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有这种音乐灯的电路图 像这种随着音乐节奏上升下降的灯叫什么名字
蓝光LED
是那个炫蓝运动版音箱吧
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选频声控
B. 这个是什么软件做什么的
常说的VU表多是用在音频设备上,比如调音台、功放上那种很大的表头。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的音量表或或者用在其它设备上用于指示其它的某种特性的表头。简单就就叫电平表。 VU电路就是驱动VU表的电路,要怎么弄,你在网络里搜一下很多。
C. vu电路是干什么的怎么弄
常说的VU表多是用在音频设备上,比如调音台、功放上那种很大的表头。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的音量表或或者用在其它设备上用于指示其它的某种特性的表头。简单就就叫电平表。
VU电路就是驱动VU表的电路,要怎么弄,你在网络里搜一下估计就会出很多电路图。有很多专用于VU表驱动的专用IC。
D. Emx3500调音台有输入,监听有声,无输出
检查LR总线输出放大器和相关电路。。。。还有均衡器的开关和相关电路。。。。。检查调音台内部电源。。。。。不知道功放有没有问题,就你现在说的现象功放有问题的概率较小。。。
E. 在没有 VU 表的胆机自己加vu 表会影响音质吗
这个得看用的是什么VU表,表的内阻有多大,有没有放大电路。
有放大电路的VU表影响最小,没有放大电路的但内阻比较大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低内阻的影响最大。
上面说的只是理论性的东西,实际使用中各人对音质的要求不同,感受也不一样,
再有功放机的功率、输出内阻也是各有不同的,内阻高输出功率小的机器容易受影响些,大功率低内阻的机器影响会小很多。
F. 话放的VU表是什么意思
VU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度的大小的程度,
按键是对输入的声音强度进行衰减的选择按键,
红绿灯是对声音强度的一个直观指示,
可以理解为绿灯是较小合适的声音强度,
红灯为较强声音强度。
G. 变压器交流单14伏 做12伏摩托车充电器可以吗 如果可以 用半波整流好 还是全波整流好
可以。变压器是单14V,怎么做全波,只能做桥式整流。因没保护,小心过充
H. 调音台上的vu表和ppm表各有什么特点
这两者简单理解就是vu 表是反应瞬态电平的,而ppm 表的特点是电平上升快下降慢,这样可以更易于看峰值电平,可以更容易监听不过载
I. 什么是数字音频信号的失真度怎样测试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同志去年11月在青岛会议上指出了数字电视的四大优势:
● 扩大服务,提供几十到几百套节目;
● 拓展领域,节目+信息+新的服务;
● 提高质量,DVD质量+影院音响效果;
● 改变方式,存储、调看、主动选择。
这四大优势,实际上是总局领导对全国电视工作者提出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三点数字电视要具有影院音响效果,更是电视音频工作者的具体努力方向。
二 现实
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努力,张海涛同志提出的四大目标,大部分已于最近实现。仅从连接于中央节目平台的中央电视台内部有线电视系统来看,服务内容已经明显扩大,现在已经能够收看100多套不同的节目。服务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实现了节目与信息服务的双向功能,满足了电视工作者下班后在家处理业务提供了信息通道。部分自配可存贮机顶盒的家庭,已可以享受定时存储,事后调看的便利。
但是,在电视节目声音方面,现实情况与奋斗目标的差距还比较大,甚至出现了令观众难以忍受的频道间声音响度有很大差别情况。图1显示出了中央电视台有线电视系统中中央台各频道和全国各省台节目之间典型的响度差别达到20dB以上的情况。
电视观众对这种情况意见很大,总局领导也提出了批评,希望我们认真研究,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找到解决方法,提高数字电视节目声音质量。
据初步分析,出现以上情况是多年来在全国广播电视声音制作方面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因此,电视数字化,音频责任重。
三 原因
我们可以把我国电视业音频数字化分为四个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设备数字化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系统数字化阶段、本世纪初开始的电视台数字化阶段,和去年开始的电视业向数字化整体转移的阶段。由于前三个阶段中对电视音频数字化过程的标准化工作的忽视和问题的积累,才是导致电视声音响度差别过大的原因。
1.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设备数字化阶段,电视音频数字化实际上走在了电视视频数字前面。电视音频制作率先采用CD作为优质的信号源,接着又使用DAT作为前期采声音制作的手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只是取数字设备的模拟输出信号使用,不存在数字接口和数字信号适配问题。大家被数字设备相对较高的模拟输出指标所吸引,并不关心其数字指标。此阶段数字设备与模拟设备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但是,却为稍后的系统数字化埋下了隐患。
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系统数字化阶段,电视台开始建设数字化的演播室、制作机房,需要以数字方式组建系统,前后期制作工序之间也出现了数字节目磁带交换的情况。这时,设备数字化阶段忽视数字规格和指标的恶果开始显现,早期购进的数字设备接口标准、取样频率、量化精度、数字电平和同步规格各不相同,组成系统时必须认真筛选,找出相同规格的,才能调集到一个系统中使用,有时还不得不增配取样频率转换、接口转换设备。实在没有办法时,就只好仍然采用模拟连接方式。因此,出现了数字视频、模拟音频的混合演播室或制作机房。这一阶段,虽然数字规格不统一的问题已经显现,但还可以采用模拟连接使用数字设备。因此,对数字音频标准化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期间,虽然发布了不少与数字电视相关标准。但是,与数字音频相关的内容却出现了留白,例如GY/T156-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标准第8条校准电平的内容为“待定”。使各单位继续引进了标准不统一的数字音频设备。
3. 本世纪初开始,进入电视台级的数字化浪潮。电视台内的演播室、机房之间、机房甚至台外直播现场与播出系统之间也开始要求以数字方式连接,各工序之间开始以数字磁带交换节目。数字音频设备、数字音频信号和节目磁带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开始大面积显现。原有模拟设备又未退出应用,数字模拟混合应用,使情况更为复杂。为实现设备互联,就必须另外购置规格各异的转换装置。这种情况引起了各单位领导同志的重视,数字音频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始加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数字音频相关的行业标准。但是,标准的发布未能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宣贯行动迟缓,设备引进工作中仍然存在不重视数字音频标准的情况,各电视台数字音频信号规格不统一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4. 去年开始的全国电视向数字化整体转移的工作中,尤其是建设全国数字电视节目平台的工作中,需要在同一平台传送播出各地电视台数字节目,这时各台节目之间数字音频信号的不规范问题才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电视观众在享受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也尝到了数字节目声音响度差别过大的苦果。引起了全国电视行业性的重视,总局加快了数字音频标准的宣贯工作。
四 模拟
在电视向数字化整体转移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辉煌的模拟音频技术的几项关键指标,找到与数字音频相关指标的关联,从而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我们在模拟时代主要关注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动态范围和峰值储备等指标。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模拟音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优秀的模拟声音处理设备如调音台的频率响应在22Hz~22KHz的范围内已能达到+/-0.5dB内、失真度低于0.5%、信噪比高于65dB,动态范围高于85dB、峰值储备高于20dB。这样的指标只要选取适宜的工作电平就提供满意的声音质量。因此模拟时代存在着直播音质高于记录后重放的节目音质的现象。
模拟音频的最薄弱环节存在于模拟磁带记录中,由于频率响应与磁头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必须频繁调节补偿电路,尚且难以保证满意的频率响应指标。磁记录的有限线性范围限制了磁记录的动态范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模拟磁带记录到现在仍然只能提供14dB的峰值储备(90年代达到最高磁平1000/工作磁平200nWb/m),模拟录音的失真度、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无不受到较低的峰值储备之影响,难以提高。电平稍接近峰值极限,失真度即急剧增大。
音频工作者终身奋斗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录音电平以获得尽可能高的信噪比,同时精确地控制峰值电平以保证尽可能低的失真度。实际工作中用VU表来设定工作电平,用PPM表来控制峰值电平,理想地控制峰值储备需要录音师熟悉艺术作品本身峰值出现的时机,适时地控制突然出现的节目声音峰值,难度很大。模拟录音的先天不足,催生了数字录音技术。
五 数字
今天,我们正处于从模拟音频向数字音频过渡的特殊时期,由于各单位在设备数字化阶段引进了规格庞杂的数字音频设备,给电视台的系统数字化和全国的向数字整体转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由于电视节目声音质量包含了技术和艺术双重属性,国家广电总局的电视节目声音质量评奖活动中,仍然采用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所谓主观评价,就是要由有经验的人们通过重放审看,根据长年的听音经验,来给节目声音质量打分。而这种主观评价,即使到了全数字时代,耳朵所听的仍然是最终由扬声器重放还原的模拟声场。这种模拟声场就与模拟音频的基本指标相关。
因此,即使到了全数字时代,我们仍然要关心模拟的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度和动态范围等主要指标,为此,我们需要分析数字音频关键技术与模拟指标的关系。
近年实践中,我们接触到了数字音频主要关键技术:取样频率、量化精度、基准电平、接口传输和同步精度。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技术与模拟指标的关系。
1. 取样频率
每一秒钟取样的次数就是取样频率,根据信息论的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如果把随时间变化的信号波形用该信号所含最高频率2倍的频率进行采样,就可以从采样值通过插补正确地得到原信号的波形。因为常见专业音频的频带上限为22KHz,因此广播音频专业领域常把音频取样频率定为44.1KHz或48KHz,而AES(美国音频工程学会)/EBU(欧洲广播联盟)建议采样频率取48KHz,因为这除了能高质量数字化音频信号外,还有诸如音频取样率与视频帧率之间简单方便的换算关系,有利于解决视音频同步问题。
当被取样的节目信号的频率达到取样频率的一半以上时,就会在数字信号中出现混叠失真(Aliasing distortion)。因此,数字音频的取样频率与模拟音频的频率响应和失真度指标相关。采用较高的取样频率可使混叠频率移到音频上限频率之外,从而降低信号的失真度并提高频率响应指标。
此外,采用较高的取样频率还能减低声道间定时误差,因为取样频率越高,每次样值的周期越短,声音通道之间传送时间的相对误差就越小,从而提高立体声或环绕声声像定位精度。电视声音的取样频率由GY/T156《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标准规定。
2. 量化精度
量化就是把各个时刻的采样值用二进制数(比特)来表示。量化所用的比特的数量即量化精度。量化过程是一个用离散值对连续值近似处理的过程,所以数字量化过程存在量化误差,量化误相当于最低一个比特位的一半所代表的信号幅度。显然量化使用的比特越多,误差幅度与信号总的幅度的比率就越小,即对原信号量化的精度就越高。量化比特数每增加一个,描述信号的量化级就增加一倍,即6.02dB。因此,数字音频系统的动态范围可由下式求出:
D=(n-0.5)×6.02(dB)
式中,D为数字音频系统的动态范围,n为量化精度,即系统使用的比特数量。减去的0.5是半个最低比特位的量化噪声。
因此一个16比特的数字音频系统动态范围为93.31dB,20比特为117.39dB,24比特为141.47dB。
所以数字音频的量化精度与模拟音频的动态范围相关,也与峰值储备和信噪比相关。电视数字声音的量化精度也由GY/T156《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标准规定。
3. 数字基准电平
数字基准电平是用于校准数字系统工作电平和监测仪表的数字信号电平编码。在数字系统动态范围被量化精度确定后,基准电平的高低决定系统的信噪比和峰值储备。数字音频记录的内容与所选用的数字记录介质的磁性能关系不大,仅需保证能正确的还原各个比特即可,而这些比特则以相关标准规定的时序以二进制补码方式记录在磁介质上,数字基准电平标准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基准电平的编码。而数字基准电平的编码又是采用倒推的方法规定的,即由量化精度决定数字系统可使用的最高编码。然后参照模拟录音实践,确定所需的峰值储备,以最高编码为顶点,向下减去所需峰值储备求出基准电平的编码,然后由相关标准来规定转换器模拟输入的基准电平与此数字基准电平编码的对应关系。我国已经制订并发布了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标准,由GY/T192《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规定,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该标准规定的满度电平值与系统采用的模拟校准电平值来推算出数字基准电平值。
4. 接口传输规范
在组建全数字音频系统时,需要把不同的数字音频设备通过各种接口实现数字信号的相互连接,包括数字录音机、数字录像机的音频部分、数字调音台等。在标准未发布前,各单位购进了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使数字音频接口不规范,引发同步误差,产生抖动失真(JITTER),导致信号失真或出现数字系统特有的滴答声和喀啦声,因此接口传输是否规范,同样影响音频的信号的信噪比和失真度指标。为统一数字音频接口和传输方式,我国发布了GY/T158《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标准。同时还发布了GY/T161《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规定了将数字音频信据嵌入到视频信号一并传输的方法。
5. 同步精度
数字音频信号录音和重放必须按正确的时序进行编解码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为数字音频系统提供具备规定精度的同步基准信号。同步精度不达标将引起音频数据的抖动(JITTER),产生失真和噪声,同样影响音频的信噪比和失真度指标。电视数字音频还要考虑与视频的同步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音频工作者常对数字音频同步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而忽视设备的同步精度。销售商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为规范数字音频系统的同步,我国发布了GY/T193《数字音频系统同步》标准。
数字音频设备的以上各项指标一般均在出厂时设定。有的设备某些单项规格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置,例如有的设备允许任选多种取样频率、量化精度和数字基准电平。但是,这种选择一般在系统安装时,由工程师设置,以后一般不再轻易发生变更。但是,在电平控制上与模拟音频相同,虽然系统的基准电平可以由工程师提前设置,但实际节目中的电平操作在录音师手下,即使在基准电平准确的情况下,不同录音师控制峰值的能力和爱好各不相同。在系统指标保证的前提下,数字音频控制质量的关键仍然是正确地控制峰值电平。
J. 非线性编辑的DV
DV非线性编辑对电脑的要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有较高配置的电脑,二是DV素材的采编,三是视音频的存储。一般电脑的基本配置达到了PIII,125MB内存,8MB显卡,7200转30GB以上的硬盘,17英寸彩色显示器,加上一块1394采集卡,就具备了编辑DV的能力。
当然,电脑的软硬件环境的配置越高越好,因为配置越高的电脑会给我们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好运行保障,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视音频。如今配置一套高性能的电脑已经十分的容易,而且价钱也不是很高。有的发烧友在精打细算之后,可以只花六千多元钱就安装完成了一套“奔四”的DV非线性编辑系统。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台电脑,只要花上百元钱安装一块普通的1394板卡,再装上一套编辑软件,就可以把DV摄像机里的素材采集进电脑里编辑了。
普通的电脑之所以能编辑视频内容,它完全依赖于非线性编辑软件自身运算的优势,但完全依赖软件来完成DV编辑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生成AVI文件,特别是当制作了一些特技时,其AVI文件的生成时间会更长。另外,使用普通1394板卡采集,和使用初级版本的编辑软件所制作出的DV节目,其图像质量明显低于专业级的。这是因为这类板卡在采集时容易“掉帧”和对摄像机控制不灵敏等技术缺陷,所以只能作为一般性的娱乐来使用。 发烧友级的DV1394板卡在技术和功能上都在向专业级的DV板卡靠拢,大多将视音频采集、压缩与解压缩、视音频回放、部分实时特效等全部集成于一身,同时还具有数字与模拟信号的全部兼容,市场价约为4000元~8000元。
(1)品尼高StudioDV 1394采集编辑卡
这是一款能轻松地将DV或Digital8拍摄的素材传输进电脑的采编卡,它所附带的Studio软件简单易用,能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DV电影。
Studio DV共有3个高效率的 Fire Wire 1394数码端子,它可以使DV摄像机即插即用,还具有“Preview”捕捉功能,仅需150MB硬盘空间就能任意捕捉60分钟的电影,能更快速地编辑和制作专业的字幕及特效,最后可以将内容输出到DV磁带上,或者制作成VCD和在网络上应用。
使用品尼高的Studio DV制作DV电影时,只需要简单的三个步骤,即采集已拍摄的素材;编排出故事场景;加设片名字幕和旁白、音乐。
品尼高的Studio DV还拥有100种以上转场特效和300种以上专业风格的字幕。内附的配乐软件提供了更多的音乐创作元素,并可轻易地在电影中加入超过10分钟的转场特效,加入旁白。
品尼高的 Studio DV视频为PAL或NTSC制,驱动程序为Windows 98和SE版,编辑软件为 Pinnacle System Studio,字幕软件为 Sonic Desktop,声音创作软件 Smart Sound。
(2)Canopus的ADVC 1394采集编辑卡
这是一款高级的数字视频转换器,它采用全新的飞利浦数码高频头,采用与NEC共同开发的内置DV编码器(CODEC)的IEEE1394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芯片,有效应用了Canopus高画质DV编码器技术。可以采集DV信号和模拟信号,并能接收136个电视频道,具有自动搜台锁台功能,支援单张静态和连续动态的影像采集,将电视节目或外部视频信号录制成 AVI、MPEG、MPEG2,配合相应的软件还可录制MPEG4、WMV、ASF等文件格式。
ADVC 1394采集编辑卡拥有Canopus算法的高画质模拟DV转换,可以将高质量的NTSC与PAL制式的电视节目接收并保存,在多媒体、广告、教学、视频监控、视频电子邮件、VCD、DVD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ADVC 1394采集编辑卡最大的特色是,它附有将动态图像的采集、编辑、DVD-Video创作等功能集在一起的WinProcer软件。由于它能够兼容各式动静态图像、声音和数据,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编辑。操作上也极其简单,只需用鼠标拖动排列到时间线上即可,并有可进行关键帧设定的丰富多彩的特技效果。还具有MPEG实时采集和AVI文件的MPEG转换,以及DVD创作等功能。
(3) Canopus的 DV小旋风Lets EDIT RT十
这块DV 1394板卡带有DV、模拟输入和输出接口,具有实时视频轨道、电影滤镜效果和2D3D特技,适合于商务和家庭电影的编辑和DVD的创作。
DV1394板卡能够兼容上百种的视频编辑软件,价格比较实惠,使用自带的Lets Edit编辑软件,操作简单实用,能与 DVStorm、DVRexRT PRO等高端产品的Edit编辑操作键面相同,便于向专业的操作过渡。它拥有数百种高质量的2D3D和Alpha划像特效,30大类实时视频滤镜,7大类实时音频滤镜和3D画中画,可以任意编辑组合。它还有完全的YUV编辑和处理,同步配音录制功能,10条实时音频轨,10条同步实时字幕轨和图文层,交互式 DVD光盘的编辑,支持DV、DVCAM和 Digital等功能,Let’s EDIT RT十使用了专业的编辑工具和技术,使其快速、直接和易用。采用Canopus独有的多媒体技术,提供最高质量的DV和MPEG视频。用户可以自定预置为DVD、SVCD、VCD创作、MPEG1和MPEG2视频文件,并且可以与普遍应用的模拟、数字摄像机和录像机连接,包括VHS、S-VHS、Hi8、Digital、DV和 DVCAM等。 专业的DV编辑板卡是各厂家专门为视频编辑而设计的,它们围绕着压缩与解压缩这一非线性编辑板卡的核心内容,在DV格式的基础上,以视频信号的细微差别而又相对地独立。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能够对DV摄像机或录放像机进行控制,有完全的动态采集和动态预览和回放。由于生产这类专业DV板卡的厂家不同,他们在其编码方式上也有略微的不同,有的干脆把编辑界面也设计成独特的风格。
专业的DV编辑板卡能够通过自身硬件的压缩与解压缩来完成采编任务。它的突出特点是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运行稳定可靠,采编操作也很简便,声画质量更有保障。这类DV1394板卡,如 Pinnacle消费级产品,其一两千元的价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是大众发烧友首选的DV采编产品。 专业的DV板卡都带有自身的实时编码。如品尼高的 Edition PRO和 Canopus的DVRaptor、DVStorm等。这类专业板卡的价格虽然较高,但却提高了编辑速度和保证了DV电影的广播级质量。而且它们都配有自己的专业软件和数字、模拟接口。专业的DV实时板卡与厂家自己的编辑软件配套使用时,一般都能有惊人的速度表现。其最大的特色是DV的实时编辑和 ZD3D等特效的实时,并在MPEG压缩和其他转换方面,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兼容空间。然而,由于技术竞争和保密等原因,虽然各种板卡编辑出的最后文件都是 DV AVI,但却不能相互调换使用,这给行业和消费者带了使用上的不便和局限。
(1)Edition pro板卡与Liquid Edition专业视频编辑软件
Edition PRO板卡与Liquid Edition编辑软件完美结合后,使它成为一个广播级的DV实时编辑系统。它是世界上首款AGP编辑卡,与 PCI卡相比,总线带宽超出16倍,为性能升级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它能够实现3个以上视频流和5个以上图形层的实时编辑,最新Edition5.0版秉承了品尼高好莱坞立体三维的传统,功能更是大幅度提高。
它拥有上千种的实时特技和更强大的实时3D,以及3D滤镜和抠像等功能。它还能从时间线上高速单键输出DVD、SVCD、VCD。在使用了Edition PRO板卡后,可以降低系统成本。
Edition PRO是品尼高专业视频编辑最新的换代产品,它的编辑软件Edition5.0的实时引擎可以跟随系统 CPU或者更新的显示卡进步而升级,因此它能使更多的 GPU和 CPU特技变成实时。
Edition5.0内置的强制预览引擎,可以不经生成就能播放时间线上超出系统实时能力的复杂片段,可以根据播放效果做出编辑决定。在编辑的同时,独特的后台生成引擎可以在后台对非实时特技和时间线上的片段进行生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子像素特效提供了超高图像质量。
由于Edition是依据先进的处理器和电脑系统而设计,它的应用程序全部是多线程的,这使得它能够充分利用双处理器和超线程处理器。利用处理器的性能,例如MMX/SSE/SSE2指令集,Pinnacle对各种软件包进行了优化。今后的优化将进一步充分利用超线程处理器的技术。
(2)DVStorm板卡与 Edius2.5专业编辑软件
Canopus公司推出的DVStorm2 PRO是一款广播级全兼容的实时编辑板卡,与其他实时编辑系统不同的是,它能够运行无限数量的同步实时视频滤镜、字幕和图文层。Canopus首创于1998年的可升级视频技术确保 DVStorm2 PRO的实时编辑能力随着CPU处理能力的提升而增强。
DVStorm2 PRO的主要特性是,实时DV和模拟输出,无限实时视频轨,无限轨同步实时字幕轨和图文层,30大类实时视频滤镜,7大类实时音频滤镜,三维画中画特技效果,同时可以任意结合以上的工具,拥有数以百计预设的高质量的2D 3D和 ALPha划像特技效果,提供了Adobe Premiers PRO的插件,提供了分量的输出功能,支持PAL和NTSC视频标准,支持16:9和4:3,支持DV、DVCAM和Digital8,完全YUV编辑和处理。
与其他非线性编辑系统不同,DVSturm2 PRO有能力处理无限层的实时视频、音频、字幕和图形。可自定义关键帧的2D 3D及 Alpha通道过渡特技,以及同时叠加的复杂视频滤镜。
DVStorm2 PRO先进的模拟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保证了完美的图像质量,在 EDIUS,Adobe Premiere PRO,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PhotoShop和 LightWave 3D软件内部采用无压缩 YUV 4:2:2格式处理视频数据。
Edius2.5结合了CanoPus公司的最高质量的媒体、效果和可升级技术,它实现了在其他系统上进行实时编辑的新突破。其引擎的处理完全独立,可支持新的视频和音频格式。在时间线上图像的长宽比可以自动转换,MPEG2、DV和非压缩格式视频素材可无缝进行编辑,其混合效果无需渲染。在时间线上还可使用带Alpha通道的键信息等,都是Canopus有名的实时DV输出处理技术。
Edius2.5编辑软件的突出特点是,实时性、DV回放部分自由渲染并输出,无缝编辑MPEG、MPEG2、DV和非压缩视频,无限添加视频、音频、字幕和图像轨道,三点,四点、波纹、滑动和视音频分离编辑,高质量格式的视频输出。在时间线上直接输出DVD格式,包括 Inscriber TitleMotion PRO and DivX PRO软件,兼容装有 OHCI 1394设备的个人电脑并对 Canopus DVRaptor RT2、DVStorm和 DVRex RT系列板卡进行优化。
Edius2.5 以快速直观的用户操作界面在编辑产品和工作站方面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每个界面细节和编辑过程经过广泛的研究并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当通过最复杂的时间线工程,并操纵上百个素材时,Edius2.5界面提供了最快的响应速度。
另外,可以自定义用户界面的长宽,包括单或双监视窗预览、窗日的位置和布局、可用的按钮、效果预设和素材窗列表等的调整。
Edius2.5是一个集多格式、多轨道实时编辑的专业产品,它对实时编辑作了重新的定义。 DV的移动编辑实际上是DV使用方便理念的延伸,它结合移动电脑的轻便,把编辑系统搬到了拍摄现场,或是在高山野外的任何地方。DV移动编辑的出现与电脑运算速度的提升,与外挂硬盘存储、网络传输的发展,与新闻采访和时代信息快捷的要求有关。索尼、大洋等都推出了一批笔记本移动编辑电脑。
索尼的 VAIO PCG-GR18C笔记本电脑,是一款便携式的数字移动编辑系统。它轻巧方便,给现场编辑提供了高时效和专业的图像质量。它自带一套 FreeEdit DV V1.5广播级的编辑软件,一款 DreamTitle V1.5字幕软件,30GB的扩展硬盘及扩展接口卡,通过1394与DV摄录像机上下载传输,再与宽带、光纤、卫星即时上传,为新闻、广告、专题、栏目、会议、电教、纪录片等制作提供了方便。
大洋X-edit DV是一款性能较好的移动非线性编辑系统,它基于indows XPProfessional系统平台,通过1394接口实现无损的数字信号传输,支持带标准1394接口的DV摄录设备,如DVCAM摄像机及磁盘存储单元DSR DUI。它还支持PAL或NTSC制式的原始DV格式的素材采集,MPEGZ-I、DVSD、DV25、DV50、MPEG4等格式的编辑。
大洋X-edit DV的界面新颖,人性化操作,全插件式设计,模块化管理,采用数据库进行所有资源的管理,给我们以强大而灵活的管理方式。它使用纯软件实现丰富的2D3D特效,无须硬件板卡的支持,内置几百种大洋滤镜效果,同时支持著名的Boris第三方插件,提供特技关键帧的高级曲线调整方式,令创作空间更为广阔。
大洋X-edit DV拥有专业实时的多层视频非线编辑功能,丰富的故事板编辑方式。提供系统VU表、音频调整矩阵以及灵活的音频实时曲线调整方式。其功能强大的内嵌多层字幕,可以轻松做到多层实时的字幕效果,同时提供几百种系统内置的字幕效果,曲线运动、爆炸、虚化、旗飘、各种飞光效果等,而且字幕都可实时。
大洋X-edit DV还具备多种转码功能,如将普通视频压缩格式转换为流媒体格式如 Real MEDIA(*.RM),Windows Media(*.WMV,*.ASF),用于网上的视频播放,同时系统还支持生成相应的MPEG格式文件用于DVD、VCD刻录。
大洋 X-edit DV的优势是通过内嵌 FTP文件传输模块或者第三方软件,均可实现节目内容的远程传输,真正实现节目交换的网络化。它还有无限级 Undo/Redo功能、超长的离线工作时间,掉电保护功能及自动存盘的安全保障功能设计。
大洋X-edit DV还是一款易学易用、小型、高性能、时尚造型风格的移动电脑,适合专业人士和普通用户,为工作及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DV AVI文件在 Windows操作系统中,它隶属于 AVI文件。AVI文件的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方式存储的,并且独立于硬件设备。
AVI文件包含三部分:文件头、数据块和索引块。其中数据块包含实际数据流,即图像和声音序列数据。这是文件的主体,也是决定文件容量的主要部分。视频文件的容量等于该文件的数据率乘以该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索引块包括数据块列表和它们在文件中的位置,以提供文件内数据随机存取能力。文件头包括文件的通用信息,定义数据格式,所用的压缩算法等参数。
DV文件是以TYPE-l和TYPE-2两种类型出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是看DV文件中以什么信息存储在AVI文件中。
DV文件以TYPE-l类型出现时,它是最简单的 DV AVI文件格式,因为它简单地将一个AVI文件头加到这个数据流的前面,然后把这些塞到AVI文件中,其他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它在应用上兼容性较差。
DV文件以TYPE-2类型出现时,它是将音频由DV流中抽取出来然后作为一个独立的AVI格式流加到AVI文件中,因此TYPE-2 AVI文件比TYPE-1 AVI文件兼容性较好,但TYPE-2 DV AVI文件比 TYPE-1 DV AVI文件稍大,在采集或回录时对 CPU的要求也稍高一些。
因此,DV AVI文件无非是采用 TYPE-2方式,或是采用 TYPE-l的方式来存储。 现今大多数还是在使用DV磁带来拍摄,除了可以通过DV摄像机的回放将磁带上的内容上载到电脑里外,还可以使用专用的DV编辑录像机来完成这一任务,也可以使用它来与DV摄像机连接进行传统的线性对编。
DV编辑机大多在机房或工作室里使用,一般其工作量大,上下载内容较多,如果频繁地使用摄像机来做编辑,摄像机的磁头会很快被磨损。为了让摄像机能拍摄到更好的图像,保护好它的磁头,在后期制作时要减少使用摄像机,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摄像机的寿命。
DV编辑录像机都有标准的1394接口,它们都能受到电脑编辑的准确控制,在批量化的素材采集、插入编辑和下载节目等都十分方便。而且,其价钱也越来越便宜。
例如,索尼的DSR-45P编辑录像机,它具有模拟、分量、S一视频、i.LINK(1394)以及RS-422遥控等多种接口,是所有小型DVCAM录像机里接口最全的产品。它内置有2英寸的LCD液晶屏和DV格式(SP模式)的记录功能,使我们的编辑变得非常方便和快捷。
索尼的 DSR-11在提供基本录像机特性的同时,又具备 i.LINK接口 NTSC/PAL兼容性,它还可以重放两种制式的磁带,但不能将NTSC制式转为PAL制式。
索尼的 DSR-11拥有独一无二的设计和更小的体积便于桌面编辑,它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配套提供了功能强大但却经济合算的选择。
另外,松下、JVC也有同类型的不同档次的DV编辑录像机选择使用。 过去的DVD刻录机因价格较高而很难普及,但是如今有电脑的基础上只需花几百元就可以配置上 DVD刻录机了。DVD刻录机不光能够使用 DVD光盘刻录4.7 GB容量的数据,还同时作为光驱来使用,以至于使我们在经济实惠中还满足了高质量大储存的需求。
先锋 DVD刻录机一直被业界称为领军性的产品,推出了世界首款双规格16 X16速的DVD刻录机。这款DVD刻录机的型号为108XL,可以支持双层DVD碟片的刻录,容量高达8.5 GB,其市场价不到五百元。
先锋同时还推出了双规格双8 X 8速的内置与外置刻录机。这类新型DVD刻录机具有智能激光控制技术,它能使机器在高速刻录时精确度更高,并将盘片重复擦写次数提高为原来的10倍。它还可以提供液晶补正技术,对不均匀的盘片进行精确的刻录。它还采用动态的谐振吸收技术,使机器中的震动减速少到最小,其蜂巢式的静音机体,能使机器在高速刻录时也更为安静,另外在面板的设计上也引领潮流。其双8速内置机售价更低,市场价不到四百元。
如果DV节目使用DVD光盘来作为数据的移动存储,其最大的好处是存储文件几乎无损,非常方便今后的重新编辑和调用。当然,也可以作为最普通的DVD节目或样片的刻录来使用。 未来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将更加人性化的和硬件pc兼容。在pc机的硬盘变革中。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将越来越实际的走进我们的身边。家庭娱乐,DV制作,MTV制作。将成为我们身边的一部分。而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将发挥它更加强大的作用,为专业爱好者和非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