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救命啊!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t=RC, 工程上一般取3RC-5RC
Ⅱ RC延时电路计算
想说什么?
rc延时电路
计算公式:
延时时间
t=
-
r*c*ln((e-v)/e)
式中,
“-”是负号;
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输入电压,v为电容两端充电要达到的电压。ln是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在excel系统中有函数,计算非常方便。
例:
r=150k,c=1000uf,输入电压为12v,求当电容c两极的电压达到3伏时的时间:
t=
-(150*1000)*(1000/1000000)*ln((12-3)/12)=43(秒)
Ⅲ RC延时电路怎么计算参数
电阻与电容相乘,然后开根,就是RC电路的延时常数。
Ⅳ RC延时电路延时时间计算为什么是这个公式大佬能帮我解释下吗蟹蟹
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延时时间= —R*C*ln((E-V)/E) 其中: “—”是负号; 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串联电阻和电容之间的电压,V为电容间要达到的电压。ln是自然对数,在EXCEL 系统中有函数,计算非常方便。
Ⅳ RC延时电路充放电时间
RC延时电路延时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
延时时间= — R*C*ln((E-V)/E)
其中: “—”是负号; 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串联电阻和电容之间的电压,V为电容间要达到的电压。ln是自然对数,在EXCEL系统中有函数,计算非常方便。
经过实际对比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例如:R(150K)和C(1000UF)之间的电压为12V,当电容C两极的电压达到3伏时的时间:
=—(150*1000)*(1000/1000000)*ln((12-3)/12)=43(秒)
可根据RC电路的充电公式:Vc=E(1-e-(t/R*C))推算
R=2.2K C=100PF.电源电压为20V.我想知道电容两端电压从0V上升到13V所用的时间T怎么算? 这个比较实际,初态和终态都有了
13=20 (1-exp(-Td/RC) );
13/20 = 1-exp (-Td/RC);
7/20 = exp(-Td/RC);
ln (7/20) = -Td/RC;
Td = 1.0498 RC;
Ⅵ RC延时电路公式
电容的初始电压Uc(0+)=0。
电容的稳态电压:Uc(∞)=V1R2/(R1+R2)。
电压源V1短路、电容断内开处的等效电阻容为:R=R1∥R2=R1R2/(R1+R2)。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τ=RC=R1R2C/(R1+R2)。
Uc(t)=Uc(∞)+[Uc(0+)-Uc(∞)]e^(-t/τ)=V1R2/(R1+R2)[1-e^(-t/τ)]。
Ⅶ 电路图,这是一个储能机构,rc串联是一个延时电路,可是并联一个10M电阻是有什么作用公式是什么
放电用,在电路停止充电后,电容上的电荷可通过10M欧电阻R9放电至零,以便电路以后重新开始进行延时工作。至于公式,就是电容RC放电公式,不过,如果停止时间很长,因为有足够时间放电,R9就不必按电容放电公式计算了,但要计算的是和充电电阻的分压作用,以保证电路中需要的电容上的最高电压,这里是10M:1K,可见电容最高电压完全可忽略R9的分压作用。
Ⅷ 求RC电路的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 — R*C*ln((E-V)/E)
其中: “—”是负号; 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串联电阻和电容之间的电压,V为电容间要达到的电压。ln是自然对数,在EXCEL系统中有函数,计算非常方便。 经过实际对比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R(36K)和C(470UF)之间的电压为28V,当电容C两极的电压达到0.6伏时的时间: =—(36*470)*(1000/1000000)*ln((28-0.6)/28)
Ⅸ RC电路如何计算延时时间
RC电路的延时时间根据电容器初始与结束状态的电压值及充电的电源电压值不同而会发生大内范围的变化容的。因此在计算前必须先确定电路的相应参数值,同时对充电电源应使用稳压电路,这样出来的结果才有参考意义。
计算公式: 延时时间= — R*C*ln((E-V)/E)
其中: “—”是负号;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串联电阻和电容之间的电压,V为电容间要达到的电压。ln是自然对数,
例如:
R(150K)和C(1000UF)之间的电压为12V,当电容C两极的电压达到3伏时的时间:
T =—(150*1000)*(1000/1000000)*ln((12-3)/12)=43(秒)
另外,在常用的555电路中,电容充电初始电压为1/3Vcc.终止电压为2/3Vcc,此时其时间计算为:T=1.1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