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拉式电路原理
推拉式电路原理:
如果输出级的有两个三极管,始终处于一个导通、一个截止的状态,也就是两个三级管推挽相连,这样的电路结构称为推拉式电路或图腾柱(Totem-pole)输出电路。
当输出低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低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灌入T4;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 T3、D1 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T3 一路和 T4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 RC 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
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要实现线与需要用 OC(open collector)门电路。
参考链接:推挽电路_网络
http://ke..com/link?url=WCqOwSFtTuogegTf2q-_abiJWkvbUhIaSd6NDJ59kVLPeP-H-8q
㈡ 谁明白这个互补推挽式IGBT驱动电路原理。
IGBT没有P沟道,准互补做不出来,要做指能做准互补,我看了IGBT的伏安特性,IGBT管有放大区,说明可以做功放,但由于没有P沟道配对,只能做变压器推挽电路,或是甲类电路
㈢ 推动电路用的三极管
推挽电路的推动电路只是做电压信号放大,对输出电流要求不高,采用小功率管就行啦。
NPN管(功率从小到达选择);3DG6、3DG8、3DG12.
PNP管(功率从小到达选择);3AX31、3AX81、3AD6。
㈣ 推挽电路的组成结构
如果输出级的有两个三极管,始终处于一个导通、一个截止的状态,也就是两个三级管推挽相连,这样的电路结构称为推拉式电路或图腾柱(Totem-pole)输出电路。
当输出低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低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灌入T4;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 T3、D1 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T3 一路和 T4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 RC 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
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要实现线与需要用 OC(open collector)门电路。
电压和电流
在图(b)中的(1)所示的是图(a)中功率变压器Tr1的中心抽头的波形,这种波形是因为电流反馈电感Lcf的存在及一个经过全波整流后的正弦波在过零点时会降到零。因为Lcf的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加在上面的直流电压几乎为零,在Lcf输出端的电压几乎等于输人端的电压,即Udc。同时因为一个全波整流后的正弦波的平均幅值等于Uac=Udc=(2/π)Up,则中心抽头的电压峰值为Up=(π/2)Udc。由于中心抽头的电压峰值出现于开关管导通时间的中点,其大小为(π/2)Udc,因此另一个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时承受的电压为πUdc。
假设正常的交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为120V,并假设有±15%的偏差,所以峰值电压为1.41×1.15×120=195V。考虑到PFC电路能产生很好的可以调节的直流电压,大约比输入交流电压高20V左右,就有Udc=195+20=215V。这样晶体管要保证安全工作就必须能够承受值为πUd。的关断电压,也就是675V的电压。当前有很多晶体管的额定值都可以满足电流电压和频率ft的要求(如MJE18002和MJE18004,它们的Uce=1000V,ft=12MHz,β值最小为14)。即使晶体管的ft=4MHz也没有关系,因为晶体管在关断后反偏电压的存在大大减小了它的存储时间。
从图中的(2)~(5)可以看出,晶体管电流在电压的过零点处才会上升或下降,这样可以减少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因为通过初级的两个绕组的正弦半波幅值相等,所以其伏秒数也是相等的,而且由于存储时间可以忽略(见图(b)中的(1)),也就不会产生磁通不平衡或瞬态同时导通的问题了。
每个半周期内的集电极电流如图中的(4)和(5)所示。在电流方
波脉冲顶部的正弦形状特点将在下面说明。正弦形状中点处为电流的平均值(Icav),它可以根据灯的功率计算出来。假设两盏灯的功率均为P1,转换器的效率为叩,输人电压为Udc,则集电极电流为
假设两灯管都是40W,转换器效率η为90%,从PFC电路得到的输人电压Udc为205V,则
㈤ 推挽电路不能P管在上N管在下吗
也不是不可以,那样的话:
1,电路输出又射极输出 变更为集电极 输出。输出阻抗不一样。
2,负反馈接法肯定也需改变(或需要增加一级倒相)。
你找个分立元件放大器图, 按照标准同相放大器分析:1 输入级电压放大(信号一般的是差分输入(+端口),集电极输出,倒相)-2 中间电压放大(一般是集电极输出,倒相)-3 功率驱动(射极输出,同相)-4 功率输出(射极输出,同相)。
那么,信号 基极输入(差分基极+)→ (—)→(—)→(+)→(+)→(差分基极—),完成整改负反馈环路。如果单独改变末级输出相位,必须改变负反馈接入端或需要增加倒相。
㈥ 请帮忙分析一下这个推挽式升压电路,主要是两个三极管的工作过程。
先稳压,然后静态工作点就确定了。三极管是起一个
驱动
发光管的作用,前面的静态电流被放大后,集电极电流可以升高到点亮led的水平。
计算---
先把三极管的
几个级
断开,这样
基极
就有个电压可以求了---然后
假设基极的电流,通过放大倍数得到
集电极的电流,这样集电极电压
就可以知道,。
因为要驱动发光管的电压是1.3以上,所以这里就有个
r4的范围。然后保证基极电压在导通电压
0.7以上就可以了。电路参数满足这条件,就可以实现功能。
㈦ 推挽电路如何驱动mos管全桥电路,求电路图,
还有电荷泵, 其实就升压而言,哪种电路都可以,单端反激、半桥、全桥等都可内以实现,只是BOOST相对简单,容电流小、非隔离。如果要输入电压低,输出功率大、又要隔离那就用推挽。如果要升降压,就可以用全桥等等型式。
具体要看应该场合选择不同结构电路。
㈧ 这个运放推大管电路可行吗功率有1w吗
反馈似乎不对,没细看
㈨ 什么是“推挽式”输出电路
2、按功放输出级放大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
单端放大器的输出内级由一只放大元件(容或多只元件但并联成一组)完成对信号正负两个半周的放大。单端放大机器只能采取甲类工作状态。
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象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尽管甲类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见的是用推挽放大构成乙类或甲乙类放大器。
㈩ 电子管推mos管功放简易电路图
MOS管功率放大电路请高手分析。告诉我调节什么能减小放大倍数~~~我(我的功放前级是电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