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闭合电路教案

闭合电路教案

发布时间:2021-10-26 05:49:36

⑴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水力资源是一种再生能源。②发电成本低。水力发电只是利用水流所携带的能量,无需再消耗其他动力资源。③高效而灵活。水力发电的主要动力设备水轮发电机组,不仅效率较高而且启动、操作灵活。④工程效益的综合性。筑坝拦水形成了水面辽阔的人工湖泊,控制了水流,因此兴建水电站一般都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以及旅游等多种效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泥沙淤积、淹没良田、森林、古迹等情况。⑤一次性投资大。
3. 核能发电
核能指原子核能,又称原子能,是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目前,从实用来讲,核能指的是一些重金属元素铀、钚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又称裂变)或者轻元素氘、氚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又称聚变)时,所放出的巨大能量,前者称为裂变能后者称为聚变能。通常所说的核能是指受控核裂变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
核能的特点是能量高度集中。1t铀-235在裂变反应所放出的能量约等于1t标准煤在化学反应中所放出能量的240万倍。据估算地球上已探明的易开采的铀储量,如果以快中子堆加以利用的话所提供的能量将大大超过全球可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总和。
现在核能已成为一种大规模和集中利用的能源,可以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目前主要用于发电。
核能发电就是利用受控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热能,将水加热为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1954年原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开始到1991年全球已有424座核电站在26个国家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27亿kW,发电量占全世界的16%。核电发展比较领先的地区是那些缺乏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水力资源的地区如法国、比利时、韩国、日本等。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远离煤炭生产基地,电力需求增长快经济发达发展核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和引进设备的大亚湾核电站已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投入运行,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除核裂变发电外,为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正在研究热核聚变发电。核聚变能在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如氢弹),1千克氘的热值相当于4千克铀235。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核聚变反应的人工控制。世界各国对此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三.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目的: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怎样设计实验?如何操作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所以我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电路:在马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悬挂一根导体ab,再把导体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操作与记录的表格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
是在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的条件下才产生磁生电现象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上下运动或静止时不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表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
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下面的实验。
保持上述实验装置不变,反复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我们发现: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变化时,指针偏转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即电流的方向也随着变化。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化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外力做了功,它消耗机械能,得到了电能。所以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4)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注意电路必须是“闭合”的,若不闭合,即使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也不产生感应电流,只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第二,要注意在磁场中的导体是电路的“一部分”,而不是电路的全部。若电路全都在磁场中,则情况比较复杂。如矩形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若让该线圈在磁场中上下移动或水平移动,则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其中的道理已超出初中物理的范围,高中时再去分析。
第三,要注意“切割磁感线”运动。如果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平行于磁感线的方向运动,则不产生感应电流。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是( ) A. 开关S断开,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 B. 开关S闭合,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 C. 开关S断开,导线ab从纸里向纸外运动 D. 开关S闭合,导线ab从纸外向纸里运动
分析:为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应有感应电流产生,这就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路要闭合;二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对照图中装置可知,A、B、C都错。
答:D
例2. 如图是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感应电流方向与______有关的结论;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感生电流方向与______有关的结论。
分析:甲、乙、丙三幅图中有不同之处:甲、乙两图中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电表指针摆动方向也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甲、丙两图中磁极放置的方位不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同,指针摆动方向相反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磁场方向有关。
答:应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
说明:对如图甲所示装置,若对调两磁极的位置的同时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与原来相反),请读者思考一下电流表的指针将怎样偏转?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一. 填充题
1. 要获得电能,可采用各种途径,如利用干电池、蓄电池能把_____能转变成电能;硅光电池能把_____能转变成电能;热电偶能把_____能转变成电能,线圈在磁铁的磁极附近运动,能把_____能转变成电能。
2. _____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有实用价值的能提供持续电流的电源。 3. 丹麦物理学家_____首先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而英国物理学家_____则发现了磁场能产生电流。
4.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_____中做_____的运动时,导体中产生_____电流,这种现象叫做_____现象,在这一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5. 感生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方向有关,还与______的方向有关。
二.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生电流
B.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能产生感生电流
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一定能产生感生电流 D. 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一定能产生感生电流
2. 图中,闭合线圈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感生电流的是( )
A. (a)图和(b)图 C. (a)图和(d)图
B. (a)图和(c)图 D. (c)图和(d)图
3. 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 B.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现象 C. 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D. 闭合导体中产生感生电流的现象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化学,太阳,内,机械 2. 伏打电池
3. 奥斯特,法拉第
4. 磁场,切割磁感应线,感生,电磁感应,机械,电 5. 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磁感应线
二、选择题
1. C 2. B 3. D

⑵ 朱建廉的学术研究

他刻苦钻研理论和教材,重视物理实验和思维方法教学,深受师生好评。他编写了20多本各类书籍,发表了100多篇论文,面向教师开设了20多次讲座。他紧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来钻研理论,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并发表大量论文。
他一贯重视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写了大量的有关教法和学法指导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的论文,如《物理过程分析指要》、《浅谈中学物理实验要点》等。他在突破应试教育束缚,探索素质教育新路方面率先垂范,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省级的多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以学分制为制约和激励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和南京市考试学研究会课题《2000年普通高考“3+x”(综合)命题思路研究》均通过鉴定,并获南京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他提出并推动创建的金陵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究室”,受到省内外专家同行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赞扬。他认为“为学”的关键是质疑的方式、“较真”的态度和求“真”的追求。他每次上完课总习惯把课的实施过程再仔细想一遍,并以近似“挑剔”的眼光对其中一些细节质疑,将所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记载在被冠以“教学拾零”的记录本上,就是这个平时多思勤记的好习惯,使他创造了一个星期写出10篇论文,并一下子发表其中的9篇的惊人成绩。 朱建廉所著书籍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ISBN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物理 朱建廉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8-019787811018592高中物理竞赛全解题库 朱建廉 ,陈连余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6-019787305068508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物理 朱建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019787305090578高中数理化生公式定理大全 朱建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0-019787305088841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丛书——高中物理精讲精练(一) 朱建廉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6-017810470965实验班题库/高二物理(上人教版)朱建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06-017500776934高一年级(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名特优教师同步说课与示范(光盘) 王高、赵新华、朱建廉、刘白生、蔡才福、徐锐 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9-029787880118032《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物理》
该书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便率先呈现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针对新课程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并在接下来作为该书主体部分的各章当中依次呈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内容研究”和“案例实践引领”等相关内容的根本原因。作为行为者的教师其职业行为就应该被纳入理性思考的指导下运行;而为了使理性思考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着相应的职业行为,纳入理性思考范畴内的相关内容当然就应该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竞赛全解题库》
自1984年开展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活动以来,高中物理教育对于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及在物理学习中启迪学生的思维等,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关注着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高中物理教师,还是有志于参与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高中学生,拥有一册针对高中物理竞赛习题的指导用书,是一种非常现实而强烈的共同愿望。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这一需求,编者编写了这册《高中物理竞赛全解题库》。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兼顾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求,把全书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设置了“赛点追踪”“例题全解”“关键点拨”“竞赛练习”和“答案全解”等5个栏目。其中“赛点追踪”概括呈现专题的知识概要;“例题全解”精选典型例题实施分析解答示范;“关键点拨”扼要指明相应专。问题解决的要点;“竞赛练习”针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的“预赛”和“复赛”分别组织了一定数量的训练习题;“答案全解”对所有训练习题给出全解分析。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物理》
该书内容包括学科历史、学科核心知识阐释、教学与评价方法等,是一本影响国内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书。该书力图从中国近百年教育中吸取营养,以推动高中教育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资料性。
《高中数理化生公式定理大全》
该书对单元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扼要说明,旨在帮助读者把握重点和方向,以条目、表格、框图等形式建立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清晰、简明,精选基础性和典型性的学习内容,对所涉概念、原理和公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和归纳。 朱建廉所著文献 文献名 作者 发表期刊 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吗?朱建廉《物理教师》2014年第11期矢量的表意功能朱建廉《物理通报》2014年第10期关于遵从熵增加原理必要前提的教材解读朱建廉《物理教师》2014年第10期从“动能定理”谈起——基于“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材分析朱建廉《物理教师》2014年第8期冰袋降温究竟应如何解释——兼谈初中物理习题命制及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6期状态设定与过程分析 朱建廉《物理教师》2014年第5期由“浅”方能入“深”——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深度备课运作体会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4期“第零猜想”引发的“尴尬”——基于“压强”概念探究教学活动中的“猜想”环节研究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3期基于阅读指导的教学模式研究朱建廉 《物理之友》2014年第1期例说学科教学的“启发”艺术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冬季版“惧内”: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秋季版 关于《绪论》课的教学功能研究 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秋季版关于教学的“断想” 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秋季版单缝衍射背景下“不确定性关系”的近似导出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夏季版关于教育的“碎思”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学校刊)2013年夏季版对电源内部电场分布状况的研究——对教材一幅图的解读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年第10期为何叫做“路端电压”?——兼针对“闭合电路”而作基于区域的结构剖析朱建廉《物理教师》2013年第8期浅谈物理解题中思维的转化功能朱建廉《物理教师》2013年第5期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朱建廉《物理教师》2013年第4期校本课程的立足与生长——关于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的思考与实践朱建廉《物理教师》2013年第2期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及评析朱建廉《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Z2期我的“三心教学观”朱建廉《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物理篇》(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物理教学中的概念精准与逻辑严密--基于《磁感应强度》一节的文本分析与教学建议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建构生命化的物理课堂黄皓燕、朱建廉《物理教师》2012年第9期实验教学研究的两个案例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
《中学物理教与学》2012年第10期 浅论概念的自然生长——基于“位移”概念教学的设计流程及理性分析陈金秀、朱建廉《物理教师》2012年第6期“力学是基础”——浅论物理学各分支间的关系朱建廉《物理教师》2011年第9期《绪论》课教学功能的研究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5期对“负载连接”问题究竟该如何理解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3期解读教研组朱建廉《物理之友》2010年第10期关于“习题的改编技术”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10年第6期费马原理与光的传播规律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Z1期“微粒说”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朱建廉《物理通报》2008年第10期试题的命制原则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10期“选做题”——挑战“公平”不容商量——关于2008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2题模块“选做题”的“公平性”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11期怎样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9期2008年高考江苏物理试卷第14题赏析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8期关于《2007江苏物理试卷》第9题正确答案的斟酌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2期教学设计中应把握的两种结构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4期
《中学物理教与学》2008年第8期 关于“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要求的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08年第6期关于“光电子的发射率”的几种假设朱建廉《物理通报》2007年第3期限幅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朱建廉《物理通报》2007年第10期知识·能力·素质——《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案例及分析朱建廉《江苏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过程展示》教学案例及分析朱建廉《中学数学杂志》2006年第9期“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单元检测题朱建廉《物理教学探讨》2006年第22期教学研究成果的四种初级呈现方式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非线性元件的工作点的确定朱建廉《物理教师》2006年第8期“没有”与“为零”的区别——兼谈“能量”概念的物理意义朱建廉《物理通报》2006年第1期物理教学中“教育因子”的发掘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年第4期教师应该怎样阅读教材朱建廉《物理教师》2005年第12期一类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求解方法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05年第10期初、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方法的比较朱建廉《物理之友》2005年第9期“双球摆”悖论朱建廉《物理教师》2005年第4期高中物理复习教学评价指要朱建廉《考试研究》2004年第5期“磁场”单元检测题朱建廉《物理教学探讨》2004年第1期聪明的猫所选择的最短路线——谈运动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朱建廉《物理教师》2003年第7期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试卷[1]朱建廉《中学生活页题选》2003年第6期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与竞赛试题解答朱建廉《物理教师》2003年第3期改造自行车锁方案李博、朱建廉《科学大众》2003年Z1期 “人船模型”及其变例研究朱建廉《考试研究》2003年第1期图景的构建与负载的“Y~△”等效代换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8期“示意图”与力学问题的解决朱建廉《物理教师》2002年第11期“电场和电路”综合练习卷朱建廉《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1期运动分解方式与运动极值问题的解答朱建廉《中学物理》2002年第23期“撤墙假设”并非明智之举朱建廉《物理之友》2001年第10期“滑轨系统”中的“反馈现象”朱建廉《物理教师》2001年第6期物理习题编拟中的几种常见错误类型朱建廉《物理教学》2000年第10期关于物理综合习题的编拟原则的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师》2000年第8期物理综合习题结构特征研究朱建廉《中学物理》2000年第5期“脱离”的动力学特征朱建廉《物理之友》2000年第4期物理习题编拟中的几种常见错误类型朱建廉《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4期“质点”与“过山车”间的比较朱建廉《物理教师》2000年第2期物理综合测试卷朱建廉《物理教学探讨》2000年第2期天体运动问题分析方法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Z1期关注隐含条件对物理过程的制约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5期“参考圆”在简谐运动中的应用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4期数的奇偶性与波速确定朱建廉《中学物理》1999年第4期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若干问题朱建廉《物理教师》1999年第1期关于“计时起点选取的几个问题”朱建廉《中学物理》1999年第1期关于超、失重系统中浮力的对话朱建廉《中学生学习报》高中版第709期(1999年1月)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的比较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10期平衡条件的基本特征及应用技巧——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讲座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8期参考答案朱建廉《物理教师》1998年第Z1期不应忽视题设条件间的制约关系朱建廉《物理教师》1998年第3期分子的各种热运动形式对气体压强的贡献朱建廉《物理通报》1998年第4期关于放大镜两个问题的探讨朱建廉《中学物理》1998年第3期非惯性系中的牛顿定律及其应用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5期关于凸透镜物像间距的研究朱建廉《中学物理》1998年第1期“阻力概念分析”朱建廉《物理之友》1997年第4期这不是“单摆模型”朱建廉《物理教师》1997年第1期两种曲线运动的比较朱建廉《中学物理》1997年第1期概念的逻辑结构与概念教学研究朱建廉《南京教育》1996年第12期“W=Fscosa”中的“s”究竟应如何理解朱建廉《物理通报》1996年第9期“电偏转”与“磁偏转”的比较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6年第2期测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的误差比较朱建廉《物理教师》1995年第6期 干涉现象中强、弱区的判断朱建廉《中学物理》1995年第3期中学物理习题中几种常见的极值类型朱建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年第3期

⑶ 初三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 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观点。
二、教学思路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作为电源,有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
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
三、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
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二)难点:
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电动势
教师引导: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教师:这两个条件能不能形成恒定的电流?
学生:不能。
教师:要形成恒定的电流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势差。
教师:怎样才会有恒定的电势差?
学生:导体两端加上一个电源。
教师:从能量转化观点分析,电源是怎样的一种装置?
学生: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课件板书)。
教师:电源有哪几种?
学生:干电池、蓄电池、锂电池……
教师:这些不同的电源,它们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不相同呢?
学生:电池上面有标示(或者凭经验,或者学生不语)
教师:没有亲手实践过,不能轻易地下结论。今天我拿了几种不同的电源,我们一起来实际测一测,到底这些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否相同。
实验演示:
1、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5号、7号),
教师:电源有了,怎么测呀?
学生:用电压表测。
教师:电压表两接线柱直接接电源两极?这样做要注意什么?(正负极的接法)
在测量之前我们先请几位同学看一下电池的标示,然后进行测量。
结果:不同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压都是1.5v。
2、展示蓄电池、钮扣电池,手机锂电池。
教师:这些电源两端的电压还是不是1.5v呢?我们同样来测一下。
结果: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不同
结论:同种电源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这个电压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板书: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
用字母E表示,单位是:V
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
一般电池上面的规格标示指得就是电源的电动势。
物理意义: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知道了电动势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电路
出示电路板一:(E1为一节干电池和E2为一节9v电池)

教师:在这个电路中,电压表读出的是什么?
学生:电源电动势
教师:我将开关分别拨向1和2,你们读出E1和E2的电动势。
学生:E1 =1.5v,E2=9v
教师:将电压表换成小灯泡,开关接1时,小灯泡很亮,问学生,开关接2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更亮或者烧毁!
教师:事实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下。(把开关接2)
现象:小灯泡非但没有烧毁,还不如接1时亮。
学生很好奇
教师:是不是很奇怪?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以后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
(二) 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
出示下面的电路:

教师:开关S闭合前与闭合后伏特表的读数有变化吗?
学生:没有/有。
教师:我们再来实践一下。
现象:开关闭合前与闭合后伏特表的读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教师: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下降了,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
这就要分析电压表在开关闭合前后测的是谁两端的电压?当开关断开时,伏特表测的是电源的电动势,但是当开关闭合时,伏特表测的是R两端的电压(电动势的定义)。那为什么R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的电动势不一样呢?
其实,这个闭合回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外电路上有电阻,这个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内电路上即电源内部也有电阻,这个电阻叫内电阻,简称内阻,用r 表示。所以内电路相当于一个没有内阻的电源和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如下图:

这样的话整个电路是怎么样了呢?

整个电路是外电阻R与内阻r的串联电路。
这样的话电源电动势E与外电路电压U外和内电路电压U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外电路的电压与内电路的电压加起来应该等于电源电动势。
教师:总结的很好。写成公式就是:
E=U外+U内
因为: U外=I外 R
U内= I内 r
并且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即I外 =I内 =I
所以: E= I外 R + I内 r =I(R+r)
进一步可改写成:
教师:这就是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即闭合回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板书)
例题1:右图中,R1=14欧,R2=9欧,当开关S切换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0.2A;当开关S切换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解: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
E=I1R1+I1r
E=I2R2+I2r
消去E,得到r=(I1R1- I2R2)/(I1- I2)=1欧
将r带入上面任意一式可得:E=3v

教师:一般的,给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会变,但是外电阻可以改变,当外电阻变化时,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以及电路中的电流会怎样改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我们一般称为路端电压。电源加在负载(用电器)上的有效电压就是路端电压,因此研究路端电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具有实际意义。
如图:

连接电路图,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路端电压和电流怎样随外电阻变化而变化。
现象:当外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变大;当外电阻变小时,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
数学推导:I=E/(R+r),当R增大时,I减小;当R减小时,I增大。
U外=E-Ir,当R增大时,U外增大;当R减小时,U外减小。
如果我们要用图像来表示这个关系的话,应该怎样画这个图像?
学生活动:画出路端电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图,一位学生到黑板画。

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教师:直线与纵轴、横轴的交点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学生1: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
教师:此时的外电阻无穷大,即外电路是断开的。这也是我们测量电源电动势的原理。
学生2:直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路端电压为0时的电流。
教师:此时外电阻为0,即外电路是短路的。所以这个电流叫短路电流。I=E/r,一般电源的内阻比较小,像铅蓄电池的内阻只有0.005-0.1 ,干电池的内阻一般也不超过1 ,因此短路电流很大。电流太大会烧坏电源,好可能引起火灾,因此绝对不允许将电源两端用导线直接连起来。
学生3:直线的倾斜程度代表电源的内阻r。
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图像计算电源的内阻:r=E/I短
学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来解释前面的现象了。
因为E1的内阻小,所以内电压就小,小灯泡两端电压接近电源电动势,而E2的内阻很大,所以内电压较大,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反而较小。
例题2:如下图所示:逐一闭合开关,灯泡的亮度会不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

解释:随着灯泡的接入,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导致外电路的电压减小,流过每盏电灯的电流I=U/RL变小,所以电灯变暗。
(四) 闭合回路中的功率
教师:根据E=U外+U内,如果两边同时乘以电流,则得到根据IE=IU外+IU内,这个式子的每一项代表什么物理意义呢?
学生:分别表示电源提供的功率、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和内电路上消耗的功率。
教师:总结的很好!这说明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另一部分则消耗在内电路上,转化为内能。
(五) 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下几个问题:
1、电源电动势: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
2、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
3、路端电压负载的变化情况;
4、路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5、闭合回路中的功率。
(六) 作业:
课本P162-3、4、5
行吗???( ⊙o⊙?)

⑷ 制作水果电池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利用各种水果,做成水果电池,并比较水果的pH值与其产生的电压的关系。二、实验要求: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三、实验原理:电池需要利用两种金属,使其成为正极与负极,在他们之间则置有盐酸或碱液等导电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解质,称为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游离出金属离子,一般说来,任何金属接触到电解质,都会放出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水果电池的反应式如下:
阳极(正极): Zn(s)→Zn2+(aq)+ 2e- or Ni(s) → Ni2+(aq) + 2e-
阴极(负极): 2H+(aq) + 2e- →H2(g)四、实验器材设备:测量设备: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夹子、pH试纸电池组件:橘子、柠檬、苹果极板:铜片、锌片五、实验步骤:(1)分别取2个重量相似(误差小于2克)的不同水果,切成两半,测出每一个水果的pH值,同种水果取平均值得出每种水果的pH值; (2)分别在这几种水果的两端插入锌片和铜片,将四瓣水果串联起来,与发光二极管连接; (3)分别测量这些水果串联后的电压及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七、实验结论:不同水果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pH值越低,产生的电压越高。

⑸ 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
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类比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流的单位及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读数。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导线若干、示教板(插件)、
演示电表、教学用软件(初中电学实验室)。电学实验室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学生活动:完成实验1 引入电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电流”一词,那么什么是电流?怎样才能
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检查课前预习 ,发现问题。
(二)知识精讲
1.与水流类比,介绍什么是电流。
2.电流是有方向的:
(1)实验演示:
将指针居中的演示电流表、小灯泡、电池、开关连成一个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将
电池的正负极调换,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再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
针偏转的方向。启发学生认识到电流是有方向的。
(2)电流方向规定。
(3)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①结合串联电路的实物图,分析说明电流的方向和路径;
②让学生在电路图上独立画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并具体
说明电流的路径。
③板画一实际的电路,让学生找出电池的正负极,标电流的方向。
3.电流强弱:
演示活动1。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到电流是有强弱的。
4.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阅读课本,熟悉电流的符号和单位。熟练掌握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怎样测量电流
1.对照实验台上的实物,阅读“实验室常用电流表使用说明书(节选)”,
认识电流表,并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2.交流电流表的接线柱、刻度盘和使用方法。
3.电流表的接法与读数:
(1)“会读”:
读数的方法:
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利用自制的表盘模型训练读数。
(2)“会接”:
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
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4.练习使用电流表,分别用电流表的不同量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练习读数,并比较两次测量结果,认识合理选择量程的必要性。
注意:
(1)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
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2)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
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三、巩固练习
四、交流展示
小结
1.电流的方向规定和电流的单位。

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是什么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感觉很简单啊

阅读全文

与闭合电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路维修技巧 浏览:395
房屋内墙翻新怎么做 浏览:640
竹和橡胶木家具哪个好 浏览:534
泸州美的空调售后维修 浏览:433
摩托车铝合金cnc件怎么翻新 浏览:1000
贴完磁砖装什么家电6 浏览:866
缅甸花梨家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72
浙江pvc手套厂家电话号码是多少 浏览:100
华硕笔记本北京维修点 浏览:799
涪陵空调维修电话附近 浏览:247
宜昌工贸家电在哪里 浏览:527
闪修侠龙岗维修点 浏览:845
翻新机怎么变成真机 浏览:111
海清家居服 浏览:222
防水洒到哑光砖上怎么办 浏览:869
铁路护栏翻新用什么漆价格是多少 浏览:495
湘潭华为维修点查询 浏览:623
史密斯热水器售后维修这行 浏览:921
重庆九阳电器售后维修 浏览:91
广州顶级家具 浏览:807