导致的刻录失败情况发生。IDE接口规格的刻录机产品是目前的主流设计,与IDE接口硬盘和光驱一样,采用IDE接口的CDRW刻录机产品虽然在CPU占用率等性能上不及SCSI接口的产品,但其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不高,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而且由于目前CPU速度越来越快,一般便宜的赛扬300A都能胜任IDE接口刻录机的工作,因而IDE目前越来越成为市面上的主流平价产品。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刻录机还有一些外置型接口的规格,如并口和串口的产品,也有采用的USB接口的,但要么刻录起来速度不稳定,要么价格太高,不利于普及。而且如果要买USB接口的产品,建议还不如去买台IDE接口的机器再加个USB外置盒,保证价钱便宜效果也不错。
读刻写速度
CDRW刻录机速度一般是指的刻写和擦写速度,而读盘速度在刻录机中并不是关键指标。目前国内主流刻录机产品多为4倍速刻写,一般来说刻写一张650MB CDR光盘需要花费时间约20分钟左右。这种速度对于一般的DIYer来说是足够了,当然,考虑到一般刻写盘片时许多人都有先测试再刻写的习惯,估计算起来一共大概需要4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些心急的人就难等了。更高的如8倍速刻写的机器速度就更快,刻写一张650MB CDR光盘只需花费时间约10分钟左右。当然,高速的机器价格也是成倍增加的。此外,在盘片格式化技术方面,快速格式化也成为了一种基本技术,原来格式化一张CDRW盘片需要30分钟以上,采用快速技术后所用时间可缩短到5分钟左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
CACHE稳定性
提高刻录机读写稳定性的办法有很多,至于象在普通光驱上广泛使用的APS、CSS等稳定防震技术暂时没有在刻录机上看到有用来保护刻碟的,不过最基本的如增加高速缓存(CACHE)的技术倒是有不少厂商在使用。CACHE的作用是协调数据传输时的速度,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市面上的主流4-6倍速刻录机产品多带有1MB到2MB的高速缓存。个人认为,增加高速缓存既有利于刻录机的稳定工作,同时也有利于降低CPU的占用率。
附送软件工作方式
买了刻录机当然还要有相关的刻录软件才能正常工作,一般来说厂商在购买产品时都会附赠一些刻录软件,不同的厂商所送的软件不同,且支持的刻录机也大多是“从一而终”的版本,只能在该机器上使用。著名刻录机软件厂商Adaptec的DirectCD 3.0和Easy CD Creator 4.02是不少厂商喜欢捆绑的产品,其软件版本版本也各有不同。当然,诸如Ahead Nero Burning Rom和Win OnCD也是很著名的产品。这些软件有的偏重于传统数据的稳定刻写,有的偏重于多类型光盘刻写(如VCD、CDA刻写等)。一般来说,国内销售的产品附带软件多为简体中文版的程序。此外,增加CDRW刻录机所支持的数据格式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兼容性,Adaptec的DirectCD 3.0和Easy CD Creator 4.02对传统格式、CD-UDF格式、增量包刻写(Incremental Packet Writing)等各种刻录方式都能有效的支持,上述两个软件对于一般的刻写任务来说是完全够用的了。
产品售后服务
选择好的售后服务厂商就等于你的购买计划成功了一半。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售后服务不单是天天逼着JS去换货退货的,诸如刻录机产品的驱动程序、Fireware固件的下载和疑难使用解答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刻录机产品虽然价格特别便宜,但由于售后服务态度不佳,或者根本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所以遇到机器故障或者是软件不兼容时吃亏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其他性能问题:
其实刻录机主要的选购参数就是以上几项了,至于什么CD播放键、音量调节键、纠错能力等花俏功能我认为并不实用,毕竟刻录机购买主要是用于刻写擦写光盘的,因此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当然,购买测试时还要注意这台机器的工作温度及噪音大小,以及对各种盘片的兼容能力。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购买产品时要注意产品配件是否齐全,保修卡、说明书等证明资料是否全面。
---------------------------------------------------
做为光存储产品的高端产品—DVD刻录机的发展速度用“风驰电掣”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昨天4X的机种还是主流,而今天16X的DVD刻录机已经是开花结果了。面对这样高速的刻录机,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准备动手了!
一、16X,真的?假的?
目前的16XDVD刻录机所标称的16X的写入速度往往并不是其真实的写入速度,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往往比其标称速度要低。而这主要是由目前DVD刻录机所采用的使用的读盘方式所制约的。DVD刻录机所采用的读盘方式主要有CLV模式(恒定线速度模式)、CAV模式(恒定角速度模式)、Z-CLV模式(区域恒定线速度模式)以及P-CAV模式几种。
其中CLV,之所以称为恒定线速度,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使刻录机在工作时由始至终都保持一定的线速度(传输率)来运转,但这样在读内圈时,由于半径较小,因而刻录机必须加大马达的马力来提高转速以获得与外圈相同的线速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速不变转速逐渐减小),当马达转速太快时,巨大的发热量让本来就通风不良的电路板工作稳定性下降,盘片在高温下反射激光的效率下降,激光头读取数据的能力大打折扣,刻录机的噪音将无可避免,不仅不稳定,而且刻录品质也会不一致。由于在16倍速下DVD每分钟的转速差不多接近了万转,而10800rpm是DVD转速的极限,当超过时DVD片将有破裂的可能。因此此读盘方式主要应用于早期的低速DVD刻录机,目前的刻录机器已经弃用的此种读盘方式,因此大家不必过多留意。
至于CAV模式在读外圈和内圈时马达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在读内圈时只有改变提高线速度才能使内外圈保持一致,而在刻录机中改变传输率就意味着改变激光功率、要牺牲一定的性能,在刻录机工作中写入速度由光盘内侧向外侧逐步提高,只有在最外圈才能达到标称的数值,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的部分低速DVD刻录机仍采用此种读盘方式。
而Z-CLV(ZONE-CLV)模式是目前市场上为大多数品牌DVD刻录机采用的刻录模式,其原理是将CD的内圈到外圈分成数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用稳定的CLV速度进行刻录,在区段与区段之间采用CAV方式过渡,这样做的好处是减短了刻录时间,并能确保刻录品质,只是在此模式下,每一次切换速度时刻录过程都会有明显的中断。
所以为什么1X的DVD写入4.7GB需60分钟(DVD的一倍速是1350KB/s),2X是30分钟,4X约15分钟,而8倍以上无法缩短成7.5分钟就是因为内圈的数据写入是用低倍速,到外圈才用高倍速来写入,所以16X的写入时间也不会是1X的1/16,而是6分钟左右。
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是将CAV与CLV合二为一,一开始在内圈时采用CAV,读取速度会慢慢上升,等达到最大读取速度时就改成CLV,此时读取速度固定而转速则会慢慢下降,而因为P-CAV比CAV更快达到最高速度,所以理论上平均速度会比较快。
与Z-CLV相比,P-CAV并不依靠电机的转速来改变刻录速率,而是通过激光发生器的动态调整来进行速率的改变,因而这种刻录方式对光学控制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其步进机械系统的要求也更为精确。P-CAV模式的应用最为典型的是YAMAHA,同时它也是刻录机行业首家推出刻录机与盘片间兼容性测试技术(Optimum Write Speed Control最适刻录速度控制系统)的厂商,但似乎YAMAHA的国内市场做得并不十分理想。
目前主流的16XDVD刻录机主要采用Z-CLV、P-CAV的读盘方式。对于采用Z-CLA的DVD刻录机而言,由于在8X提高到16X有一个提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一定的时间,而且又是在结尾处提速,这样就造成总体时间反而不如12X的Z-CLV快。而采用P-CAV的16XDVD刻录机却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购买高速 DVD刻录机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采用P-CAV刻录模式的刻录机,只有采用这种模式的16X DVD刻录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16X DVD刻录机。否则你不如选择12X的DVD刻录机。
二、选多大缓存的机种?
刻录机缓存的作用与主板的缓存相似,可以临时存储交换数据,提高刻录操作的稳定性。刻录机在刻录过程中,包括激光刻录头在内的刻录系统的工作是连续的,它要求数据的供给也应该是连续的,否则在刻录是连续不断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数据断流,就会产生光盘数据间断,而激光头继续刻录,使光盘报废,甚至激光头受到损伤。针对为个问题目前厂商是通过缓存+防刻录保护技术来解决。
虽说目前刻录机的刻录速度已经达到了16X,但一般家用低档机的缓存仍停留在2MB的水准,如果配合其采用的防欠载技术,其效果大约相当于30M的缓存。
在这里16XDVD刻录机的平均写入速度假设为12X为计算,那么它每钞可以写入速度为12*1.35MB=16.2MB(注:DVD刻录机的刻入刻录速度1X是1380KB/S,相当于1.35MB/S),因此2MB缓存的机种平均刻录能持续刻录数据的时间大约:30MB/16.2MB=1.85秒,勉强可以满足短时间刻录的需要。而8MB的机种平均刻录能持续刻录数据的时间大约可以达到8秒钟左右,所以如果你属于办公及专业刻录用户就要考虑缓存在8M以上在机种。
三、单面双层的诱惑
其实,16XDVD刻录机真正诱惑力应该在其功能上—它是正式支持DVD+R DL(Double laye,单面双层,简称D9盘片)的DVD刻录机。(注:当然少数双8XDVD刻录机如NEC ND-2510A也能支持D9盘片)。对于需要大容量文件备份或保存DVD-VIDEO的用户来说是相当重要的。Doubler layer基本上就是DVD论坛制定的DVD-9规格,也就是单面双层的DVD片,最大的容量是8.5GB,一般市面上许多DVD电影就是采用DVD-9的格式(注:目前大多数盗版DVD光盘也是采用此种格式,因为大部分的一区原版碟都是D9格式的。),所以一般想要用单面单层的盘片来备份就会造成麻烦。
单层的DVD盘片由五层组成,由上而下分别是标签层、保护层、金属全反射层、金属半反射层和资料层,而双层的DVD则有八层,由上到下是标签层、保护层(聚碳酸酯,防止染料层与反射层被氧化)、金属反射层、染料层L1、间隔层、半透光性金属反射层、染料层L0、保护层。看起有点像是两片单层的DVD黏在一起,只是中间的黏胶为半透光性,第一层的染料层(L0)为半透明,然后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分别写入数据在上下两层中。
DVD-9虽然不是新规格,但是可刻录double layer的刻录机却是最近才出现,而且是由推动DVD+R的DVD联盟所率先发表,不过DVD+R DL的盘片单片至少在100元以上,以这个昂贵价格来说,还给了DVD-R一线生机。而且令人遗憾的是DVD+R DL光盘的播放兼容性目前比较低却是事实。比如,在部分DVD设备上播放用最初上市的DVD+R DL刻录机刻录的DVD+R DL光盘时出现“失败”。
播放兼容性低的最大原因是“book type”字段。所谓book type就是指播放设备识别光盘种类时使用的信息,在刻录数据时写入光盘。DVD+R DL光盘的book type当然是DVD+R DL。有些光驱厂商通过改写即将出厂的DVD+R DL刻录机固件,使刻录时的book type变成“DVD-ROM”,即进行“ROM化”处理。
也就是说通过将book type改成普通的DVD-ROM来“欺骗”播放设备。有无ROM化功能,无法根据产品外观和包装来判断。如果使用下图所示的“DVDINFOPro”,分析刻录光盘的book type,则可判别。从目前的趋势来讲,日本国内著名厂商的产品越是最近上市的配备ROM化功能的可能性就越高。即使将光盘进行ROM化处理,对光盘特性的检测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
四、支持固件(Firmware)升级不能少
刻录机是否支持固件升级与显卡是否可以刷新BIOS一样重要。通过固件(Firmware)升级,你可以很好解决当刻录机与某些盘片、刻录软件不兼容的问题(其原理、作用与升级主板的BIOS差不多)。比如,你如果的16XDVD刻录机刻出的DVD+R DL光盘不能被播放设备读取,那么你或许可以通过升级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所选购的刻录机支持固件升级,还要留意一下可以在那种方式下升级:有的刻录机固件升级必须在DOS下进行,有的产品则支持在Windows的固件升级,有的则同时提供两种升级方式。
五、沙场点兵
现在市场能见到的16xDVD刻录机的品牌已经很多,而且随着价格的逐渐走低,人们对高速DVD刻录机的重视程度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下面我将着重介绍一下各品牌刻录机的一些性能,以便大家在选购时有个参考。
1、先锋 DVR-108XL
先锋继Pioneer DVR-107XL之后所推出的DVR-108XL是一款16X DVD刻录机,其外壳做得非常时尚,提供有白、银、黑色三款时尚外壳设计供消费者选择,可任意搭配不同计算机机箱色系。作为一款16X机种,DVR-108XL可以提供16倍速DVD+R/-R写入、4倍速DVD+RW/-RW复写,及32倍速CD-R写入、24倍速CD-RW复写能力;支持8.5GB的单面双层盘片刻录并拥有2.4倍速双层DVD光盘片可用4倍速刻录的功能。
此外,Pioneer DVR-108XL包含有先锋独家液晶补正技术 (Liquid-Crystal Tilt Mechanism),可消除因为光盘片曲度与厚度些许的参差不齐造成读写精确度低落的现象,大幅提升高速刻录的稳定性及成功率。而它的智能镭射技术 (Smart Laser Driver Technology),则可有效解决刻录时信号传输精确度的问题,提升高速写入时的品质。
2、三星 TS-H552
TS-H552在外观上还沿用三星一贯的经典外观,支持16X DVD+R刻录、12X DVD-R刻录、4X DVD±RW刻录,40X CD-R写入和32X CD-RW写入,内置2M缓存。三星的这款产品在技术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采用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ABS自动滚珠平衡系统、TAC智能倾斜补偿技术,另外三星的Double OPC设计也使该产品在刻录质量方面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最近这款DVD刻录机的售价骤降到599元,并赠送10张三菱原装8倍速盘片,同样也是一款对大众消费者吸引力非常大的产品。
不过TS-H552只可以说是一款“准16X DVD刻录机”,因为其还不支持DVD-R 16X的刻录,还不算得上是16X DVD±RW DVD刻录机。不过三星凭借着与与东芝的技术结合,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款16X DVD±RW DVD刻录机,型号是TS-H552B,以和原来的TS-H552区分开来。
3、华硕DRW-1604P
华硕这款16倍速DVD刻录机是和世界著名的光存储厂商之一先锋合作的结晶。从外型上看,就能看出它和先锋DVR-A08XLA是一样的。所以,它的性能也是毋庸质疑的。
DRW-1604P采取单键式进出仓设计,造型中规中举。拥有2M的缓存。具体的性能参数为,支持16X的DVD+R、DVD-R(16X、12X、8X为ZCLV,6X以下为CLV模式)4X的DVD+RW、DVD-RW(CLV)复写,16X的DVD读取速度;32X的CD-R刻录,24X的CD-RW刻录,40X的CD-ROM读取速度;支持双层刻录技术。采用Enhanced IDE (ATAPI)接口,可以使用直径为8cm和12cm的光盘,可以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角度放置。值得留意的是,这款DRW-1604P附赠华硕“吉特巴”2.1多媒体组合音箱一套。
4、明基DW1610
DW1610是明基最新推出的一款双16X DVD刻录机,其支持16X DVD-/+R写入、4X DVD-/+RW复写;40X CD-R写入;24X CD-RW复写;40X CD-ROM读取;16X DVD-ROM读取,产品内建2MB缓存。明基的这款产品还具有一指录QVideo2.0制作DVD软件,并做到可同步刻录!
值得一提的是,明基在这款产品上引入了“超频”的概念—DW1610可使部分8X 盘片以12X或16X 刻录,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在板卡、CPU上玩的超频。可能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还没有12X以上盘片销售,而对那些需要更高刻录速度的专业用户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要是使用明基的16X16 DVD刻录机能使8X 盘片达到16X 的速度的话,必将大大减少刻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遗憾的是标签上说明只有部分8X 盘片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所以估计想高速刻录的朋友只能选择明基指定的高速盘片了。
结语:
当年康宝价格跳水大战似乎又在DVD刻录机上重演,目前已经有部分16X DVD刻录机已经降到了600元上下。但在通常情况下,刻录盘片的速度一般跟不上刻录机的速度。
目前市面上的较常见的DVD光盘刻录片约停在4X到8X之间,目前市面上16X的DVD盘片寥寥无几,虽然使用超刻原理能把8X的盘片超到12X甚至16X,但这是以牺牲稳定性为前提的。所以对于速度不太感冒的用户可以选择8X的产品,目前即使先锋、NEC、LG等国际名厂的8XDVD刻录机的价格也不是很贵,而且鉴于目前的DVD刻录机大多数是采用Z-CLV读盘方式,8X与16X之间的实际刻录速度相差不是很多。
Ⅶ 求录像机工作原理
观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发展,自本世纪初问世以来,经过短短五年时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产品。这两代产品的技术特征可以归纳为:
第一代:只具备压缩和录放像功能,以独立工作模式为主,取代原来的模拟录像机;主流分辨率为CIF;第二代:除具备压缩和录放像功能外,还具备较强的网络功能,可以和客户端软件一起构成大型的网络集中监控系统;主流分辨率仍为CIF;数字监控技术将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轨道向前发展,嵌入式硬盘录像机也不例外。第三代的硬盘录像机,将依然处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但是与第二代硬盘录像机相比,将在本地功能、录像功能、网络功能、可扩展性、智能功能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品功能、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将极大地拓展硬盘录像机的应用领域,不仅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安全防范领域,如金融行业,也可以应用在安全保卫领域,如智能楼宇。
炎黄视讯公司研发与生产的第三代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YH-2300系列,面向不同的应用领域,满足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YH-2300系列单台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可实现16路的视频及音频输入,通过监视器(或VGA)进行本地监看和监听;录像资料保存在内置的硬盘中(最多可安装8个IDE硬盘),可方便进行录像资料的检索与回放,通过USB口可对录像资料进行备份;报警输入可触发录像、报警输出或切换通道画面至监视器;通过前面板或遥控器或控制键盘进行PTZ控制。
通过USB将录像资料或片断备份到USB存储设备(U盘、USB硬盘、USB CDRW刻录),也可通过IDE刻录机或SATA硬盘进行备份。
16个开关量报警输入端口,4个开关量报警输出端口。按时间段进行布防、设定联动规则。当报警(包括移动侦测)发生时,可联动指定的报警输出装置,可自动切换至防区内图像,进行录像或监视器显示,可自动对防区内摄像机按指定的预置点定位或按指定的巡航路径、轨迹进行扫描。
本地控制
通过硬盘录像机的RS-485口与解码器相联,通过硬盘录像机的前面板、遥控器(红外)或控制键盘均可对PTZ或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控制。DS-8016HC/HT目前支持的解码器协议包括Pelco-p、Pelco-d、SAE、SAMSUNG、Howell等近60种,通过更新软件,可支持更多的解码器协议。
单台硬盘录像机可实现16路的视频及音频输入,通过监视器(或VGA)进行本地监看和监听;录像资料保存在内置的硬盘中(最多可安装8个IDE硬盘),可方便进行录像资料的检索与回放,通过USB口可对录像资料进行备份;报警输入可触发录像、报警输出或切换通道画面至监视器;通过前面板或遥控器或控制键盘进行PTZ控制。
通过网络,可满足远程实时监控的基本需求;利用网络SDK,通过二次开发可满足更多特定应用需求。
YH-2300系列硬盘录像机通过远程监控与管理主机,可实现以下远程监控功能:
远程预览
通过网络获取前端图像,支持多种画面分割方式显示,如1/4/6/8/9/16等,可进行手动切换、自动轮巡,可以调节视频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度等参数。
远程配置
通过网络配置、修改前端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各项参数,同时也可以远程升级硬盘录像机软件,实现远程维护,减少维护成本。
远程控制
通过网络下载硬盘录像机内的录像资料。
远程监控辅助功能
通过网络进行语音对讲、语音广播等。通过数字矩阵主机可将远程的摄像机图像切换到电视墙上显示,数字矩阵主机可借助炎黄视讯的YH-4002MD、YH-4004MD矩阵解码卡,在PC平台上实现。
Ⅷ 刻录机如何按装和使用
下面我们以NEC-阿帕奇8432刻录机为例,讲述刻录机的安装和刻录软件的操作。
现在市场上家用的刻录机主要是内置式IDE或SCSI接口的产品,外置的刻录机比较少。本文只介绍IDE与SCSI接口的刻录机安装方法,对于外置的刻录机的安装不作介绍。
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顺利安装刻录机,我们需要一把十字螺丝起子;同时,因为机箱内的许多易遭受静电而损坏的集成电路,所以安装前必须切断电源,用手触摸地或者墙壁,释放身上所带的静电。然后在安装硬件时,轻触一下电脑外壳,就可以避免静电释放时对主机电路的伤害。
在动手安装刻录机之前,先要对刻录机的某次跳线设置进行修改,以保证安装的刻录机能被系统正确识别。
1. IDE接口的刻录机
如果你的刻录机与其他设备共用一个IDE接口,则必须调整驱动器的主从位置(Master/Slave)。这个调整相对较为简单,只要将跳线腿插在相应位置就可以了,以保证通过跳线设置使设备为一主一从即可。如果单独使用一个IDE接口,则跳线不用修改。
注意:为了保证IDE接口的刻录机的工作稳定,最好让刻录机独占一个IDE接口,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最好将刻录机的跳线设为主设置(Master)。
2. SCSI接口的刻录机
这种接口的设置相对于IDE接口的刻录机来说要复杂一点,因为SCSI接口的刻录机需要选择一个SCSI ID号。如果设置得不好(重复的话),系统将无法识别这一设置。在通常情况下,ID号“0”被分配给支持系统启动的SCSI硬盘了,而ID号“7”为SCSI控制卡保留。其实刻录机的ID号选择范围为“1~6”,只要不与其它设备冲突就行。还有一点要注意,SCSI接口的刻录机如果连接在SCSI卡的末端,就必须通过跳线设定终端电阻,这个跳线标识为“TR”或“Terminator”,短接跳线后,终端电阻将起作用。
硬件安装
1.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的插头,打开电脑机箱的外壳。
2.选择一个空闲的五英寸插槽,卸下挡板,然后将设置好的刻录机置于空闲的五英寸插槽位置内。
3.将刻录机与主板连接。
(1)IDE接口的刻录机:
如果主板上第2个IDE连接口未连接任何设备,则可将刻录机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并将刚才连到刻录机后部的数据线连接到主板上第2个IDE连接口。
如果CD-ROM已连接到主板上的第2个IDE连接口,则可将CD-ROM的跳线设置为Slave,刻录机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并将该CD-ROM连接到主板上的数据线的另一个连接口与刻录机相连。应注意需确保数据线带红色标记的一边连接到刻录机的Pin1(通常与电源连接口相邻)。
如果想用刻录机播放音乐或其他音频,则需要断开CD-ROM驱动器的音频数据线的连接,因为多数声卡仅有一个用于连接这种数据线的位置,然后将刻录机的音频数据线连接到声卡的连接位置。不过,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刻录机的主要功能是刻录,而不是听音乐。
(2)SCSI接口的刻录机:
首先要安装SCSI卡,用户可以选择普通的SCSI或SCSI-2接口卡。找到一个空闲的PCI插槽,除去机箱后面的挡板,将SCSI卡插入PCI槽内部固定,然后用刻录机的数据线相连。
4.将刻录机置于合适位置后,用螺丝紧固,找到可用的电源连接口并将它插入刻录机的电源连接口。
5.关闭机箱外壳,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就可自动识别所连接的刻录机的型号。
简单吧,刻录机的硬件安装工作到此已经结束。在Windows9X或Windows 2000系统下就可以像普通CD-ROM一样进行读盘工作。当然刻录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并不是读盘,而是进行刻录操作。为了能让刻录机发挥其特长,我们还必须安装刻录软件。
Ⅸ 关于刻录机
做为光存储产品的高端产品—DVD刻录机的发展速度用“风驰电掣”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昨天4X的机种还是主流,而今天16X的DVD刻录机已经是开花结果了。面对这样高速的刻录机,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准备动手了!
一、16X,真的?假的?
目前的16XDVD刻录机所标称的16X的写入速度往往并不是其真实的写入速度,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往往比其标称速度要低。而这主要是由目前DVD刻录机所采用的使用的读盘方式所制约的。DVD刻录机所采用的读盘方式主要有CLV模式(恒定线速度模式)、CAV模式(恒定角速度模式)、Z-CLV模式(区域恒定线速度模式)以及P-CAV模式几种。
其中CLV,之所以称为恒定线速度,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使刻录机在工作时由始至终都保持一定的线速度(传输率)来运转,但这样在读内圈时,由于半径较小,因而刻录机必须加大马达的马力来提高转速以获得与外圈相同的线速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速不变转速逐渐减小),当马达转速太快时,巨大的发热量让本来就通风不良的电路板工作稳定性下降,盘片在高温下反射激光的效率下降,激光头读取数据的能力大打折扣,刻录机的噪音将无可避免,不仅不稳定,而且刻录品质也会不一致。由于在16倍速下DVD每分钟的转速差不多接近了万转,而10800rpm是DVD转速的极限,当超过时DVD片将有破裂的可能。因此此读盘方式主要应用于早期的低速DVD刻录机,目前的刻录机器已经弃用的此种读盘方式,因此大家不必过多留意。
至于CAV模式在读外圈和内圈时马达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在读内圈时只有改变提高线速度才能使内外圈保持一致,而在刻录机中改变传输率就意味着改变激光功率、要牺牲一定的性能,在刻录机工作中写入速度由光盘内侧向外侧逐步提高,只有在最外圈才能达到标称的数值,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的部分低速DVD刻录机仍采用此种读盘方式。
而Z-CLV(ZONE-CLV)模式是目前市场上为大多数品牌DVD刻录机采用的刻录模式,其原理是将CD的内圈到外圈分成数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用稳定的CLV速度进行刻录,在区段与区段之间采用CAV方式过渡,这样做的好处是减短了刻录时间,并能确保刻录品质,只是在此模式下,每一次切换速度时刻录过程都会有明显的中断。
所以为什么1X的DVD写入4.7GB需60分钟(DVD的一倍速是1350KB/s),2X是30分钟,4X约15分钟,而8倍以上无法缩短成7.5分钟就是因为内圈的数据写入是用低倍速,到外圈才用高倍速来写入,所以16X的写入时间也不会是1X的1/16,而是6分钟左右。
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是将CAV与CLV合二为一,一开始在内圈时采用CAV,读取速度会慢慢上升,等达到最大读取速度时就改成CLV,此时读取速度固定而转速则会慢慢下降,而因为P-CAV比CAV更快达到最高速度,所以理论上平均速度会比较快。
与Z-CLV相比,P-CAV并不依靠电机的转速来改变刻录速率,而是通过激光发生器的动态调整来进行速率的改变,因而这种刻录方式对光学控制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其步进机械系统的要求也更为精确。P-CAV模式的应用最为典型的是YAMAHA,同时它也是刻录机行业首家推出刻录机与盘片间兼容性测试技术(Optimum Write Speed Control最适刻录速度控制系统)的厂商,但似乎YAMAHA的国内市场做得并不十分理想。
目前主流的16XDVD刻录机主要采用Z-CLV、P-CAV的读盘方式。对于采用Z-CLA的DVD刻录机而言,由于在8X提高到16X有一个提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一定的时间,而且又是在结尾处提速,这样就造成总体时间反而不如12X的Z-CLV快。而采用P-CAV的16XDVD刻录机却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购买高速 DVD刻录机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采用P-CAV刻录模式的刻录机,只有采用这种模式的16X DVD刻录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16X DVD刻录机。否则你不如选择12X的DVD刻录机。
二、选多大缓存的机种?
刻录机缓存的作用与主板的缓存相似,可以临时存储交换数据,提高刻录操作的稳定性。刻录机在刻录过程中,包括激光刻录头在内的刻录系统的工作是连续的,它要求数据的供给也应该是连续的,否则在刻录是连续不断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数据断流,就会产生光盘数据间断,而激光头继续刻录,使光盘报废,甚至激光头受到损伤。针对为个问题目前厂商是通过缓存+防刻录保护技术来解决。
虽说目前刻录机的刻录速度已经达到了16X,但一般家用低档机的缓存仍停留在2MB的水准,如果配合其采用的防欠载技术,其效果大约相当于30M的缓存。
在这里16XDVD刻录机的平均写入速度假设为12X为计算,那么它每钞可以写入速度为12*1.35MB=16.2MB(注:DVD刻录机的刻入刻录速度1X是1380KB/S,相当于1.35MB/S),因此2MB缓存的机种平均刻录能持续刻录数据的时间大约:30MB/16.2MB=1.85秒,勉强可以满足短时间刻录的需要。而8MB的机种平均刻录能持续刻录数据的时间大约可以达到8秒钟左右,所以如果你属于办公及专业刻录用户就要考虑缓存在8M以上在机种。
三、单面双层的诱惑
其实,16XDVD刻录机真正诱惑力应该在其功能上—它是正式支持DVD+R DL(Double laye,单面双层,简称D9盘片)的DVD刻录机。(注:当然少数双8XDVD刻录机如NEC ND-2510A也能支持D9盘片)。对于需要大容量文件备份或保存DVD-VIDEO的用户来说是相当重要的。Doubler layer基本上就是DVD论坛制定的DVD-9规格,也就是单面双层的DVD片,最大的容量是8.5GB,一般市面上许多DVD电影就是采用DVD-9的格式(注:目前大多数盗版DVD光盘也是采用此种格式,因为大部分的一区原版碟都是D9格式的。),所以一般想要用单面单层的盘片来备份就会造成麻烦。
单层的DVD盘片由五层组成,由上而下分别是标签层、保护层、金属全反射层、金属半反射层和资料层,而双层的DVD则有八层,由上到下是标签层、保护层(聚碳酸酯,防止染料层与反射层被氧化)、金属反射层、染料层L1、间隔层、半透光性金属反射层、染料层L0、保护层。看起有点像是两片单层的DVD黏在一起,只是中间的黏胶为半透光性,第一层的染料层(L0)为半透明,然后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分别写入数据在上下两层中。
DVD-9虽然不是新规格,但是可刻录double layer的刻录机却是最近才出现,而且是由推动DVD+R的DVD联盟所率先发表,不过DVD+R DL的盘片单片至少在100元以上,以这个昂贵价格来说,还给了DVD-R一线生机。而且令人遗憾的是DVD+R DL光盘的播放兼容性目前比较低却是事实。比如,在部分DVD设备上播放用最初上市的DVD+R DL刻录机刻录的DVD+R DL光盘时出现“失败”。
播放兼容性低的最大原因是“book type”字段。所谓book type就是指播放设备识别光盘种类时使用的信息,在刻录数据时写入光盘。DVD+R DL光盘的book type当然是DVD+R DL。有些光驱厂商通过改写即将出厂的DVD+R DL刻录机固件,使刻录时的book type变成“DVD-ROM”,即进行“ROM化”处理。
也就是说通过将book type改成普通的DVD-ROM来“欺骗”播放设备。有无ROM化功能,无法根据产品外观和包装来判断。如果使用下图所示的“DVDINFOPro”,分析刻录光盘的book type,则可判别。从目前的趋势来讲,日本国内著名厂商的产品越是最近上市的配备ROM化功能的可能性就越高。即使将光盘进行ROM化处理,对光盘特性的检测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
四、支持固件(Firmware)升级不能少
刻录机是否支持固件升级与显卡是否可以刷新BIOS一样重要。通过固件(Firmware)升级,你可以很好解决当刻录机与某些盘片、刻录软件不兼容的问题(其原理、作用与升级主板的BIOS差不多)。比如,你如果的16XDVD刻录机刻出的DVD+R DL光盘不能被播放设备读取,那么你或许可以通过升级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所选购的刻录机支持固件升级,还要留意一下可以在那种方式下升级:有的刻录机固件升级必须在DOS下进行,有的产品则支持在Windows的固件升级,有的则同时提供两种升级方式。
五、沙场点兵
现在市场能见到的16xDVD刻录机的品牌已经很多,而且随着价格的逐渐走低,人们对高速DVD刻录机的重视程度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下面我将着重介绍一下各品牌刻录机的一些性能,以便大家在选购时有个参考。
1、先锋 DVR-108XL
先锋继Pioneer DVR-107XL之后所推出的DVR-108XL是一款16X DVD刻录机,其外壳做得非常时尚,提供有白、银、黑色三款时尚外壳设计供消费者选择,可任意搭配不同计算机机箱色系。作为一款16X机种,DVR-108XL可以提供16倍速DVD+R/-R写入、4倍速DVD+RW/-RW复写,及32倍速CD-R写入、24倍速CD-RW复写能力;支持8.5GB的单面双层盘片刻录并拥有2.4倍速双层DVD光盘片可用4倍速刻录的功能。
此外,Pioneer DVR-108XL包含有先锋独家液晶补正技术 (Liquid-Crystal Tilt Mechanism),可消除因为光盘片曲度与厚度些许的参差不齐造成读写精确度低落的现象,大幅提升高速刻录的稳定性及成功率。而它的智能镭射技术 (Smart Laser Driver Technology),则可有效解决刻录时信号传输精确度的问题,提升高速写入时的品质。
2、三星 TS-H552
TS-H552在外观上还沿用三星一贯的经典外观,支持16X DVD+R刻录、12X DVD-R刻录、4X DVD±RW刻录,40X CD-R写入和32X CD-RW写入,内置2M缓存。三星的这款产品在技术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采用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ABS自动滚珠平衡系统、TAC智能倾斜补偿技术,另外三星的Double OPC设计也使该产品在刻录质量方面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最近这款DVD刻录机的售价骤降到599元,并赠送10张三菱原装8倍速盘片,同样也是一款对大众消费者吸引力非常大的产品。
不过TS-H552只可以说是一款“准16X DVD刻录机”,因为其还不支持DVD-R 16X的刻录,还不算得上是16X DVD±RW DVD刻录机。不过三星凭借着与与东芝的技术结合,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款16X DVD±RW DVD刻录机,型号是TS-H552B,以和原来的TS-H552区分开来。
3、华硕DRW-1604P
华硕这款16倍速DVD刻录机是和世界著名的光存储厂商之一先锋合作的结晶。从外型上看,就能看出它和先锋DVR-A08XLA是一样的。所以,它的性能也是毋庸质疑的。
DRW-1604P采取单键式进出仓设计,造型中规中举。拥有2M的缓存。具体的性能参数为,支持16X的DVD+R、DVD-R(16X、12X、8X为ZCLV,6X以下为CLV模式)4X的DVD+RW、DVD-RW(CLV)复写,16X的DVD读取速度;32X的CD-R刻录,24X的CD-RW刻录,40X的CD-ROM读取速度;支持双层刻录技术。采用Enhanced IDE (ATAPI)接口,可以使用直径为8cm和12cm的光盘,可以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角度放置。值得留意的是,这款DRW-1604P附赠华硕“吉特巴”2.1多媒体组合音箱一套。
4、明基DW1610
DW1610是明基最新推出的一款双16X DVD刻录机,其支持16X DVD-/+R写入、4X DVD-/+RW复写;40X CD-R写入;24X CD-RW复写;40X CD-ROM读取;16X DVD-ROM读取,产品内建2MB缓存。明基的这款产品还具有一指录QVideo2.0制作DVD软件,并做到可同步刻录!
值得一提的是,明基在这款产品上引入了“超频”的概念—DW1610可使部分8X 盘片以12X或16X 刻录,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在板卡、CPU上玩的超频。可能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还没有12X以上盘片销售,而对那些需要更高刻录速度的专业用户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要是使用明基的16X16 DVD刻录机能使8X 盘片达到16X 的速度的话,必将大大减少刻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遗憾的是标签上说明只有部分8X 盘片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所以估计想高速刻录的朋友只能选择明基指定的高速盘片了。
结语:
当年康宝价格跳水大战似乎又在DVD刻录机上重演,目前已经有部分16X DVD刻录机已经降到了600元上下。但在通常情况下,刻录盘片的速度一般跟不上刻录机的速度。
目前市面上的较常见的DVD光盘刻录片约停在4X到8X之间,目前市面上16X的DVD盘片寥寥无几,虽然使用超刻原理能把8X的盘片超到12X甚至16X,但这是以牺牲稳定性为前提的。所以对于速度不太感冒的用户可以选择8X的产品,目前即使先锋、NEC、LG等国际名厂的8XDVD刻录机的价格也不是很贵,而且鉴于目前的DVD刻录机大多数是采用Z-CLV读盘方式,8X与16X之间的实际刻录速度相差不是很多。
Ⅹ 刻录机总是提示电源校准错误
电源校准错误(Power Calibration Error)实际应叫“功率校准过程出错”。
1,是碟片问题:碟片的染料刻录功率要求高,碟片表面存在较明显的污渍或划痕,碟片质量差、盘基和/或染料不均匀等,
2,是光头问题:光头使用时间长,已明显老化、光头上附着污物、光头机械系统不稳,控制光头的电路工作不正常等。
解决方法:
1,调功率。有条件的可以拆开光驱,找到调整激光发射功率的旋钮,用小扁口螺丝刀多次校调功率,直到可以刻录为止。注意!如没条件,跳过此步骤,next。不要擅自盲目摸索,否则后果自负。
2,清洁光头。花10元钱,去街边音像店买张“VCD清洁碟”,比如“四海音像VCD清洁碟”,DVD一样清洁。用清洁碟自带的低度工业酒精,涂抹在清洁碟的毛刷上。然后放入光驱,让它多放几遍,清洁碟会遍放遍清洗。洗三遍为宜,多了伤光头。这三遍也是在实在刻不出碟的情况下。
3, 注意降温。特别是DVD刻录机长时间高温烧刻,非常伤光头,光头甚至会被烧变形,这样=自杀。
4,换盘片。使用反射率高的优质名牌碟片,比如先锋的Pioneer、威宝、三菱、TDK等。
5,低速刻录。适当降低刻录速度。
6,如果还不行,那你就把DVD刻录机当DVD用吧。换个刻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