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路分析基础巨辉第二版为什么有些题没有答案
解:来求Uoc:
使用叠加定理:1、源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开路。
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为: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然后和40Ω电阻并联,最后和8欧姆电阻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为:R=40∥(150+10)+8=40(Ω)。
所以电源电流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电压为: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为:7.5×8=60(V),方向上正下负。
(150+10)支路电压为240V,则支路电流为:240/160=1.5(A),因此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负。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B.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付玉明第二版
在这里发现熟悉的东西了,我有实体的,哈哈
C. 电路分析第二版(胡翔骏),这两个式子看不懂能不能详细解释下,谢谢!
ri1就是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此时u2是输出。在i2=0时,右端口开路,所以内ri1=u1/i1。此时的等效电路如下:容
对于左端口而言,就是两个相同的串联支路并联,每个支路的电阻为(4+2),所以并联电阻为:(4+2)/2=3(Ω)。
r21称为“传导电阻”,就是用u2的输出/左端口输入i1,同时满足i2=0(右端口开路)的条件。
在电流源i1作用下,每条支路的电流都是i1/2。
右边支路4Ω电阻的电压为:Ua=(i1/2)×4=2i1;左边支路2Ω电阻的电压为:Ub=(i1/2)×2=i1。
所以:u2=Ua-Ub=2i1-i1=i1,u2/i1=1Ω。
或者写成:u2/i1=(Ua-Ub)/i1=(i1/2×4-i1/2×2)/i1。
D. 求电路分析教程第二版详细答案 燕庆明主编的 不胜感激
我也想要,你还有答案吗
E. 刘健主编的《电路分析》(第二版)这本书怎么样,还有其他的书籍可供参考的吗
推荐模拟电子
F. 电路分析第二版胡翔骏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大学学习资料免费下载网 有 在 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 版块 标题:电路分析(第二版)(胡翔骏)课后答案/习题解答
G. 电路分析(胡翔骏编)第一版与第二版的区别
我们曾经用过第二版,我不知道你看过第一版没有,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封面和排版内容有些变化,对考研 的额外难题还是不大的
H. 求电路分析教程(第二版)教程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燕庆明主编
留下邮箱 我发给你
I. 求电路分析第二版2-14详细解答
因为是无穷长的电阻链,所以,从结构上,去掉前面两个R,后面的结果不会变化。
这样,电阻Rab再加上两个7型连接的电阻R,之后仍然得到电阻Rab,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